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文人談戀愛的愛稱:魯迅許廣平互稱小刺蝟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王吳軍

  許廣平在1925年3月11日給魯迅寫的第一封信中是這樣自稱的:「謹受教的一個小學生許廣平。」四天後,就是3月15日,她給魯迅的信中便直接自稱為「小學生許廣平」了。

  僅僅四天的時間,稱呼便發生了變化,除了說明心中對魯迅的情感加深之外,更可以看出愛情的魅力。

  親密的稱呼是彼此相愛的一個特徵。又過了五天,她給魯迅寫信,自稱又變成了「魯迅先生的學生許廣平」,這個稱呼把自己和對方緊緊連在了一起。

  至4月10日,她給魯迅寫信,便自稱為「小鬼許廣平」,並在信裡面寫道:「魯迅師所賜許成立之名」。親密之意,溢於字裡行間。但此時尚未表明愛意,所以稱呼又顯得有些謹慎和矜持。不過,在對方面前自稱「小鬼」,已經完全是相愛之後的稱呼了。

  後來,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的愛稱越來越親密,基本上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魯迅和許廣平之間,還曾經互稱為「小白象」和「小刺蝟」。有一封信中,他倆還創造出了算術等式的稱呼:「小刺蝟=小蓮蓬=小蓮子」。

  不過,若比起詩人徐志摩在愛情中的澎湃激情,魯迅和許廣平的這種愛稱算是溫文爾雅的。

  梁實秋當年在寫給韓菁清的信中,自稱是「你的人」,這更是一種相愛之後的典型愛稱,很有愛情大俠的風範。這種愛稱是把自己劃歸給對方,在對方面前稱呼自己是「你的」。把自己全部給了相愛的那個人,沉浸在愛河裡的人其實是最不自私的。

  徐志摩和陸小曼相愛之後,徐志摩對陸小曼的愛稱,真是令人眼花繚亂,更令人嘆為觀止。他稱呼陸小曼為「眉」、「小龍」、「龍龍」、「我唯一的愛龍」、「眉愛」、「愛眉」、「至愛妻曼」、「眉眉至愛」、「愛眉親親」。

  徐志摩還在陸小曼面前這樣自稱:「摩祝眉喜」、「摩摩祝眉眉福」、「摩問眉」、「你的頂親親的摩摩」、「汝摩」。真是詩人才情,連相愛時的稱呼也如此豐富多彩。

  不過,徐志摩和陸小曼相愛時,最有個性的愛稱是「你的心他」。這愛稱實在太深奧了,讓人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含義。

  可是,當年胡蘭成和張愛玲相愛的時候,他從來沒有面對面稱呼過張愛玲,即使被迫叫了一聲「愛玲」,也顯得非常不情願。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因為胡蘭成也許只是把張愛玲當成了一件藝術品,他只是一直在細細把玩著她,卻從來沒有真心愛過她。

