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創業入駐熊貓星廚共享廚房做外賣湯品,人均近50,日售300+

2020-11-25 中國常州網

湯,古今中外都有喝湯的歷史,以中國廣東為代表,一日至少一湯,但湯仍以餐前或餐後配角登上餐桌。直至今天,「湯」終於翻身做主,成為單獨品類,市場份額也遠超新中式茶飲,達到400億~500億元,成為餐飲品類中的佼佼者。以原湯日記為例,半年時間開設8家門店,近50元的高客單下,單店日銷300多單,成為湯品的翹首。

01從「湯」到湯品,始終留在風口

美國金湯寶公司統計顯示,中國平均每人每周消耗4.6份湯,每年全國人消耗3200億份湯品,市場份額遠超過新中式茶飲400億~500億元。史書記載,從公元前8000—前7000年間,人類就已學會了「煮湯」。而歷史學家考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譜是在公元前2700年在中國發現的,而這本食譜上便記載了十幾道湯菜。湯,在傳統的中餐裡面,雖然不隸屬於一個特定的菜系,但湯品文化一直植根於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而坊間也流傳著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湯」的這一說法。

像喝湯聞名的廣東,老火靚湯稱霸一方,同屬南方的江西,則以瓦罐湯獨具特色,往黃河流域走,河南的胡辣湯、陝西的羊肉湯都是受人追捧的典範,即使在沒有特色湯品的北方城市,也都會有一碗從小喝到大的「西紅柿雞蛋湯」、「疙瘩湯」,是常見的餐桌美食。可見湯品在潛移默化中成了消費者的日常所需。在原湯日記聯合創始人管翔看來,湯品除了消費市場廣闊,市場認知度高,還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也是健康飲食的代表產品。

02 90後創業,瞄準健康飲食做外賣

未來幾年,餐飲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外賣」、「安全」、「健康」將是餐飲行業的新標誌,而湯品作為養生滋補佳品的典範,似乎從起源起就自帶「健康」屬性。

像原湯日記中的香菇燉老母雞湯,採用18個月的山林散養老母雞,搭配西峽香菇,有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健脾開胃調理等功效。

「北京、上海這樣的快節奏城市,年輕人生活壓力過大,雖然有養生的想法,但苦於沒有時間精力、甚至是根本不會做等原因,最後都會選擇去餐廳吃。」但在高檔酒樓裡,湯品的價格一般要幾十到上百元一位,而在快餐店裡則大多為幾塊到十幾塊不等,中間市場尚屬空白。

管翔和她的三個小夥伴在加班訂餐過程中,看到了市場空白,從年輕的小白領搖身一變成了餐飲創業者大軍,「19年的冬天,熱食、湯品成為了寫字樓中溫暖的炊煙,原湯日記也是從那時成為了它們中的一員。」03 死磕產品,開拓湯品更多場景湯本自帶流量,同時可以精準控制食材、藥材、火候和烹製時間,毛利更是高達70%,但在競爭者眾多之地,原湯日記又是如何破局突圍?

1、改造燉盅,變成燉杯、燉椰子,吸引年輕客群

在酒樓或者堂食中,湯類多以燉盅形式呈現。比如,在仔皇煲、真功夫這樣的快餐廳,湯類只是陪襯,和小吃一類展示。

「我們把湯做『輕』,做的更有創意,讓年輕消費者產生獵奇心裡的同時,也更方便外賣。」

原湯日記的湯呈現現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採用越南椰子殼做的特色椰子雞湯,讓消費者可以喝完湯後,還能吃椰子肉,增強消費者的多元化體驗感;另一種則是用類似於密封水杯一樣的「湯杯」盛放的湯品,這種設計可以在顧客食用湯品後再次利用,既不會造成運送中的漏撒,也增強價值感。

「國貿店附近有一個公司,在第一天訂了3份餐以後,緊接著第二天就訂了十份。後來我們電話回訪的時候才知道,他們一個部門的人都想要我們那個湯杯。」管翔哭笑不得的說,「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成為下一個星巴克,提供杯子?」看似簡單的包裝設計,其實別有用心,既考慮到了外賣配送、呈現問題,保證外賣途中湯不會漏或汙染,並且在放涼後也可以直接把杯子放入微波爐加熱,還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感,潛移默化的宣傳品牌。

2、搭配主食做套餐,打通全時段

現在原湯日記不僅有湯類sku,還有搭配蓋飯的套餐。「我們通過後臺數據發現,訂原湯日記的顧客以白領為主,其中還有30%的技術男,一份湯加小菜可以滿足女性消費者,而和蓋飯的組合也可以讓男士吃飽。」原湯日記產品的設計可以滿足24小時,早餐、午餐、下午茶、宵夜四個時段的全場景消費。而在湯類設置上,則會根據季節特點、消費者畫像更迭新品,比如夏季清火的「清燉冬瓜排骨湯」、冬天暢銷的「胡椒豬肚雞湯」等。

當然,會有人認為,早餐喝湯會不會很膩?真的可以做到全時段嗎?

