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至的農諺大全 夏至節氣經典諺語_天氣新聞_東方天氣網

2020-12-04 東方網

夏至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0-22 16:58:36

在長久的生產活動中,勞動人民總結了很多有關二十節氣的諺語,二十四節氣諺語能夠指導農事,反應天氣特點。

關於夏至的農諺大全

一、夏至節氣諺語大全:夏至時,冷熱程度與未來天氣也有一定的關聯。

夏至不熱,冬至不冷(陝、贛)

夏至未到莫道熱,冬至未到莫道寒(贛、川、鄂、冀)

夏至悶熱汛來早(冀)

有關夏至的氣象諺語還有不少,如下:。

吃了夏至飯(面),一天短一線(贛、冀、晉)

夏至端午近,麥子滿倉囤;夏至端午遠,年景必有閃(魯)

夏至加端陽,田裡不打糧(陝)

五月夏至頭,擔水救禾苗;五月夏至中,多雨又多風;五月夏至末,大水溢塘坡(贛)

二、夏至節氣諺語大全:夏至節正處梅雨期間,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較大的洪澇。

夏至大爛,梅雨當飯(浙)

夏至落雨,九場大水(鄂)

夏至下雨十八河(湘、貴)

夏至落大雨,八月漲大水(湘)

三、夏至節氣諺語大全:有時遇到反常年份,夏至天氣炎熱,預示後期天氣既旱且熱。

夏至無雨三伏熱(川)

夏至無雨幹斷河(貴)

夏至無雨六月旱(湘)

夏至不雨天要旱(皖)

夏至無雲三伏燒(陝)

四、夏至節氣諺語大全:夏至是否打雷,對未來天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夏至不打雷,大水連天起(閩)

夏至無響雷,大水十幾回(湘)

夏至有雷,要爛杆圍;夏至無雷,百日無雨(粵)

夏至鳴雷旱三伏(桂)

夏至雷響,打破梅娘(浙)

夏至雷響天多晴(魯)

夏至節氣經典諺語

1、麥割夏至(山東)

2、夏至三庚數頭伏。

3、長到夏至短到冬(北方)

4、冬暖春寒夏雨多(阜陽)

5、冬至餃子夏至面(山東)

6、冬至魚生夏至狗(廣東)

7、夏至餛飩免疰夏(武進)

8、夏至悶熱汛來早(南方)

9、夏至三庚便入伏(北方)

10、夏至無風三伏熱(南方)

11、夏至無雨三伏熱(江浙)

12、夏至楊梅滿山紅(江浙)

13、夏至有雷三伏熱(南方)

14、夏至有雨應秋早(南方)

15、夏至雨點值千金(南方)

16、夏至,愛呷不愛去(臺灣)

17、夏至狗無處走(廣東中山)

18、夏至栽苕斤斤吊吊(江西)

19、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20、芒種落雨,端午漲水。(湘)

21、芒種晴天,夏至有雨(河南)

22、芒種夏至,水浸禾田。(粵)

23、芒種有雨,夏至晴天(河南)

24、夏至大爛,梅雨當飯(江浙)

25、夏至狗,冬至貓(廣西北海)

26、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27、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華北)

28、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河北)

29、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南方)

30、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阜陽)

31、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北方)

32、芒種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貴)

33、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閩南)

34、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南方)

35、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粵)

36、芒種忙忙栽,夏至谷懷胎(南方)

37、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桂)

38、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皖)

39、芒種夏至忙,莫把菸草忘(永安)

40、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贛)

41、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南方)

42、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北方)

43、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南方)

44、夏至見春天,有雨到秋天(北方)

45、夏至棉田草,勝似毒蛇咬(西北)

46、夏至農田草,勝如毒蛟蛟(南方)

47、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佛山)

48、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南方)

49、冬至唔過唔寒,夏至不過唔(客家)

50、穀雨好種姜,夏至4姜離娘(北方)

51、立夏立不住,刮到麥不熟。(北方)

52、寧栽霜打頭,不栽立夏後。(北方)

53、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南方)

54、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滿山走(廣東)

55、冬至三庚數九,夏至三庚入伏。(重慶)