  王吳軍

相關焦點

  • 魯迅寫給許廣平的情書,從矜持的「廣平兄」到親暱的「小刺蝟」
    許廣平在收到第一封信之後欣喜若狂,很快就提筆寄出第二封信,而在這次的措辭之中,她顯然將兩個人的距離再次拉近了。她稱呼魯迅為"魯迅先生吾師左右",意思為"你是我敬愛的老師",這裡面還有不少小女生的心思,她在正題之外,還不忘專門表達自己對"兄"字稱呼的不解,儼然一個刨根問底陷入愛情的小姑娘。
  • 魯迅喚妻子小刺蝟,保證對女生目不斜視,卻被罵偷看日本弟媳洗澡
    百鍊鋼化繞指柔,100多封家書,像是100多封情書魯迅對於許廣平的感情,也是有目共睹的。這也讓羽太信子的誣衊更加荒誕——別的不說,魯迅都能偷看日本女人洗澡了,為什麼還不肯碰朱安?何況在民國時期,嫖娼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胡適、徐志摩等人都有過風流的經歷,魯迅卻從未有過。
  • 當年魯迅獨子意外出生,許廣平難產,魯迅毫不猶豫要求保大
    1928年底,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一年以後,許廣平突然告訴了魯迅一則"壞"消息,她懷孕了。 彼時魯迅剛辭去原有的教授工作,開始專心致力於文學發展與民族事業,而許廣平,亦是與魯迅一起,在上海宣傳民主。
  • 只有這隻「小刺蝟」才敢問魯迅:老爺,羞不羞?
    好在收到許廣平來信的當天,魯迅便以「廣平兄」相稱,給她寫了封回信。正是這封談學風論政治、言人生說處世的回信,開啟了此後倆人的故事。   魯迅表達愛意的文字,可以熱烈,也可以親暱。我們太熟悉那個「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而在與許廣平的信裡,冷不丁冒出個小清新、小溫暖、小淘氣的中年怪叔叔,還真有意外的喜感。
  • 魯迅稱愛人是「小刺蝟」 郭沫若贊其手跡自成風格
    詩人何三坡為湖南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魯迅經典全集》總序《親愛的魯迅》中這樣寫道。  現在,讓我們以魯迅作品為線索,在大家都已經很熟悉的魯迅之外,找到一個更加鮮活的「親愛的」魯迅。  /情書中的魯迅/  他稱呼自己愛人為「小刺蝟」  《兩地書》是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情書集,情書內容盡顯魯迅先生溫情可愛,鮮活率真的一面,是名人情書集的經典。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通行出版的《兩地書》並不是兩人情書的完整原貌。畢竟通信是私人之事,出版就是「公共行為」。
  • 魯迅平時都吃什麼?許廣平留下一份菜單,在場專家看後都沉默了
    1929年,許廣平在為魯迅生孩子的時候遭遇難產,魯迅當即就讓醫生保大棄小,好在最後母子平安。也因此魯迅對兒子周海嬰心生愧疚,在之後對周海嬰大多數時候都是百依百順的。周海嬰長大一些能下地跑了之後,有一天就看到了魯迅匣子裡的沙琪瑪,一時間看得流了口水,便問魯迅自己能不能吃。
  • 蕭紅逝世後,許廣平發文追憶,卻充滿著不耐煩和醋味
    蕭軍是一位青年作家,文人總是惺惺相惜,蕭紅是有文學天分的人,在這一點上,即使她身懷六甲,蕭軍依舊為她傾倒。自此之後,蕭軍便時常來旅館探望蕭紅,兩個人談天論地 ,暗生情愫 。1932年8月7日,松花江決堤,洪水泛濫市區,蕭軍趁亂將蕭紅帶出了旅社,二人自此墜入愛河 。
  • 看民國大師如何撩妹,這些情話太走心了
    是「我們」這是當今的小男生撩小女生的暖心情話。事實上,不管哪個年代,撩妹都是一項人生大事。現在的男生撩妹有套路,民國時期的才子男神們撩妹更有套路。並且一套一個準,由於他們以信箋為道具,說出的暖心情話成了現在人仍津津樂道的愛情經典,撩妹功力實在不是現代的小男生可以匹敵的哦。
  • 罵徐志摩,懟胡適郭沫若,「平頭哥」魯迅為何越罵越讓人敬佩?
    民國時期新舊思想、東西方思想大碰撞,誕生了很多文化大咖,其中魯迅以愛憎分明、嘴炮無敵而著稱,他不吝惜讚揚他看來值得讚揚的事物,同時也毫不留情地抨擊他看來需要抨擊的不滿。
  • 魯迅每天抽50支煙得肺病,白蚊帳燻成黃黑,醫生用強心劑都救不了
    凌晨時分,許廣平催促魯迅:「時候不早了,得趕緊休息了!」可魯迅卻悠閒地靠在躺椅上:「我再抽一支煙,你先睡吧。」然而魯迅和許廣平都不知道的是,這一次抽菸或許是魯迅最後一次這麼悠閒地享受香菸。魯迅一生有兩個妻子,一個是朱安,另一個是許廣平。即便許廣平是魯迅的實際伴侶,但因為比魯迅小17歲又是魯迅學生,過於敬重魯迅,她與對方相處總有些小心翼翼。
  • 為哄孩子,魯迅創造一首搖籃曲,卻成就當紅明星
