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出沙雕廣告了,「旺旺」式營銷總能讓年輕人上頭!

2021-01-13 騰訊網

以產品為核心的內容營銷將會為品牌資產積累價值。

文:Megan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國潮、懷舊、跨界樣樣精通,零食界的「網紅一哥」旺旺又「不務正業」了。

Foodaily最近關注到,9月9日-9月15日,旺旺官微旺仔俱樂部上線了六集連載泡麵番《經不起挑「豆」的一家》。簡單的線條、黑白的畫風、反轉的劇情,這次旺旺利用諧音梗呈現出了一個沙雕小劇場……

從「三年六班李子明」到「Come On,Baby!」,旺旺一直非常擅長弄用誇張驚奇的手法來展現產品的目標人群和使用場景。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沙雕高手旺旺這次又是怎樣腦洞大開的?營銷的背後是怎樣將產品內容化的?從get到煥新品牌技巧的旺旺身上,我們可以收穫什麼經驗?

挑「豆」一家人,

旺旺再現「諧音梗」、「沙雕風」

對於90後、00後來說,小時候還沒有「沙雕」這個新詞彙,而現在他們不只創造了沙雕這個詞,更愛上了這種風格。口號式洗腦、一語雙關梗、諧音梗…沙雕廣告總能讓年輕人找到槽點或是捧腹大笑。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旺旺的最新「沙雕風」又是怎樣呈現的?

Foodaily搜集了《經不起挑「豆」的一家》的完整視頻,一起來看一下旺旺講了個什麼故事?

在動畫短片中,無論爺爺、爸爸還是奶奶,亦或是正在上課的老師,這些平時大家眼中拒絕零食的「大人們」都經不起挑「豆」的誘惑,被它的真香與酥脆折服。

這一系列動畫使用簡單的線條來勾勒,人物等均呈現黑白色調,唯獨挑「豆」這款分享禮包以彩色鮮豔的包裝格外亮眼,再加上大人們「表裡不一」的表現等一連串反轉的劇情,通過對比,向消費者展示了這是一款老少皆宜、適宜分享的產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從旺仔俱樂部的評論反饋來看,6集連載動畫成功吸引住了粉絲們的注意力和圍觀。

圖片來源:旺仔俱樂部

沙雕搞笑的背後是「產品的內容化」

諧音梗、神轉折、還原日常生活環境、無釐頭的劇情設計,都是在襯託旺旺旗下經典產品的新系列——挑「豆」分享包。

當然,營銷的核心依然是產品,「貌合神離」難入消費者心智,傳達出這是怎樣一個產品,適合哪些人群吃,在什麼時刻吃是營銷廣告的作用。

作為動畫短片的主角,「挑「豆」分享包」通過動畫、圍繞產品表現出了以下2個關鍵亮點:

(1)口口酥脆:故事始終貫穿「咔哧聲」,極具爽感與感染力

動畫短片裡基本沒有聲音,但卻利用吃零食時發出的「咔哧咔哧」的聲音打造了多個反轉的劇情,重在強調產品的酥脆這個核心賣點。Foodaily了解到,挑「豆」這款產品採用的是裹粉滾煎的工藝取代了直接油炸的工藝,從而帶來酥脆裹衣,口口酥脆也正是挑「豆」想要突出的賣點。

(2)分享場景:以年輕人的視角傳達老少皆宜的家庭分享場景

以年輕人喜歡的風格構建分享場景,通過影響他們的消費行為來影響大人們。特別地,在動畫的末尾還呈現了一組的家庭分享消費場景,尤其在疫情常態下,居家社交也隨之成為重要消費場景,瞄準家庭、聚會等場景的營銷將成為很大的契機。

新媒體環境下,旺旺在產品內容化上延續了其深入人心的風格,也保持著年輕化的思路。與產品/IP相結合,有創意的內容製作持續製造出話題事件,增加運營觸點,將會持續為自己的品牌資產積累價值。

碰上「長不大的一代」,

旺旺迎上零食玩趣化趨勢

隨著新環境的變化,很多大品牌都在面臨著品牌老化的挑戰,即使他們一直在持續進行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

以旺旺為例,2013是發展的頂峰時期,同時也曾是遭遇「中年危機」的時間拐點,三年時間市值蒸發600億港元。自2017年起,旺旺推出一系列調整和變革的策略,而在這其中,IP打造成為旺旺的一項重要的能力,也為旺旺積累了品牌資產,對旺旺的財務表現也起到積極作用。

