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很多朋友們都在趕著回家見爸媽,那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母親的藝術,背兒帶。正好過了年,我們的藝術館也要拆掉了,就當作是辭舊迎新的一個儀式吧。
藝術館曾展示的很多民族地區的刺繡和織錦,大部分都是背兒帶。背兒帶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生活中非常常見,除了實用,媽媽們也在背兒帶上傾注了對孩子愛意與祝福,因此無論刺繡還是紡織都堪稱精品。背兒帶,是用來包裹和背負幼兒所使用的物品,又稱「小孩背兒帶」、「娃崽背兒帶」或「背扇」,有輩輩(「背」)傳代(「帶」)之意。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之一,背兒帶被賦予了更多實用之外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內涵。
那些色彩斑斕、巧奪天工、形制各異的背兒帶,寄託著母親對孩子的愛與祝福,是女性勤勞智慧的象徵,承載著種族繁衍和民族興旺的美好期盼,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背兒帶紋樣大多是由一些基礎紋型演變而來,其取材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環境,包括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鳥魚蟲等。在不斷發展、進化的過程中,這些自然界的物象通過人們加工,形成各種獨具特色的圖案紋樣,大致可歸為植物紋、動物紋、自然紋、幾何紋等。
大自然的景物帶給人們無窮的藝術創作靈感,題材包括蕨類、草蔓、藤葛、樹木、花卉、果子、農作物等。人們選取植物花卉作為圖案的原因,除了百花爭豔、賞心悅目外,最主要還是因為植物花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寓意女性懷孕得子,具有族群強大的象徵意義。這其中,又以蓮花、石榴、八角花、葫蘆等紋樣最為普遍。
據《中國花經》記載:石榴別名安石榴、若榴等,原產中亞的伊朗、阿富汗等中亞細亞國家。公元前1世紀前引入中國,因一果多子,古人以「榴開百子」比喻「百子同室」,是世人公認的求子圖案。白族的打籽繡花鳥紋背兒帶,其上繡有石榴紋樣,果實與花蕾呈對稱狀,石榴的果實、枝梗、花葉無窮地交織、穿插、纏繞,組成了連續交織的裝飾圖案,寓意多子多福。
動物紋與西南少數民族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俗息息相關。大到老虎、獅子、大象、獵豹、豪豬,小到山貓、猿猴、水獺、松鼠甚至小鳥等圖案都是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上常見的主題,包括有牛、狗、兔、雞等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的家禽家畜也常被用來作為紋樣圖案。這些逼真形象或誇張變形的動物紋樣,凝結著婦女對美的追求,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蝴蝶紋是西南少數民族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紋樣圖案,壯族、苗族、侗族、水族、毛南族都擅長用蝴蝶紋表達對孩子美好祝願。這種祝願,源於一個古老美麗的傳說:在古時候,太陽又毒又辣,把一個在田邊玩耍的孩子曬昏了,這時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大蝴蝶,張開翅膀把陽光擋住,孩子在蝴蝶的保護下得救了。從此,水族便將蝴蝶視為一種吉祥物,把其繡在背兒帶上,以保護孩子健康成長。水族的馬尾繡背兒帶上常常會繡有一隻美麗的大蝴蝶,貴州三都縣都江鎮的一名水族婦女在黑色的底布上,使用縝密複雜的馬尾繡技藝,繡制了蝴蝶、花卉等紋樣,表現出非常濃鬱的當地文化及民族特色。
西南少數民族崇拜「龍」的歷史悠久,至今在他們的服飾紋樣中,仍保持著各種龍紋的圖案。與中原文化中象徵長壽、權威、神秘和尊貴不同,在他們心中,龍代表友善,是樂於賜福於人的神秘之物,龍不僅不會令人敬畏,反而是能夠與人融洽相處的朋友。侗族背兒帶上的龍紋圖案,形態自由、豐富、多變,代表了侗族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祈願和憧憬。
太陽、星辰、月亮等是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中經常表現的主題。大量的日月星辰圖紋,也說明了當地民族對大地天象的敬畏和崇拜。這些千奇百樣的自然紋樣,不再只是視覺美觀的滿足,而是成為一種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圖符。侗族背兒帶中運用太陽紋樣的情況十分普遍,有的以具體表象直接反映,或是光芒四射的八角太陽紋,或是採用太陽紋的構圖,或是象徵性的太陽紋,或是取其化身的蜘蛛紋等。侗族認為太陽是萬物之靈,把光和熱賜予大地和萬物,把太陽紋樣繡在兒童的背兒帶上,是希望太陽成為兒童的保護神,保佑兒女逢兇化吉、健康成長、幸福吉祥。
銅鼓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始終作為富貴和權勢的象徵。通常,在銅鼓的鼓面中心,都繡有太陽圖案,這是銅鼓紋最基本的裝飾紋樣,也是識別銅鼓紋類型的標誌之一。這件蠟染背兒帶,太陽紋處於鼓面中心,有光體、光芒和圍繞這個中心層層散開的漣漪狀光環暈圈,光芒呈銳角狀,輻射散開。更富深意的是,正中央的太陽紋正好可以覆蓋在孩子的頭部,對孩子形成一種庇護,體現出母親為孩子祈求庇護的細膩情感。
幾何紋是一種形象的或象徵的表述藝術,屬於原始紋樣。「或記錄遠古的神話、或描寫始祖的傳說、或記述民族遷徙的歷史、或展示傳統文化的種種事像,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相較於寫實圖紋的線條靈活、惟妙惟肖,幾何紋精緻縝密、工整規律,保留了文字創造之初,先民們天真淳樸的思想。如貴州從江地區的侗族,其居住於山區,井泉是供應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因此天性崇水愛井,常以「井」字作為背兒帶紋樣的創作主題,意在祈求子孫繁衍興旺,有如常流不息的井泉。
背兒帶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數千年,至今仍在民族地區生產生活中發揮主要作用,這是與當地的原始信仰和育兒傳統分不開的。在人們心中,子孫後代的健康成長關係著一個家族甚至一個民族的的興旺和發達。
美麗紋飾背後蘊含的福祿綿延、子孫滿堂、代代興旺等美好願望,是父母對心中摯愛的殷殷期盼和祝福,也是婦女勤勞智慧的象徵,更體現出獨特的民族情感、信仰和文化。
今天是工作日的最後一天,有很多人都會趕坐晚上的火車,在這裡和大家分享背兒帶,希望母親的祝福永遠與我們同在。
於視乎丨我們只能展示美好,對嗎?
於視乎丨你們的青蛙還沒回家?我建議你去這座博物館找找
於視乎丨用《讓木乃伊跳舞》的方式打開大都會博物館的招聘啟事
於視乎丨單士元先生與我的博物館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