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喜歡的耗兒魚

2021-01-07 重慶小爺

耗兒魚,也叫馬面魚。這是一種海洋魚類。但是這種魚類在沿海地區並不受歡迎,很少有人吃它。

這種的完整形狀估計很少有人看到過,因為在市場部上該品種一般都是凍貨,而且都去頭出售,據說這魚的頭部很大,而且面相猙獰,為了避免嚇到顧客,再加上這魚出水後死得快,需要冰凍,為了減少佔地面積,在這雙重因素下,所以這魚一般出水後,就被剔除腦袋,只剩身子出售。

雖說這魚在沿海地區很少受歡迎,但是在重慶卻莫名的受到人們的歡迎,重慶人結合自己的口味,對此魚變出了多種做法,幹燒、水煮、燒烤、火鍋、油炸,各種烹飪方式齊上。

耗兒魚的品種也由原來單一的一種耗兒魚,變為大號、中號、小號,泰國產的,東海產的,品種細分化,重量選擇餘地也變大。

重慶有家專門賣耗兒魚的店,還把廣告打到了紐約時代廣場。這家店位於江北北城天街,眾多食客去了他家,就是為了一品耗兒魚的美味,它家的燒烤耗兒魚,雖說價格有點偏貴,但是肉質沒得說,光看到那一身紅彤彤的辣椒,就讓人食慾大開。

重慶的兩路口,有一家開了20年的老店,叫吊鍋耗兒魚,對於外地朋友來說,他家的特色是吊鍋,拿幾根鐵鏈,將中間的鍋吊起來,底下用火加熱,別有一番趣味。

但這家店對重慶人來說,就是老饕人喜歡的水

煮耗兒魚了,一斤耗兒魚似乎只有4條左右,看似很少,但是端上來之後,每條都很大。他家打調料的碟子,似乎都是專門為耗兒魚特製的,是一種長條形的盤子,正好能裝下一條耗兒魚。

重慶人對耗兒魚的喜食,導致重慶的耗兒魚市場一直都很活躍,價格也由原來的廉價魚類,變為現在的中高價格,一條泰國中號耗兒魚,隨便怎樣,都得50多塊一條。也不算便宜了。

