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授受聘碩士生導師!長職與中南大公管學院共建人才聯合培養基地

2021-01-07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1月4日訊(記者狄鑫 通訊員熊麗芬 王宇)2020年12月28日上午,長江職業學院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在長江職業學院武漢科技新城校區舉行籤約儀式,該校四名高職教授正式受聘為中南財大公管學院碩士生導師。

籤訂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PA教育中心主任杜興洋和長江職業學院教務處、科研處處長鄧桂兵代表雙方籤訂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共建項目協議,杜興洋教授向長江職業學院頒授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聯合培養基地牌,並向長江職業學院李夢玲教授、黃東顯教授等頒發碩士生導師聘書。受聘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的還有長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李永健、校長吳昌友。

黃東顯(右)受聘財大碩士生導師

長江職業學院校長吳昌友介紹,雙方都面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的探索任務。長江職業學院非常樂意接受「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創新培養的挑戰,提供諸如職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習與實訓、相關案例數據的教學科研資源等,希望通過雙方的真誠合作,實現理論與實踐層面的「職普融通」,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的國民教育體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經驗與思路。

李夢玲(右)受聘財大碩士生導師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李宏教授表示,雙方的合作有利於提高碩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除了人才實習實踐基地、聯合培養,承擔基地研究項目等,本著務實合作的原則,雙方可以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共同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陳吉勝 徐偉 陳靖: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副院長陳吉勝為代表的教學管理與研究團隊,從提高學生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出發,2013年以帕森斯「人職匹配」理論為起點,構建了人職匹配就業模型,2017年創新性提出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培養「3+1」模式,並進行了本校、市內和國內全面試點、推廣應用,取得了一系列理論成果和教育教學改革成果。
  • 喬治白攜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共建科技創新研究中心
    為進一步推進校企協同創新模式的發展,充分融合高校在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方面的優勢,和企業在生產、經營及產業化方面的資源,本著「協同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的「三協同」原則,喬治白聯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共同建設「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浙江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創新研究中心」。
  • 產學研深度融合 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聯合培養...
    為深化落實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合作培養智能駕駛產業優秀人才,11月20日上午,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儀式暨課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院長左劍惡、信息學部電子與通信工程項目指導委員會主任廖慶敏教授等一行來到北京,超星未來CEO張劍博士,CTO梁爽博士等公司成員共同出席。左劍惡教授和張劍博士分別代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超星未來共同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雙方就如何深入產教融合、精準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 北醫大博士、碩士生導師魯藝教授回母校忻州一中、作專場報告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魯藝教授回母校,在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區作專場報告載譽榮歸,情系母校。10月19日,忻州一中舉辦了第60期《忻中大講堂》,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魯藝教授回母校,在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區為師生作了專場報告。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許中緣介紹說,中南大學衛生法學在授課中,採用的是以本學院衛生法學導師為主,聘用湘雅醫學院從事衛生法學研究、醫學研究的專家以及法律實踐部門的工作者以專題講座方式,為研究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和實踐資源;還通過聘用湘雅醫學院等從事醫學研究、醫療實務的專家開設相關專業課程,招錄具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學生以及將學生派遣到醫療機構實習等方式,培養專門的衛生法學人才。
  • 安徽三聯學院加強產學研合作教育 培養應用人才
    交通工程學院和安徽三聯事故預防研究所(簡稱「三聯所」)深度合作,實行「院所合一」模式,聯合交通公司,共同打造交通安全類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三聯所和交通公司人員參與交通工程學院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承擔學院的教學任務、共建實踐教學基地;交通工程學院教師和學生參與到三聯所的科研項目研發和公司的技術改造,共同申報專利。集團內部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一批產教融合項目、培養基地現場籤約揭牌 寧波高校人才科技周收穫...
    在全國(寧波)產教融合推進會上,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毛才盛說,此次活動藉助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這一平臺,吸納國內先進經驗,推動我市高校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讓我市高校畢業生在寧波這塊熱土上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夢想。
  • 完美世界教育與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攜手 培養中國電競職業人才
    為支持江西省重點數字文創項目,推動全省數字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加快發展,完美世界教育與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達成產教融合戰略合作,共建「江西省電子競技人才職業教育基地」,以「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為合作切入點,共建專業服務、對接產業培訓,逐步完成電子競技產業鏈的遊戲開發、賽事策劃與執行、內容製作與傳播的全流程人才培養,最終推動江西省乃至更廣區域的產業發展。
