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犀牛接連不斷的「飛」上天,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員可忙壞了

2020-10-03 星球百科故事會

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萬年的犀牛,在瀕臨滅絕的今天,卻發生了讓人意外的稀奇事,犀牛居然飛上了天。


長相堪比恐龍的犀牛


這次向大家保證,犀牛絕不是被我給吹上天的。

開個玩笑!發生犀牛飛上天的地點是在非洲,這期我帶大家前往去南非,看看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在去之前我先給大家對犀牛簡單地科普一下,好讓大家帶著知識儲備前往。



犀牛的種類、分布及數量:

目前全球的犀牛數量僅剩下大約2.8萬頭左右,作為奇蹄目動物,犀牛目前僅存5個種類。

1白犀牛:世界最大的犀牛種類,現分布於非洲中部及南部草原,其又下分了2個亞種,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前者目前已滅絕,僅剩下後者,現存數量在1.8萬頭左右。



2 黑犀牛:當前只有非洲有,現存數量大約在5000隻左右,下分4個亞種,體型比白犀牛小一些,被世界列入極危動物。

3 印度犀牛:也被稱為"獨角犀牛",先主要分布於印度次大陸的尼泊爾和印度兩個國家,數量僅在3500頭左右。



4 蘇門答臘犀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下分3個亞種,數量僅存80頭左右,是世界最小的犀牛,被世界列入極危動物。

5 爪哇犀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與蘇門答臘犀牛是近親種類,下分3個亞種,目前僅存60頭左右,被世界列入極危動物。



犀牛的生活習性:

犀牛生性兇猛易怒,領地意識甚至比食肉動物還要強,遇到入侵領地的目標經常性的暴跳如雷,一頭成年雄性犀牛的領地範圍能拓展到10平方公裡左右,除了母犀牛和未成年犀牛以外,其它的雄性犀牛要想穿過其領地,就必須要擺下擂臺至少要幹一架,入侵者先陪主人解解悶再說。

小犀牛從生下來開始,會一直跟隨母犀牛生活,直到母犀牛生下了下一胎,才將身邊的"跟屁蟲"給轟走。犀牛雖然是食草型動物,除了母子情況之外大多數成年犀牛都是獨來獨往,如果其它動物或人類闖入它的領地範圍,很有可能被趕出來,如果讓它受到了驚嚇,十有八九會追著目標跑幾條街。它可不管是誰,不用腦袋頂幾下子,絕對對不起它的臭脾氣。



犀牛通常有喜歡洗澡的行為,這些笨重的傢伙有空就跑到水塘邊,扎進泥窩裡開始翻滾身體加浸泡,完了帶著一身泥巴上岸,這樣可以祛除一些寄生蟲的叮咬,雖說長得皮糙肉厚,但根本招架不住非洲的大蚊子。

犀牛的體型特徵:

世界最大的成年白犀牛體長可達4.2米,高超過了2米,體重達到了3噸左右,在非洲大陸僅次於大象。如果要論長得醜,犀牛跟河馬相比還真是難兄難弟,這傢伙長長的腦袋上挺著一大一小兩個角,四肢粗短身材笨拙,別看它長得有些呆頭呆腦,跑起來攻擊目標的時候速度超過了50公裡/小時,這樣的速度下跟汽車相撞的話,汽車是絕對沾不了光。



犀牛的繁殖特性:

雌性犀牛的繁殖周期可達4-5年左右,每胎只生一個,這樣的繁殖數量決定了犀牛數量的存在。雌性犀牛的孕期很長,通常會接近2年,一般都在18個月左右,但犀牛的壽命還可以,排除了被偷獵的命運外,一般會有40-50年的壽命期。