初嘗此魚,會覺得此魚腥氣很大,但是細細品嘗,你會發覺,他肉嫩,除了主骨頭以外,沒啥細刺,很適合老人小孩,可謂老少皆宜。

你看到這篇文章,喜歡耗兒魚的話,建議你可以來重慶一品這美味,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耗兒魚不是重慶特產?
    原來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與耗兒魚狹路相逢——這不就是當年和我相愛相殺的扒皮狼嗎!其實綠鰭馬面魨、扒皮狼、耗兒魚都是同一個東西,只不過因為灰溜溜的顏色、尖嘴猴腮的樣子像個耗子,才會被重慶人稱為耗兒魚。*吃貨研究所沒想到啊沒想到,十多年後,它換了模樣,沒了頭,沒了皮,沒了那根獨角獸般的刺,又再次重回我的面前。
  • 耗兒魚:真不知道上輩子欠了重慶人什麼!
    重慶的美食江湖,就好似兩江交匯,各地的特色食材都能完美融進重慶人的餐桌。曾經海鮮少見的內陸城市,卻偏偏對一種海魚情有獨鍾,它就是「耗兒魚」。/ 重慶人眼中:「這耗兒魚也真是安逸,全身是肉,沒得小刺,可為啥子都沒得頭呢?」
  • 「重慶風味」泡椒耗兒魚
    我爸買了十多斤耗兒魚放冰箱裡凍著,我又買了很多鱈魚,所以冰箱庫存都裝不下了。趕緊做一道拿手菜清理庫存。 耗兒魚分大小兩種,這次我用的是大耗兒魚,肉比較多,哈哈。 重慶江湖菜就是重麻辣,重口味,調料主宰這道菜的靈魂。
  • 一種奇怪的魚,馬面魚扒皮魚?兩道耗兒魚菜式,感受重慶美食風採
    日落西山,黃昏倒影,大家好,我是夕陽,喜歡分享各種美食。說到重慶美食,相信你會不自覺地想到火鍋,現在重慶火鍋也已經遍布全國,聞名世界。各地的食材都能很好地融入重慶人的飯桌上,但作為內陸城市,還是比較少關於海鮮的重慶美食,但有一種魚類,重慶人對它卻是情有獨鍾,非常喜愛,那就是耗兒魚。耗兒魚,一個奇怪的名字,也長得比較奇特。它的側面有點像馬面,所以俗名也叫做馬面魚。耗兒魚還有一個比較形象的名字,扒皮魚(或者剝皮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名字呢?
  • 重慶獨一無二的燒烤,一條耗兒魚35元,讓北方人吃了還想吃!
    我是因為激動,因為曾經在《人生一串》這個紀錄片中看到過「袁師傅烤肉」,作為《人生一串》中唯一的重慶燒烤,袁師傅的燒烤確實有著獨到之處——耗兒魚和油辣椒。圖源:《人生一串》作為一個無辣不歡的重慶人,對袁師傅烤肉垂涎已久,真的很想嘗嘗,但是不巧,我最近上火了,怕是吃不得辣椒,激動最終只剩下可惜了。
  • 這種魚無名無頭,卻是川渝一帶最喜歡用食材——耗兒魚
    在火鍋的世界裡,重慶是當仁不讓的宇宙中心,重慶火鍋的涮食多為動物內臟,大魚大肉並不多,筆者一直不解,地處長江邊的富庶之地,按說重慶人應該大愛江鮮湖鮮啊,可重慶火鍋中,出現最多,名氣最大的,卻是這無名小輩的耗兒魚。
  • 重慶噱頭十足的耗兒魚火鍋,在美國打廣告,特色蘸料有5種食材
    重慶是一座矛盾且複雜的城市,許多有名的景點都位於主城但這些景點又與鬧市區相互隔絕,形成了一個自己的空間。自成一派,遊客在裡面也可以體會到不一樣的文化氛圍,體驗一下屬於重慶的慢生活。位於觀音橋的北倉文創街區,也是這樣的景點,目前還沒有被遊客所熟知,它的位置並不像其他地方那麼顯眼,在觀音橋步行街背道的小巷子裡,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找到。
  • 吃火鍋,一定嘗嘗耗兒魚
    在重慶成都地區,有一種火鍋必備食材——耗兒魚(馬面魚)。一家火鍋店缺少馬面魚,老闆不答應、食客也不會答應!耗兒魚又叫馬面魚、剝皮魚或者羊魚,隨著川菜和火鍋餐飲的發展,耗兒魚已經在全國開始流行。我們在餐飲店和市場最常見的是剝皮去頭去內臟的馬面魚。
  • 馬面魚/耗兒魚/剝皮魚為啥亂起外號?
    馬面魚,除了標題上的叫法,其實它還有其它名稱,什麼橡皮魚、麵包魚、馬面。關於它的「外號」,大多數是由於在不同場合,因其自身的外形不斷發生變化決定的,比如活著的時候,馬面魚的魚頭真的長著一張馬臉。關於「耗兒魚」的名號由來,大多是因為去頭、去皮、去內臟的「三去」馬面魚,形似耗子(老鼠),在川渝被稱「耗兒魚」,可以說是無人不識,下館子無耗兒魚不歡。
  • 被「誤解」的耗兒魚,滿滿的膠原蛋白,營養與美味兼得
    很多人也都喜歡吃魚,不僅僅是因為魚類營養,更重要的是魚兒也很好吃。我們平時吃得比較多的魚類有這些,鯽魚、草魚、帶魚是主要的。其實好吃、營養價值高的魚類遠遠不止這些。平時可能被人們忽視的一種魚,就是耗兒魚。很多人其實在超市、便利蜂等地方看到過這種魚類,但是因為它是被冷凍的,所以很多人沒有購買的欲望。許多人都覺得這種魚不夠健康營養。其實這都是慣性思維給人帶來的錯誤認識。