近幾年,旺旺利用IP跨界了時尚圈、文創周邊、家具等多個領域。據微榜熱搜統計,僅在近一年的時間裡,旺旺就推出了MV單曲、盲盒、沙雕廣告等多個「吸引流量」的招數。從以下走勢圖中可以看出,近一年內,「旺旺」 單月全網信息量均超過百萬,信息量峰值達到290萬。

另外,近一年內,旺旺的多次營銷引起網友關注相關話題閱讀量約1.6億,一直活躍在公眾視野,老品牌熱度不減當年。持續跨界,旺旺已然成為IP打造高手。

能擺脫在年輕人心中的「老人氣」,再次融入主流市場,在旺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老品牌被激活後煥新的力量,同時也看到了以下2個啟發點:

(1)旺旺IP突圍成功的背後是「長不大」的年輕一代

90後、95後作為新消費人群,他們身上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典型的「長不大的一代」。而在這些年輕人的背後,童趣懷舊成為非常吸粉的選擇。據百度指數統計,旺旺的粉絲群體遍布老中青,其中,20-39歲人群為主要粉絲群體,而這一代的成長與旺旺品牌的發展同步,因此為旺旺帶來獨特的品牌優勢。

對中國文化充滿有自信心和認同感,這屆年輕人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更強,渴望尋求「在家感」、「本土感」,並願意通過購買懷舊或國潮產品去喚起過去美好的記憶。傳統的翻新既恰好可以彰顯年輕人的個性、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

不是所有品牌都需要年輕化,也不是所有品牌都適合年輕化策略,但在旺旺等一眾傳統大品牌的成功嘗試中,給到我們的提醒是90後、95後消費者已經不僅將零食看作食物,更看重其背後的精神寄託且非常注重趣味性。

(2)品牌年輕化是一個系統工程

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說,「市場變得永遠比市場營銷更快」。而一個品牌的生命周期則與市場經濟環境與消費者行為綁定在一起。

品牌年輕化不僅是指拓展年輕消費群體的過程,而是品牌自我進化的過程,如何讓品牌充滿活力、影響力、號召力,這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更表現在產品定位、品牌創意表達、品牌營銷傳播、品牌精神塑造等方方面面。

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巨頭在自上而下地重視品牌年輕化,也在做許許多多的嘗試,然而船大難掉頭,成與敗,我們一起期待時間的力量。

參考資料:

1、《「老字號」旺旺腦洞大開 多變的營銷方式助其成功出圈》,2020年7月20日, 微熱點WRD;

