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鸚鵡 海珠溼地出沒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亞歷山大鸚鵡 海珠溼地出沒

考察隊員在拍攝一條剛發現的夾竹桃天蛾幼蟲。

考察隊員在觀鳥屋用望遠鏡觀察附近飛鳥。

考察隊在海珠溼地發現小白鷺。

春天來了,又是一年動物繁殖的季節。池鴻健和他所在的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團隊又開始了新一輪野外調查,了解廣州市野生動物分布的情況。在海珠溼地,調查人員近年多次發現一群亞歷山大鸚鵡,總數達約十隻,而此前該種並未在廣州野外出現過,疑由市民棄養寵物繁衍而來。據介紹,廣州最著名的觀鳥點是南沙溼地、海珠溼地、海珠湖、中山大學等地,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上都更佔優勢。

聽音辨物,起飛觀鳥,3月24日清晨7時許,池鴻健和他所在的團隊就來到了海珠溼地,他們通過手中的相機和脖子上掛著的望遠鏡觀察林中、水中的鳥類。早起的鳥類剛撲騰翅膀就會被他們發現。

因為做野外調查的時間已經很長,池鴻健很快就能從聲音中辨別出動物種類和大致所處位置。「你聽,這種鳥就是苦惡鳥,因為它發出的聲音很像『苦惡』,它一般生活在水邊。」沿著池鴻健手指所指,記者很快便發現了這種動物:胸白而背黑,臀黑而腳黃,喙整體黃綠色,靠近頭部的位置帶點紅。

不過,當天的調查中池鴻健發現,許多鳥類並不太怕人,特別是白胸苦惡鳥。「它是秧雞科下的一種鳥,而秧雞科鳥類特點之一就是相對而言比較膽小,一如廣州俗語裡所說的『雞咁腳』——意思是急急忙忙就小跑走開了。它們通常遠遠地聽到聲音就會縮在草叢裡不出來,但是今天我們剛開始調查時,便見到兩隻白胸苦惡鳥在大約十米遠的河邊草地上優哉遊哉散步。」池鴻健感慨,或許它們與人類產生了信任,所以也就拉近了與人們的距離。

調查組發現,海珠溼地中物種或物種群體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棲息地類型有河流、池塘、人工林、果園、農田等,經過調查發現,在河流、池塘類型的生態環境裡,比較常見的有白胸苦惡鳥、黑水雞、池鷺、白鷺、普通翠鳥以及喜歡在該種生態環境周圍的蘆葦叢裡活動的黃腹鷦鶯等鳥種;而在人工林、果園、農田類型的生態環境裡比較常見的則有白頭鵯、紅耳鵯、白喉紅臀鵯、烏鶇、鵲鴝等比較常見的鳥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查中,調查組再次發現了亞歷山大鸚鵡,它們站在高高地木棉樹上。「海珠溼地我們來過很多次,最多的一次我同時發現過8隻亞歷山大鸚鵡。」池鴻健說。他的同事劉金成告訴記者,在附近居住的工人說過此前曾有街坊將自己養殖的亞歷山大鸚鵡放飛,因為海珠溼地環境較好,便將更多亞歷山大鸚鵡吸引了過來。

提到廣州的觀鳥點,池鴻健說:「海珠溼地及海珠湖公園是接連著的兩個公園,珠江的其中一條支流穿過其中,而中山大學南校園則是北門依靠著珠江,它們的特點就是在城市中提供了相對廣闊的綠化面積,換句話說就是提供了一片相對廣闊的鳥類棲息地。」在這些地方較為常見的林鳥有暗綠繡眼鳥、長尾縫葉鶯、大山雀等,而其中遷徙鳥中受觀鳥者以及攝影師喜愛的還有夏候鳥中的壽帶鳥、棕腹大仙鶲、紅尾歌鴝等具有特色的鳥類。而南沙溼地因有一大片的紅樹林以及灘涂,為遷徙的水鳥們提供了一個合適的「驛站」。 (秦松)

