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吃以後吃不到了?南非政府提議將犀牛、大象列入可屠宰食用動物...

2020-12-03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非新聞社報導 政府對南非的肉類安全立法提出了修改建議,建議將瀕臨滅絕的犀牛,大象和長頸鹿等種种放在民眾的餐盤上。

農業、土地改革和農村發展部(DALRRD)在周二截止日期前已經收到了約3萬份意見。

今年2月,該組織提議將35種「馴養動物」和「野生獵物」擴大到新的清單,其中包括90多種本地和非本地物種,包括犀牛,河馬, 長頸鹿和大象,以及「上述未提及的所有其他動物,包括可能被宰殺為人類和動物食用食品的鳥類,魚類和爬行動物」。

在此之前,最近對《動物改良法案》(AIA)進行了修改,該法案促進了動物的集約化和選擇性繁殖以及雜交,列出了33種野生動物,包括獅子,獵豹和犀牛。

瀕危野生動物基金會(EWT)已在普利托利亞北豪登省高等法院啟動了一項申請,該申請質疑並尋求對將野生動物列入AIA的決定進行審查。

南非BirdLife政策和倡導計劃經理梅利莎·劉易斯博士說,圍繞擬議的MSA修正案引起爭議的部分原因是其與AIA修正案之間的關聯性以及相關的擔憂,即政府正在「為各種土著物種的密集繁殖奠定基礎」。

儘管AIA的擴張不涉及鳥類物種,但劉易斯說,南非鳥類保護協會「正在密切關注此事,因為它可能會設置有害的先例」。(原標題:南非政府提議將犀牛、大象列入可屠宰食用動物名單)