  •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技戰「疫」育高才
    自建院以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就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線,勇擔抗擊人獸共患病等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雙重使命。近年來,獸醫學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德為先、師資提質、學科培優、優化結構、產教融合,類型結構與培養質量比翼齊飛,為保障獸醫公共衛生安全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堅持校企合作 培養寵物類專業人才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質前行,高職榜樣。5月7日下午,第三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走進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中安在線記者張秀明  在媒體座談會現場,中安在線記者張秀明圍繞「動物科技(食品科技)學院在開展『校企合作、開放辦學』方面具有哪些突出的成效?」展開採訪問答。
  •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海口臨床學院掛牌
    ,同時支持中南大學的「雙一流」建設,中南大學與海口市人民政府於2020年4月28日籤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拓展合作,建設緊密型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海口醫院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海口臨床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海口臨床學院的掛牌,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有關精神的具體舉措,是為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的實際行動,將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海南醫學教育與醫療衛生事業緊密融合、攜手並進。
  • 培養應對全媒體時代發展高水平人才
    專業碩士在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實訓基地開展實踐活動。目前,學院兼收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具有西北地區唯一的法治新聞與傳媒法碩士點、網絡政治傳播碩士點,並已在專業型碩士培養方面實施了部分改革舉措:貫徹落實「三導師制」(新聞學、法學和實務導師),導師實實在在參與到學生的培養中;更新課程體系,在專業型碩士課程池中增加媒介技能、數據挖掘與網絡輿情、法治新聞與傳媒法案例評析、跨文化傳播等課程;改革畢業考核方式,為專業型碩士提供畢業作品答辯的選擇;建立專門的實驗室與實驗項目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和政治學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院特色1、學術重鎮,學科實力名列前茅國際關係學院是中國國際問題和政治學學科的教學、科研重鎮,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第二輪、第三輪一級學科排名中均並列第一,第四輪評估為A。是中國知名的國際問題和政治學人才培養基地,一直是立志於從事外交外事和政治學研究及實務的優秀考生的首要選擇。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通過增強崗位責任意識、加強常態化管理、持續開展優秀導師評選來加強研究生導師的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打造一流的導師隊伍,實現一流的人才培養。圖|校黨委書記欒永玉出席會議並講話楊燦明以「凝心聚力 突顯特色,全面推進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 中德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
    原標題:中德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中德兩國政府在教育領域建立了多個合作平臺。在試點和示範項目的帶動下,兩國整合了合作資源,實現了「自下而上」合作的全面發展。2014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德國期間與德國政府共同籤署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
  • ...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共建ACCA認可師資培訓基地 助力師資培訓體系化
    (原標題:高頓教育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共建ACCA認可師資培訓基地 助力師資培訓體系化)
  •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一是校所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如在省茶科所、寧德市農科所合作建立茶葉、園藝等農科類專業校外產學研基地;二是校企聯姻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如與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遠東電機集團有限公司、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和能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實施「訂單式
  • 播撒科學種子: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啟動
    近日,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在線啟動,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據悉,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騰訊基金會和騰訊犀牛鳥聯合發起,旨在為中學科技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激發中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和熱情,提升中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科研創新的能力,助力中學科技人才的全面培養。
  • 浙大動物科學學院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是由原浙江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蠶學系和飼料科學研究所於1999年7月合併組建而成。學院以「高速發展是硬道理」為辦院指導思想,以創建國內外一流的研究型學院為目標,積極探索動物科學產學研合作教育新模式,使新學院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同為「五院」之一,誰更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辦學歷史:2000年2月,國務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財經大學(1953年,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為基礎,集國立中山大學、國立湖南大學、國立南昌大學、國立廣西大學、私立中華大學、私立南華大學以及上海財經學院國民經濟計劃專業等一批高等院校財經學科,成立中南財經學院)與中南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