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一步開闢文化發展新空間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字實錄:「十四五」規劃指出,要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網絡文學作為新型文化業態的重要代表,豐富了行業內容載體,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正釋放出強大的經濟動能。
-
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標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方位是「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變」是指黨的歷史使命、理論遵循、目標任務有了新的時代內涵,當代中國發展有了新特徵,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了新的時代坐標、依據、要求。
-
兩岸文化交流為臺灣文創業者「登陸」開闢新天地
原標題:兩岸文化交流為臺灣文創業者「登陸」開闢新天地 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 劉明洋 劉巍巍 劉姝君)43歲的臺灣商人顏峻瑜,1996年開始從事產品包裝設計,是臺灣文創包裝產業起步階段的見證者。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顏峻瑜「嗅到」了大陸文創包裝領域的巨大商機。
-
描述分析我國文化發展新成就新態勢
日,《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下文簡稱文化建設藍皮書)在武漢發布。 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湖北貢獻 《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以2018—2019年國家最新的相關統計數據,和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的問卷調查及其統計結果為實證依據,立足於我國文化發展現狀,從文化事業、文化生產、文化產品、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國內和國際傳播與影響等六個方面,對2018-2019年我國文化的新成就
-
《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發布
數字經濟的強勢崛起使得我國文化發展搭上了快車,我國文化發展正進入新一輪「增量改革」周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聯合發布《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以下簡稱《報告》)。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成功舉辦2020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
為進一步激發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化創新活力,推動首都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承辦的2020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於9月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行。
-
廣州南沙:非遺媽祖文化和郵輪海洋文化結合創新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導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以來,郵輪產業受到百年未有之重創,郵輪產業界將如何應對後疫情時代的郵輪發展?10月26日,2020第三屆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和第十二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南沙傳媒大廈舉行。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論壇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主辦,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酷狗音樂、荔枝聯合承辦,旨在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抓手,推動粵港澳文化共融發展,共建人文灣區。來自三地文化創意產業界的600多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羊城創意產業園,共議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建言獻策。
-
《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提出——
□本報記者 孫海悅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在京聯合發布《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報告(2017~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和政策的相應變遷,對當前文化發展形勢進行全面分析,並對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全球共識與中國智慧
為全面闡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背景、基本原則、實踐路徑和治理架構,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概念文件,在人類信息化歷程的關鍵節點貢獻了中國智慧。信息革命開闢人類社會新未來技術創新是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信息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全方位深度轉型。
-
歐萊雅中國總裁費博瑞: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中國電商發展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歐萊雅中國總裁費博瑞: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中國電商發展中國網3月5日訊(記者王文曄)「我們對歐萊雅中國抱有宏偉的願景:中國將成為歐萊雅集團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場和未來美妝世界的實驗室。」疫情加速電商發展 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引發全球關注,費博瑞在中國發展戰略發布會上首先回應:「2020年的開頭非同尋常,整個中國都團結起來,抵禦這場疫情的暴發。中國政府為防控疫情而迅速採取的安全措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新中國文化理論探索核心與建設經驗
一是在「新中國」形成了毛澤東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二是在「新時期」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三是在「新時代」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從「新中國」到「新時期」再到「新時代」,文化發展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謳歌社會主義新時代,塑造時代新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不斷詮釋和渲染中國特色,書寫了中華民族新史詩。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 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行穩致遠,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提煉民族精神,塑造國家形象,增強文化認同與向心力,使之對內具有凝聚作用,對外具有呈現功能,讓人們由文化認同達到民族認同、國家認同,不斷地構建中國精神,拓展中國道路,為「中國之治」提供堅實助力、奮力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要突出「和」,懂得和而不同,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更高水平。
-
眉山市東坡區:拓展服務空間 共享文化盛宴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情況和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文化館、區美術館嚴格按照主管部門要求,採取行之有效方法,使「百坡文化課堂」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生命力,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
轉發|中國科協 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學會創新發展...
在2020年全國學會工作會議召開之際,中國科協、民政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協所屬學會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期促進中國科協學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中華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是提高文明程度、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
-
中國新冷媒環保空調發展再進一步
在新冷媒環保空調真正走向市場之後,也許用不了20年,我們每個人家裡的空調不但會是純無氟,還會更加低碳環保。 6月28日,在深圳大學新建宿舍樓內,工人師傅們正在安裝調試一種新型空調。這種空調被習慣性地叫做R290純無氟空調。
-
紅蟻旅遊,開闢共享社交旅遊新章程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文化建設不斷節節攀升,旅遊行業獲得了相對和平與穩定的發展環境,迅速成為一個新興產業,中國的旅遊行業也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並且當下國家大力倡導支持有價值的、符合國民生活需求的文化旅遊產業。
-
「空間換地」換出發展新空間!平陽破解土地制約「大門」的金鑰匙
浙江瑞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德鑄告訴記者,低效土地利用讓公司發展受到限制,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擺在企業面前——沒有廠房供新產品生產。好在,近年來,我縣持續開展「空間換地」工作,讓瑞澤公司「借天生地」,解決了發展空間瓶頸。該公司利用拆除老廠房騰出的空地,建設新廠房,將原有的1層廠房「升級」成了5層,總建築面積從不到2000平方米一舉突破了21000平方米,增長了10倍有餘。
-
202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產業分布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類型豐富,依據園區物業載體的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利舊型」和「新建型」兩大類,其中「利舊型」基於其內部產業組成不同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辦公主導型、藝術集聚型、商業體驗型和院校聯合型四種。2012年底全國園區總量達到1,457個;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政策出臺,指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並大力支持文化產業載體—文創園區的發展。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空間集聚特徵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