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太高,穿上防護服不敢坐下是一種什麼感覺?馳援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杭州市三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王海鵬深有體會,2月23日當班的他,怕撐破防護服,硬是站著工作了6個小時。
「沒想到,個頭高也是個麻煩事啊。」電話那頭,傳來王海鵬尷尬的笑聲。他身高185釐米,體重172斤,平時喜歡運動,是醫院裡的健身達人。「我身體不錯,到了武漢也沒什麼不適應,但那裡物資緊缺,沒有適合我的防護服,最大的防護服,穿上也是露著腦袋的。」
王海鵬形容,此時自己就像一名戰士,卻沒有一把稱心的武器。看著同小組的夥伴們義無反顧地衝在前線,自己沒辦法和戰友們一起對抗病魔,他感覺拖了後腿。
在前線醫療隊和後方的協調聯繫下,終於找來185尺碼的防護服,這讓他欣喜不已,但穿上發現,也只是剛剛好,褲襠還吊著。「穿著防護服非常憋悶,呼吸不暢,稍微走走路就會氣喘。走進感染區後,我發現自己只能站著,沒辦法坐下來。因為一坐下來,防護服就可能被撐破。」
王海鵬的工作地點是重症病房,其中很多患者的氧飽和度很差,需要用無創呼吸機輔助維持呼吸,醫護人員要時刻關注,及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重症病房的環境相對壓抑,許多患者剛進來時,情緒接近崩潰,很小的一件事都會導致他們產生極大的情緒波動。」除了治病,大家還要忙著安撫病患情緒。在這樣的環境下,王海鵬一站就是6個小時,「實在累了,我就走到牆邊靠一會兒。」
「路還很長,但前方有光,看到患者們期盼的眼神,我想有我這個大高個站在這裡,肯定能給他們更多信心!」在2月23日的馳援日記裡,這名可愛的「大白」寫下心聲。最近,他向市三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王海鵬的愛人也是一名醫生,平時兩人都很忙,一周見不了幾次面。但在疫情嚴峻需要支援武漢時,王海鵬第一時間報名。
元宵節晚上,他成為了杭州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中的一員。當時,醫院科主任讓他再考慮考慮,王海鵬擺擺手:「我是心內科最年輕的男醫生,還是個頭最高的,天塌下我先頂著。」 (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