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做錯了什麼,你要消滅它?蝙蝠很重要

2020-11-16 荒野拾遺錄

蝙蝠是極為有益的動物,為全世界的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經濟提供寶貴的服務。然而,它們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動物之一。除了在中國蝙蝠一直被認為象徵吉祥和幸福,世界很多地區的傳統中它被認為是邪惡和恐懼的。

但是最近它在中國混的也不怎麼好,甚至出現了滅絕蝙蝠的聲音。都在說蝙蝠壞話,蝙蝠又做錯了啥啊!人家老老實實的在林子裡呆著,吃著蟲子躲著蛇,吹著山風唱著歌,突然有群人想滅了我……冤枉啊!


最近充斥著關於蝙蝠的諸多負面報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了解下蝙蝠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的通稱,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存大約1390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各種生態系統都有它的存在。


生態意義

蝙蝠物種中許多以昆蟲為食,其中包括一些危害極大的農業害蟲。其他則以果實、花朵、花蜜等為食,間接為植物進行授粉,以確保植物正常生長供應人類和各種動物。

當我們想到花朵授粉時,通常會想到蜜蜂和鳥類等。大多數人不知道蝙蝠在授粉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蝙蝠是熱帶氣候中非常重要的傳粉者,大多數訪花蝙蝠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有些地區的植物更依賴蝙蝠的授粉,沒有蝙蝠的授粉,當地的生態系統可能會逐漸崩潰,因為植物無法正常生長為動物提供食物和庇護。蝙蝠雖沒有鳥類細長的喙和蜂類細長的口器,但它有很長的舌頭。蝙蝠傾向於授粉那些大而豔麗,白色或淺色的花,在夜間開放且有強烈的氣味。這與蜂類截然相反。

在植物傳粉中可以說鳥和蜂類是上白班的,蝙蝠是上夜班的。我們都知道勤勞的小蜜蜂所做的事,但晚上蝙蝠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每年有67科和約528種熱帶植物通過蝙蝠授粉,而其中300多種是水果植物。


榴槤強烈的氣味,被譽為「世界上最臭的水果」,但它是東南亞重要經濟作物。2019年11月21日的最新研究證實三種蝙蝠為榴槤花朵授粉,大長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中央狐蝠Pteropus alecto和西裡伯斯利齒狐蝠Acerodon celebensis。

研究者表示:「蝙蝠有助於維持森林生態平衡,並能為人們提供美味的榴槤果實。更希望蘇拉威西島的居民認識到蝙蝠的重要性,避免獵食和破壞它們的棲息地。」

印度尼西亞和帛琉地區的燃脂湯,以果蝠為食材

罕見的鏟齒蝠Ptalalina genovensium僅分布於秘魯,是秘魯幾種柱狀仙人掌的唯一蝙蝠傳粉者。

東非大草原的猴麵包樹對於動物的生存至關重要,被稱為「非洲生命樹」。它幾乎完全依賴蝙蝠授粉。沒有蝙蝠,生命之樹可能會滅絕,威脅到地球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

許多蝙蝠本質上是遷徙動物,它們與候鳥具有相同之處,可以飛行數千公裡。蝙蝠食用植物果實同時也將種子擴散至各地,這保證了區域物種的多樣性。

它傳播的種子比鳥類要多得多,許多蝙蝠傳播的是先鋒植物種子,是最早在惡劣環境中生長的種子。隨著這些植物的生長,其他對環境要求較高的植物才能生長。龍舌蘭酒是非常受歡迎的酒類,它來自龍舌蘭植物,蝙蝠負責了大多數種子的傳播。無花果、腰果等也仰仗蝙蝠傳播種子。


人類對蝙蝠的誤解

1.蝙蝠是吸血鬼?

1390種蝙蝠中只有3種食血,其中只有一個針對哺乳動物。所有食血蝙蝠都限於拉丁美洲,其他地方沒有的。為什麼不叫它吸血蝙蝠?因為它們不吸血,而是像小貓一樣舔食血液。它唾液中含有的抗凝劑阻止血液凝結,使其能順利地吃個飽。而這種東西現已被開發成藥物,用於預防中風。


2.傳播狂犬病

蝙蝠攜帶也傳染狂犬病,但比起其他動物可差遠了。蝙蝠本身攜帶狂犬病毒的比例就非常低,大約只有千分之一,你有多大機率被蝙蝠咬?


3.蝙蝠是會飛的老鼠人家是翼手目,不是齧齒目。這是一個長期的認知錯誤,因為在許多語言中「蝙蝠」一詞和「老鼠」相似,例如在德語中蝙蝠「 Fledermaus」意為「顫抖」和「老鼠」。蝙蝠與老鼠沒有密切關係。實際上,在哺乳動物的分子系統樹上,人類和齧齒目動物之間的關係比蝙蝠更緊密!