發情期的雌性犀牛可以跟雄性犀牛共度浪漫時光超過4個月,這期間兩頭犀牛卿卿我我地在一起生活,幾乎天天形影不離,直到母犀牛成功懷孕後,兩頭犀牛才分開生活。



好了就科普到這裡吧,我們想知道這種在地球上生活了5000多萬年的活化石動物,在非洲到底遇到了什麼麻煩,為什麼會飛上了天。

南非東海岸的誇祖魯納塔爾省的祖魯蘭,那裡是印姆弗魯茲國家公園,也是非洲犀牛的天堂樂園,之所以說是犀牛的天堂樂園,是因為國家公園保護區之外的地帶,有大量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遭到了盜獵者的屠殺,盜獵者捕殺犀牛不是因為充當食物,而是僅僅挖走了頭上的角,就像割走大象的象牙那樣,留下屍體給食腐動物帶來生機。



據聯合國野生動保護協會的數據統計,在南非至少平均每14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獵殺,雖然數字看上去不驚人,但屈指可數的犀牛數量卻驚人,僅僅在過去的一年裡南非就有600頭犀牛被獵殺。

相對於白犀牛的數量,黑犀牛的存在顯得更加珍貴,為了不至於讓黑犀牛在當地滅絕,南非政府組織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資源,應對黑犀牛的日益減少的局面。



於是政府出臺了一個特別的計劃,將省區內僅存的黑犀牛遷移到國家公園保護區內,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杜絕偷獵所帶來的滅絕風險,在國家公園的監控保護下,黑犀牛就可以提高繁殖率和生存率。

要說遷移犀牛可不是鬧著玩的,除了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要有了解黑犀牛秉性的專家才行,要知道野生的犀牛非常的不好惹,雖然反應有些遲鈍,視力也不怎麼好,但上帝卻給了它一個超靈敏的嗅覺和聽覺,聞到人的氣味或聽到動靜就會尋找,接下來就會大肆發動攻擊,十幾個人的隊伍人家根本不放在眼裡。



誇祖魯納塔爾省的地貌環境非常不利於對大型動物的轉移活動,地處丘陵和矮灌木為主的地形,交通條件自然受到很多限制,除了重要的地面特種設備外,空中的直升機設備就顯得更為關鍵。

博姆.達萬維是遷移項目的主要人物,他有著30年跟野生犀牛打交道的經驗,他負責將犀牛從複雜的環境下引出來,然後先觀察判斷其身體狀況及年齡大小,再確定能不能適合用直升機吊出去。



也不是所有的犀牛都適合用直升機讓它飛上天,有些年邁體弱的老年犀牛經受不起這樣的折騰,麻藥後遺症和受到驚嚇往往會影響到生命安全。

博姆通常做的是,發現黑犀牛蹤跡後他躡手躡腳的走近,在距離100米遠地方製造驚擾聲音,然後將自己彩色的帽子掛在犀牛前進的視線處,人則躲在適宜觀察的安全距離上。



黑犀牛敏銳的嗅覺和聽覺會讓它做出尋找聲音和氣味來源的行為,如果有讓它引起注意的東西擋住去路,或者出現在視線中,它會不顧一切的衝過去,憤怒地用腦袋頂上去。

博姆如果確定了犀牛沒有飛上天的障礙條件後,就用麻醉武器瞄準果斷開槍,受到攻擊驚嚇的黑犀牛會拼了命地追趕開槍者。



不過很快麻藥效果就會顯現,黑犀牛就像喝醉了酒一樣搖搖晃晃地倒地昏睡,然後直升機開始在上空放下吊繩,其他人員和獸醫將犀牛的眼睛用布蒙住,耳朵用膠帶給捆住降低聽力,另外在它的角上鑽洞安裝一枚GPS跟蹤器,四肢用繩子捆牢,最後果斷地掛在直升機吊繩上。

一切妥當直升機開始挪動,昏睡中的黑犀牛就搖晃地飛上了天。


直升機吊運犀牛


黑犀牛在空中的時間不能超過了麻醉藥的30分鐘有效時間,否則這傢伙一旦醒過來發現自己被倒著頭吊上天,肯定會大發脾氣,如果在空中亂動那就不是它自己有危險了,直升機的安全也同樣會受到威脅。