2、《老品牌資產如何激活翻新?(旺仔的IP化)》,2020年7月21日,IP蛋炒飯。

相關焦點

  • 緊跟潮流跨界聯名 「經典網紅」旺旺在營銷上有哪些過人之處?
    點擊播放 GIF 0.0M而如今,旺旺集團為了迎合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在營銷方面也不斷推陳出新,接下來就讓我們細數其「出圈」之路。頻頻活躍在公眾視野 老品牌熱度不減當年近年來,旺旺集團的營銷舉措似乎從未停止,跨界時尚圈、文創周邊、酒類、首飾等都曾讓旗下的經典的「旺仔」形象煥然一新。僅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就推出了MV單曲、盲盒、聯名奈雪的茶、沙雕廣告等多個「吸引流量」的招數。
  • 旺旺,大概是一家廣告公司,4500字乾貨回顧其網紅之路
    旺旺:此次跨界營銷的主要目的是想在兒童節的時候,藉助「旺仔」這個伴隨大家成長的IP形象,結合大眾喜歡的網紅茶飲,用年輕人喜歡的跨界方式以及社交平臺等形式展現更多旺旺品牌的活力,從而帶出一系列的旺旺產品。 同時,旺仔特濃牛奶、旺旺黑白配、旺旺QQ漿爆等產品首次作為原料進軍茶飲行業,也為未來旺旺產品在更多領域的銷售開拓了新的渠道。
  • 復刻經典、舊詞新解,街電這支沙雕廣告太秀了!
    作者 | 張小虎  來源 | 4A廣告網(ID:AD4Anet)  正所謂「沙雕一時爽,一直沙雕一直爽」,不管是表情包、段子還是營銷手段,一旦和沙雕沾上邊,總能收穫超出預期的傳播效果。可以說,沙雕文化是近幾年的流量擔當。  在營銷圈,「廣告不沙雕,營銷不算好」更是被諸多品牌奉為圭臬。這陣堪稱「廣告界龍捲風」的沙雕廣告,從流行之日起,就憑藉捕獲人心之迅速、傳播效率之高、事半功倍的效果,長期佔據著營銷C位!
  • 營銷觀察 | 賣仙貝牛奶小饅頭的旺旺,竟然要賣洗面奶了
    @夢想的假期:咋還出護膚品,我就默默地問一句,這能吃嗎。留言底下還有人問:出護手霜嗎?關注量雖高,從未涉足過化妝品領域的旺旺這船是否開得穩,還是個未知數。土得有理?細想一下,小時候過年必買的旺旺,這幾年也不在年貨單上了。迫於消費升級、產品更新的壓力,旺旺這幾年在跨界合作上動作不小。
  • 從魔性廣告到「不務正業」,旺旺集團也迎來了中年危機?
    (女朋友繼續給李子明老師送旺仔牛奶)有網友說,旺旺看來是要「死磕」李子明了。不出意外的話,等到這位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斷奶」的李子明七八十歲的時候,說不定還會出現李子明校長給孫子送旺仔牛奶的終極續集。事實上,「長大了的李子明」系列只是旺旺為自己做的一波宣傳小序曲。去年雙 11 的時候,旺旺推出了一個「旺旺大大禮盒」。
  • 營銷洞察 | 華為沙雕廣告你確定不學學?
    華為最近很搶眼,從前段時間被刷屏的沙雕廣告開始,華為的創意之路就越走越寬,實力圈粉,粉絲買帳,營銷效果槓槓的。就說最近剛出的nova4的宣傳廣告片,只有45秒,但卻用三個不同的場景講述了劉海屏被消滅,在屏幕左上角挖孔塞入了一顆前置攝像頭,主打高清自拍的賣點。這個廣告片的新穎,大家來感受一下。
  • 泡麵番式廣告,視頻營銷新風向?
    而在廣告領域,「泡麵番」廣告似乎也逐漸成了一種視頻營銷風潮。廣告X泡麵番,品牌短劇潮流重啟不止開篇提到的小度耳機,旺旺也在9月上線了泡麵番廣告《真經不起挑逗》。該系列時長共近五分鐘,一共六集,分別講述了爺爺、爸爸、孫子、奶奶等一家人花式吃豆的故事。
  • 李子明長大,旺旺卻「老」了
    近些年,三隻松鼠、百草味、來伊份、良品鋪子等一些新品牌的崛起,旺旺近幾年業績增速放緩,同時股價走勢也長期間處於低迷狀態,中年旺旺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輝煌。曾經無人能敵的旺旺,為何落得如此境地?1旺旺的不旺時刻2019年11月19日,中國旺旺發布2019財年中期報告。
  • 「農夫山泉X小劉鴨」把廣播體操拍成廣告,太上頭了!
    就IP營銷而言,流量≠IP,但IP一定有流量。從反哺自身品牌傳播來看,誰要能搭載網紅流量IP,想必也會產生強大的話題賦能效果。再從小劉鴨的IP形象分析,擁有圓滾滾的軀體,賤萌誇張的表情,看起來蠢萌蠢萌的。作為一個自帶萌點、喜感的IP人物,小劉鴨舉手投足之間,無不萌態百出,惹人喜愛。這樣渾身都是萌點的卡通形象,多數人看了毫無抵抗力。
  • 旺旺,不旺了
    因為瘋狂的跨界營銷,旺旺也被戲稱「已經轉型成廣告公司」。 與熱鬧非凡的跨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旺旺的主業一片慘澹。 2013年開始,旺旺營收連續3年下滑,儘管近幾年有所回升,但始終沒能突破2013年230億的高峰。
  • 盲盒或許消逝 「盲盒式營銷」永遠年輕