4.蝙蝠醜陋還擁有夜視眼

算了吧,蝙蝠不僅很酷,也能與其他哺乳動物一樣可愛。它僅使用回聲定位,就可以感知除顏色以外的所有東西,並可以識別與人類頭髮一樣細小的障礙物。但有些蝙蝠確實可不使用回聲定位,僅靠視力,有的連回聲定位都沒有。極個別狐蝠科的可以使用回聲定位,但一般發出的頻率也不高。蝙蝠也有晝行者,薩摩亞狐蝠Pteropus samoensis幾乎只在白天覓食。


5.它們數量太多了從整個生物量來講,蝙蝠跟其他動物相比數量並不算多。從種類來講其實很多是非常瀕危的,在野外很難見到。很少有真正的成大群出現的蝙蝠,有些甚至是獨居的。所以他的群體數量並不大。

最小的蝙蝠豬鼻蝠(亦稱凹臉蝠),是最小的哺乳動物之一

沒錯蝙蝠壽命可長達40年,分布很廣,但也極易滅絕。而隨著人類幹擾,殺蟲劑和農藥的使用,蝙蝠數量一直在下降。很多時候它也是其他動物的食物。蝙蝠是地球上繁殖最慢的哺乳動物之一。大多數蝙蝠都是獨生子女,偶爾有些雙胞胎,比如灰蓬毛蝠Lasiurus cinereus。


蝙蝠與人類疾病的關係

現在新出現的人類傳染病中有75%起源於動物,其中包括蝙蝠。隨著人口迅速擴張,原本在自然區域物種開始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與人類接觸不斷增加。研究表明,超過60%的新出現的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病。蝙蝠也是潛在來源,它能傳播的病毒包括冠狀病毒、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伊波拉病毒等等。

蝙蝠像大多數野生動物一樣,也在避免與人類接觸。只要放任其身,它不僅無害且非常有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的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擾,應避免夜間開窗,及時清理蝙蝠糞便和殘留物,減少與蝙蝠的接觸,更不能食用蝙蝠。


蝙蝠是世界上最迷人,最不可理解的生物之一,即使我們知道蝙蝠在生物鏈中扮演的角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事實是我們對它仍知之甚少,因為它大多只在夜間活動。

