芒種夏至天,知道這些養生知識走路就不用人牽了!

2021-01-12 網易

2018-06-04 10:52:12 來源: 北京微視線

舉報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專家說:進入芒種,天氣漸熱,「暑易入心」。

  在這樣的季節要怎樣養生呢?

  午睡,但不嗜睡

  我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個時節的人們是懶散的,從中醫的角度講,溼氣讓人睏乏。暑溼夾雜,讓人萎靡不振。

  午睡是很必要的,中醫認為,睡眠和醒寤是陰陽盛衰交替的結果,通過睡眠,也有助於調節人體陰陽。

  中醫講「子午覺」,所謂子,就是指子時,指夜裡十一點到一點這個時間段,人必須在睡眠中度過。午時,就是指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

  所以,每天吃完午飯後小小的眯一會吧

  

  不可嗜睡

  中醫講,久臥傷氣,出自《黃帝內經》「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久臥會導致人體的氣機不暢,水谷精微無法輸布全身,最終傷氣。

  在芒種後大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哦~

  

  補水

  芒種過後,天氣逐漸炎熱,人體出汗較多,就要注意及時補水,以防脫水和中暑,特別提醒高考期間,考生們還有在校門口等待考生的家長們,要做好防曬防暑措施,喝多點水。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為主

  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比如苦瓜、冬瓜、桃、草莓、西紅柿、黃瓜等。

  夏天易患感冒,中醫稱為「熱傷風」,在飲食方面要多吃清熱解暑的食物,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芒種養生:風吹麥成浪,蟬鳴夏始忙
    二十四節日·芒種芒種2020年6月5日(四月十四)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忙種,可收可種預示著播種希望,收穫喜悅。「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節氣芒種三候進入芒種,北方黃淮平原開始進入雨季,長江中下遊地區進入梅雨季節,華南地區進入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時節,天氣潮溼悶熱,梅雨微風中,麥地人頭攢動,是豐收的喜悅和滿足。
  • 關於夏至的農諺大全 夏至節氣經典諺語_天氣新聞_東方天氣網
    (貴)33、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閩南)34、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南方)35、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粵)36、芒種忙忙栽,夏至谷懷胎(南方)37、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桂)38、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皖)39、芒種夏至忙,莫把菸草忘(永安)40、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
  • 芒種到了,俗話說丨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芒種打雷不好嗎?
    芒種既是收穫的季節,又是播下種子、滿懷希望的季節,農民十分重視芒種。芒種前後,正是小麥搶收搶割的時候。遍地金黃的小麥,時不我待,必須在晴好的天氣下收割,更要爭分奪秒,不能耽誤水稻、玉米、等等要在芒種節氣之間夏播的農作物。可想而知,關鍵時刻若是遇上打雷下雨,影響小麥的收割。
  • 夏至節氣吃什麼養胃 夏至飲食養生要點
    夏至養生可是很重要的,因為夏至到了很快就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可是相當熱的階段。想要在炎熱的天氣中,健康度過不生病的話,需要想法子注意飲食。因為人們需要從飲食攝入營養,滋養身體。因此,快來看看夏至養生要知道的飲食要點,一點都不能落下。
  • 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時節要注意什麼
    很多人都不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其實它們是根據節氣的一些習俗以及農作物來命名的,那您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嗎?在芒種時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每一個節氣的氣候都是不一樣的,想要健康度過的話,就要知道芒種養生應該做什麼,什麼不應該做,趕快來看看吧。
  • 夏至養生|與五毒月相伴而來 這些細節千萬別忽視
    不光要早睡,夏至這日還應該閉關靜養,因為夏至一陰初起,也是一年中人體偏虛的時候,靜養有助於一年陰陽順利交接。劉力紅博士在《思考中醫》講到:「夏至、冬至乃天地陰陽交接之大時,先王以此日閉關,商旅不行。乃為陰陽能順利交接。
  • 夏至鳴而冬至止,《詩經》裡的小鳥,竟是掌管夏至的官名?
    七十二候是我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 季節之神的安排真是奇妙,在中國傳統的幹支曆法中,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是午月(五月)的起始,也就是夏季的中間月份——仲夏的開端。
  • 24節氣之芒種丨草生芒種後
    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氣。  根據這一氣候特點,這一時期的健身養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芒種養生  1、精神調養方面,應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忌惱怒憂鬱,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  2、起居方面,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 芒種養生重在飲食清淡,少吃一種肉,多吃兩種水果,安神降火
