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唐貓:「妖貓」為什麼是黑貓?

2020-12-01 澎湃新聞

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最近上映了。這部電影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一個以唐代為背景的架空歷史故事,主角是日本僧人空海、改行到宮廷給皇帝寫起居注的詩人白居易,以及他們苦苦追查的兇手——一隻通體黑色的妖貓。

《妖貓傳》這個名字本身是違反漢語語序習慣的,中國人喜歡稱成了精變了怪的動物為「某妖」或「某精」,古代容易成精的動物多半是狐狸和蛇,最近高頻成精的動物意外地變成了豬。古往今來,貓在中國都很少成精。與國內的情形不同,貓自從出現在島國日本的土地上時起,就被視為一種有靈性的動物,自帶成精作怪的屬性,因而在日本作家的作品中出現的不是成了精的貓,而是一直身為精怪只是機緣巧合打起精神來作妖的貓。

日本興福寺藏《日本靈異記》局部

貓對於日本而言是外來物種,借用柳宗元《黔之驢》的句式,可以描述為「東瀛無貓,有學佛者船載以入」。貓隨日本赴中國學習佛法的留學僧、在唐學問僧、在唐僧等類型的僧人回到日本,對於日本人而言,這種動物一部分的神秘感來自宗教。日本公認的關於貓的最早文字記錄出現在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故事集《日本靈異記》中。

《日本靈異記》全名為《日本國現報善惡靈異記》,形成時間大致在公元810年到公元824年間,現存最古老的文本藏於奈良地區的興福寺中。《日本靈異記》是一部佛教故事集,其中記錄的大部分故事都帶有佛教中六道輪迴觀念。貓出現在豐前國宮子郡掌管膳食的臣子廣國的故事中。

廣國於文武天皇時慶雲二年(公元705年)九月十五日突然死亡,死後三日抵達「度南之國」(黃泉)與亡父相見。亡父因其生前的罪過而遭到報應,被綁在燒紅的銅柱上,每日被釘入三十七根鐵釘,每日早中晚被鐵鞭抽打共計九百下。亡父乞求廣國饒恕他的罪過,並拜託廣國能夠供奉他返回人間的魂魄。亡父自陳,由於他生前作孽,死後無福,飢腸轆轆,死後第一年的七月七日(七夕),廣國的父親託生成蛇來到廣國家,被家人用棍子打死、屍體也被丟掉;第二年五月初五(端午),廣國父親託生成小狗,在家門前狂吠,被家人追打趕跑;第三年正月初一,廣國父親託生成貓,得到了家人的膳食供養,終得飽腹。人間布施一升米,黃泉魂飽三十天,廣國年幼時還抄寫過佛經,上天念其功德,使其得以起死回生。廣國回到人間後捐造佛像為父贖罪,自己也修成正果。

文獻記錄中貓對應的漢字為「狸」,日本人認為貓系狸屬,家貓系狸奴,與巫蠱之術有關。「狸」的注音文字多對應為「禰古」,是對貓叫的擬聲,讀音與現代日本語中貓對應的單詞一致。在上述這段帶有明顯的佛教色彩的文字中,正月初一祭祀祖先的日子裡,貓作為祖先魂魄返回人間的形態得到了後世的供奉,也就成了人魂魄的化身。這種帶有迷信色彩的認識隨著貓的活躍範圍擴大,逐漸脫離了佛教敘事的範疇,滲透到日本古典文學之中。

貓傳入日本時,中國的唐文化在日本備受推崇。日本貴族以養貓為生活富貴的標誌,推崇「唐物」,貓在日本也被稱為「唐貓」,現如今在港臺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使用這一稱呼的習慣。唐貓並無確定的品種,毛色不一,多數是雜交生出來的短毛土貓,最受皇室推崇的當屬於黑色的貓只。

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高橋松亭表現黑貓儀態的作品

日本皇室關於寵物貓現存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寬平御記》中。《寬平御記》是日本平安時代宇多天皇寬平元年(公元889年)的日記,與貓有關的記錄大概有五十多條,文字多存於所功氏編撰的《三成御記逸文集成》中。在十二月六日的日記中,出現了一隻黑貓:

