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揭秘悠遠黎錦中的圖譜密碼

2021-01-08 南海網

  居家人紋圖案(潤方言)

 

  帶「卍」形符號的壽龜圖案

  編者按:

  6月11日是第11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在我省的系列活動中,許多珍貴的黎錦驚豔亮相,再度引發社會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恰逢我省黎錦文化研究者王海昌所著的《黎族織錦圖譜》近期出版發行,對黎錦及其價值的辨識進行了一次系統梳理和平實呈現,尤其是對黎錦圖譜文化進行了解讀。本刊特開闢「解碼黎錦圖譜文化」專版,以期讓更多讀者了解黎錦、感受黎錦的魅力。

  「黎人取白絮,以手足紉線,織為布,做衣衾。」古時對黎錦技藝的描述,讓人對悠遠歷史中的黎族織錦產生了美好的暢往。

  千年來,黎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人們甚至朝夕可聞「它的呼吸」。然而在市場經濟投資者的眼中,它的價值儼然已是投資圈中的「貴族」,如何讓黎族織錦的價值辨識走入普通大眾?我省黎錦文化研究者王海昌近期所著的《黎族織錦圖譜》出版發行,數十年來關注海南黎錦的他,對織錦及其價值的辨識進行了一次系統梳理和平實呈現,其所帶來的震撼,令人感喟。

 

  豐收圖案

  六大織錦圖案呈現自然生活萬象

  「黎錦織繡圖案包含著豐富的民族風情、民族習俗和宗教文化的色彩意境。」王海昌感嘆。

  據《廣東通志》載:「黎錦出瓊州,以吳綾越錦,拆取色絲,間以鵝毳絲線,成人物、花鳥、詩字、濃麗燦爛,可以為衾褥幛幕,以有金線間錯者為上。」黎錦出瓊州,出於勤勞智慧的黎族婦女之手,漢代黎族織錦精美絢麗的「廣幅布」、「盤斑布」均是歲貢珍貴貢品,在江南一帶享有盛名。

  根據王海昌的記述,黎族婦女自紡、自染、自織、自繡的傳統織錦,工藝細膩精湛,紋樣構圖均衡對稱,雅拙有趣,立意新穎,嚴謹大方。黎錦圖案紋樣色彩的運用與調配也十分講究,主要以黑、白、藍、棕為基本色調,交叉配色,加入紅、黃、青、綠來綜合調配,使得織錦圖案紋樣色彩豐富豔麗,五彩斑斕。黎族傳統織錦,不僅講究形式的美感,而且更強調吉祥的含義,它是黎族原始圖畫文字象徵和民族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傳統紋樣圖案,有著不同的特殊意義,從不同角度和形式來體現自然界的萬物景象,反映人們在生產勞動與生活習俗,反映民間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黎族傳統織錦圖案華文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主要織錦圖案紋樣有150多種,大體可以分為6種類別:植物圖案、動物圖案、人物圖案、景物圖案、文字圖案以及神話故事圖案。

  翻閱王海昌收錄的歷代黎錦圖片,在動物圖案中,黎錦的圖案多有龍、鹿、馬、羊、鷹、蝙蝠、青蛙、魚、龜、鱉、螃蟹、蜜蜂、蝴蝶、蜻蜓等等。

  動物圖案織錦中,有關龍的圖式非常之多。在王學萍主編的《黎族傳統文化》中有記述:龍,黎語叫「黨」,它居在深深的水中,不易被人眼看見,是美麗的動物,有「黨」就有水,有水天不旱,莊稼就有好收成,故受黎人崇拜。王海昌舉例說,黎族各方言族群對龍的圖式不盡相同,龍的圖式靠想像產生,像抽象畫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

  在黎族織錦圖案中,頗令人好奇的還有蝙蝠。「蝠」、「福」二字諧音,它包含福氣、幸福、福運等。直至今天,黎族美孚方言婦女傳統織錦紋飾上的「蝠」紋圖案,仍體現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認同,追求吉祥、幸福生活的心願。