    夏季六月,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一芒種,此時天氣炎熱,溼度大,適合種植穀類農作物,被老百姓們認為是「忙種」的節氣。這個節氣養生的重點在於飲食清淡,安神養肝、降火。在食療上,少吃一種肉多吃兩種水果,養生防病,不會白白錯過芒種養生重點期。
  • 芒種是什麼作物的成熟季節?芒種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芒種的芒與忙同音,bai表明了芒du種節氣是小麥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zhi種的最忙季節,芒種是dao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 話說二十四節氣|秧苗嫩綠麥田熟 芒種:趕忙種 不負時……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一首陸遊的小詩,將我們帶入一個「很忙」的節氣——芒種。逢此時節,梔子花開,麥黃梅熟,仲夏伊始。光看字面的意思,我們也知道,這一節氣與農事太有關係了。每年至此,農民伯伯們格外忙碌,要與時間賽跑,安排好收與種的諸多農事,所以芒種也叫「忙種」。
  • 夏至將至,古人是如何發現夏至的,「夏至三候」的含義你知道嗎
    我們知道,每年夏至,太陽照射到地面,根據日影判斷,位置會向南移動。祖先們通過觀察,除了發現夏至,還發現了夏至三候。我們知道雄鹿的鹿角往往比較大,在長期的進化中,為了吸引母鹿,公鹿鹿角越大,越能吸引姑娘們,同時,鹿角大的雄鹿,也能在爭奪配偶的戰鬥佔上風。久而久之,能夠獲得繁殖機會的,大抵屬鹿角大的。
  • 芒種給家人朋友的祝福語 芒種節氣朋友圈文案發什麼好
    6、芒種節又來到,養生貼士祝福到,天氣漸熱氣溫高,心情舒暢暑氣消,身體健康要保重,飲食衛生要注意,工作莫要太勞累,注意健康休息好,祝你芒種開心樂逍遙。  7、芒種時節到,祝福熱浪高;收穫少不了,幸福來漲潮;快樂連連看,甜蜜加倍翻;笑容來燦爛,好運變無邊;祝你芒種多笑臉,收穫幾多甜!  8、芒種芒種,幸福播種。種下理想,收穫事業。種下真情,收穫愛情。
  • 今日芒種丨麥黃梅熟,仲夏來了
    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芒種·三候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是處在轉折期的一個節氣在北方:陽氣充盈、天氣乾爽在南方:進入獨有的梅雨季節在古人看來芒種的標誌性物候有三芒種一候「螳螂生」。
  • 今天是24節氣中的芒種,有誰知道《芒種》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嗎?
    芒種,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的「芒」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是指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即是收穫也是播種。《芒種》的原唱趙方婧,曾在某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中,解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芒種」二字的諧音就是忙種,是忙於播種的意思。這個節氣也預示著農民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去年,洗腦神歌《芒種》異軍突起,旋律輕快、好聽、朗朗上口。知道這首歌到底有多火嗎?來看看當紅綜藝輪翻演繹就知道了。
  • 孩子遲遲學不會走路,家長卻一直幫倒忙,只因為不知道這些知識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在傳統文化中人們對「走路」這件事是有著許多情懷的,在人們的語言和文字中,它飽含著象徵意義。因為在人生長河的開始,學會走路是人生涯中第一個分水嶺。這標誌著我們脫離了嬰兒階段,正式進入幼兒階段,在姿態上更接近於成年人。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怎麼學走路,什麼時候學走路這些問題,產生很大的焦慮感。
  • 有助養生的3個行為,喝水第二,走路第三,你知道第一是什麼嗎?
    人上了年紀之後,身體不比從前,很多問題都會接踵而至,特別是當出現一些小問題後,如果你不及時注意,會導致小問題變大問題。現在的媒體越來越豐富,大家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健康相關的知識,據我國相關調查統計,現在我們的百歲老人不斷增加,平均壽命也是在提高,這和我們注重身體有關。我們懂得如何養生,也懂得如何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 ...今日夏至|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三候的...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
  • 相逢問蠶麥,農人最忙時節,品讀古詩詞中的芒種
    詩雖大抵託名,內容卻切合中原物候,比如其中「芒種五月節」,就寫得面面俱到:「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鵙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螗螂即螳螂,鵙(jú)鳥即伯勞鳥。蓮花漸開,梅雨將至。當然農業社會裡最重要的,是萬眾衣食所系的蠶和麥。
  •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12 月 21 日下午 6 時 02 分,將迎來 「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 「冬至」開始,就要進入 「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 「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