「朕(宇多天皇)閒時述貓消息曰。驪貓一隻。太宰少貳源精秩滿來朝所獻於先帝(光孝天皇)。愛其毛色之不類。餘貓貓皆淺黑色也。此獨深黑如墨。為其形容惡似韓盧。長尺有五寸高六寸許。其屈也。小如秬粒。其伸也。長如張弓。眼精(睛)晶熒如針芒之亂眩。耳鋒直豎如匙上之不搖。其伏臥時。團圓不見足尾。宛如堀中之玄璧。其行步時。寂寞不聞音聲。恰如雲上黑龍。性好道行暗合五禽。常低頭尾著地。而曲聳背脊高二尺許。毛色悅澤蓋由是乎。亦能捕夜鼠捷於他貓。先帝愛玩數日之後賜之於朕。朕撫養五年於今。毎旦給之以乳粥。豈啻取材能翹捷。誠因先帝所賜。雖微物殊有情於懷育耳。仍曰。汝含陰陽之氣備支竅之形。心有必寧知我乎。貓乃嘆息舉首仰睨吾顏。似咽心盈臆口不能言。」

黑貓毛色、外形與眾不同,且為先帝所賜,因而獲得了特別的恩寵,「貓奴」宇多天皇對這隻通體黑亮的大貓寵愛之情躍然紙上,並賦予其靈性和人格,是宇多天皇不開口言語的知己。日本古代流行風氣總體趨勢是是從上風向下,上行下效的,日本平安時期女作家清少納言的作品《枕草子》中也有關於唐貓的記載,「清涼殿裡飼養的御貓,敘爵五位,稱為『命婦』,非常可愛,很為主上所寵愛。」(周作人譯本)宮廷偏好體白背黑的貓,稱之為「優雅的上品」,搭配紅色的項圈和白色的名牌,似乎比「戴著柳圈、腰插櫻花」花枝招展的狗更適合成為平安時代的雅致宮廷。有了貓之後,狗吠叫、追貓都成了罪過,一條叫「翁丸」的狗原本是宮中婦人寵愛、打扮的對象,失寵後只能在挨打後默默死去、成為閒談的談資。

在另一部描述平安時代的日本文學作品《源氏物語》中仍然能夠見到日本宮廷對於貓的認識和偏好。故事的主人公光源氏四十歲時娶朱雀院三公主為妻,頭中將之子柏木才華出眾,深受源氏賞識,時常有機會到六條院作客,機緣巧合之下窺見三公主面容,從此魂牽夢繞,最終買通侍女與三公主相會,事後三公主懷孕,光源氏得知實情,冷落三公主。這段故事中為柏木與三公主牽線搭橋的紅娘就是一隻黑貓。

這隻唐貓通體黑色,被大貓追逐想要逃走,脖子上繫著繩子將帘子高高掀起,柏木因此得以窺見三公主的體態容顏,並就此種下刻骨的相思,「(柏木)欲聊以自慰,把那小貓呼過來,抱在懷裡,但覺貓身上染著公主的濃烈的衣香。聽了那嬌嫩的叫聲,就把它比擬作三公主,覺得異常可愛。真是個色情兒啊!」(豐子愷譯本)柏木為解相思之情,又託人要來了三公主的貓,「欲慰相思苦,見貓如見人。緣何向我叫,豈是我知音?」柏木與貓同吃同睡、關係親暱,並猜測與之有宿世姻緣。與三公主私通後,柏木又在夢中「見他所養馴的那隻中國貓(唐貓),嬌聲地叫著向他走來。」平安時代,貓是生死的象徵,故事中的黑貓是三公主的替身,也是三公主懷上柏木之子的預兆。唐貓在日本平安時代的故事中一直是這樣靈異的存在。

唐貓的形象一直持續到江戶時期才完成日本本土化,也是在這一時期,日本貓的流行款式開始發生階層分化。唐貓通常為長尾貓,這種帶有貴族遺風的審「貓」取向仍然廣泛地存在於正統畫家的作品中,江戶前期代表畫家岡山應拳的《睡貓圖》到江戶後期南宗派名家田能村竹田的《柳貓圖》,圖中的貓都長著自然的長尾巴,但在以市井生活為主要反映對象的浮世繪中,多出現無尾貓、短尾貓的圖像。