  此外還有青蛙,也被作為崇拜物,只因在黎族人眼中,青蛙具有很強的生殖能力,還被寄託了風調雨順的願望。

  黎族織錦中,有關人物圖案的淵源,則被追溯得更遠。女媧造人,人創造了世間的一切財富,所以黎族認為人是偉大神聖的象徵。織錦紋飾的人紋造型多樣,題材廣泛。王海昌介紹說,比如黎族潤方言地區婦女服飾上都織有「大力神」人紋圖案,寓意本民族向著文明、康寧、繁衍生息、長久萬代。

  婚禮圖

  黎族織錦中還有出現頻繁的生產圖、牛耕圖、婚禮圖。為何會如此?原來,黎族歷史飽經滄桑,祖先從中國大陸浙江河姆渡一帶一路跋涉,漂洋過海,到達「鳥飛也需半年程」的古代炎荒的海南島,作為拓荒先驅,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刀耕火種,也製作了樹皮布遮身避寒,「衣食不足,饑寒從之」,但他們沒有向艱難低頭,勤勞頑強,使得民族最終得以繁衍。於是黎族後代,尊崇自己的祖先,將此織繡在衣裝上,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

  牛耕圖,從構圖創意來看,有寫意和誇張抽象的手法,很耐人尋味。翻開王海昌收錄的黎錦牛耕圖,會看到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畫面在織錦上呈現:牛兒被繩子圈住脖子,後邊是人形圖案,駕犁促牛耕地,圖案下方織有田壟。

  雙牛圖案

  織錦的婚禮圖,主要以黑色為底,配上紅、黃作為圖案紋樣裝飾主色,黑色象徵莊重、永久、吉祥和闢邪,紅色則表示吉利、喜慶、威嚴,黃色表示華麗、健美、權貴富有。婚禮圖主體紋飾和鮮明的色彩相互映襯,顯得簡潔純樸,給人以古典美。

  黎族織錦的景物圖案中,太陽、月亮、星辰、雲彩、虹等被廣泛運用。

  而在文字圖案中,黎族傳統織錦紋飾「卍」形符號被廣泛應用。「卍」本來不是字,據考證,早在7000多年前的甘肅青海地區的先民製造的陶器上已有了「卍」型符號,後至唐代下令把這種符號正式作為漢字,讀作「萬」音,取萬德吉祥之意,傳至今天。

  依圖譜研究辨識黎錦價值

  「一幅小小的黎錦,蘊含的文化價值卻可以無限大。」這是數十年來對黎錦精心從研的專家王海昌的感喟。

  辨識黎族織錦的價值,要從符號文化、觀念文化和圖案組合等角度來切入和考量。符號文化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作為一種濃縮了文化思想和視覺表現的圖案類別,黎族織錦具有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徵性特點,比如,在黎族織錦圖案中,你可以很清晰的辨認出男人、女人與小孩,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排列組合構成的圖案,這種排列就表現了家庭和睦、母子情深,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在符號文化中,我們要再次提到「卍」字紋。它作為織錦藝術裝飾上的主題花紋圖案,新婚夫妻的被褥面子上有卍卍卍卍卍形,此種連體花紋寓意吉利,稱為「萬字綿延無盡頭」。此外,受漢族的影響,一些黎錦中也能夠看到「喜」、「壽」、「福」、「貴」等漢字,可見民族文化的交融。

  除從符號文化解讀黎錦價值外,觀念文化也是幫助看懂黎錦價值的重要因素。比如,黎族的自然崇拜體現在織錦上,就是大量的植物紋樣,以及常與人紋、鳥紋等組合成「天人一體」的完整圖案。

  黎族婦女對自然界植物的辨認能力是超強的,不僅名稱、作用,就連功效也了如指掌,所以,對熱帶叢林中的木棉花、泥嫩花、龍骨、花藤草,也是通過黎錦圖案傳承下來。這些花草圖案,不僅成為現今黎族服飾中十分流行的紋樣,而且成為黎族「五大方言」中族系標誌化的代表元素。

  辨識價值,黎錦圖案組合也很有講究。形的不同組合,是織錦圖案發展變化的關鍵環節。比如,哈方言地區筒裙的牛紋圖案,就很好地處理了物象之間關係。牛是黎族社會的主要生產力,也是家庭財富的象徵,黎族人非常重視和崇拜牛。