    前言古往今來,婦人面對難產時,丈夫會選擇保小而不保大,而文學大家魯迅面對此情此景時,選擇保大人,最終萬幸,母子平安,為兒子起名為周海嬰,並為孩子創作搖籃曲小紅象,而楊超越也最終憑藉此曲再次大火。一、 周海嬰周海嬰魯迅之子,出生時遇到難產,後萬幸平安降生,母子平安,但當時陰險的文人以周海嬰為話題,攻擊魯迅,試圖挑撥魯迅與朋友的關係,後魯迅寫《答笑誚》回擊,同時表達對孩子的喜愛,《答笑誚》這首詩也因此被廣為傳唱。而周海嬰作為文學大家魯迅唯一孩子從小備受關注,在魯迅潛移默化影響下,他淡泊名利,憑藉自身實力被人們認識。
  • 《上海月亮》:當魯迅用標準的日語演話劇
    魯迅是浙江紹興人,許廣平是廣東番禺人,他們之間講話,用的是何處的腔調呢?——魯迅是不會講廣東話的,1927年去中山大學任教時,許廣平的身份是「助教,兼廣東話翻譯」,那時也還沒有「普通話」的概念——鑑於兩人在北平相遇,大概是各自的鄉音與北方音調的融合體吧。
  • 罵遍民國無敵手的魯迅,到底都罵了誰?
    民國時期,也有這樣一位大師,罵人的功力十分雄厚,一根筆桿子好似一桿雷射槍,文字就是吐出的子彈,幾乎是罵遍了學術界、政治界的各位大人物,他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魯迅。那麼,罵遍民國無敵手的魯迅,到底都罵了誰?
  • 她是魯迅明媒正娶的妻子,卻從未與魯迅圓房,死後被葬在這裡
    魯迅的妻子只有一個,那就是與魯迅拜過天地的朱安。許廣平只能算是魯迅的一個伴侶,當時在上海的時候兩個人就在一起同居,不過他們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的,她還曾經為魯迅生了一個孩子。其實魯迅並不喜歡母親為他相看的這個妻子,特別是在他對朱安家提出了送朱安去上學,但是卻被拒絕之後。於是魯迅就去了國外留學。
  • 許廣平被捕受電刑76天,周作人卻袖手旁觀,晚年二人竟然報上公開互撕!
    3、積怨已久,許廣平在報紙上公開斥責周作人 周作人對魯迅與許廣平、周建人與王蘊如這兩對夫妻的關係一直不滿,聽說魯迅與許廣平同居後,他曾公開發表文章嘲笑說「一個社會棟梁高談女權或社會改革,去照例納妾」,後又曾以朱安名義寫信指責過許廣平,也以妻子羽太信子口氣說「內人因同情於前夫人(朱安),對於某女士(許廣平)常有不敬之辭……傳聞到了對方
  • 魯迅筆下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知其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
    在整個社會中,同為靠文學生存在文人,他們只是為了迎合國人的品味而創作出的作品,這些作品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當時的民眾對迎合社會的文人文章大力支持。可是,魯迅作為社會上吶喊最響亮的的文學家,民眾對他的批判最多,人們把他視為異類,是社會上最為奇特的文人。
  • 魯迅為什麼說「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
    說起魯迅,應該無人不知了吧。作為民國時期的文化大家,他寫的文章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上,讓多少學生備受煎熬。但是有一點很讓人不解,那就是「郭沫若」,據說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遠看像條狗,近看郭沫若。」對於這句話是否真的出自魯迅之口?如果是真的,他又為何會這樣說呢?
  • 端木賜香:打量魯迅之身前事與身後名
    那就搬到外面去住吧,幸虧有現成的燈泡——魯迅與許廣平當時還不好意思單獨住一起,就拉上了好友許壽裳(由於魯迅的推薦,許壽裳緊隨其後也到了中山大學;許廣平名為助教,實際上乃是校方安排他做魯迅的生活秘書而已),三人到外面合租房子住去了!第二,希望魯迅做「戰士」「革命家」的不只是實際主持校務的中山大學委員會委員、國民黨政客朱家驊,還有各種面目的革命學生與激進人士。
  • 《彷徨》中魯迅的影子\魯人
    魯迅在一九二三年七月與周作人失和,並搬出八道灣三兄弟與母親一起居住的大院,借住在小老鄉的三間小屋裡;八月中旬開始在城內各處不停地看房,準備買房接在八道灣內住得頗不愉快的母親同住;九月下旬肺病復發,有三十九天每日只靠米粥或魚湯充飢;十一月開始辦理西三條住房購買手續。一九二四年一月中旬開始翻修西三條新居;五月底搬入新居。其間又脅痛,初疑為脅膜炎,後診為神經痛,前後診治了三個月。
  • 魯迅的後代哪去了?一位在大陸成高官,兩位在臺灣和香港家喻戶曉
    我們都知道魯迅和妻子許廣平一輩子只有一個兒子,如今魯迅的後人們也一直在引發著人們的關注,那麼他的後代們如今都怎麼樣了呢?"大先生"的妻子提起魯迅,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是一幅經典的畫面:一頭利落短髮的魯迅坐在案邊,手裡提著毛筆,憂鬱的目光望向深遠的天空,好像他一直在為勞苦大眾們擔心著、憂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