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型人格」自救的三個方法

2021-01-11 樂哉情感

什麼樣的人喜歡討好別人?

什麼樣的人喜歡付出的過程,卻不計較得失?

什麼樣的人在和朋友、戀人相處時,容易變得小心翼翼,害怕失去......

這一系列的問題其實最終都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人都屬於「付出型人格」。

1、什麼是付出型人格?

」付出型「人格是指:在一段關係中,如果我不給予和付出的話,就沒有人愛我。另外,還認為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要重要。

簡單點說,就是在相處中有些人喜歡盲目的付出,然後感動了自己而已,最後還認為伴侶不懂珍惜。殊不知這種行為對伴侶來說卻是一種負擔,壓得喘不過氣。

朋友曉丹就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她和自己相處八年的男友前段時間分手了。分手後,她到處詢問:「為什麼我對他那麼好,他還是要離開我?」

最終,曉丹也漸漸明白,在這段感情裡她很害怕男友不愛她,然後就會想方設法對男友好,讓男友開心。可是在對男友好的過程中,也讓這段感情的付出和回報失去平衡,更讓男友有種被管制太多,壓得喘不過氣。

2、為什麼會出現付出型人格?

付出型人格的人,一方面或許是天性善良,另一方面或許是受家庭環境影響。

因為有些人在童年時期,很大程度上受過父母或親人的冷落、貶損、不重視。當然也有可能和父母、老師的教育理念有關:你考多少分,就會有什麼獎勵。

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就會越來越缺愛,當生命中出現有個人愛他、關心他的時候,就想通過付出的方式得到多一點的愛,顯得格外珍惜。

朋友曉丹曾說過自己的父母特別重男輕女,從小到大家裡一切好吃、好玩的都先給弟弟,等弟弟不要了才輪到自己。從小她覺得父母、爺爺奶奶都不怎麼愛她,更別說關心了,當男友出現後說愛她,甚至還無微不至的關心她時,讓她感覺自己的世界都亮了。

3、付出型人格的五個特徵

01.逆來順受,很少拒絕人:曉丹和自己的男友同居了三年。這三年裡,她經常一個人做家務,甚至還幫男友洗衣服、做飯,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也不拒絕。

02.很少提要求,更不喜歡麻煩別人:交往八年,前兩年男友還會在節日裡為曉丹製造驚喜,但後面即便男友沒有準備禮物,曉丹也沒要求過,甚至有時候自己身體不舒服,都不願麻煩男友,怕耽誤他工作。

03.陷入戀愛後,容易掏心掏肺:容易戀愛腦,為了愛情不顧一切。曉丹和自己的男友在一起後,特別容易被男友的心情影響,男友開心自己就開心,男友不開心自己就不開心,無論是戀愛還是失戀都容易失去自我。

04.總是優先考慮別人感受:曉丹無論對誰說話,即便是身邊很親密的人,也無法做到直言不諱,總擔心說多傷到對方,然後離開自己。

05.容易好心辦壞事:曉丹覺得自己愛討好別人,有時候自己感覺是為了對方好,但事實呢?對方根本不需要,惹得對方不開心。

4、付出型人格自救的三個方法

付出型人格的人都愛說:「我都對你這麼好了,你這麼還無動於衷?」、「你忘恩負義,一點都不記得我對你的好!」

其實,很多人都受不了這樣的言語攻擊,更適應不了這樣的付出。所以,當你在一段關係裡,表現得緊張兮兮,還馬不停蹄地付出時,不妨試試這個三個方法,改變自己。

01.平衡付出和回報,試著接受別人的付出

羅曼·羅蘭曾說:「在婚姻中,每個人都要付出,同時也要收回點什麼:這是供求規律。」

當然,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婚姻,也適用於友情或愛情。我們無論處於哪段關係中,如果過多的付出,別人就會當成是理所當然,不懂珍惜。

所以,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千萬不要一直傻傻的付出,試著接受別人的好意,這樣來來往往的「互助」也有利於感情升溫。

02.開闊視野,重新獲得自信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破窗效應」:指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放在感情裡也同樣適用指:兩個人矛盾,都是一天天慢慢積累的,然後在慢慢擴散。

