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和石守信的微妙博弈

2020-11-29 網易新聞

石守信,杯酒釋兵權中的主角之一。相信大家對這個人物肯定有所耳聞,因為中學歷史中出現的"杯酒釋兵權"中有這個人的名字。石守信是趙匡胤的死黨,趙匡胤沒有當皇帝之前升任後周的殿前都點檢時,他原來的官職殿前都指揮使就由石守信接任。

五代十國時期,結社收養子成風,比如李克用就有十三太保,即有自己的兒子,又有義子,這些人構成了後唐的骨幹力量。趙匡胤沒有這麼多兒子,但是他有十兄弟,叫作"義社十兄弟"。這十人同樣構成北宋代周的骨幹力量,這裡面就有石守信。

石守信對於趙匡胤順利取代後周立下汗馬功勞。

陳橋兵變為什麼這麼順利,因為有石守信在京城做內應。

夜遣衙隊軍使郭延贇馳告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

這是陳橋兵變的前一夜,宋太宗趙光義派人去通知石守信,王審琦。王審琦也是"義社十兄弟"之一。

趙匡胤當上皇帝之後,後周還有反抗力量,又是石守信等人去平定。

趙匡胤對石守信等人很信任,這個時候趙普提醒了趙匡胤不該加重他們手中的權力,應該改任他職。

趙匡胤與趙普展開了對話:

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憂"

普曰:"臣亦不憂其叛也。然熟觀數人者,皆非統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萬一軍伍作孽,彼亦不得自由耳。"

這段話記載在《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二》中。

趙普與趙匡胤對話之前,趙匡胤對石守信的態度是百分百的信任,可以說是可以交託後背的同袍。

這次對話之後,趙匡胤對石守信的態度起了微妙的變化。引發這個微妙變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身份變了。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臣子,不再是兄弟

皇帝總會擔心臣子搶了自己的權力,要知道趙匡胤的權力就是這麼來的。

接下去就是杯酒釋兵權。

這一段大家都熟悉,這裡就不重複了,石守信等人在趙匡胤的點拔下,恍然大悟。

第二天這幫一起喝酒的兄弟統統都說自己病了,暫時無法擔任工作。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會奇怪怎麼一下子都病了,難道是傳染病?

趙匡胤當然知道原因,他送給這些生病的重臣很多財富然後說要好好修養,那工作怎麼辦?

趙匡胤說你們安心養病,工作的事情不用急,我給你們找人接替。

這樣這幫人的職務紛紛發生了變化。

庚午,以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高懷德為歸德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皆罷軍職;獨守信兼侍衛都指揮使如故,其實兵權不在也。——《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二》

在當天喝酒的過程中,趙匡胤說的很清楚: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籓,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之業,多致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你們交權,我給錢,這樣我們就不用相互猜疑,好日子就過起來了。

石守信失去權力之後,他就開始大量斂財,然後欺壓百姓。

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宋史·列傳·卷九》

讓老百姓白幹活,不給工錢,老百姓對他有很大的怨氣,這件事情趙匡胤管不管?

不管。

說好給他富貴,任由他們在欺壓百姓,趙匡胤是信守承諾了,不過百姓卻受苦了。

石守信57歲去世,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諡武烈,兒子和孫子也在北宋任官,所以他的一生還是蠻順利的。

難道趙匡胤就如此縱容石守信嗎?答案當然不是,趙匡胤是給石守信設了底線。

什麼底線?

這個要從一個人聊起。

這個人叫梁周翰,他是北宋文學家,是宋初古文運動的推動者。他父親梁彥溫與趙匡胤是認識的,與石守信也是相識的。

趙匡胤覺得梁周翰這個人水平不錯,就和石守信交流中聊到想任用他為"知制誥",也就是起詔令之人,這個位置是很要害的。

石守信就將梁周翰要升官的消息透露給他。梁周翰聽到之後驚喜萬分,上書表示表現。

趙匡胤看完大怒,為什麼會大怒?本來就是要重用梁周翰的,怎麼反而發怒呢?

怒點在哪裡?