其實不然,原湯日記國貿店就有一位消費者,一個月消費高達90餘次,平均每天會點3次。

「阿姨剛做完手術,通常她女兒會在早上7:30的時候給她訂第一餐,然後中午12點左右阿姨會自己訂一份,晚上的時候還會下一單,多都是雙人餐。」管翔在提起這位特殊的阿姨時,不禁滿滿的感動,也感謝她們能這麼信任自己的品牌。

做外賣與堂食不同,在房租、水電固定的情況下,小時工的成本並不會高出很多,如果可以做全時段產品,則可以大大提升營業額。

3、深耕上遊,標準化拓寬品牌張力

做連鎖的第一步就是標準。為了增強品牌張力,管翔團隊在建立原湯日記伊始便開始了標準化和深耕源頭之旅。

她們為了探尋每種湯的源頭,尋求本源味道,團隊特別建立研發部門,全國尋求食材。

像原湯日記的椰子雞湯,選擇的是越南的椰子而不是海南的椰子。「海南的椰子甜度不夠高,越南的椰子更甜,更適合做湯,而且肉厚,適合直接食用。」雖然現在的椰子是進口的,但成本並不會比國產的高,而且在選椰子中一次烏龍事件,還成就了原湯日記的一款爆品。

「我們做椰子雞湯的椰子都要求大口徑帶蓋,但最開始在選供應商的時候,對方發錯了貨,口徑小,還沒有蓋,等找對方的時候還消失了。」對於一些跨界做餐飲的創業者來說,踩坑、被騙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看著4、5萬塊錢的椰子殼,管翔她們很是生氣的時候也不想認栽。

「幾個人一起創業的好處就是遇到困難,可以一起想辦法,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那些天可以說是原湯日記比較昏暗的幾天,有的人負責聯繫新供應商做空中飛人;有的人想辦法看看椰子殼還能做出什麼,成了科學家;還有的人,馬力全開做運營,畢竟不能顧此失彼……

經過多次嘗試,最終原湯日記打造出爆品椰香糯米飯。

吃一塹、長一智,經過椰殼的烏龍事件,也讓他們對於供應鏈選擇、倉儲打造更加的得心應手。現在原湯日記的工廠產能和長期戰略合作供應商,可以同時滿足500到1000家門店的供應,並且品牌完成了從產品研發、生產、配送到培訓、門店管理、文化傳播等全產業生態鏈的布局,也為原湯日記連鎖化奠定基礎。

04開放合作,湯品市場掘金

湯品類市場的雛形已現,如今資本市場也已經瞄準湯品,使其市場價值最大化,而現在的湯品賽道上競爭者並不算多,像原湯日記這樣的湯品垂直品牌未來可期。「我們在打磨完盈利模型後,構建了加盟體系,開始尋找合作夥伴。」在管翔看來,一個好漢三個幫。

供應鏈方面他們已經和成熟的工廠進行深入合作,依託於工廠的全國布局,實現集採、運輸、配送;在拓展上和共享廚房熊貓星廚合作,依託於熊貓星廚的廚房場地與運營管理,達到快速開店的目的。

當然,在品牌成熟後,對於合作夥伴的挑選也會有相應的門檻,原湯日記亦然。

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因為前期運營周期靠借錢來開店,會有很大的壓力,難以支撐;

其次,兼職不可。在開店前期的三個月必須要俯下身去親歷親為,兼職創業不能真的投入到事業中,很難盈利;

最後,必須嚴格按照總部要求出餐。公司配有督導進行門店日常檢查,如果不按照要求出餐必將會停業整改,這樣將會影響到品牌的發展。

「按照我們現在的加盟商情況來看,開一家店17-20平就夠,剛開始配3個人,每增加100單,增加一名員工就可以,基本上2到6個月就可以回本了。」餐飲創業之路道阻且長,但原湯日記前進的腳步一直未停歇。管翔和她的創業夥伴們也希望找到一些靠譜、志同道合的人並肩前行。