  在黎錦中,我們會讚嘆畫面中各部分井然有序的分布和疏密和諧的對比關係,一幅哈方言的筒裙人騎牛的造型圖案,牛的圖形首尾相連,既符合織錦的工藝要求,又延續發展為二方連續的帶狀紋樣,牛身呈現三角形的造型,所佔面積很大,人騎在牛身的中間部位,造型小巧,主次關係明確,而且圖象的穩定感很強。

  此外,在潤方言地區,筒裙人騎鹿的紋圖上,能夠看到人與鹿共用形。這種共用形(也叫共用線)將兩者組合自然地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自然的巧合,大大提高了黎錦藝術的表現力。

  黎族織錦擁有150餘種圖案,其中的深刻包容性和信息含量,集中體現了不同時期創造者的智慧和文化成就,表現了豐富的民風民俗。

  (本版圖片選自王海昌所著《黎族織錦圖譜》)

  黎錦有六大類150種圖案紋樣

  植物圖案

  桫欏樹、榕樹、木棉樹、竹節花、纏枝藤、靈芝草、白藤果、花卉等。

  動物圖案

  龍受黎族人民崇拜,黎族各方言族群對龍的圖式不盡相同,像抽象畫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王海昌收集的「麒麟呈祥圖」,就可見黑色為底,圖案上的龍非常霸氣且眼珠有神,肢體色彩絢麗。

  蝙蝠「蝠」、「福」二字諧音,事實上這種文化在今天的社會中也隨處可見,它包含福氣、幸福、福運等。直至今天,黎族美孚方言婦女傳統織錦紋飾上的「蝠」紋圖案,仍體現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認同。

  青蛙在黎族人眼中,青蛙具有很強的生殖能力,黎族人都希望氏族子孫綿延不斷,多子多福,而蛙又與雨水有密切關係,於是被寄託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願望。

  鹿與「祿」諧音,便被作為象徵升遷的吉祥物。

  龜在黎族被視為長壽的象徵。

  其他常見的黎錦動物圖案有牛、馬、羊、雞、鳥、喜鵲、鷹、魚、鱉、螃蟹、蜜蜂、蝴蝶、蜻蜓等。

  人物圖案

  大力神圖案

  「大力神」人紋圖案潤方言地區婦女服飾的主體裝飾圖案,圖案細膩、色彩豔麗、形態誇張抽象,寓意本民族向著文明、康寧、繁衍生息、長久萬代。

  牛耕圖案以農家生產活動為題材,描繪農夫呵著健壯的牛扶犁耕作的動人情景,體現出自然界中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

  人舞圖案畫面是盛裝的青年男女攜手並肩,縱情歡跳,氣氛熱烈,體現了黎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婚禮圖案主要以黑色為底,配上紅、黃作為圖案紋樣裝飾主色,黑色象徵莊重、永久、吉祥和闢邪,紅色則表示吉利、喜慶、威嚴,黃色表示華麗、健美、權貴富有。婚禮圖主體紋飾和鮮明的色彩相互映襯,顯得簡潔純樸,給人以古典美。

  其他的還有人形圖案、祖先圖案、狩獵圖案、織錦圖案等。

  景物圖案

  太陽、月亮、星辰、雲彩、虹、山川、泉水等。

  文字圖案

  「卍」形符號

  幾何紋「卍」形符號案

  黎族傳統織錦紋飾「卍」形符號被廣泛應用。「卍」本來不是字,據考證,早在7000多年前的甘肅青海地區的先民製造的陶器上已有了「卍」型符號,後至唐代下令把這種符號正式作為漢字,讀作「萬」音,並取萬德吉祥的意思,一直傳至今天。

  幾何圖案

  水波紋圖案

  黎族傳統織錦幾何紋樣簡潔抽象,常被採用來作為特殊主題裝飾紋樣,寄寓著某種特定的含義,比如菱形相疊稱為長命紋;圓形相咬成銅線形的紋樣,象徵富有;方紋是仁德的象徵;仿鎖甲形狀繪成的幾何紋,有闢邪的含義。