石守信越界就是怒點之處。

石守信將消息透露給梁周翰想幹什麼?給梁周翰造成一種印象,那就是你的升遷我也是有功勞的。本來梁周翰應該感激趙匡胤,現在變成感激趙匡胤和石守信。

皇恩浩蕩,但是皇恩只能由一個人施,一個人得,那個人就是皇帝。

現在變成石守信與趙匡胤在搶這個人情。

這就是趙匡胤的怒點,接下來很簡單,梁周翰升遷取消,不任知制浩。

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讓梁周翰明白,要不要讓你當官,不是石守信說了算,而是我趙匡胤說了算。

更主要的目的是暗中警告石守信,不要想著施恩結黨之事,老老實實做好你的富家翁。

石守信可能沒有這麼多想法,只是通傳一個好消息,但在趙匡胤那邊看來就是有這麼多想法。

石守信一下子就乖了,不再有其他任何舉動。

他明白趙匡胤給他的紅線是什麼。

此時趙匡胤與石守信的關係不再是兄弟關係,也不再是親密的君臣關係,而是存有猜忌的關係。

此時石守信再有什麼舉動令皇帝不滿,趙匡胤很可能會將其殺掉。這樣的事情趙匡胤也不是沒幹過。

曾經救過自己的張瓊,被石漢卿誣告說他在家養了三百死士,意圖不軌。趙匡胤下令將張瓊殺掉,結果張瓊死後,趙匡胤問石漢卿人呢?