相關焦點

  • 武林廣場這個地方最近人氣超火爆 有家廚房一天要送出五六百單外賣
    火爆的外賣市場,誰都不願意放過賺熱錢的機會,同時給外賣賦能的共享廚房也頗受資本青睞。發源於杭州的閃電廚房,從上海啟動的共享廚房「黃小遞」,來自北京的「熊貓星廚」,均獲得了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級別的融資。 共享廚房,在外賣千億市場裡,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三十而已還是三十而立:90後的廚電觀
    在外賣、快餐充斥的當下,廚房的需求度在逐步減弱,但一場疫情的襲來,讓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廚房的重要性,在不安的大環境下,廚房這片方寸天地,反而成了心靈的棲居之所。
  • 萌寵經濟催熱寵物外賣,90後小夥做寵物外賣年入300萬
    寵物也可以享受外賣到家服務了。8月19日,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升溫。在餓了麼上,寵物外賣訂單年增速高達135%。近萬家線下寵物店開始「觸網」,並收穫第一波紅利。其中,26歲的上海小夥譚施聰在餓了麼開設寵物外賣店,年入近300萬。
  • 萌寵經濟催熱寵物外賣 上海90後小夥做寵物外賣年入300萬
    央廣網上海8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寵物也可以享受外賣到家服務了。8月19日,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升溫。在餓了麼上,寵物外賣訂單年增速高達135%。近萬家線下寵物店開始「觸網」,並收穫第一波紅利。
  • 90後小夥做寵物外賣年入300萬 入選福布斯中國U30
    寵物也可以享受外賣到家服務了。8月19日,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升溫。在餓了麼上,寵物外賣訂單年增速高達135%。近萬家線下寵物店開始「觸網」,並收穫第一波紅利。
  • 90後小夥做寵物外賣年入300萬 入選福布斯中國U30
    寵物也可以享受外賣到家服務了。8月19日,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升溫。在餓了麼上,寵物外賣訂單年增速高達135%。近萬家線下寵物店開始「觸網」,並收穫第一波紅利。
  • 同仁堂開「養生廚房」,滋補湯38/盅,將開300家社區店
    全國知名中藥行老字號同仁堂竟然開始做餐飲了,開「養生廚房」! 並計劃在北京社區新開300家店! 前有LV、奔馳等奢侈品牌踏足餐飲,後有超市巨頭家樂福開MR.福餐廳,現在連同仁堂也入局,各行各業跨界做餐飲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呢? 同仁堂進軍餐飲,開「養生廚房」!
  • 德國美善品好嗎?格瑞美廚料理機怎麼樣?
    年輕人不叫外賣想吃的營養健康,該怎麼辦?自己又沒有時間做,請個保姆太不現實。所以想要拯救沒時間,你就需要一臺多功能料理機——源自德國的格瑞美廚料理機。用格瑞美廚製作料理,不會產生油煙,而且操作也非常健康,體積還很小,幾步就能完成一道美味料理。
  • 食藥監總局:外賣平臺發展不應回到蠻荒時代
    ,關鍵看能否保障食品安全 ●家廚共享模式:沒有實體店、沒有許可證的,可參照對小作坊、小攤販的管理辦法 ●外賣平臺:外賣出了問題,若平臺不能提供入網商家真實信息,則由平臺提供賠償 「沒有實體店將禁止送外賣?」
  • 山東新食器網絡公司入駐文創園
    5月12日,山東新食器網絡有限公司與日照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籤約,入駐城市藝術館。新食器網絡公司是入園企業中典型的總部經濟企業代表,也是文創園面向國內品牌企業定向招商的重要成果。  山東新食器網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5月,海爾集團旗下孵化的創業企業,2016年度日照市委辦公室引進重點企業項目。
  • 不再局限於廚電,華帝的大廚房戰略露出了冰山一角
    文/劉步塵重構廚房空間,讓廚房不再局限於廚電,而應成為用戶不斷定製體驗的整合優化場景,是華帝向外界傳遞的核心信息。12月9日,華帝2019未來廚房發布會在上海開幕。以及未來的廚房應該是什麼樣子?等等。「外賣會替代廚房嗎?」或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一個近乎無聊的話題,卻實實在在被網民提起過。以我之見,這個問題與「如家會替代家嗎」如出一轍。如家不會替代家,外賣也不會替代廚房,因為外賣沒有溫度,而廚房是有溫度的。廚房絕不啻一個做飯吃飯的地方那麼簡單,稍一留意就不難發現,廚房在家庭扮演了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親情與交流。