  其他還有福祿壽字圖案、回紋圖案、太極八卦圖案、黻紋圖案等。

  龍被:黎錦中「集大成者」

  文\海南日報記者杜穎

  若要透徹理解黎錦,就不能不提到龍被。黎錦中「集大成者」莫過於龍被。黎族傳統紡織技藝中,漢代的「廣幅布」、三國時期的「斑布」、唐朝中葉的「盤斑布」,都是歷史上進獻的貢品。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一次進貢京都的棉紡織品凡九種,海南島的就佔有五種之多。

  紅底龍被(喜慶用)

  無疑,黎族織錦品類是繁多的,比如黎幕、黎單、黎幔、鞍搭、圍腰、棋盤布,其中,織錦龍被就是以製作精美而聞名於世。

  織錦龍被所選用的原料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反映出黎族紡織技藝的不斷改進,也說明黎族文化是在吸收外來文化中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反映在龍被題材上十分明顯。比如,早期的龍被,黎族文化特色濃重,晚期龍被,則深受漢族藝術的影響。

  織錦龍被因黎族方言和居住地理環境的不同,而產生各異的藝術風格和濃重的文化特色,不同時期的龍被的圖案、題材真實地反映出黎族人民的生活狀況、宗教信仰及織錦技術水平。

  翻開王海昌的《黎族織錦圖譜》中收錄的龍被圖案,龍被分為天、地、人間三界,整體構圖對稱均衡,結構嚴謹,圖案紋飾有吉祥四靈「龍、麟、鳳、龜」,這四靈千百年來為人民生活中的恆定認同吉祥物。織錦龍被圖案花紋極其豐富,有著很高的美學價值,比如吉祥的植物有靈芝、仙草、牡丹、木棉花等,神話人物有五子登科圖、月宮嫦娥圖等。