歌川芳國《枕邊深閨梅》

歌川芳國畫貓數量驚人,在成於嘉永三年(1850年)的《貓飼好五十三匹》畫了七十三隻貓,其中六十三隻成年貓,十隻幼貓,都為短尾或無尾,毛色也鮮有黑色的,七十三隻貓中黑貓數量僅佔百分之二。同一時期的畫家安藤廣重在《百貓畫譜》中也僅僅只畫了四隻黑貓,一百隻貓中只有三隻長尾貓。剪斷、剪掉貓的尾巴僅僅是出於風俗迷信,神秘而又富有靈氣的貓在江戶時期出現了上年歲後尾巴會一分為二變成危害人間的貓妖「貓又」(貓股)之傳說,剪斷、剪掉尾巴可以防止老貓成精,中國清末江浙一帶也有類似傳說。黑色、長尾的「唐貓」在日本民間被徹底淘汰了。

電影《妖貓傳》劇照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中仍然選擇了平安時代流行的「唐貓」款式,黑色、長尾,或許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並無深意,但追溯日本文化歷史,卻多少喚回了一絲唐風古意,復活了彼時那些傳情達意「心盈臆口不能言」的靈物。

相關焦點

  • 《妖貓傳》最後闡述有什麼深意?為什麼選擇黑貓作為「妖貓」?
    電影《妖貓傳》正在熱映中,影片由陳凱歌執導,黃軒、染谷將太等主演。那麼,電影《妖貓傳》講了什麼故事,結局是什麼意思?電影《妖貓傳》最後闡述有什麼深意?一起看看相關介紹!《妖貓傳》改編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講述了一隻口吐人語的妖貓攪動長安城,詩人白樂天(黃軒扮演)與僧人空海(染谷將太扮演)聯手探查,令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在《妖貓傳》的「極樂之宴」上,安祿山對楊貴妃一見銷魂,為將美人收為己有,於是舉兵造反。後來馬嵬驛之變,將士們殺楊貴妃,是要讓安祿山失去造反理由。
  • 妖貓傳黑貓為什麼只吃魚眼睛 唐玄宗哭瞎雙眼極為諷刺
    在電影《妖貓傳》中,白龍附身於黑貓身上,但是他卻只吃魚眼,而且取了皇帝以及金吾衛的眼睛,令人好奇的是黑貓為什麼只吃魚眼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妖貓傳》故事開始於大唐貞元二十年。一隻會說人話的黑貓潛入朝廷官員劉雲樵家中,用金錢蠱惑眾人。黑貓還預測到德宗皇帝即將駕崩,太子李誦繼位,整個長安城籠罩於一片詭異的氣氛之下。
  • 電影《妖貓傳》自解:一隻黑貓引發的懸案!
    妖貓傳在等待電影上映的時間,我看了一下網上關於《妖貓傳》的資料,大約講的是大唐那些事兒,關於楊貴妃和李白以及李隆基的愛恨情仇。妖貓傳影片的開頭給觀眾帶來一個疑問,為什麼黑貓會給陳雲樵錢財?為什麼黑貓說要他還債?
  • 《妖貓傳》裡為什麼是黑貓?而不是橘貓英短?陳凱歌給出了答案
    《妖貓轉》裡為什麼妖貓是黑貓,不是白貓、加菲貓、橘貓、英短或者其他貓呢?」陳凱歌第一次見到Luna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它,並誇黑貓的演技:「一開機貓就知道在拍它,黑貓還有點羞澀,拍完它還會繞過來看看檢視器。黑貓的眼神有時候慵懶有時嫵媚,很有一種人的情感。」
  • 《妖貓傳》春琴和妖貓是什麼關係 妖貓真實身份揭秘
    電影《妖貓傳》正在上映,影片中春琴和妖貓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妖貓會附身於春琴的身上,這讓人十分不解。隨著影片的上映,很多多已經知道春琴和妖貓之間的真實關係,妖貓是想通過春琴來為30年前楊貴妃慘死背後的真相。
  • 妖貓傳裡的黑貓是什麼品種 孟買貓多少錢 孟買貓性格特點