來源: 中非新聞社

相關焦點

  • 南非現大象與犀牛驚魂戰鬥
    人民網9月22日電 非洲象和犀牛是兩種身材碩大的哺乳動物,人們極少見到它們互相打架的場面。業餘攝影師Louis Kok近日在南非拍到了成年公象「踢死」成年母犀牛的震撼鏡頭。數天後,這頭母犀牛因內傷死亡。 攝影師透露,「肇事」的大象身強力壯,當時可能正處於發情期,因此顯得異常暴怒,將一頭帶著幼崽的母犀牛撞得四腳朝天躺在地上。
  • 瀕危物種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繁育 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
  • 17日凌晨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出江北地區首例南非雙角白犀牛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
  • 五年科研攻關終成夢想 江北地區首例南非雙角白犀牛繁育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實現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
  • 世界瀕危動物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成功繁育
    【解說】近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該頭犀牛幼崽於10月17日出生,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解說】10月20日,記者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監控畫面中看到,小犀牛依偎在犀牛媽媽朵朵的身邊,一會豎起小耳朵傾聽周圍的聲音,一會用厚重的腳掌輕踩腳下的乾草,仿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據該園區動管部副部長苗慶琪介紹,小犀牛經過犀牛媽媽懷胎16個月才得以降生,在此之前,園區工作人員克服了諸多困難,保證其被順利生產。
  • 南非國家公園犀牛和大象打架 場面激烈殃及小犀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近日,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段錄像顯示,一頭非洲象和一隻犀牛打架,場面激烈,殃及身旁的小犀牛,致其差點被踩在腳下。視頻顯示,一隻犀牛帶著小犀牛在池塘裡喝水,看到一頭大象靠近,這隻犀牛朝大象走去,擺出一個看似威脅的姿勢。不過適得其反,這似乎激怒了大象,它立刻撞上犀牛,當即兩隻龐然大物開始激烈的搏鬥,旁邊的小犀牛差點被踩。
  • 大量的犀牛接連不斷的「飛」上天,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員可忙壞了
    :當前只有非洲有,現存數量大約在5000隻左右,下分4個亞種,體型比白犀牛小一些,被世界列入極危動物。5 爪哇犀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與蘇門答臘犀牛是近親種類,下分3個亞種,目前僅存60頭左右,被世界列入極危動物。
  • 大量的犀牛接連不斷的飛上天,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員可忙壞了
    :當前只有非洲有,現存數量大約在5000隻左右,下分4個亞種,體型比白犀牛小一些,被世界列入極危動物。小犀牛從生下來開始,會一直跟隨母犀牛生活,直到母犀牛生下了下一胎,才將身邊的&34;給轟走。犀牛雖然是食草型動物,除了母子情況之外大多數成年犀牛都是獨來獨往,如果其它動物或人類闖入它的領地範圍,很有可能被趕出來,如果讓它受到了驚嚇,十有八九會追著目標跑幾條街。它可不管是誰,不用腦袋頂幾下子,絕對對不起它的臭脾氣。
  • 地上最大動物對決——大象讓犀牛知道誰才是老大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臺媒稱,大象與犀牛分別是陸地上體型最大跟第二大的動物。憑著龐大的身軀,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沒有天敵。而一名遊客目擊到這兩種動物在南非草原上狹路相逢,發生扭打的罕見場面。據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5日報導,印度遊客克裡希納6月與家人到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旅遊,拍到一頭大象刻意向一對犀牛母子找茬。當時,大小犀牛正在水窪旁飲水,大象則從後方走過來。先注意到的小犀牛立刻躲避,轉過身來的母犀牛隨即向大象衝過去。一陣衝突後,母犀牛明顯輸給大象的蠻力,還不小心踩到小犀牛。
  • 南非犀牛被獵殺情況堪憂 政府否認解除犀牛角貿易禁令
    新華社開普敦7月25日電(記者 高原)南非環境部長莫萊瓦24日在開普敦舉行媒體吹風會時,否認媒體有關南非將解除犀牛角貿易禁令的報導,表示南非政府將嚴格遵循《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規定,繼續禁止犀牛角國際貿易。由於大量犀牛被獵殺,南非政府於2009年叫停了犀牛角貿易。南非私人犀牛飼養主一直要求解除禁令,認為這一禁令沒能有效遏制獵殺犀牛,並向法院提出上訴。
  • 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原標題: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中新社普利托利亞12月3日電 (記者 宋方燦)中國使館認養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揭牌儀式3日在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館前舉行。楊義瑞臨時代辦、動物園總經理恩克索馬尼博士、南外交部等政府部門官員、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專家、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代表以及部分中南小學生參加活動。
  • 大象、犀牛和老虎在哪個國家最安全?
    這份報告題為《野生物非法貿易評級卡:對遵守及執行CITES公約保護老虎、犀牛和大象承諾的評估》,對大象、犀牛和老虎的23個主要分布國、中轉國和消費國遵守及執行公約的狀況進行了分析。根據最近的表現,各個國家被評定為綠色、黃色或紅色標明的級別。世界自然基金會發現,23個國家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野生物貿易,但每個國家在執法方面付出的努力不同,因此得到了不同的評級。
  • 南非偷獵者成"盤中餐" 被大象踩死獅子吞食剩頭骨
    圖源:路透社海外網4月7日電 前幾日,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頭大象踩死了一名進入保護區的偷獵者,之後獅子吃掉了他的屍體。目前,當地政府已經找到了這名男子的遺骨和他生前所穿的一條褲子。綜合BBC及ABC新聞報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稱,當地時間4月2日,一名男子在狩獵犀牛時遇襲。事發後,該男子的同夥聯繫了其家人,後者隨後要求克魯格國家公園的管理員找回其遺體。第二天,園方安排了空中和徒步搜查,並逮捕了他的四名同夥。然而,由於光線問題,園方無法在一天時間裡找到這名男子的屍體。在男子同夥提供了「進一步信息」的情況下,搜尋工作一直持續到本周四(4日)才結束。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兕(sì)是古書上所說類似犀牛的一種異獸。《宋史·五行志》曾記載過廣東潮州老百姓的莊稼被大象食用、踩踏。宋朝的《太平寰宇記·嶺南道》記載,廣東英州(英德縣)、廣西鬱林州(玉林市)均產犀牛。以上這些史料都說明,在一兩千年前的南方兩廣地區生活著大象和犀牛。不僅有史料的記載,還有遺址出土的文物可以證明這一點。
  • 旅遊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停滯,南非犀牛等野生動物或陷入威脅
    據今日俄羅斯電臺4月6日報導,南非的生態旅遊業,曾以狩獵活動和觀賞野生動物享譽全球。如今因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這極有可能導致野生動物偷獵活動激增。現金流的消失,意味著多項保護計劃情況危急,包括全球範圍內的反偷獵、研究項目和瀕危動物保護計劃都將受到影響。
  • 動物兇猛 南非必看的七大動物
    大象有能力、亦曾殺死過人類,但是它們會把樹枝及泥土撒於叢林中的人類遺體上,是大象保留人類和它們自己的埋葬儀式。雖然它們的身體極為龐大(體重達六噸),但是大象們可以靜悄悄地穿過小樹林,並總可在自然界的重重障礙中找到一條捷徑。因此,非洲的主要道路網都是根據大象舊日的足跡而建。生態學者開始意識到,如果這片大陸沒有大象,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 南非盜獵犀牛行為依舊猖獗
    新華網開普敦5月10日電(記者高原)南非政府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頭4個月裡,全國共有393頭犀牛被獵殺,比去年同期多62頭。輿論認為,這表明儘管南非政府加大了打擊力度,但獵殺犀牛的犯罪行為沒有被遏止住。南非環境部長莫萊瓦在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說,位於南非東北部的克魯格國家公園是獵殺犀牛行為最猖獗的地區。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頭。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本次雙角白犀牛的成功繁育不僅填補了江北地區人工圈養條件下雙角白犀牛繁育的空白,更將進一步對優化、壯大國內雙角白犀牛種群作出貢獻。果然視頻|江北首例!
  • 「屠宰名單」擬將部分動物「當飼料」
    德國動物園內的動物可能面臨被「屠宰」但是在疫情期間,動物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絲毫不會因為遊客數量銳減而減少費用的支出所以無法獲得收入的動物園將會成為整個德國社會率先撐不下去的第一處面向市民的公共場所,為了削減開支,部分動物園已經開始制定所謂的「屠宰處決名單」,將一些歡迎程度低的、消耗資源量大的動物處理掉,甚至作為其它動物的飼料,殘忍的手段下滿是無奈。
  • 犀牛母子出門遇見發情大象,小犀牛轉眼變成了孤兒
    大家都知道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要是處在發情期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那攻擊力可謂是碉堡了。而且犀牛也是是非洲五霸之一,如果大象和犀牛幹起架來,誰比較厲害你呢?  在南非國家動物園裡,幾名攝影師來到野外尋找拍攝的目標,當他們在大草原上尋找的時候卻被一陣陣的打鬥聲吸引了,於是他們便決定要看個究竟,不過當他們找到的時候卻驚住了。  原來是一頭大象正在攻擊一隻母犀牛(想保護幼崽的母犀牛毫無招架之力),也不知道犀牛是怎麼招惹了大象,從體型上看就知道犀牛比大象小得多,所以犀牛一下子就被撞倒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