56、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後大雨淋。(南方)

57、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廣東潮汕)

58、春鋤泥,夏鋤皮;幹鋤淺,溼鋤深(南方)

59、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遼、閩、贛)

60、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鄂、湘、桂)

61、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粵)

62、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蘇、桂、湘)

63、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河南)

64、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南方)

65、清明高粱小滿谷,芒種芝麻夏至豆(北方)

66、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無錫)

67、夏至無雲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四川)

68、夏至響雷三伏冷,夏至無雨曬死人(福建)

69、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寧波)

70、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江浙)

71、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重慶)

72、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北方)

73、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南方)

74、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南方)

75、夏至不起塵,起了塵,四十五天大黃風。(南方)

76、雁、燕、蟬始叫,夏至到;蟋蟀叫,秋天到(北方)

77、春來遍地綠,夏至剩半數,秋天無人管,入冬又荒蕪(北方)

78、芒種夏至常雨,颱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颱風早來。(閩)

79、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江浙)

80、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裡鋤一遍,賽過水澆園。(北方)

81、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北方)

82、夏至不種高山黍,平地還有十天谷耕地看拖頭,耙地看牛頭。(西北)

83、端陽有雨是年,芒種聞雷美亦然,夏至風從西北起,瓜蔬圓內受熬煎(江西)

84、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蘇、皖、川、鄂、貴)[指陰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相關焦點

