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自敘:吾貌寢陋,好大言又自負…

2021-01-21 騰訊網

在中國書法史上,鄭板橋因其一反常態的獨特言論和書畫風格而被世人稱為「怪」,書法之怪更為明顯——他敢於把不同的書體混在一起而構成一件書法作品,這是他書法最大的特點。

清代鄭燮行書《板橋自敘》,故宮博物院藏。《板橋自敘》言,「貌寢陋,人鹹易之。又好大言,自負太過,漫罵無擇,諸先輩皆側目,戒勿與往來。」這大概就是青年時代的鄭板橋,事實上就是一個「萬人煩」。

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人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几成其心靈的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板橋早年學書從歐陽詢入手,其字體工整秀勁,但略顯拘謹:這與當時書壇盛行勻整秀媚的館閣體,並以此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字體有關。對此,鄭板橋曾說:「蠅頭小楷太勻停,長恐工書損性靈。」在他40歲中進士以後就很少再寫了。鄭板橋曾稱道自己的書法:「吾曹筆陣凌雲煙,掃空氛翳鋪青天。一行兩行書數字,南箕北鬥排星躔。」

《板橋自敘》

板橋居士,姓鄭氏,名燮,揚州興化人。興化有三鄭氏,其一為「鐵鄭」,其一為「糖鄭」,其一為「板橋鄭」。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鹹稱為鄭板橋雲。板橋外王父汪氏,名翊文,奇才博學,隱居不仕。生女一人,端嚴聰慧特絕,卽板橋之母也。板橋文學性分,得外家氣居多。父立庵先生,以文章品行為士先。教授生徒數百輩,皆成就。板橋幼隨其父學,無他師也。幼時,殊無異人處。少長,雖長大,貌寢陋,人鹹易之。又好大言,自負太過,漫罵無擇,諸先輩皆側目,戒勿與往來。然讀書能自刻苦,自憤激,自豎立,不茍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淺入深,由卑及高,由邇達遠,以赴古人之奧區,以自暢其性情才力之所不盡。人鹹謂板橋讀書善記,不知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舟中、被底,或當飲忘匕筯,或對客不聽其語,幷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

平生不治經學,愛讀史書以及詩文詞集、傳奇載簿之類,靡不覽究。有時說經,亦愛其斑駁陸離,五色炫爛。以文章之法論經,非六經本根也。

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賒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然自籌老且醜,此輩利吾金幣來耳。有一言乾與外政,卽叱去之,未嘗為所迷惑。好山水,未能遠跡。其所經歷,亦不盡遊趣。乾隆十三年,大駕東巡,燮為書畫史治頓所,臥泰山絕頂四十餘日,亦足豪矣。

所刻詩鈔、詞鈔、道情十首,與舍弟十六通,行於世。善書法,自號「六分半書」。又以餘閒作為蘭竹,凡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騷人詞伯,山中老僧,黃冠鍊客,得其一片紙隻字書,皆珍惜藏庋。然板橋從不借諸人以為名。惟同邑李鱓、復堂相友善。復堂起家孝廉,以書事為內庭供奉,康熙朝,名噪京師及江淮湖海,無不望慕嘆羨。是時板橋方應童子試,無所知名。後二十年,以詩詞文學與之比竝齊聲。索畫者,必曰復堂;索詩字文者,必曰板橋。且愧且幸,得與前賢埓也。李以滕縣令罷去,板橋康熙秀才,雍正壬子舉人,乾隆丙辰進士。初為範縣令,繼調濰縣。乾隆己巳,時年五十有七。

板橋詩文,自出己意。理必歸於聖賢,文必切於日用。或有自雲高古而幾唐、宋者,板橋輒呵惡之曰:「吾文若傳,便是清詩清文;若不傳,將幷不能為清詩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兩朝,以制藝取士,雖有奇才異能,必從此出,乃為正途。其理愈求而愈精,其法愈求而愈密。鞭心入微,才力與學力,俱無可恃,庶幾彈丸脫手時乎?若漫不經心,置身甲乙榜之外,輒曰:「我是古學。」天下人未必許之,只合自許而已。老不得志,仰借於人,有何得意?