  • 打卡重慶網紅餐廳,美得讓你一眼愛上,還有大耗兒魚讓你欲罷不能
    很早就從朋友圈看到過江北北倉文創街區的三斤耗兒魚,今日終於打卡了。走入這家店,不禁輕聲驚呼:哇,好乾淨,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清新和溫馨,突然感覺到身上厚厚的那層世俗盔甲,就這麼卸了下來,不由自主放鬆了。就是那種一眼就愛上,一眼就吸引,一眼就懷孕的感覺,好神奇的感覺,有時候人和人之間,也會產生這樣的一瞬間,一眼被吸引,一眼就愛上,你們有過嗎?落座後點菜,會有服務員為你泡免費的茶水,菊花茶和綠茶二選一,還有免費的糖漬話梅和紅苕幹,顏值和味道都很在線,特別是話梅,讓人吃得停不下來!
  • 江北不僅有貓兒石還有耗兒石,藏在滔滔江水中
    千裡川江,奔騰入海早些年枯水時節,沿江行走行至江北區魚嘴沱下遊5公裡蔣祠沱(原長航川江港機廠河邊)時可見一塊巨大的形似老鼠的磐石伏於江邊人稱「耗兒石」只不過如今「耗兒石」已沉入江底不見蹤影唯一能證明其存在的是河岸邊已被風化的摩崖石刻魚嘴沱提到水下石刻,大家都會想到涪陵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 燜鍋耗兒魚技術配方!(附底料,老油比例做法)
    燜鍋耗兒魚三大亮點:1、耗兒魚入燜鍋,搭配新穎:以往燜鍋的主料多是雞、鴨、草魚、鯰魚、大蝦等,將耗兒魚用於燜鍋還比較少見。楊斌使用的是冰鮮耗兒魚,但他有一套特殊方法,能使處理後的魚口感、外形和鮮耗兒魚幾乎沒有區別。
  • 48元搶購原價98元一鍋辣,半斤大蝦、半斤魷魚、半斤耗兒魚,麻辣鮮香,爽過癮!
    半斤大蝦、半斤魷魚、半斤耗兒魚耗兒魚也是鮮美因為耗兒魚沒有什麼小刺所以很多人喜歡吃它半斤大蝦、半斤耗兒魚、半斤魷魚
  • 重慶火鍋你知道怎麼吃嗎?必點菜你知道是哪些嗎?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起源於重慶江邊碼頭船工縴夫的飲食方式,後隨著社會發展,漸漸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重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論寒冬臘月還是酷暑三伏,都擋不住重慶人吃火鍋的熱情,十字格中火慢開適合煮麻辣牛肉、黃喉、郡花、香菜丸子、耗兒魚等菜品,2-10分鐘,鎖住食材原香。四角格文火細磨適合燉腦花、鴨血、鱔魚、鵪鶉蛋、肥腸等菜品,20分鐘以上,軟糯入味。
  • 這種魚無名無頭,以前沒人願意吃,現在卻是川渝地區喜愛食材
    提起川渝地區大家想到的肯定是火鍋,川渝地區火鍋以麻辣著稱,就如同川渝地區人的性格潑辣爽快。吃火鍋的時候有一種魚叫耗兒魚,深得川渝地區消費者喜歡,有的地區叫老鼠魚、馬面魚、剝皮魚和豬魚等,名字雖多但沒有正經名字,就如同沒有名字。 耗兒魚是海魚,並不是生長在淡水中。
  • 重慶哪裡能吃到青蛙?水煮幹燒香酥一斤78元,吃出童年的味道
    重慶人的夜生活,在短短10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只是形式上的,更多的是跨區域的平面位移。  重慶九街位於江北,從2012年建成至今只有短短8年,歷史其實並不長,但九街的發展卻是令人驚嘆的。在重慶大力發展旅遊業的驅使下,九街將「不夜」作為主題,為重慶本地人打造出一個新天地。
  • 10元1斤深海魚,因冰凍被人嫌棄,比帶魚營養,會吃的都是懂行人
    前階段長沙的老鄉回家,給我帶回來一袋耗兒魚,可能有的小夥伴不認識它,耗兒魚又名馬面魚,我們不清楚,但是生活在海邊城市的小夥伴可能會清楚很多。這耗兒魚一般都是生活在深海區域,它也是我們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年產量僅次於帶魚,但營養價值卻比帶魚還要高。
  • 這種魚被「誤解」多年,只因冷凍遭人嫌棄,比帶魚還好吃
    世界之大,美食之多,你最喜歡吃哪種食材呢?魚肉。其一是因為它的肉質非常鮮嫩、口感好;其二則是因為魚肉屬於白肉,相比紅肉更健康,蛋白質更為豐富。但魚類眾多,總有那麼幾種不受人待見,其實也並不是因為它味道差,而是源於「誤解」。
  • 重慶特產傳說(89)丨重慶人大愛的涼麵,竟是武則天發明的?
    感覺整個人都癱了,仿佛吃什麼都沒有胃口。但是,重慶人絕不會錯過一種消暑的美食——涼麵!涼麵配上一碗綠豆稀飯,是許多重慶人夏天的記憶。如今,涼麵作為一種美食已經火出了國外,成為繼「老乾媽」後又一老外偏愛的中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