漢卿曰:"瓊所養者一敵百耳——《宋史·列傳·卷十八》

大意就是他家有三個僕人,這三個僕人以一當百,所以他家養了三百死士。這種不管是誰都無法接受的解釋,趙匡胤接受了。

在權力面前,救命恩人的恩情也不起作用,那石守信與其兄弟之情呢?自然也毫無作用。

石守信很有才,也很機敏,他沒有第二次犯錯,小心翼翼的度過了趙匡胤的猜忌。

最後他能善終並非是趙氏兄弟對他放心,而是他的小心翼翼讓他平穩渡過了一生。看似風光無限,實則高處在險峰。

你再去看石守信為什麼要欺壓百姓,然後再看看蕭何後來為什麼要強佔百姓土地,韓世忠為什麼要貪財等案例中或許從中會感受到很多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愛卿們喝了這杯酒,都交出兵符全回家享福去吧
    當時北周的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掌控北周禁軍主將石守信掌控軍權,權傾朝野。公元960年初,傳說契丹入侵,趙匡胤率兵北上,走到陳橋的時候,趙普等人在陳橋發動兵變,用黃袍加身的方式擁護趙匡胤為皇帝。趙匡胤被逼無奈只好當上了皇帝。趙匡胤勢力十分強大,率軍回到開封,禁軍守將石守信打開城門迎接趙匡胤。於是率軍進入朝廷逼迫後周幼主退位。於是,後周滅亡,北宋建立。
  • 宋史:酒釋兵權,一舉兩得,功臣得以長保富貴,趙匡胤得到了兵權
    石守信等面面相覷,不知所言。趙匡胤又道:「俗話說,人心不可測。一旦汝等部下有人貪婪富貴,以黃袍加汝身,汝等將奈之何?縱使汝等不願,其可得乎?」「黃袍加身」,多麼敏感的字眼!多麼令人震顫的誡告!石守信等嚇慌了。他們紛紛起身離席,齊刷刷地跪倒在趙匡胤面前,涕淚交流地說:「我輩愚鈍,未慮及此,唯願陛下哀憐,請示一條生路!」趙匡胤笑道:「眾卿何必如此?請起!請起!」
  • 劉備三兄弟桃園結義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趙匡胤義社十兄弟都有誰
    到了周朝趙匡胤十個軍中兄弟也學起了劉關張,結拜為義社十兄弟,最終兄弟們齊心合力助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宋太祖。何時結成「義社兄弟」,最初以何人為首,正史都無記載,但十兄弟名字都有記錄:即趙匡胤、楊光義 、石守信 、李繼勳 、王審琦 、劉慶義 、劉守忠 、劉廷讓 、韓重贇 、王政忠。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話說趙匡胤當了皇帝後,寢食不安,坐立不寧,你道為什麼啊,原來自從他黃袍加身後,心裏面就琢磨:「我的上司,我的老師郭威黃袍加身,我也是,我的部下會不會也有人跟著學,來個黃袍加身呢?」你說心裡老這麼想,能好嗎?
  • 趙匡胤黃袍加身,學的是前任老闆,先南後北、杯酒釋兵權居功至偉
    當天晚上,將領們反覆商議,說現在皇帝還小,即使戰死他也不知道,不如推趙匡胤為天子,大家可以榮華富貴。他們到軍營四處遊說,煽風點火,一時軍士大譁,都聚集在趙匡胤營前喊著:「點檢當天子!」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和歸德軍掌書記趙普知道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連夜派人騎快馬回京城,將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都虞侯王審琦這兩個趙匡胤的心腹叫來,商量辦法。
  • 沒有稱帝野心,為何趙匡胤還輕而易舉地上位?留下一成語人人皆知
    公元960年大年初一,後周朝廷一片驚慌,因為前線傳來消息,說是契丹和北漢的聯軍,即將攻打京城開封,這讓後周恭帝柴宗訓慌了神。小小年紀的柴宗訓少不更事,宰相範質卻驚慌失措,他不去核查信息的真假,趕忙命大將趙匡胤出擊契丹和北漢的聯軍。
  • 若後周世宗柴榮察覺了趙匡胤有反意,有能力阻止陳橋兵變的發生?
    我們都知道宋代的前面朝代是唐代,唐代從安史之亂開始,到陳橋兵變的205年裡,一直處於一個軍閥割據的局面,戰亂不止,國無寧日,在動蕩的五代十國時代中,皇帝更換了八姓,和走馬燈似的。經歷了太久的分裂和戰亂,老百姓飽嘗了戰爭帶來的苦難,希望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結束這個動亂的時代,就這樣,趙匡胤出現了。
  •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
    根據宋朝官方史料編撰而成的官修正史《宋史》所言,趙匡胤闖蕩江湖時直下江漢,隨後因為碰壁,轉而回到北方,投靠了在晉南和關中地區平叛的郭威。然而,南宋人王稱的《東都事略》卻說,直到郭威平叛成功轉而出鎮鄴都時,趙匡胤才去投靠。關於這個問題,張家駒先生說,《宋史》載趙匡胤「漢初漫遊無所遇」,而郭威西徵的乾祐元年離漢初只有一年,加之宋人筆記記載趙匡胤漫遊的事很多,所以《東都事略》更為接近事實。
  • 趙匡胤為何將白起移出武廟十哲?以後世角度來看,趙匡胤做的沒錯
    武廟又叫武成王廟,初建於唐朝唐玄宗時期,祭祀的是兵家鼻祖姜子牙,武廟的級別和祭祀規格與「文聖」孔子一樣,所以姜子牙也被尊為「 武聖」;但文廟中除了祭祀孔子外,還有十哲及72弟子(後期增加為4配12哲148先賢),所以武廟中也要有十哲和72子;從春秋戰國至唐玄宗時期,所誕生過的名將何止千員,但能入選的只有這麼些
  • 許毛毛《趙匡胤》打造忠義典範 為兄弟兩肋插刀
    該劇不僅從多角度展示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波瀾壯闊的一生,同時也對其他歷史人物進行了全新的演繹。由老戲骨許毛毛飾演的開國元勳高懷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與趙匡胤的兄弟情深,堪稱劇中一大看點。網易娛樂10月30日報導 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陳建斌、殷桃、邵峰、王繪春、李建新、許毛毛等主演的大型歷史傳記電視劇《趙匡胤》日前已經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該劇不僅從多角度展示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波瀾壯闊的一生,同時也對其他歷史人物進行了全新的演繹。由老戲骨許毛毛飾演的開國元勳高懷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與趙匡胤的兄弟情深,堪稱劇中一大看點。