賈、董、匡、劉之作,引繩墨,切事情。至若韓信登壇之封,孔明隆中之語,則又切之切者也。理學之執持綱紀,只合閒時用著,忙時用不著。板橋十六通家書,絕不談天說地,而日用家常,頗有言近指遠之處。

板橋非閉戶讀書者,長遊於古松、荒寺、平沙、遠水、峭壁、墟墓之間,然無之,非讀書也。求精求當,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板橋又記,時年已五十八矣。

▼一組經典的鄭板橋石竹圖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鄭板橋一生中經歷了「賣畫—從政—再賣畫」的人生旅途, 畫蘭竹脫盡習氣, 別具風格, 間畫山水、花果和草蟲等, 自創書法「六分半書」, 又被世人稱作「板橋體」頗受世人喜愛。其突出特點是各種技法相互滲透, 這與他勤奮學帖, 不斷繼承和學習傳統書法法帖密切相關。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清史:鄭板橋愛吃狗肉,鹽商得知後設下計策,鄭板橋直呼上當
    鄭板橋這幾天都在琢磨字體的問題,正苦於沒有突破,聽了妻子的話,他「哦」了一聲,頓時茅塞頓開。從此他拋開了別人的碑帖,不在拘泥於臨摹,而是開始創造自己的字體。經過苦練,鄭板橋終於在書法上自成一體,頗具風格。他在書法中吸收畫蘭竹的技巧,在畫蘭竹時又滲透入書法的筆法,人們因此說他「寫字如畫蘭,畫蘭如寫字」。鄭板橋中了進士後,曾在山東的地方當過知縣。
  • 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要認識鄭板橋的書法,不得不說說他的身世,因為「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反映,而生活經歷起了很關鍵的作用。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自幼隨父親就讀私塾,年輕時也曾去教書,同時在揚州城賣畫。雍正十年(1732年)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進士,乾隆七年任山東範縣縣令,乾隆十一年調濰縣縣令,乾隆十七年因為得罪了上首領導而被罷官。
  • 清朝怪人,鄭板橋軼事一二
    「麻丫頭」鄭燮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冬,鄭板橋伴著漫天大雪降生到了揚州興化一個鄭姓書香門第。鄭家這個小孩出生後娶乳名為「麻丫頭」,直到十歲父親才為他取名鄭燮,字克柔。(後來的鄭板橋)鄭板橋的一生充滿怪誕,連剛出生時父親起的乳名都是怪怪的。明明是一個男孩、一個公子,卻偏稱為「丫頭」,還要在前面加個麻字。
  •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行書冊頁 清 鄭板橋 山東濰坊市博物館藏 原標題: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鄭板橋(1693-1765),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清代江蘇興化縣人。其一生艱難,仕途尤為坎坷。乾隆三十年(1765)鄭板橋病逝,享年73歲。 鄭板橋詩、書、畫創作以真氣、真意、真趣而獨步文壇,彪炳藝林,尤以書法獨樹一幟形成獨具特色的「板橋體」,「六分半書」甲天下。
  • 鄭板橋畫竹解肝鬱
    相傳,鄭板橋喜愛畫竹。除了竹的風骨能表現他灑脫、豁達的精神追求外,還因畫竹曾治好過他的肝鬱症。他博聞多才,但性格孤傲,得了肝氣鬱結之症。眼看他日漸消瘦,家人請醫生來診治,可他連醫生也不見。   相傳,鄭板橋喜愛畫竹。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而200多年前,鄭板橋與老濰縣的風箏,也成就了一段段傳奇。2016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有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當晚,有一幅清代鄭板橋的字,寫了兩首詩——《懷濰縣》,最終以704萬港元的價格成交。這兩首詩,寫於1763年,彼時71歲的鄭板橋已離開濰縣整整10年。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他,就是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如果沒有在讀書時學過鄭板橋的詩,大部分人可能會以為板橋就是他的名或字,也不會知道鄭夑是誰。其實鄭燮就是鄭板橋,鄭板橋就是鄭燮,燮是他的名,而板橋是他的號。在他的家鄉興化,臨近護城河邊的要道口上,有一座建於宋朝的木橋,當地人都稱之為「板橋」,幼時的他常在橋上玩耍駐足,古板橋於他而言,是深刻的童年回憶。
  • 鄭板橋送詩給小偷,還中了「狗肉計」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裡很窮。因為無名無勢,儘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一天,鄭板橋躺在床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床頭沒半根。
  • 鄭板橋:學不泥古,自成一家