    文章來源:品牌見實所2019年,盲盒大火,盲盒營銷緊隨其後。天貓《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有近20萬消費者每天在天貓上花費2萬元收集盲盒。在盲盒營銷領域,旺旺、知乎等知名品牌的身影更是隨處可見。不誇張地說,盲盒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精神依賴。受疫情影響,市場上盲盒風似乎颳得沒這麼猛烈了。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開始大肆鼓吹:盲盒已死。但事實也許是:狹義上的盲盒或許會死,但「盲盒式營銷」永遠年輕。年輕人為什麼會迷戀盲盒?根本原因還在於「不確定性」帶來的驚喜。
  • 除了精神小夥和洗腦廣告,旺旺還有這些騷操作
    在這些「困擾童年」的廣告中,旺旺這個品牌就佔有了一席之地。「三年六班李子明同學」的故事相信每個80後、90後都聽過。追溯到更早的話,那句「再看我就把你喝掉」加上那個有點「精神汙染」的翻白眼娃娃形象,其洗腦程度可能也只有腦白金能媲美了。
  • 2020,看旺旺如何致敬「打工人」
    說起旺旺,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畫面都是那個眼睛向上看的大眼仔;說起旺旺廣告,大家也都會脫口而出「沙雕」、「魔性」、「洗腦」….而這一次,繼去年56民族罐後,旺旺又一改往日沙雕風格,在國慶來臨之際,推出旺旺乳品職業罐系列,旺仔變身職業仔,實力為祖國慶生,走心致敬「打工人」,不論你是醫生、護士、警察、消防員、外賣員、環衛工人,每一個看似平凡的你都很不凡
  • 大白兔、旺旺……越老越齁
    大白兔20歲那年,旺旺來了。他是調皮小孩,微胖,歡樂地張開四肢。在80、90後的記憶裡,逢年過節,總少了旺旺火紅喜慶的大禮包。   雖時常被吐槽營銷「粗暴」、「魔性」,但旺旺通過與節日的深度捆綁,確實烙刻在了受眾心中。   由此可看出,大白兔、旺旺都利用了原生品牌優勢,建立跨界的情感支點:大打情懷牌,推崇民族自信,製造反差萌。
  • 旺仔主題門店亮相全國50城 旺旺開展「差異化產品+多元化營銷」策略
    2018年11月中旬,於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國旺旺公布年度中期業績(自4月1日至9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實現收益人民幣92.48億元(單位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2%,其中大陸地區實現了個位數增長,另外稅後淨利潤則是達到13.64億元,較去年同期有7.1%成長,其中成長的原因除了新品的貢獻外,數位化營銷策略功不可沒。
  • 盲盒營銷,承包2020品牌新玩法
    RIO這次與模型玩具門戶網站ACTOYS聯合 推出的「喵欲醺醺」系列盲盒 「心機」之處在於一下戳中兩個營銷熱點—— 盲盒營銷 & 寵物營銷 以ACTOYS「貓鈴鐺」系列盲盒為原型
  • 腦白金廣告再掀回憶殺,80後、90後直呼上頭
    #爺青回的廣告神曲#話題不動聲色又爬上了熱搜,閱讀量1.5億,討論4.8萬,掀起了一波80後、90後網友的回憶殺!  記憶裡,總有些廣告的旋律一響起,立馬就能帶我們回到曾經的那些年!而被網友多次提及的,就是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腦白金。  有的網友說,「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腦白金的廣告」,還有的網友說,「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今年過節不收禮呀收禮只收腦白金」。
  • 旺仔的傳奇一生,ip與營銷互不可缺
    這句經典的話,應該是很多人記憶最深的一句旺仔廣告詞吧,也正是以這一段廣告的宣傳,旺仔在內地市場有了立足之地,旺仔最開始起源地是在臺灣,旺仔集團的老闆蔡衍明抓住了臺灣當時的米果市場,推出了旺仔的第一個爆款,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旺旺仙貝,憑藉這個,旺仔佔據了臺灣米果市場第一的位置,之後,旺仔向內地進軍,憑藉著廣告宣傳以及一系列的營銷手段,很快,旺仔在內地市場嶄露頭角,一路披荊斬棘,到達了現在的高度
  • 年輕盟:2015年輕人營銷五大趨勢
    在白皮書正式發布前夕,年輕盟預測2015年五大年輕人營銷趨勢,供業界參考。1.    善用校園社團的力量,借勢校園活動推廣品牌信息,當是2015年走進年輕人的最佳捷徑。由年輕盟創始盟員人人公司推出的「社團人」平臺,可以跨校,跨地域,跨類型的覆蓋全國高校,提供品牌廣告主多樣化的贊助機會。讓年輕人牽起品牌的手,帶領品牌走進他們的世界;讓品牌提供贊助經費,在活動中適度體現品牌精神,2015年的年輕人營銷充滿雙贏的機會。社團的力量就是年輕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