很多時候,付出型人格的人因為從小受原生家庭影響,導致他們長大後都會變得有些不自信,希望通過多付出的方式得到別人認可。

殊不知,這種盲目的付出和不自信會讓兩個人的關係矛盾越來越多,然後影響感情。所以我們要學會開闊視野,重新獲得自信。

03.學會拒絕,嘗試提出自己的要求

無論在哪段關係中,我們都應該學會拒絕,不要總為別人著想,為了讓身邊的人開心然後委屈自己。

如果你也是「付出型人格」,那麼在付出之前,先學會善待自己吧。

相關焦點

  • 討好型人格適合做什麼工作?
    當個人的人格特徵、興趣與職業相符時,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激發其潛力,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這就是人格—職業匹配理論。那「討好型人格」適合什麼工作呢?其實「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人格障礙,而是一種行為模式。討好型人格的特點是不懂拒絕、迎合他人、不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問題主要表現在人際方面。
  • 《三十而已》鍾曉芹:「討好型人格」怎樣活得不憋屈
    電視劇《三十而已》火了,三個女主角演繹了都市女性的成長與覺醒的故事,相較於學霸型的「全能」主婦顧佳和努力拼命要在大城市站住腳的「櫃姐」漫妮,我更想聊一聊每天樂呵呵,永遠不會說「不」的平凡女孩鍾曉芹。送文件、複印、買下午茶、修咖啡機……鍾曉芹被同事呼來喚去,卻總是有求必應,這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她認為自己有求必應的服務很有價值,會被每個人喜歡著,實際上呢?她的同事毫不在意她的付出。她沒有得到過同事真心地感謝,更沒有成為同事心中的重要他人。作為已經工作好幾年的的「老同志」,她依然被同事當作剛入職的新人一般使喚,心中會沒有憋屈感?一定有。
  • ...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劇性人格:自我人格缺失,順從型人格...
    影片結尾松子登上了天梯雖然說人格的三個部分都有在松子的身上體現,卻不是和諧統一的。松子無時無刻不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松子的自我部分很弱,但是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了希望,並不是自我的完全喪失。在她起身連滾帶爬去撿名片的時候,松子已經開始完善自我的部分,她想努力回到現實世界,努力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 趙志勇《隱秘》撕開討好型人格的遮羞布
    《隱秘而偉大》通過幾條人物的命運線,把劇情體面地撐了起來,牛俊峰扮演的趙志勇警官,完美演繹了討好型人格是如何遭人嫌棄,又讓人同情。他是個可憐人,母親獨自撫養長大的辛苦牢牢刻在腦海裡,是恩情,讓他壞得不徹底。
  • 你是孤僻型人格患者嗎?
    每個人這輩子一定會遇到幾個這樣的人,他們給人冷漠、疏離又無所謂的印象。高智商的孤僻型人格患者往往會掌握權力高位,或擁有了不起的藝術科學成就。他們對於人際關係的疏離,讓他們義無反顧地從事腦力活動,好比一般人對愛的全力以赴。孤僻型人格患者經常帶著優越感,對於只圖溫暖與安適的一般人而言並不討喜。
  • 貓型人格VS狗型人格
    第一次看到關於貓型人格和狗型人格的討論是來自知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一本小書——《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書中寫道:「假如將人分成『狗型人格』和『貓型人格』,我覺得自己堪稱徹底的貓型人格。聽到『向右轉』的口令時,會不由自主地向左轉。
  • 《不完美的她》:以「迴避依戀型人格」角度,解讀林緒之孤僻性格
    這是因為她的「迴避依戀型人格」在作怪。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家庭不健全的林緒之,沒有得到父母給予的依戀滿足,甚至還慘遭遺棄,痛苦的童年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得她對親密關係產生了畏懼感。出於自我保護,林緒之乾脆放棄依賴身邊人,拒絕與他人親密接觸,以此避免再次被傷害。今天本文將以《不完美的她》為例,探討「迴避依戀型人格」在林緒之身上的體現,以此來解讀她性格背後的現實內涵。
  • 抖音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 貓型人格女生性格特點
    抖音上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貓咪是一種自命清高的小動物,在他們心中,所有的鏟屎官都是他們在「照顧」的生物,鏟屎官們離開他們是存活不下去的,真傷腦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貓性人格。  抖音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  貓性人格:有些人好像就是這樣,
  • 抖音貓性人格是什麼梗 貓型人格的女生有什麼特點
    抖音上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貓咪是一種自命清高的小動物,在他們心中,所有的鏟屎官都是他們在「照顧」的生物,鏟屎官們離開他們是存活不下去的,真傷腦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貓性人格。
  • 完美型人格的女性,如何改變親密關係?
    他們一開始是因為對方身上的獨特而相互吸引,但是結婚以後男方開始覺得我的朋友生活過於隨意,沒有任何規劃,兩個人經常為此吵架,男方也提出來要兩個人分開冷靜一下,我的這位朋友在被分手一個月後,給我打了個電話。那麼宸哥給我這個朋友的答案是,你的男朋友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伴侶。我這個朋友三臉懵逼的問我:我男朋友也不完美啊,在我看來他有好多缺點。
  • 如何挽回完美型人格的伴侶?