所以,直升機的路程僅限在20分鐘內,否則超過了這個時間麻藥就會減弱,必須要在這個時間內到達另外的地點,在那裡落地後等待它醒來,然後趁著它懵逼恍惚的狀態,將它弄進卡車上的鐵箱子,再進行一番陸地運輸送往保護區。



在保護區內放生也是個重要的環節,工作人員把黑犀牛從鐵箱中趕出來,十幾個人用長繩子絆住它的腿,讓它趴在地上鎮靜一會,出於運輸的驚嚇和麻藥後的效應,黑犀牛會老老實實地趴在地上呆一會,其他所有的人和車都要遠遠地離開它,等它適應了眼前的環境就會自行離開。

採用這樣的方法,博姆團隊在一年中安全地送往保護區的黑犀牛超過了100頭,接下來他們團隊還會往外擴大捕獵和運輸範圍,讓更多的黑犀牛遷移到保護區。


被偷獵者屠殺的犀牛



犀牛飛上天的話題大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比起這個話題本身,大家是不是更願意了解犀牛在天上飛時的情景呢?沒錯,那個場景確實非常壯觀和震撼人心,我們不僅要佩服開直升機的人膽大心細,還要佩服那些工作人員,一頭幾噸重的犀牛的確讓那種輕型直升機有些吃力,不過擔心繩子斷掉犀牛從天上掉下來的可能性不大。