  • 廚房之戰開始,這些「多功能鍋」都想成為你廚房裡最重要的那一隻|...
    在這個工作時長996甚至007的時代,年輕人們不是公司有食堂可以解決一日三餐,就是點外賣也30分鐘就能到家,一座城市的「餐廳必吃榜」距離打卡完畢也還遙遙無期——獲得一頓飯的途徑愈發便利,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給當代生活按下了暫停鍵,「做飯」這件事幾乎不會走上年輕人們的每日事項清單。在創業公司做運營工作的 May 買了一款多功能的網紅「摩飛鍋」,可以用來煮火鍋、烤肉、煎吐司。
  • 外賣點書!32家新華書店入駐美團兩周成交近百單
    為幫助實體書店度過疫情難關,北京市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協調電商平臺對書店免收或降低入駐費用,並給予特殊費率優惠和流量補貼。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北京市新華書店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積極相應政府號召,第一時間加入「實體書店+美團平臺計劃」。
  • 一年完成四輪融資,來看「回家吃飯」創始人唐萬裡的九死一生創業路...
    最終我決定進入「廚房共享」領域創業。想到這個領域,並不是很難。有了住的共享(airbnb),行的共享(滴滴、Uber),聯想到吃的共享很自然。我們決定做一個app,可以連接閒置的家庭廚房和渴望吃到家鄉菜的北漂人群。
  • 擎朗送餐機器人全線入駐武林廚神全國範圍20+門店
    擎朗送餐機器人全線入駐武林廚神全國範圍20+門店 2020年09月28日 10: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武林廚神」正是廣州本地的知名專注做點心的茶樓,公司創立於2011年,至今集團連鎖店跨越廣州、增城、花都三地,形成以珠三角為基礎的專注於製作及銷售點心的連鎖型餐廳,致力於用純正的食材做實惠的點心,將中國的點心文化宣揚至全世界。
  • 4年400+店,90%門店存活率,犟骨頭​又要「搞」事?
    仔細分析下來,很多中國優秀的企業都是合夥機制或採其精華:華為的全員持股、西貝的創業分部、喜家德的358模式、華萊士的內部員工裂變模式,帶動福州小餐飲的全國興起...358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店長培養人的積極性,解決了門店孵化店長的問題,真正的完成了內部自生長機制的良性運轉,組織力大大提高。還有如八合裡、農耕記的合伙人出全資開店,與品牌方共享收益的類直營合夥模式。
  • 網絡餐飲"代辦入駐":無需營業執照僅需千餘元入駐費
    網絡餐飲"代辦入駐":無需營業執照僅需千餘元入駐費 原標題:   11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 90後小夥開寵物外賣店年入300萬,你家的寵物有點過外賣嗎?
    8月19日,據餓了麼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顯示,在90後鏟屎官精緻養寵的理念下,過去一年,這一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升溫,餓了麼寵物外賣訂單增長了135%。第一批汪星人、喵星人過上了平均一單125元的精緻生活,「跑步」進入萌寵界的小康社會。近萬家線下寵物店開始「觸網」,並收穫第一波紅利。
  • 步步高布局生鮮超市 鮮食演義打造超市共享廚房
    有這樣一家生鮮超市:兩個月連開5家門店,工作日時間每天的銷售額達40萬~50萬元,周末節假日達到100多萬元。   據步步高相關人士介紹:「鮮食演義的核心競爭力,是打造線上線下全時段的立體消費模式:線下為超市版實體廚房,新鮮食材現場加工,注重體驗感、功能性;線上配送起助力作用,雲猴精選APP中有3000種商品,實現周邊3公裡的90分鐘送貨上門。」
  • 餓了麼寵物外賣訂單年增長135% 有人開寵物外賣店年入300萬
    每經記者:王星平 每經編輯:王麗娜近年來,網際網路圈一直都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即「所有傳統行業都值得在線上再做一次」,如今看來,一直被認為需要重度依賴線下的寵物行業,似乎也逐漸找到了從線下到線上的法門。8月19日,餓了麼發布了一份關於「寵物外賣」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