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竟是著名詩書畫家鄭板橋先生的詩句!

2021-01-08 詩書畫創作

眾所周知,鄭板橋系清朝時期的著名詩書畫家,詩書畫藝術被世人譽為「三絕」,亦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官至縣令。他不僅飽學多才,滿腹經綸,而且行俠仗義,剛正不阿,是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所以,他畫的竹在當時也曾轟動一時,竹韻清風,氣節浩然,佳話諸多,也為一些詩書畫家做出了榜樣。他的著名詩句「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也成為許多人的座佑銘。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海為龍世界,

雲是鶴家鄉。

意思是說,居室再小,只要主人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花兒再少,只要能綻放出芳香。廣闊無垠的大海往往是龍的世界,而雲彩則是飛鶴們的家鄉。這首詩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壯麗情景,意境深遠,回味無窮,並將文人的思想追求與品德修養也表達得淋漓盡致……

海為龍世界 雲是鶴家鄉

相關焦點

  • 原來都是著名大畫家,其中一位是鄭板橋
    醜八怪醜八怪這個詞來源於「揚州八怪」,分別是:楊法、金農、鄭板橋、汪士慎、李蟮、高翔、黃慎、李方膺、羅聘、高鳳翰、華巖、閔貞等,有人發現並不是八個人,其實這裡的「八」是虛數詞,指的是數量很多的意思,並不是指揚州八怪只有八個人
  • 勇飛湖北疫區的《白孔雀》——記著名畫家葛彩霞抗疫情懷
    圖為捐往疫區的白孔雀¨ 胡道林已經凌晨兩點多鐘了,在深圳鹽田區藝術館的一間畫室裡,著名畫家葛彩霞將她多日來嘔心創作的花鳥畫《白孔雀》點厾完最後一筆,推開窗戶,迎著南國春夜溫馨的微風,心情沉重地眺望北方,眺望疫情肆虐的華中重鎮武漢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齊齊哈爾,「鳥的天堂、鶴的家鄉」
    其實,這座烤肉之城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鶴的家鄉」。齊齊哈爾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烏裕爾河下遊,佔地面積21萬公頃,是我國北方同緯度地區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開闊的溼地生態系統。扎龍生態旅遊區是以蘆葦沼澤為主的內陸溼地水域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有「鳥的天堂、鶴的家鄉」之美譽。
  • 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究竟「怪」在哪裡?
    鄭板橋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因在排行第一,所以也常自稱為「鄭大」。在書畫上常題下板橋居士、板橋道人;到了晚年時期,也常署名做板橋老人。在「揚州八怪」中,鄭板橋可以說算是最突出的一個。鄭板橋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母親在他四歲時便離世了,由乳母費氏撫養長大。鄭板橋自幼聰穎過人,勤讀詩書。康熙五十二年,二十歲的鄭板橋考中秀才;雍正十三年,時年三十九歲的鄭板橋考中舉人;乾隆元年,四十四歲的他考中進士。乾隆七年,五十歲的鄭板橋開始出任山東範縣知縣,後來又調到濰縣當知縣。用鄭板橋自己的話來說,做官主要是想:「得志加澤於民」。
  • 古代眾多著名畫家之中,誰的蘭花作品最佳?
    古代眾多著名畫家之中,誰的蘭花作品最佳?枯木蘭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文化傳承,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花卉之一,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蘭花同菊花、水仙、菖蒲一起被譽為「花草四雅」,可以說,蘭花是最能代表文人氣質的花卉。
  •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恬然自得,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美篇
    這是中國古代「小康之家」 的共同追求,進可入仕為官,實現讀書人「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退可半耕半讀,著書課子,耕讀傳家,綿延不絕。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其一》「茅簷長掃淨無苔」,一起去領略影響中國古代讀書人兩千餘年的「耕讀」情懷。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 天涯明月刀中秋龍先生答題 天涯明月刀中秋詩句坐標大全
    龍先生答題答案天涯明月刀中秋龍先生答題,天涯明月刀中秋詩句坐標大全。天涯明月刀中秋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之中,為了大家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小編特地整理了中秋活動龍先生答題答案以及中秋詩句坐標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作者:楊晨鄭板橋 (1693一1765) , 清代著名書畫家, 名燮, 字克柔, 號理庵, 又號板橋。清揚州府興化縣人, 是清代「揚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書畫家。他由官到民, 由士變商, 由文人畫家轉為職業畫家的經歷, 為世人所廣泛關注;他詩、書、畫「三絕」的藝術成就, 文藝理論上的獨到見解也被大家一致公認。
  •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性情表現在哪裡?