可憐那些被人類屠殺的犀牛,無恥的人僅僅貪圖人家的犀牛角就讓它們曝屍荒野,那些人的行徑確實太過分了。

相關焦點

  • 大量的犀牛接連不斷的飛上天,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員可忙壞了
    發生犀牛飛上天的地點是在非洲,這期我帶大家前往去南非,看看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在去之前我先給大家對犀牛簡單地科普一下,好讓大家帶著知識儲備前往。小犀牛從生下來開始,會一直跟隨母犀牛生活,直到母犀牛生下了下一胎,才將身邊的&34;給轟走。犀牛雖然是食草型動物,除了母子情況之外大多數成年犀牛都是獨來獨往,如果其它動物或人類闖入它的領地範圍,很有可能被趕出來,如果讓它受到了驚嚇,十有八九會追著目標跑幾條街。它可不管是誰,不用腦袋頂幾下子,絕對對不起它的臭脾氣。
  • 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原標題: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中新社普利托利亞12月3日電 (記者 宋方燦)中國使館認養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揭牌儀式3日在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館前舉行。楊義瑞臨時代辦、動物園總經理恩克索馬尼博士、南外交部等政府部門官員、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專家、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代表以及部分中南小學生參加活動。
  • 如何可持續保護利用野生動物?
    唯獨出現野生動物數量增長的是南部非洲,以南非為例,國家公園等公共保護地裡的野生動物數量總體保持穩定,而國家公園以外的保護地則增加了20倍以上。有百年歷史的克魯格國家公園就有數以萬計的哺乳類野生動物,其中大象數量高達19700頭,超過環境承載量12000頭,不得不採取數量控制措施,或者往周邊地區輸出和疏散。南非野生動物可持續利用每年還為國家作了13億美元的經濟貢獻,解決了14萬人的就業。
  • 犀牛一覺醒來,發現角沒了,犀牛:特麼誰幹的?
    犀牛一覺醒來,發現角沒了,犀牛:特麼誰幹的?一群人正拿著電鋸鋸大象的牙,周圍還有許多人在拍照,難道現在割象牙都這樣明目張胆了嗎?其實他們並不是在做違法的事情,而是在幫大象保命。因為這頭大象的象牙實在是太過於龐大顯眼了,一旦被非法盜獵者發現,肯定連命都沒有了,而人們這樣做純屬是一種無奈之舉,對待犀牛也是如此,雖然在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基地。有專門的人員保護,但是卻始終難以防範盜獵者對於這些野生動物的捕殺,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犀牛,大象,命喪盜獵者手中。為了防止悲劇的發生,所以動物保護組織不得已就會提前割掉犀牛角。
  • 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推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犀牛角公益廣告原標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再推公益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呼籲公眾停止消費犀牛角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楊寧):日前,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宣布,由李冰冰、陳坤和井柏然出演的最新公益廣告《啃指甲救犀牛》與同名海報在中國內地全面發布。
  • 用足跡定位犀牛
    如今,通過動物保護組織和一些個人的努力,黑犀牛數量已增加到5600隻左右。但是這個物種還是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偷獵仍然是它們需要面對的最大威脅之一。科學家們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裝置追蹤和保護這些珍稀生物,定位裝置就綁在犀牛的脖子或腳踝上,或植入犀牛角內。研究人員通過定位裝置回傳的數據監測犀牛的數量,以及它們何時進入偷獵熱點地區。
  • 八種滅絕動物最後的動態攝影,石南雞得而復失,40人守護犀牛
    與旅鴿同樣的是它們命運同樣多舛,在短短百年時間裡就幾近滅絕,不同的是由於其價值高,引發了保護組織的關注,政府在其滅絕之前著手進行保護和繁育,最終在一個島嶼上發現了一百多隻野生石南雞,最後一隻白犀牛蘇丹成為孤獨的歷史終結者,為了防止被盜獵,保護組織割去了它的犀牛角,並派出了40名護衛持槍保護,同時有18名飼養員進行餵養。
  • 《保護犀牛》評測:呆萌小犀牛躲避無情獵殺
    《保護犀牛》評測(上)打打殺殺的遊戲大家玩累了嗎?如果你想換換口味,一定要來試試《保護犀牛》!犀牛角和象牙,這是兩種十分珍貴的東西,也因其珍貴而導致了大量的犀牛和大象遭到無情的獵殺,盜獵者在得到犀牛角和象牙之後便將它們拋屍荒野,你想拯救它們嗎?來《保護犀牛》吧!
  • 留下最後影像的八種滅絕動物,石南雞得而復失,40人守護白犀牛
    西非黑犀牛西非黑犀牛是最美的犀牛種類,廣泛生存於非洲中西部的草原上,由於二十世紀歐美市場上對犀牛角的巨大需求,以及本地用於特殊需求的犀牛角文化,導致黑犀牛被大量獵殺,特別是二十世紀中期,犀牛角價格急劇攀升,一隻角價格高大幾十萬上百萬美元,導致盜獵活動猖獗。
  • 戰鬥力爆表的貓主子,小犀牛被鬣狗追擊,橘貓出手保護小犀牛