  • 五代十國:朱溫開道,郭威墊後,開啟史上最糟糕時代,多虧趙匡胤
    朱溫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初做皇帝的時候還是有作為的,思想上崩得比較緊,生活條件好了人容易放鬆,朱溫思想一滑坡,褲襠裡那玩意兒直接大爆發,連幾個兒媳都無一倖免,後來因為接班人的問題,最終被兒子殺死在床上,據說死前赤身裸體,這結局和安祿山完全一樣。
  • 柴榮見方面大耳的武將都要殺掉,卻遺漏趙匡胤,果然丟了江山
    事實上後周的開國皇帝,也就是柴榮的養父後周太祖郭威就是使用兵變的手段,和後來趙匡胤的手段幾乎一模一樣,堪稱趙匡胤的好老師。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一個政權的領導者應該是多疑和不安的。比如在後周顯德六年(即公元959年),柴榮北伐遼國的時候,在路上發現一個東西,是一個皮囊,裡面裝著一塊三尺多長的木牌,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
  • 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原來趙匡胤的作業都是抄的
    說起趙匡胤,很多人對他印象特別好,為什麼呢?是他結束了五代十國混亂的局面,是他結束了安史之亂後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是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的朝代……不過就普羅大眾而言,人們對他印象極深的事件莫過於「陳橋兵變」與兩次「杯酒釋兵權」。
  • 趙匡胤趣事:麻雀救了他的命,他為何恩將仇報射死了麻雀?
    人紅八卦多,作為一個入選了《沁園春·雪》的帝王,宋太祖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這四百多個皇帝中也算數一數二的了。而作為一個能和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並列,能和唐太宗李世民並稱的皇帝,歷史紅人宋太祖趙匡胤自然留下了數不清的八卦。
  • 歷史小知識:趙匡胤在後院用彈弓打鳥卻打掉了臣子的門牙
    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在任期間,曾處死過二十八名貪汙受賄的官員,有效地打擊了這種腐敗風,但是想根除這種毛病,還是不夠的。趙匡胤明白,腐敗的根源不在於小官,而在於髙層。上行下效是腐敗最不容易解決的惡性環節,他對於高層的要求也是極為嚴格的,嚴格歸嚴格,其實還有很多的無奈。反腐最大的無奈就是每個當官的都有問題,你不能把他們都殺光。再說了,他趙匡胤也不敢保證自己就清正廉潔,一塵不染。
  • 後世認為,趙德芳是趙匡胤最優秀的兒子,為何宋太祖不傳位給他
    可以說是趙匡胤最優秀的一個兒子。可是,趙匡胤為什麼沒有培養他當皇位繼承人,把皇位傳給他呢?其實,趙德芳應該是趙匡胤最不可能傳位的一個人。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個是趙匡胤的皇弟趙光義(晉王、同平章事、中書令、開封府尹、東都留守),第二個也是趙匡胤的皇弟趙廷美(檢校太保、待中、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第三個是他的哥哥、二皇子趙德昭(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趙德芳的官職是最小的,受重視程度也是最小的。第三,趙匡胤很有可能想把皇位傳給皇弟趙光義。
  • 趙匡胤一生唯有一件「桃色往事」比較出名,其餘后妃下場均很悽慘
    提起趙匡胤這個人,大家會想起什麼?是不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再上演的一場「杯酒釋兵權」,除了這件事情比較出名外,關於趙匡胤的感情生活卻鮮有記載。唯一有一件「桃色新聞」比較轟動,那就是與「花蕊夫人」的一段往事,也唯有這件感情生活,給宋太祖趙匡胤的往事中增添了一抹豔麗的色彩。
  • 成也是他,敗也是他,趙匡胤開國就種下滅亡的禍根
    如果加上後梁弒唐帝和未成功的篡弒,那次數就更多了。多年的戰爭、瘟疫、饑荒,到了北宋建立初年, 全國戶口從唐末的 490 多萬戶下降為330 多萬戶, 即五代時期的 60 年中人口減少了160 多萬戶。當時的南唐宰相宋齊丘有幾句話很能概括五代的戰亂狀況: 「四海淵黑, 中原血紅……有生不如無生, 為人不若為鬼。」
  • 趙匡胤下決心遷都,大臣紛紛反對只好作罷,說了一句話百年後應驗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一個很有遠見的皇帝,在奪取後周政權稱帝後就將都城建立在開封!當時選擇開封,一是形式迫使,二是之前的很多朝代都在這裡建都,考慮到這裡的經濟比較發達,水路交通也很便利,就將都城建在了這裡,不過這個地方有一個無法修補的缺陷,致使趙匡胤必須遷都,開封什麼都好,就是無險可守,這個軍事上的弱點是致命的,必須常年駐守10萬大軍防守都城,否則很容易就被攻破!
  • 趙匡胤妹妹的民間肖像,「皇姑」搏飛熊功夫了得,還有愛國寓意
    戲曲中的趙美榮提及宋史上的「女英雄」,人們一定會想到穆桂英、佘賽花、陶三春和劉金定,以及嶽家軍中的巾幗們。但作為趙匡胤妹妹的趙美容,事實上並不比她們遜色。說的是趙美容是受封燕國公主的事,以及她二次嫁人,和她最後死亡時的情景。從記載看,顯然她和趙匡胤兄妹情深關係極好,「太祖臨哭,廢朝五日」。可見,她的死亡,趙匡胤是多麼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