    妖貓傳裡的黑貓是什麼品種這隻黑貓很可能是孟買貓,孟買貓又稱小黑豹。妖貓傳黑貓Luna是什麼意思影片中最令人膽寒的「妖貓」,其真身竟是一隻既萌又傲嬌的黑貓。「妖貓」Luna在拍戲時當仁不讓成為整個劇組的團寵。在之前曝光演員定妝照時,所有演員懷抱「妖貓」的劇照露出後,乖巧溫順的Luna頓時萌翻一眾網友,也讓不少粉絲羨慕不已。《妖貓傳》改編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講述了一隻可以口吐人語的妖貓攪亂長安城,詩人黃軒飾演白樂天與僧人空海一起探查,讓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
  • 你們可以黑《妖貓傳》,但不可以黑化黑貓!
    昨天阿豆拉著我去看了電影《妖貓傳》,主角就是這只會說人話的黑貓。    大家對《妖貓傳》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說電影裡燈火輝煌的宮殿、栩栩如生的壁畫、華美的服飾等表現了瑰麗濃厚的大唐韻,滿足了大眾對東方神秘古國的美好幻想。
  • 《妖貓傳》中為什麼陳雲樵回家發現魚塘魚死光了?
    《妖貓傳》講述的是盛唐時期的長安城,白居易和來自日本的僧人空海捲入了一場由三十年前楊貴妃——楊玉環之死引起的妖貓連環殺人事件中,而為了尋求真相,白樂天與空海一步步跟著妖貓的線索揭開答案。電影裡,貓是殺人兇手亦是三十年前的受害者,是妖亦是人,更是推動整部電影的「線」。
  • 如果《妖貓傳》裡不是黑貓而是橘貓,我能吸上30年
    陳凱歌執導,改編自夢枕貘小說的奇幻古裝懸疑大戲《妖貓傳》,昨日剛剛登陸院線。黑貓作為整個電影的靈魂角色,引得大量觀眾湧入影院吸貓。當然進去之後不但一口沒吸上,還被那隻靈異兇猛的小黑貓嚇到心有餘悸,可謂是吸貓不成反被吸。
  • 妖貓傳床底下的貓皮是怎麼回事 黑貓專吃魚眼睛令人疑惑
    電影《妖貓傳》正在熱映備受關注,片中的黑貓其實是白龍附體的,但是春琴家床底下也有一隻貓皮,難道是同一隻貓?《妖貓傳》床底下的貓皮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妖貓傳》的開場保留了小說的設置,張雨綺扮演的夫人春琴在吃哈密瓜,一隻黑貓突然開口講話向她討瓜吃,嚇得春琴魂不守舍。隨後妖貓告訴她到樹下可以挖到金幣。
  • 《妖貓傳》:陳凱歌的絢爛唐朝與日式怪談電影之美
    1998年,陳凱歌和日本五大電影公司之一角川映畫合作的《荊軻刺秦王》,因為剪輯版本眾多,一度毀譽參半。但看過日本版的人都覺得這是一部牛氣沖天、神經、癲狂的佳作,顛覆了以往秦朝以及秦始皇的形象,深受筆者以及諸多日本影迷喜歡。
  • 讓我們聊聊電影裡的各種各樣的黑貓吧!
    隨著《妖貓傳》的熱映,其中的那隻黑貓也總被人提起。不過,我們今天倒是想跳出《妖貓傳》,藉機聊聊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會出現的黑貓,並一起感受下,影史中,各種黑貓的特點。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本文作者還是我的老朋友,影史考據癖的,特大。
  • 陳凱歌的《妖貓傳》是我大唐版福爾摩斯?!
    國華娛樂網:改編自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奇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的《妖貓傳》。故事以一隻殺戮成性的黑貓和與之有關的宮裡宮外的死亡開場。關於黑貓,本身就有種種詭異的說法,加上鏡頭多次以投影表現它伸腰弓背等典型的肢體語言,這些動作的曲線在簡化成光影后,乖戾被放大成邪惡,「妖」氣呼之欲出。不少俯拍鏡頭也有窺視的意味,暗示妖貓的視角,這種對貓猝不及防出現的擔憂從影片一開始便製造了緊張的氣氛,也因劇中人物對此渾然不知的反差加劇了緊張感。  日本僧人海空和長安詩人白樂天因為這些離奇的死亡案件組成了又一版福爾摩斯和華生。