  從文化角度來看,黎族織錦龍被出現了道、儒、佛三種宗教圖紋,反映出黎族民間不同宗教信仰,更折射的是中國漢族文化與黎族文化的融合。

相關焦點

  • 黎錦光輝豔若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2009年起公布的世界49項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項目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是通過保護、傳承而改變自身瀕危狀況最為顯著的項目之一。2009年10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保護名錄的項目。
  • 牆面圖案常見類型,傳統古典紋樣,以及新中式風格常見的牆面
    傳統古典紋樣分為歐式古典紋樣和中式古典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襲下來並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紋樣。歐式古典紋樣中常見的有佩斯利紋樣、朱伊紋樣、大馬士革紋樣、莫裡斯紋樣等。佩斯利紋樣是歐洲非常重要的經典紋樣之一。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傳統紋樣計十八種:雲雷紋、祥雲紋、環帶紋、忍冬紋、鳳鳥紋、如意紋、饕餮紋、方勝紋、唐草紋、曲水紋、垂鱗紋、萬字紋、纏枝紋、雲頭紋、八寶紋、壽字紋。雲雷紋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比較少見。雲雷紋是青銅器上主要銘刻的紋飾。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狀。圓弧形也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合稱雲雷紋。
  • 中國傳統紋樣圖案,每一個都很經典,快收藏
    在高鐵上,看見一位粉絲對我說:「中國傳統紋樣是長什麼樣的?很好奇,希望能得到周少的回覆!」今天,周少對於這個問題來回復這位粉絲,傳統紋樣圖案比較多,如果要細分的話,可以分好多個細小的區域模塊。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圖案,有句話說得好,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周少也給大家來了9個中國傳統紋樣圖案,每一個圖案看似簡單卻又很經典,這些圖案都是經過前輩不斷積累遺傳下來的,這裡面全是前輩們的智慧結晶。在這些圖案中,大部分是用在青銅器上,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否興旺發達。
  • 中國古代圖案究竟有多美?看看《海水江崖紋樣》
    海水江崖紋樣的含義 現實中的大海:洶湧澎湃,一望無際,世代永存。 紋樣含義:從現實大海的形象中提煉出來,用大海的特性來寄託美好的寓意。其吉祥寓意有「綿延不斷」、「福山壽海」、「一統山河」、「萬世昇平」「江山永固」等。
  • 於視乎丨母親的藝術——聊一聊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的圖案紋樣
    在不斷發展、進化的過程中,這些自然界的物象通過人們加工,形成各種獨具特色的圖案紋樣,大致可歸為植物紋、動物紋、自然紋、幾何紋等。大自然的景物帶給人們無窮的藝術創作靈感,題材包括蕨類、草蔓、藤葛、樹木、花卉、果子、農作物等。
  • 中華傳統紋樣之花鳥昆蟲紋樣
    井外邊飾層次增多,紋樣以大團花、大菱格紋為主,以及百花蔓草、半團花、多瓣小花、小菱格、方勝、方壁、龜甲紋等。邊飾中出現了百花草紋,花形自然多變,葉短、肥、圓、圍繞花朵鋪展。是古代常用的寓意圖案之一。 6、蓮瓣紋 蓮瓣紋是古代陶瓷最為流行的花紋裝飾,始於春秋,盛於南北朝至宋,流行於整個封建時代。春秋戰國多用立體蓮瓣作壺蓋上的裝飾。魏晉至隋代,蓮瓣紋常用堆塑手法裝飾在器物腹部,有的分幾層裝飾在器物的頸、腹、足各個部位,使器物顯得繁縟華麗。也有用刻劃和模印手法製作的。
  • 半個木匠:淺析中國花格和日本組子紋樣中六邊形的運用
    在現代建築中,雖然玻璃代替了傳統的窗欞,但從藝術表現力來說,窗欞所產生的趣味、意蘊及美感是不可取代的。 花格的圖案形狀,蘊含著濃厚的藝術語言;圖紋表現出來的效果,成為房屋立面的「肌理」;千變萬化的圖案,傳遞出不同的精神風貌,刻畫著建築空間的性格,這其中又以六邊形的紋樣運用更為突出。
  • 牆面圖案常見類型,吉祥動物圖案
    動物紋樣出現的歷史較早,在已發現的新石器時期的陶瓷上,就有大量的動物紋樣,其他包括魚紋、鹿紋、狗紋等,多較為抽象。除抽象的動物紋樣之外,傳統中式紋樣中還常出現傳說中的動物紋樣,如龍鳳紋、麒麟紋、孔雀紋、仙鶴紋等。這些紋樣由於寓意吉祥,深受人們的喜愛。
  • 傳統紋樣繁複迂迴的紋路裡蘊藏中國人的獨特審美
    傳統紋樣樣式繁多,大體可以劃分為動物類、花草類、幾何類、吉祥符號類。但具體應用到不同的載體上,就會呈現出不同藝術風格。紡織品紋樣傳統的服飾紋樣反映了典雅的東方審美,圖案紋樣的來源不外乎自然形象和幾何紋樣。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經歷過各朝代更迭,如意的裝飾功能越來越明顯,使得「如意紋」這種象徵吉祥富貴的圖案應運而生。八吉祥又稱「八寶紋」,吉祥八寶,是藏傳佛教中八種表示吉慶祥瑞之物,另一說法是指道家的八仙護身法寶。八吉祥多出現在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裝及繪畫作品中,八種寶物可以單獨構成紋樣,也可放在一起合成紋樣,以象徵吉祥、幸福圓滿。
