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2021-01-12 翰墨今香

鄭板橋的書法,一眼看過去確實與眾不同,有點讓人奇怪,不論是用筆、結體還是章法布局都十分的個性。一幅字當中,他往往會將字的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互相穿插,看過去確實有點「亂石鋪街」的感覺,紙上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但仔細觀察之下卻是放縱有度,看似隨意卻暗有法度,用筆揮灑自如,整體看去個人一種跳躍靈動的感覺。

要認識鄭板橋的書法,不得不說說他的身世,因為「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反映,而生活經歷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自幼隨父親就讀私塾,年輕時也曾去教書,同時在揚州城賣畫。雍正十年(1732年)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進士,乾隆七年任山東範縣縣令,乾隆十一年調濰縣縣令,乾隆十七年因為得罪了上首領導而被罷官。此後再次回到揚州城賣畫為生。

鄭燮從小飽讀詩書,性格耿正不阿,因此為官的時候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是因為太耿直就得罪了上官。因此,一腔的抱負和才氣未能在仕途上有所施展,心中肯定是不舒服的。因此也只能寄託與書畫之間,而心中的那份鬱氣自然也會流露在書畫之間,因此他成為了清代最具個性和真情的書法家之一。

鄭板橋的書法被稱作「六分半書」,但是後人也很難說清到底是哪裡來的六分半,猜測是取漢隸(八分書)大部分,再輔以篆、草、楷體。反正很難說清楚,鄭板橋對自己的書法這樣評價的:

「板橋即無涪翁之勁拔,又鄙松雪之滑俗,徒矜奇異,創為真、隸相參之法,而雜以行、草。」

他的這種怪異的書風,在當時也曾經備受爭議,有人點讚,有人差評。袁枚曾說:

「板橋書法野狐禪也……亂爬蛇蚓,不足妃稀。」

康有為也看不下去了說:

「乾隆之世,已厭舊學。冬心、板橋參用隸筆,然失則怪,此欲變而不知變者。」

康有為的意思是鄭板橋想在書法上改變舊習,雖然想法挺好,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變才好,於是變成了這種怪怪的書體。不過說實話,鄭板橋的書法雖怪,但甩康有為好幾條街了。

鄭板橋不是不能板板正正地寫字,他的館閣體也是寫得極好的,早年為了科舉考試,鄭板橋也是寫得一手漂亮的館閣體小楷。但是後來仕途失意之後,無人束縛就徹底放開了,正是為了對抗館閣體,鄭板橋才有意求變。

鄭板橋是從考中進士之後,就已經開始試圖在書法上尋求變化了。他一開始學習的是蘇軾和黃庭堅的書法,因此在鄭板橋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此二人的書法特徵,例如上面這幅字,結體用筆都是參照蘇東坡的筆法,但是在某些主要筆畫的處理之上,則是吸取了黃庭堅那種長槍大戟的誇張表現。

對於鄭板橋的「六分半書」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評價是不一樣的,本人也是蠻喜歡鄭板橋的書法的。

當代大書法家啟功先生就曾經對鄭板橋的書法讚譽有加,啟功先生認為板橋的「六分半書」「結體精研、筆力凝重、而運筆出之自然,點畫不取矯飾」,「處處像是信手拈來,而筆力流暢中處處有法度」。啟功認為鄭板橋的書法遠勝於乾隆時著名書法家劉墉的「疲憊驕蹇」和翁方綱的「渾頭渾腦」。

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中寫道:

