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曾說:「生老病死乃是自然常態,是生物進化的一個過程。」就像人形成的生物鐘,晚上需要睡覺一樣。因為睡覺是人機體可以得到調整和恢復的一個好機會,確實如此。
但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估計都有這樣一個現象:總是會突然身體就抖一下。也就是在快入睡的時候,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動,可能還會有踩空了、墜落感、或者是模糊的夢境,甚至有時候還會被驚醒。
對於出現這樣的現象,最常見的解釋就是:大腦會認為身體快要死亡了,所以它會發送一個脈衝使身體覺醒。因此,很多人都在懷疑,這是不是身體出了什麼疾病問題?是不是身體不正常的徵兆?
分析
其實這種現象在醫學上叫做「入睡抽動」。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搐,類似於觸電一樣的動作。雖然有時候感到很害怕,就像自己真的踩空了、或者觸電了一樣。但確實跟我們的身體健康沒有什麼關係,而且這種現象發生在成年人身上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一般多發生在小孩身上。
不管是那種,這種抖動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過多擔心。
那為什麼在入睡的時候,容易發生這種現象呢?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個:病理性原因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睡著的時候,大腦皮層大部分神經都處於抑制狀態下,但仍有部分神經是比較活躍,它們會發出一些微弱的運動指令讓身體的肌肉出現抖動。
再加上,人在睡著了之後,大腦操控能力會比醒著的時候下降很多,所以抑制身體肌肉出現這種條件反射的力量很弱。如果稍微出現這樣的運動只指令,那麼就很容易造成入睡抽動。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平時睡覺的時候,如果長期發現自己有這種抽動的現象,那麼就有可能患上了周期性肢體抽動障礙,或者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時,引起了神經衰弱,繼而引發的條件反射式的肌肉抽動。
這種因缺鈣導致的夜間突感抽動,可能是我們患上周期性肢體抽動障礙和精神衰弱症的徵兆,因此,需要及時就診了解情況。
第二個:生理性原因
當我們從一個清醒的狀態進入到睡眠的狀態時,身體很自然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心跳減慢進入到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體溫會相對下降、呼吸變得緩慢且均勻、肌肉也會放鬆下來。在這樣的狀態下,身體機能處於保護機制下,大腦會發出抽動指令來檢測人體是否死亡,因此也會出現抖動的情況。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現象,該如何調整呢?
首先,要適當放鬆:睡前聽聽音樂、看看輕鬆的治癒系內容、搞笑的段子和視頻等。都是不錯的降壓方法。
其次,作息要規律:都知道,規律的生活方式不僅對身體有很多好處,還會減少入睡抽動。白天的時候也可以適量的運動,加上早睡早起,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最後,少喝茶和咖啡:睡前如果喝了茶和咖啡,這本是提神的東西。睡前喝了的話會引起睡眠障礙、神經過敏、焦慮失調等情況,同時也會引起肌肉抽搐。
結語:
總的來說,如果不是出現頻繁的身體抖動、有踏空的感覺,一般都不需要擔心,這算是一種正常反應。如果發生頻繁,那就需要注意,建議及時就診。
今日話題:你是否在入睡後,有踏空的感覺?歡迎留言討論!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