  • 夏至到來,農村諺語:「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什麼意思?
    夏至已經到來,這也預示著我國目前已經正式進入夏季階段。夏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也達到全年最長。但是夏至到來也同樣預示著各地惡劣天氣會陸續來臨,這是每年夏至以後所表現的正常現象。
  • 夏至節氣吃什麼養胃 夏至飲食養生要點
    夏至養生可是很重要的,因為夏至到了很快就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可是相當熱的階段。想要在炎熱的天氣中,健康度過不生病的話,需要想法子注意飲食。因為人們需要從飲食攝入營養,滋養身體。因此,快來看看夏至養生要知道的飲食要點,一點都不能落下。
  • ...今日夏至|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三候的...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
  • 農諺說「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吃餅」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大國,農諺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根據月亮的圓缺,確定月份,根據天氣的就化,創造了24節氣,直到現在還有些老人們還在使用農諺預測年景。2020年馬上來了,村裡的一些老人說明年會是什麼「二龍治水、十一牛耕,十人吃餅」,這句農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夏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5種夏至必吃物品水果介紹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2018年夏至節氣是6月21日,今日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吃什麼?
  • 夏至將至,北方吃麵,廣西玉林吃狗肉,你那夏至吃什麼?
    」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晚最短,這一天正午影子最短。在中國,素有跟著節氣時令食補養生或者過節的傳統,在24個節氣中,過夏至和冬至更為隆重。
  • 春末夏至發朋友圈的配圖說說 描寫關於夏至的唯美句子
    明天就是2019年夏至節氣了(6月21日),這一天過後,太陽將走上「回頭路」,氣候會開始變得更為炎熱,而我們的白天開始變短。這一天也往往被人們看作「盛夏」來臨的代表。下面小編整理了春末夏至發朋友圈的配圖說說,描寫關於夏至的唯美句子。
  • 「夏至無雨三伏熱」啥意思?今年的伏天熱不熱?古人的經驗之談
    導讀:「夏至無雨三伏熱」啥意思?今年的伏天熱不熱?古人的經驗之談在6月21日迎來了夏至節氣,並且今年的夏至節氣還是父親節重合了,同時在昨天不少地區還出現了「日全食」的現象,一時間就昏天黑地了。那夏至節氣已經到了,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是什麼意思?今年哪天入伏,伏天熱不熱呢?我們從古人的經驗之談中來找找答案。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節氣到了,那也就意味著伏天就要到了。而民間也有一句判斷何時入伏的順口溜,即「夏至三庚數頭伏」。它的意思是說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就要入伏了。其中庚日是10個天幹中的第七個。
  • 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小寒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意味著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古代人民群眾根據 節氣進行農耕,詩人藉此抒情達意,那麼古代關於小寒的古詩詞有哪些?又有哪些諺語值得我們學習?
  • 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這句小雪節氣農諺,至今還管用
    小雪節氣的農諺很多,大多和氣候以及農作有關,其中有一句筆者記憶猶新,雖然不知道是幾百年前的諺語,但至今對農民來說,還是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就是「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這句農諺。農民種植農作物,經過幾代人的觀察總結,發現來年田間害蟲的多寡,和頭年的天氣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小雪大雪節氣是否會下雪,通過二十四節氣老一輩農民總結出了「小雪大雪不雪,來年滅蟲忙不撤」的農諺。筆者對這句農諺的理解有哪些?
  • 詩人是如何說夏至的?
    古人以夏至為分界點,將陽極陰生、陰陽轉換、周而復始的哲學理念,融入到了對物候的觀察和思考中,總結出了這樣簡單凝練的句子,智慧又不失實用,深得自然辯證法的三昧。夏至在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排第十位,是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節氣之一,它和冬至一樣,在古代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夏至一般出現在公曆6月22日前後(今年是昨天,也就是6月21號),是一年中陰陽交接、具有標誌性的重要日子。
  • 芒種夏至天,知道這些養生知識走路就不用人牽了!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專家說:進入芒種,天氣漸熱,「暑易入心」。  在這樣的季節要怎樣養生呢?  午睡,但不嗜睡  我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個時節的人們是懶散的,從中醫的角度講,溼氣讓人睏乏。暑溼夾雜,讓人萎靡不振。  午睡是很必要的,中醫認為,睡眠和醒寤是陰陽盛衰交替的結果,通過睡眠,也有助於調節人體陰陽。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2019年3月21日,春分到來。
  • 芒種到了,俗話說丨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芒種打雷不好嗎?
    遍地金黃的小麥,時不我待,必須在晴好的天氣下收割,更要爭分奪秒,不能耽誤水稻、玉米、等等要在芒種節氣之間夏播的農作物。可想而知,關鍵時刻若是遇上打雷下雨,影響小麥的收割。更怕的是連陰雨,遇上連陰雨、成熟的小麥會發芽變質、甚至黴爛,辛苦換來的收成會毀於一旦。有苦難言,心痛啊。所以農民最怕在芒種期間聽到雷公的聲音,特別害怕連陰雨。而連陰雨既不能收割小麥,又影響夏糧播種時間。
  • 夏至過後,食一味,吃二豆,飲三水,做四防,健康安度一整夏
    昨天是夏至節氣。「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時節,陽氣最旺,陰氣初生,陰陽交替。此後,將進入盛夏,天氣越來越熱,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此時,也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不可忽視,要為安度「苦夏」打好基礎。
  • 夏至又迎來狗肉節 吃還是不吃?
    (圖片來源:東方IC) 中國日報網6月22日電(信蓮) 6月22日是今年的夏至節氣,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的來臨意味著酷熱的夏天真正到來。廣西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歡度夏至的民俗「荔枝狗肉節」也將在這一天拉開帷幕。
  • 夏至將至,古人是如何發現夏至的,「夏至三候」的含義你知道嗎
    6月21日便是農曆的五月初一,也就是夏至了。武漢前幾日悶熱悶熱,溫度說不上高,且熱得叫人煩躁,這兩天偶爾降臨淅淅瀝瀝的小雨,時間大抵也就一二十分鐘,但也頓覺涼爽不少,想來,說不定這股清涼能延續至夏至。說起夏至,早在公元前七世紀,祖先們通過日復一日觀察、記錄日影,就已然確立了夏至的時間。
  • 夏至已至,養陽時節如約而至
    夏至已至,養陽時節如約而至 2020-06-22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關於處暑的古詩詞詩句諺語有哪些 關於處暑節氣的農諺諺語大全
    關於處暑的古詩詞詩句諺語有哪些? 描寫處暑節氣的詩句憫農(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果園如何管理?
    昨天是夏至,其實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比如三伏。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說,按農曆來看,在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即入伏。庚日是什麼意思?今年什麼時候入伏?果園要注意哪些管理?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