  • 傳統文化:古代繡品中的花卉紋樣
    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繡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當時盛行仿繡名人字畫,繡工極為精細,將水墨和染色繡得淋淳盡致惟妙惟肖,這些傳統紋樣題材均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花鳥魚蟲為內容,如仙鶴、雄鷹、青松、梅、蘭、竹、菊、鴛鴦、蓮花、龍鳳等。構圖形式亦多種多樣,有團花式、纏枝式、折枝式等,更有完全是中國畫構圖形式。
  • 漢代服飾紋樣,動感的節奏與韻律
    漢代國力強盛,經濟穩定,人們對服飾美的要求便越來越高,其圖案紋樣的使用紛繁多樣,主要可分為動植物紋樣、天文現象紋樣,幾何紋樣等。動植物紋樣動植物圖案為漢代人們很喜愛的服飾紋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畫中所繪形象,身著的衣服圖案是S形雲紋,這種S形圖案線條舒展流暢,動感強,具有左右上下互相呼應、迴旋的生動的特點。其線條粗細搭配、大小穿插,在對比統一的圖案形式美的法則中,有了新的創造。
  • 去創意博覽會 聽名家講紋樣創意 看珍藏印石拍賣會
    2010中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10月15日至18日在和平會展中心舉行,同時舉行的還有兩個特色活動:國際紋樣創意設計大賽、印文化博覽會。  先說說紋樣大賽。日常生活中,紋樣到處可見。大到傳統建築的簷角裝飾彩繪、窗格子上的木雕圖案;小到熱水瓶上的裝飾、陶瓷水杯上的彩繪,最常見的就是家紡品和服裝上的花樣。
  • 《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出版 收錄90種溫州本土淡水魚
    可就是有人願意用兩年時間調查和採樣,製作溫州魚類圖譜。這本圖譜收錄了90種溫州本土淡水魚,有常見的,也有十分罕見的。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了《甌江流域溫州段魚類圖譜》的出版消息。今天,就請各位看圖識魚。  這本圖譜是溫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和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聯合編著的,收錄的魚類隸屬12目32科72屬。
  • 紋飾之美:古代織繡中的「中國紋樣」
    以紅棕、土黃、淺黃三色繡線鎖繡四方連續的一鳳二龍相蟠圖案,通過分割打散再組合的構成方法,使二龍相對蟠於鳳鳥背上,龍身又成為鳥身的一部分。長壽繡。以穗狀雲紋鋪滿織物,並點綴以花蕾,在漫捲的雲紋團中穿插側面的龍形。名為長壽繡,大約是取龍引導人飛升成仙之意。乘雲繡。將鳥身分割打散,在雲氣紋中露出鳥頭,形成乘風飛鳥的形象,穗狀雲紋與鳳鳥的羽翅融為一體。蝶戀花紋。
  • 明代服飾紋樣上的吉祥寓意
    這個時期的織物紋樣,主要有人物,如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等;動物,如鬥4、對雉、翔鸞、飛鳳、遊魚等;植物,如牡丹、海棠、川茶、蓮花、靈芝、萱草等;器物,如燈籠、寶瓶、刀劍、如意、銀錠等;幾何紋,如龜背、方脹、盤絛、六達暈、八達暈等,以及用百花、百獸等各種紋樣組織起來的「吉祥圖案」。
  • 漢服美輪美奐,上面的圖案都是啥意思?十幾種紋樣一一為您解說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民族,曾經是一個講究穿著華美服飾且注重禮儀的民族。服裝,除去遮羞保暖的功能,還代表了當代人的審美意識,也是人身份、地位、氣質的表現。漢服漢服美輪美奐,漢服飾圖案元素也大多來自於大自然,經過了精煉提取和整理,得到最本質的東西,凝聚了中國傳統的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注重了人們的精神表現。那麼,漢服飾的圖案一般都有哪些呢?
  • 剪過的蝴蝶有幾十種,這個蝴蝶圖案我最喜歡
    今天分享一個蝴蝶的剪紙手工,儘管以前我們分享過許多種蝴蝶的剪法,簡單的,複雜的都有,包括蝴蝶的剪紙創作以前我們都詳細的講過,但是今天這個蝴蝶圖案很是漂亮,還是忍不住想和大家做個分享。蝴蝶常見的搭配是和花放在一起,組成「蝶戀花」的圖案,是愛情和自由的象徵。想學習蝶戀花的朋友可以看我以前發過的文章。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鄧啟耀的《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一書中說: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以龍圖案作為服飾的主要裝飾紋樣。它們之間有可變性,所以龍紋圖案可代表這三者的紋形,這三者之紋,亦可代表龍身之形。龍紋、牛角龍紋、蛇紋、魚鱗紋都大體相似。它們均是合體之物、相通之物、互變之物,最終集中在龍身上,以龍紋為主要表現形式。龍紋,形象古樸稚拙,富於誇張,充滿神奇色彩,在苗族剪紙、刺繡圖案中常見,有時以龍紋組成整幅圍腰圖案,有時與其他花紋組合織於花帶上。龍紋是苗族極為喜愛的一種圖案,它象徵風調雨順,人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