    鄭板橋(1693—1766年),原名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清代傑出的書畫家、文學家。作為「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以其詩、書、畫「三絕」而蜚聲於世。觀其治學,不苟同俗,不泥古法,為文作畫能自樹其幟,自成一家,表現出強烈的創新精神和人民情懷。鄭板橋的這種治學精神,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 懷素狂草《自敘帖》這個字,因為其偏旁獨特寫法,在古代鶴立雞群
    這是自敘帖中的增字,左右放開,曾明顯的散、松狀!一《草字編》中還收錄了另外兩個懷素的增字。《自敘帖》「增」字與這兩個相比,有如下特點:一,土字旁的向左提起再翻轉是個非常明顯的特徵。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其一、辭官下海怪話說這鄭板橋中年才得中進士,好不容易當個九品芝麻官,應該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時年遇到災荒,鄭板橋具實呈報,力請朝廷救濟百姓。他責令富戶輪流舍粥供饑民餬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實乃清官好官。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鄭板橋如此傻實誠就得罪了上司,上司一頓責備,乾脆辭官不做了。老子回家賣紅薯去,於是下海回揚州以賣畫為生了。
  • 鄭板橋紀念館今日開放 市民可免費遊覽
    鄭板橋紀念館今日開放 市民可免費遊覽鄭板橋紀念館今日隨著十笏園園區的開募也隨即對市民開放展覽。據了解鄭板橋紀念館位於十笏園文化街區十笏廣場西北方向,關帝廟巷子與胡家牌坊街西北角,後方為關帝廟,左首為十笏園博物館,佔地面積1412平方米,建築面積1820.91平方米。
  • 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究竟「怪」在哪裡?
    鄭板橋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因在排行第一,所以也常自稱為「鄭大」。在書畫上常題下板橋居士、板橋道人;到了晚年時期,也常署名做板橋老人。在「揚州八怪」中,鄭板橋可以說算是最突出的一個。鄭板橋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母親在他四歲時便離世了,由乳母費氏撫養長大。鄭板橋自幼聰穎過人,勤讀詩書。康熙五十二年,二十歲的鄭板橋考中秀才;雍正十三年,時年三十九歲的鄭板橋考中舉人;乾隆元年,四十四歲的他考中進士。乾隆七年,五十歲的鄭板橋開始出任山東範縣知縣,後來又調到濰縣當知縣。用鄭板橋自己的話來說,做官主要是想:「得志加澤於民」。
  • 鄭板橋對聯考先生,這個對聯你能對出來嗎?
    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做知縣時,有一天,遇見一位老先生前來告狀。說,他在一家財主家教書,一年到頭了,財主竟然賴帳,說好的八吊錢,結果一分未給,於是只好來求知縣大老爺給做主。這八吊錢也不多,按理來說財主沒必要扣先生的學費。
  • 鄭板橋:他迫於生計就開始作畫賣畫,最終給後人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清朝時期,很多人都知道和日本籤訂了很多不公平的條約,但是在清朝確實有一個人非常的好生活非常的淳樸,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鄭板橋。在歷史上記載著鄭板橋他的祖先就是住在蘇州這個地方,後來因為社會上的一些變故,最後把地方籤到了興化。
  • 與拓片藝術面對面 鄭板橋藝術課堂邀請濰坊市民免費參加
    同樣,坐落於濰坊十笏園的鄭板橋紀念館也藏有大量珍貴的拓片作品。好消息來了。為了弘揚拓片藝術,讓更多的孩子們從小接觸拓片,認識拓片,喜愛拓片,濰坊十笏園將免費舉辦首期公益講座,於12月8日邀請濰坊當地的小朋友們一起走進鄭板橋紀念館,了解鄭板橋的生平事跡,並一同揭開拓片的神秘面紗,既能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又能讓他們了解傳統文化,為「四個城市」建設增色。
  •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性情表現在哪裡?
    鄭板橋前往範縣赴任時,慎郡王允禧作《紫瓊崖主人送板橋燮為範縣令》送行,詩云:「萬丈才華繡不如,銅章新拜五雲書。朝廷今得鳴琴牧,江漢應閒文字居。四廓桃花春雨後,一缸竹葉夜涼初。屋梁落月吟瓊樹,驛馳詩簡莫遣疏。」鄭板橋作了《將之範縣拜辭紫瓊崖主人》一詩,詩云:「我朝開國於今烈,文武成康四聖人。」
  •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糊塗是一種遠見,也是一種修養」
    生活中,明知有些事情藏在心裡比較好,卻不顧旁人感受的大聲說出,到最後得罪了別人,也讓自己被別人討厭。難得糊塗其實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種學問,這是大徹大悟的哲學,凡事都沒必要去較真,世間真的東西很少,任何一個圈子都存在著規則和潛規則,學會八面玲瓏,通融圓滑,溜須拍馬,媚上捧場,糊塗之處,才能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