「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蕭寥。朱文印小人幹佔,二百年前舊板橋。」

當前人們對鄭板橋書法的欣賞和啟功先生當初的推崇有一定關係。因此近些年來,在傳統書畫拍賣市場上,鄭板橋的書法屢有高價表現。

相關焦點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像》既然是「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那他「怪」在哪裡呢?其一、辭官下海怪話說這鄭板橋中年才得中進士,好不容易當個九品芝麻官,應該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時年遇到災荒,鄭板橋具實呈報,力請朝廷救濟百姓。他責令富戶輪流舍粥供饑民餬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實乃清官好官。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
  • 板橋體書法:「板橋體」的字法,是什麼風格,有何內涵?
    用現在的話來說,鄭板橋書法的特點屬於「混搭」風格,從字象上來看,融入主體意識的製作痕跡十分明顯,一筆篆,一筆隸,一筆真一筆草.周積寅先生認為鄭板橋的書法與繪畫相比,書法則更勝一籌。他總結了鄭板橋書法的五個特點:1、多體合一;2、以畫為書;3、搖波駐節;4、亂石鋪街;5、一字多變。他的書法並不是完全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寫出來的,而是看實際情況的變化,隨時作出修正,不然難免前後不協調;所謂的亂石鋪街,也是製作的效果,縱橫、斜正、大小、粗細都要是具體的造型環境而定。他一筆蘇,一筆黃,一筆蔡,而於蘇黃得力最多,鄭板橋的書法作品初看不過怪而己。
  • Angelababy的字跡曝光,歪歪扭扭粉絲說可愛,卻有網友說字如演技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聖道傳媒工作室的小芳,最受我們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嚮往的生活》迎來了第二季的收官,7月3日,節目組官方公開了往期嘉賓們的留言,說到這些明星們 的顏值,那絕對的是光鮮亮麗,但是當提到字如其人的時候往往就比較困難了。很多時候,明星的字跡經常會成為網友們的談資。
  •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乾隆三十年(1765)鄭板橋病逝,享年73歲。 鄭板橋詩、書、畫創作以真氣、真意、真趣而獨步文壇,彪炳藝林,尤以書法獨樹一幟形成獨具特色的「板橋體」,「六分半書」甲天下。 作為清代中期頗具影響的著名的書法家,鄭板橋在藝術上反對墨守成規,刻意創新,敢於衝破「館閣體」的藩籬,領異標新以「怪」獨步書壇,學古而不泥古,在繼承的基礎上,獨闢蹊徑自樹一幟,形成了「隸、楷參半,有時雜以行草,亦間以畫法行之」。在章法上大小相間,濃淡並用,「亂石鋪街」般錯落有致。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他,就是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如果沒有在讀書時學過鄭板橋的詩,大部分人可能會以為板橋就是他的名或字,也不會知道鄭夑是誰。其實鄭燮就是鄭板橋,鄭板橋就是鄭燮,燮是他的名,而板橋是他的號。在他的家鄉興化,臨近護城河邊的要道口上,有一座建於宋朝的木橋,當地人都稱之為「板橋」,幼時的他常在橋上玩耍駐足,古板橋於他而言,是深刻的童年回憶。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其中, 「撼」、「成」等字吸收了懷素《自敘帖》的風格, 體現懷素書法「運筆迅速, 如驟雨旋風, 飛動圓轉, 隨手萬變, 而法度具備」的特點。而「醉」、「風」等字又仿佛學於《瘞鶴銘》, 氣勢宏逸而神態飛動。「禮」、「萬」、「筆」等字帶有典型的隸書筆意;「煙」、「座」、「奔」等字將黃庭堅書法的奇崛瘦硬、舒張灑脫展現得淋漓盡致。
  •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大家都知道,鄭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一提到鄭板橋就讓人想起他畫的竹子,他畫的竹子富有特色,亦頗具清廉高尚的節氣。所以一想到鄭板橋就自然地想到了他筆下的竹子。
  • 鄭板橋(鄭燮)作品賞析:故宮博物院藏及其他館藏