    這個it男其實就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伴侶,他們因為性格的某些極端性,很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因為某些原因與對方分手,或者長時間給伴侶壓力而成為被分手的一方。完美型伴侶在分手後往往態度會非常冷淡,甚至會讓你懷疑他到底有沒有愛過你,而他這樣的態度,其實就是因為他已經在心裡認定你並不適合他,那麼讓他繼續在你身上花費時間對他來說就是比較痛苦的事情。
  • 討好型人格的三種表現
    那麼這類人在日常相處中有哪三表現呢,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讀下去吧!01在他人利益面前,會放甚至會忽略自己的需求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一般不個性,在人群中往往也不具備感染力,因為他們會顧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放棄展示的會。
  • 心理學:從川普分析原生家庭的影響,巨嬰型人格的三點心理問題
    文/夢嫻君今年新冠疫情以來,美總統唐納德.川普的獨特言行,除了讓我們感到非常詫異之外,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原生家庭孵化出來的巨嬰型人格的人對家庭,國家,甚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巨大影響。巨嬰型人格,心理學上也叫自戀型人格障礙。他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規則意識,一旦出現超乎自己預期的情況,就會情緒失控,產生過激的非理性行為。巨嬰型人格存在三點心理障礙:1, 沒有應對這個世界的能力。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之下,失去了應對當下社會的能力,甚至是失去了應對這個世界的能力。
  • 請你遠離那些索取型人格的人,也就是那些習慣性的伸手黨、巨嬰們
    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的索取型人格人的存在。他們在微信上所表現出來的索取型人格,無外乎在這麼幾個地方:一、私聊中;二、群聊裡;三、朋友圈。那些「孜孜不倦」私聊你求贊,或在群裡叫你給ta點讚的。他們這些人的情商也接近於零,能夠在深更半夜,還能發信息來給你「推銷」、「求贊」。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邊緣型人格」角度,解析影片的意義
    這就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擁有這類人格的孩子和成年人,他們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擔憂,極端而又卑微。今天讓我們從"邊緣型人格"的角度,和大家解析影片的意義。"生而為人,對不起"——為何愛著生活卻屢遭拋棄?這些男人和她的父親一樣,沒有給松子真正的愛和情感,她不顧一切的付出什麼也沒有得到。松子的"邊緣型人格"特點松子的邊緣型人格最明顯的就是:只要你不拋棄我,那我怎麼樣都可以。1.
  • 心理健康:如果你有「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試試這幾種改善方法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這個術語在二戰後才出現,它一度被用來描述某些士兵身上出現的抵抗權威的微妙情緒。被動型攻擊型人格障礙的症狀包括間接地抵制權威,或者間接地對某個人產生怨恨。有被動型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人一般會儘量避免和別人發生衝突。當你用表面的禮貌掩飾內心的挫折時,被動攻擊行為是不容易被發現的。最終,當事情發展到一個難以控制的階段,你的憤怒就會爆發出來。
  • 心理學家:有這3個特徵的人,是自戀型人格,這樣的人很難相處
    這種自戀下的人格我們可以將其稱為自戀型人格,這樣的人通常很難與別人建立持久、穩定的關係,即他們很難與人相處。1、以自我為中心有的人以自我為中心,這個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的,比如過分的自私自利,過分的在意自己的利益,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別人的利益,這種自戀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
  • 「我有對象,卻害怕和他相處」丨你可能有迴避型依戀人格
    今天更新《熊哥情感研究所》遇到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三、你如何和這樣的ta相處?1、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Ta刻意疏遠的行為,會讓你懷疑「ta是不是不愛我?」於是你會想做點什麼驗證ta是不是愛你,然後ta會覺得你不自信,更想遠離你。造成惡性循環。
  • 你屬於「貓型人格」,還是「狗型人格」?
    :假如將人分成「狗型人格」和「貓型人格」,我覺得自己堪稱徹底的貓型人格。↓你屬於「貓型人格」,還是「狗型人格」?如今,貓和狗已經成為我們的好夥伴。跟貓狗相處久了後會發現:「哎,我們的性格和它們好像哦!」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引發全民熱議 小夥吐槽:我的女友是典型討好型人格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剛一播放完,熱搜就出現了相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網友們表示,在楊冪飾演的機器人小愛身上,看到了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群的影子。蔣佑傑說,自己和女友戀愛了近一年,隨著彼此越了解,他越是被女友的「討好型人格」所困擾。 蔣佑傑說,婧婧的「討好型人格」往往不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比如自己和家人,而是對朋友、同事、同學等。 蔣佑傑說,婧婧在江北一家新媒體公司從事網絡編輯工作,有時候同事為了早下班,說幾句好話,就把多餘的工作丟給婧婧,而婧婧會欣然接受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