    鄭板橋還是一個著名的畫家,他在留下大量優秀畫作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題畫詩。卞孝萱在《鄭板橋全集》中的《板橋集》收錄題畫詩 37 首,其中大部分都是板橋晚年辭官後的作品。周積寅的《鄭板橋》中附錄有《鄭板橋題畫錄》。這些題畫詩有為板橋本人的畫寫的,也有題友人畫作的。《鄭板橋詩詞文選》中收錄了板橋題畫蘭二十六則,題畫竹五十四則,題畫石八則,題畫蘭竹石三十六則,題雜畫十二則,題他人畫二十五則。
  • 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要認識鄭板橋的書法,不得不說說他的身世,因為「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反映,而生活經歷起了很關鍵的作用。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自幼隨父親就讀私塾,年輕時也曾去教書,同時在揚州城賣畫。雍正十年(1732年)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進士,乾隆七年任山東範縣縣令,乾隆十一年調濰縣縣令,乾隆十七年因為得罪了上首領導而被罷官。
  • 陝西著名畫家潘金陽榮任香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2月10日,陝西同州美協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陝西著名畫家潘金陽教授收到香港美術家協會寄來的榮譽證書,榮任香港美書家協會副主席。潘金陽教授現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書畫院常務院長,香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兼陝西分會副主席,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書畫院院長,中國畫院陝西畫院理事,中國紅豆杉書畫院院長,陝西同州美術家協會主席,鄭板橋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陝西同州老年大學藝術顧問,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陝西秦軍國防書畫院院長等職。
  •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他兩任「七品官」,為官十餘載至乾隆十八年(1753),辭官南歸,與李鱓、黃慎、汪士慎、李方膺等人鬻畫揚州為生,期間他們相識相處或短或少,但詩文酬唱,書畫交遊,惺惺相惜,互為益友,被後世稱為「揚州八怪」或「揚州畫派」。乾隆三十年(1765)鄭板橋病逝,享年73歲。 鄭板橋詩、書、畫創作以真氣、真意、真趣而獨步文壇,彪炳藝林,尤以書法獨樹一幟形成獨具特色的「板橋體」,「六分半書」甲天下。
  • 文同的胸中有竹和鄭板橋的胸中成竹,誰的境界更高一下
    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人稱石室先生,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畫家、詩人。擅詩文,精書畫,尤長於畫竹。文同是蘇軾為表兄,也是蘇軾畫竹的老師,也尤為受其表弟蘇軾的敬重。蘇軾有詩言:「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也是受其兄文同的影響。文同以學名世,深受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
  • 鄭板橋送詩給小偷,還中了「狗肉計」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裡很窮。因為無名無勢,儘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一天,鄭板橋躺在床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床頭沒半根。
  • 清朝怪人,鄭板橋軼事一二
    「麻丫頭」鄭燮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冬,鄭板橋伴著漫天大雪降生到了揚州興化一個鄭姓書香門第。鄭家這個小孩出生後娶乳名為「麻丫頭」,直到十歲父親才為他取名鄭燮,字克柔。(後來的鄭板橋)鄭板橋的一生充滿怪誕,連剛出生時父親起的乳名都是怪怪的。明明是一個男孩、一個公子,卻偏稱為「丫頭」,還要在前面加個麻字。
  • 鄭板橋一幅古畫,被徐悲鴻添加6筆後,身價暴漲,一舉拍賣3500萬
    清朝有這樣的一名畫家,他非常的執著,他這一生只願意畫蘭、竹、石,他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這位畫家就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所謂揚州八怪,指的不是八個怪物,而是清朝時期的八位畫家,這八位畫家的畫風相近,但是卻與一般人有很大的區別。
  • 畫家餘新志被譽為「板橋之後墨竹人」,學畫竹不妨借鑑先生四步行
    在宋元文人畫的黃金時代,竹子作為文人墨客心中「君子」的象徵,理想人格的化身 ,更勝以往地受到文人畫家的喜愛,蘇軾便是宋代愛竹、畫竹的代表。後延元明清時代,吳鎮、柯九思、夏昶、鄭板橋等都是畫竹的名家,唯有鄭板橋愛竹、種竹、觀竹、詠竹、畫竹似可與蘇軾媲美!
  • 柳條穿鯉 竹籠裝蝦 蒲筐包蟹——鄭板橋的人文美食情結
    已故揚州著名烹飪理論家聶鳳喬先生曾主張用鄭板橋的一句「柳條穿鯉、竹籠裝蝦、蒲筐包蟹」詩作為其標識,但限於當時的條件,未能完成此設計。相隔二十多年了,我曾和很多揚州烹飪行業的朋友聊起揚州美食的標識(logo)如何設計,鄭板橋的「柳條穿鯉、竹籠裝蝦、莆包包蟹」詩越來越是一幅生動的揚州美食的標識(logo),。只是這十二個字包含的具象元素達六種,柳條、鯉魚、竹籠、青蝦、蒲筐、螃蟹,設計難度很大。
  • 鄭板橋對聯考先生,這個對聯你能對出來嗎?
    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做知縣時,有一天,遇見一位老先生前來告狀。說,他在一家財主家教書,一年到頭了,財主竟然賴帳,說好的八吊錢,結果一分未給,於是只好來求知縣大老爺給做主。這八吊錢也不多,按理來說財主沒必要扣先生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