    但是,一些不是被一直養在家裡的貓咪,它們的戰鬥力可一點都不弱,甚至還非常厲害呢。就像是這隻橘貓一樣,有著健美的身材,超強的戰鬥力,雖然是一隻貓,卻有著王者之氣,走起路來就像是小老虎一樣。正是平常被大家調侃胖的貓主子,成功救下了一隻小犀牛呢。戰鬥力爆表的貓主子,小犀牛被鬣狗追擊,橘貓出手保護小犀牛。
  • 他養了1500隻犀牛,把角割下賣錢,卻只為保護它們…
    之前扣動扳機的女人跳下車,點燃一支煙……和許多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爭議一樣,這個場景並非全部事實。那頭犀牛並不是被子彈擊中的,而是一個包含麻醉劑的注射器,一旦擊中就會自動注射。他採取兩方面的措施:一是割掉犀牛角,讓犀牛對偷獵者而言喪失價值;二是力爭改變犀牛角的國內貿易禁令,從而可以通過賣犀牛角來資助動物保護工作。休謨每月在牧場花費500萬南非蘭特(約合27萬英鎊)的安保費用,他說,如果不能賣掉犀牛角,錢就會用光,犀牛也將得不到保護。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後,科學家或用其組織和細胞克隆它
    現在,馬來西亞科學家希望利用伊曼和其他它犀牛屍體的組織和細胞來恢復犀牛數量。該項目由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IIUM)的一個團隊進行,重點關注幹細胞技術和體外受精。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醫學博士穆罕默德·洛克曼·賓說,這個過程與克隆技術類似,目的是利用老犀牛的細胞生下一個新嬰兒。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後,科學家或用其組織和細胞克隆它
    去年11月,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死亡,這讓這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離滅絕又近了一步。現在,馬來西亞科學家希望利用伊曼和其他它犀牛屍體的組織和細胞來恢復犀牛數量。工作過程包括:與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合作,研究人員在婆羅洲犀牛保護區採集了包括伊曼在內的最後三隻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前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細胞來自犀牛的心臟、肺、大腦和腎臟。至關重要的是,研究小組收集了幹細胞——基本上,幹細胞是產生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的原材料。然後有兩種潛在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將這些幹細胞發育成卵子和精子,創造出胚胎,然後植入代孕母犀牛體內。
  • 是保護動物還是幹涉他人生活?韓國爭議動物組織是否越界
    本是一場看似平常的商業推廣活動,卻激怒了韓國的動物保護組織。活動當天,30多名韓國動物保護活動家在主辦方公司前舉行記者會。他們身穿「血衣」扮成沾滿血的雞進行表演。「雞也是莊嚴的生命」「人類不僅過度消費動物的痛苦,還將這種痛苦以歡樂來戲劇化處理」,他們打出這樣的標語,並抗議主辦方對動物進行「戲謔」,稱「戲劇化」處理是比殺害動物或給予痛苦更無良、危險的行為。
  • 珍稀物種圖鑑 | 爪哇犀牛
    犀牛陸地上除大象外最大的食草動物
  • 南非政府提議將犀牛、大象列入可屠宰食用動物...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非新聞社報導 政府對南非的肉類安全立法提出了修改建議,建議將瀕臨滅絕的犀牛,大象和長頸鹿等種种放在民眾的餐盤上。農業、土地改革和農村發展部(DALRRD)在周二截止日期前已經收到了約3萬份意見。
  • 哈爾濱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與執法人員合力護飛候鳥
    圖為在呼蘭區向陽路附近村屯,志願者和執法人員一同放飛野生黃雀3隻。正值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與相關部門執法人員合力開展護飛行動,一起救助被獵捕、圈養的野生鳥類。近日,在一次巡護中成功解救並放飛323隻野生鳥,並依法銷毀捕鳥用的粘網和「拍籠」等工具。
  • 以實際行動為全球野生動物保護助力
    二是中國建立了由林業、公安、海關和工商等多部門組成的野生動物保護執法體系和部際執法協調製度,不斷改進執法手段,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加強市場巡查、案件偵破,並設立舉報熱線,及時分析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和專項打擊行動。虎、豹、大象、犀牛、穿山甲、蛇類等物種製品非法貿易和濫食候鳥等野生動物一直被列為執法重點。
  • 野牛主動挑釁犀牛,結果遭犀牛一角頂在肚子上,看上去老慘了!
    野牛主動挑釁犀牛,結果遭犀牛一角頂在肚子上,看上去老慘了!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每天都會為了爭奪地盤,配偶而發生戰爭,不同種群之間的動物有時也會爆發激烈的衝突,這天野牛和犀牛同時看中了一片肥沃的草地,誰都不願意讓步。
  • 俄發現1.4萬年前犬科動物,胃裡藏有組織疑似已滅絕的長毛犀牛
    據《鏡報》8月18日報導,俄發現1.4萬年前犬科動物,胃裡藏有組織疑似已滅絕的長毛犀牛。據悉,一隻1.4萬年前小狗在俄羅斯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的圖瑪特被發現,這隻年輕的生物,官方稱其為史前犬科動物,可能是狗,也可能是狼,它的胃裡還存著毛茸茸的組織,這些組織被證實是一頭已經滅絕的長毛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