已經2020年了,不能再用幾十年前除四害的思維方式來決定一個物種的命運,捕殺蝙蝠更有可能增加疾病傳播風險。我們要做的是創造一個蝙蝠與人類共存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蝙蝠帶有大量病毒,把它們全部消滅了,會有什麼後果?
    重啟2020年顯然是不現實的,就目前研究情況來看,主流觀點認為時間具有高度單向性,它宛如一支離弦的箭,一去便無法回頭。那麼,在當今情況下我們能做什麼呢?筆者認為,一是珍視現在,二是積極找出病毒爆發的原因並積極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原因,雖然官方還未有定論,但多數民眾將原因歸結於有人食用了野生蝙蝠。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 蝙蝠,儘管他危險且醜陋,但它確實是益獸
    影視作品中蝙蝠都是邪惡的象徵但其實我們或許從未真正了解過它。蝙蝠生活在洞穴中,晝伏夜出,對人類的影響很小。而大家所厭惡的吸血蝙蝠,種類也不過只有那麼兩三種,並且它們也不吸取人類的血,而是以其他鳥類的血為食。況且,在中國根本就沒有這種吸血蝙蝠。蝙蝠在自然界中是生態鏈的重要一環,在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各種食蟲類蝙蝠能消滅大量的蚊子、夜蛾、金龜子、尼姑蟲等害蟲,一隻蝙蝠一晚就可以消滅3000隻害蟲,對人類有益。
  • 蝙蝠和老鼠對人類有危害,科學家為什麼不想辦法消滅它們?
    蝙蝠和老鼠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對人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威脅。另外老鼠還通過它的活動,汙染我們的食物、水源,破壞農作物、啃食家具、衣物等,嚴重影響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不想辦法把它們消滅掉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老鼠。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夢見蝙蝠 做夢夢到蝙蝠是什麼意思 夢到蝙蝠有哪些預兆
    夢見蝙蝠 做夢夢到蝙蝠是什麼意思 夢到蝙蝠有哪些預兆  蝙蝠給人盲目跟風、愚昧、昏暗、邪惡的印像。它日常生活在黑喑裡,在夢裡黑喑雜亂的場景,象徵心靈深處秘密的自身,蝙蝠則象徵在潛意識中裡這些無法操縱的不理智。
  • 蝙蝠飛進房間預示什麼 好想弄死它
    蝙蝠,這個是可以飛的,在農村比較陰暗的地方是可以看見的,像土房子就是比較容易看見的,現在農村都變成了磚房,已經是很少看見蝙蝠了。不管是昆蟲還是鳥類進家門,人們都是會從風水上面去看的,會看會帶來好運還是黴運。
  • 蝙蝠真的罪惡滔天嗎?若蝙蝠全部滅絕,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這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已經查出來了,是我們的「老朋友」蝙蝠,早在SARS病毒出現時,科學家們就發現了蝙蝠是這種病毒的攜帶者。網絡上也曾出現過一張圖片,圖中畫了一隻蝙蝠,還配有一些文字解釋,闡釋了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毒數量竟然超過了一百多種。
  • 長春一小區蝙蝠滿屋飛 消防隊捉拿仍難消滅(圖)
    、神出鬼沒的蹤影讓每一個見到它的人膽戰心驚,毛骨悚然。他說,大家是在6天前發現樓內有蝙蝠出沒的,後來蝙蝠越來越多開始飛向每個居民家中。蝙蝠靜悄悄地倒掛在天棚上,還有的藏在人們洗完的衣物裡。現在這棟樓裡至少要有數百隻蝙蝠,12樓是這些蝙蝠的集中棲息地,由於12樓正在裝修沒有人居住,沒有人敢貿然前往。抓住活蝙蝠40多隻但沒找到巢穴眾多蝙蝠給這棟樓內的居民帶來了極大的恐慌。哪來這麼多蝙蝠?
  •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蝙蝠是什麼生物進化來的?
    蝙蝠這種生物,想搞明白它是怎麼演化的,其實非常難。我們知道,想要搞明白一種生物的來龍去脈,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化石了,沒有化石證據,研究就無從談起了。可是蝙蝠這種生物,其骨骼很脆弱,不易形成化石,所以直到如今,發現的蝙蝠化石數量極少,正是因為如此,還無法對蝙蝠的起源給出圓滿的解釋。
  • 夢見蝙蝠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蝙蝠好不好?
    夢見蝙蝠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蝙蝠好不好?
  • 專門研究蝙蝠的四川動物學家:該如何與蝙蝠相處
    原標題:專門研究蝙蝠的四川動物學家:該如何與蝙蝠相處 前不久,有科研人員發文懷疑蝙蝠極有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一時間,不少人談「蝠」色變。蝙蝠是不是真如網文所描述的那樣可怕?該怎樣與它和平相處?記者採訪了四川專門研究蝙蝠的動物學家、綿陽師範學院教授石紅豔,讓我們一起更科學地認識蝙蝠。
  • 走近蝙蝠,了解蝙蝠
    而據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資料庫(DBatVir)顯示,在全球69個國家,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包括從蝙蝠身上最近新發現的200多種冠之所以說蝙蝠是天然的病毒庫是因為它在攜帶大量病毒的同時自己卻並不會因此而致命。而這些病毒一旦被人類或者牲畜所感染,那很可能是致命的。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蝙蝠並沒有錯……
    一定要認真將這篇文章看完,因為它有可能顛覆你的認知。在人類所知的病毒中有數伊波拉病毒最可怕,它的致死率甚至高達90%。SAST雖然傳播速度較快,致死率卻沒有那麼高,就是各種各樣的病毒都是近50年內才出現在我的世界中,而其攜帶者均為蝙蝠。
  • 2011「國際蝙蝠年」:關注生存在廣西的52種蝙蝠
    、在夜間出沒,它又總是難討人喜歡。在西方,人們把它與吸血鬼聯繫在一起,它備受人類誤解。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其實象徵著「福氣」。  2011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為「國際蝙蝠年」。僅在廣西,便分布有52種蝙蝠,蝙蝠種類豐富。但對於這一生存在我們身邊的哺乳動物,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有限。研究蝙蝠多年的廣西自然博物館館員張偉,向記者道出了蝙蝠的幾個優點,或許能顛覆蝙蝠在你心中的形象。
  • 四川蝙蝠動物學家:蝙蝠是人類的好朋友
    此消息一出,朋友圈迅速跟上,圖文並茂的網文《一隻蝙蝠的自述》在自媒體刷屏。在這裡,蝙蝠自述為「長得醜、脾氣怪、性格孤僻,全身還攜帶了100多種病毒」的「毒王」。一時間,不少人都對蝙蝠產生了恐懼情緒,甚至談「蝠」色變。蝙蝠是不是真如網文所描述的那樣可怕?我們該怎樣與它和平相處?記者採訪了四川專門研究蝙蝠的動物學家、綿陽師範學院教授石紅豔,讓我們一起更科學地認識蝙蝠。
  • 蝙蝠有什麼用
    所有食血蝙蝠都生活在拉丁美洲。為什麼不叫它吸血蝙蝠呢?因為它們不吸血,而是像小貓一樣舔食血液。它唾液中含有能阻止血液凝結的成分,使其能順利地吃個飽。一種叫做去氨普酶的新藥,就是研發自食血蝙蝠的唾液,這種新藥能夠大大提高中風患者的治療效果。蝙蝠物種中許多以昆蟲為食,其中包括一些危害極大的農作物害蟲,其它則以果實、花朵、花蜜等為食,間接起到了為植物授粉的作用。
  • 今年是蝙蝠保護年 蝙蝠每晚能捉萬餘公斤害蟲
    2011年是蝙蝠保護年。範曉林 攝被誤解和傷害最多的蝙蝠終於可以「走出黑暗」了!昨天,紅山動物園舉辦了「2011蝙蝠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記者獲悉,蝙蝠對保護環境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被稱為是環境指示器、生態風向標。每晚可消滅1.4萬公斤昆蟲儘管其貌不揚,蝙蝠對生態環境的作用卻功不可沒。紅山動物園工作人員表示,「2011蝙蝠年」的倡議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以宣傳蝙蝠這一唯一的飛行哺乳動物給生態系統帶來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