  • 扶日說黑貓的奇聞異事 | 在中國、日本、埃及,黑貓的命運,真是大不同
    其實,在中國、日本、埃及三國的文化中,黑貓還是很有地位的。 這股崇拜黑貓的勁頭,還傳至日本,日本富戶甚至皇家,幾乎都愛養黑貓,也有擺類似黑貓雕塑的風習。
  • 一個黑貓和貴妃的愛情故事,解讀妖貓傳
    大家好,我是老唐,今天給大家帶來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結尾我會說下李白和白居易,您不知道的那些事。一個會說話的黑貓告訴陳雲樵的老婆春琴,樹下藏有金錢,讓其自取,走的時候說道,我還會回來的的。畫面轉到皇宮內,日本空海大師準備為皇帝施法治病,不料皇帝大叫一聲,在病變中死去,死因很是蹊蹺,一個叫白樂天的很喜歡寫詩。他正在寫一首詩,詩名叫「長恨歌」,是皇帝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所以他才委身當了個起居郎,方便觀察皇帝的一舉一動。
  • 只有陳凱歌,能拍出《妖貓傳》
    看死君: 近日,一隻帶有妖氣的黑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這隻黑貓指的就是陳凱歌導演的最新力作《妖貓傳》。這部影片從立項之初就備受矚目,到如今上映在即,更是引起影迷們極大的期待。華麗精緻的布景;精細考究的服裝道具;恢弘壯觀的場面;神秘玄幻的色彩,唐朝的輝煌絢爛與妖貓所帶來的詭譎氛圍相互烘託,賦予了那個遙遠盛世更多的神秘氣息。終於,《妖貓傳》將於12月22日正式上映,想必大家也是等得「百爪撓心」了,那就隨著貓妖的腳步,一起來探尋那個時代的所有秘密吧。
  • 《妖貓傳》影評—打著愛的旗號,走向了復仇之路
    雨夜庭院,市井繁華,輝煌的皇家宮殿,奢靡的極樂之宴,把大唐的強盛開放,寫意風流描繪的淋漓盡致電影講了黃軒飾演的白樂天和染谷將太飾演的日本和尚空海一起調查長安城中發生的一系列的離奇死亡案件,然後牽扯出楊貴妃的一段往事,整部電影看下來,給人一種敘事感不強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故事沒有說好。
  • [妖貓轉]--趣談歷史
    我是原創作者聽雲,專注歷史,解讀真相[妖貓轉]--趣談歷史「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大家還記得由陳凱歌導演主導的電影《妖貓轉》嗎?改編自日本作家夢枕貘的4卷本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對於他的作品,想必對中國觀眾來說不算太陌生吧。
  • 《妖貓傳》其實還有隱藏男主角,白龍是影片靈魂
    《妖貓傳》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小說《沙門空海—大唐鬼宴》改編,原著以遣唐使空海為主角,講述他在大唐遊歷並親身經歷的一些奇異故事。關於電影主角問題,在網上可有不少爭論,除了明面上的主角,電影還有一位隱藏的靈魂主角。
  • 妖貓不妖
    妖貓「面試官」陳紅、「鏟屎官」陳飛宇為我們講述Luna的故事。  「妖貓」Luna自傳   我叫Luna,今年兩歲,最近上映的電影《妖貓傳》裡的「貓一號」就是我了。襄陽天氣很熱,經常40多攝氏度,Luna又是一隻黑貓,黑色吸熱,它在陽光下十分鐘都待不住,我分析它一定跑去陰涼的地方了。好不容易到了中午放飯的時候,離開了爸爸的視線,我去各種陰涼地方找Luna,還是沒找到,崩潰!突然,我想起了我倆第一次一起出去玩的地方——唐城裡的青龍寺。那裡有點偏,沒人的時候還有點瘮人。我壯著膽子走到寺裡,發現門縫裡真的有隻黑貓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