    縱橫錯落,整整斜斜,如亂石鋪街,不落前人窠臼,別具一番風味,後人亦稱書體為板橋體。清 鄭燮 梅竹圖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梅竹圖》軸,清,鄭燮作,紙本,墨筆,縱127.8cm,橫31.3cm。本幅自題七言詩一首:「一生從未畫蘭(誤筆「梅」)花,不識孤山處士家。今日畫梅兼畫竹,歲寒心事滿煙霞。板橋。」鈐「鄭燮之印」、「揚州興化人」二印。無鑑藏印。
  • 鄭板橋寫「難得糊塗」的背景:一山,一碑,一人,一硯
    鄭板橋一生有很多書畫作品,但是要論這其中影響最大,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的一件書法作品,那就是《難得糊塗》。那麼這句傳唱了數百年的名言,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背景下寫出來了呢?這還要從鄭板橋與萊州雲峰山的一個傳說談起,它緣於雕刻於文峰山上的石刻《鄭文公碑》。
  • 小學生「蜘蛛網」作業火了,字跡歪歪扭扭難辨認,老師看後直頭疼
    但是,寫得一手好字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孩子平時寫字很多,不管是寫作業也好,還是寫卷子也好,都需要用筆。如果可以寫得一首好字的話,那在考試的時候就會佔據絕對的優勢。最近,在網上就有這樣幾張小學生作業照片火了。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的畫很是有名,他的詩書畫,世稱「三絕」,千金難求,屬於有價無市的寶貝,許多人都想買他的畫。而鄭板橋呢,他和別的畫家不一樣,歷來文人畫家賣畫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開出明確的價碼,把自己的畫炒得很貴,鄭板橋的畫則是明碼標價的。 早年鄭板橋為生活所迫常以賣畫為生,後來鄭板橋當了官,政績顯著,他還是做回了老本行,賣畫!
  •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性情表現在哪裡?
    鄭板橋好畫蘭、竹、石,故題畫詩中也多以這些作為主題,如「蘭草寫三臺,無人敢筆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來。」「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頑然一塊石,臥此苔階碧;雨露亦不知,霜雪亦不識。園林幾盛衰,花樹幾更易;但問石先生,先生俱記得。」其中題畫竹的最多。
  • 初學鋼筆字的你,別購買這種「凹槽練字帖」,根本沒用
    自家孩子寫字歪歪扭扭,趕緊給孩子買套練字用品;自己的字實在見不了人,趕快打開淘寶看看有什麼網紅練字神器。打開某電商平臺,搜索「字帖」,名列前茅的幾乎都是凹槽練字帖。這種號稱具有「魔法」的練字工具,成了追求速成的習字者抓住的救命稻草:那麼多人購買,效果一定很好吧。
  • 鄭板橋的自敘:吾貌寢陋,好大言又自負…
    在中國書法史上,鄭板橋因其一反常態的獨特言論和書畫風格而被世人稱為「怪」,書法之怪更為明顯——他敢於把不同的書體混在一起而構成一件書法作品,這是他書法最大的特點。 清代鄭燮行書《板橋自敘》,故宮博物院藏。《板橋自敘》言,「貌寢陋,人鹹易之。又好大言,自負太過,漫罵無擇,諸先輩皆側目,戒勿與往來。」
  • 會選哪一隻呢?
    過了一個月又接了母貓扭扭,當時扭扭也是兩個月大,比牛牛小一個月。三隻貓都是從小養大的,扭扭是專門為歪歪找的老婆,它和牛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一起長大,那它會選擇歪歪還是牛牛做老公呢?它會更喜歡哪一個?這個時候扭扭還沒成年,但和歪歪已經膩歪成這樣子了。
  • 鄭板橋送詩給小偷,還中了「狗肉計」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裡很窮。因為無名無勢,儘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一天,鄭板橋躺在床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床頭沒半根。
  • 清史:鄭板橋愛吃狗肉,鹽商得知後設下計策,鄭板橋直呼上當
    鄭板橋這幾天都在琢磨字體的問題,正苦於沒有突破,聽了妻子的話,他「哦」了一聲,頓時茅塞頓開。從此他拋開了別人的碑帖,不在拘泥於臨摹,而是開始創造自己的字體。經過苦練,鄭板橋終於在書法上自成一體,頗具風格。他在書法中吸收畫蘭竹的技巧,在畫蘭竹時又滲透入書法的筆法,人們因此說他「寫字如畫蘭,畫蘭如寫字」。鄭板橋中了進士後,曾在山東的地方當過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