(責編:施麟、董菁)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鸚鵡出沒 來源竟是市民放飛
    在海珠溼地,調查人員近年多次發現一群亞歷山大鸚鵡,總數達約十隻,而此前該種並未在廣州野外出現過,疑由市民棄養寵物而來。據介紹,廣州最著名的觀鳥點是南沙溼地、海珠溼地、海珠湖、中山大學等地,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上都比人們經常接觸的流花湖公園、越秀公園、天河公園更佔優勢。
  • 亞歷山大鸚鵡怎麼養?亞歷山大鸚鵡介紹
    一、亞歷山大鸚鵡野生習性覓食時間主要在早上與傍晚,在許多地區亞歷山大鸚鵡的主要食物是農作物,造成農民很嚴重的損失,繁殖季節約在11-4月間;斯裡蘭卡的族群由於遭大量捕獵,現今的數量已很稀少三、雌雄性別亞歷山大鸚鵡要到2歲左右才出現性別特徵的,雄性亞歷山大頸部是有一條紅色頸圈的,雌性是沒有。
  • 2021廣州海珠溼地音樂節有什麼好玩的?
    最新消息: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及工作要求,為減少人員流動,經組委會研究,原定於2021年1月15—17日舉辦的2021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延期,具體舉辦時間另行通知。  為擦亮廣州·海珠國際溼地音樂節文化品牌,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建設「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今年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又搞搞新意思,亮點搶眼。
  • 「鳥中大熊貓」禾花雀首現海珠溼地
    在海珠溼地拍到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攝/通訊員趙廣勝 信時記者葉偉報大洋網訊 海珠溼地首次發現「鳥中大熊貓」禾花雀。記者昨日從海珠溼地獲悉,有攝影愛好者日前在海珠湖拍到了5隻漂亮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這是首次在海珠湖拍到禾花雀。據統計,2011年海珠溼地只有70餘種鳥類,到如今已升至17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廣東省級保護鳥類21種。禾花雀飛出草叢被抓拍「禾花雀是無意中拍到的。」
  • 2021廣州海珠溼地音樂節(時間+地點+精彩看點)
    2021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  活動時間:1月15日-1月17日  活動地點: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  為擦亮廣州·海珠國際溼地音樂節文化品牌,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建設「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今年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又搞搞新意思,亮點搶眼。
  • 亞歷山大鸚鵡雌雄怎麼分辨,新手怎麼分辨亞歷山大鸚鵡雌雄,容易
    飼養鸚鵡在中國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亞歷山大鸚鵡就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鸚鵡。而去判別鸚鵡的性別,可能對於一些新手來說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亞歷山大鸚鵡體長58釐米,體重260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臉頰和頸部為灰藍色,雄鳥頸部會長出一條灰藍色的細窄條狀羽毛,沿著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頸部有著一條很寬的黑色環狀羽毛和一條很寬的粉紅色環狀羽毛;腹部黃綠色,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紅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間上方為綠底外加藍綠色,尖端黃色;尾巴內側黃色;鳥喙紅色,尖端黃色;虹膜黃白色。
  • 藍喉蜂虎、赤腹鷹……這些出現在海珠溼地的鳥類,你見過沒?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傅鵬)3月17日,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三十八屆「鳥節」「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以及 「首屆粵港澳三地觀鳥大賽」在海珠溼地舉行。「鳥節」「愛鳥周」源於1981年,今年3月20-26日是廣東省第三十八屆「鳥節」、「愛鳥周」,以「保護野生鳥類 建設美麗廣東」為主題。為何選擇在海珠溼地?
  • 2019廣州海珠溼地將改造四季可賞花 三大片區如何改?
    日前,海珠溼地景觀品質提升工程、海珠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開始招標,設計範圍涵蓋海珠湖、海珠溼地一期、二期,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8007.71萬元,計劃2020年12月完工。  改造提升後,海珠溼地將建設十裡溼地功能主題園區,營造提升「豐富多樣、絢麗多彩、鳥語花香、水果滿枝」的國際重要溼地。
  • 2021廣州海珠溼地音樂節演出時間表一覽
    紅蜻蜓航模音樂會  在綠心湖廣場,將通過航模飛行表演與音樂完美結合,現場融合彈奏雙排鋼琴、舞蹈等形式,為首次夜間在海珠溼地舉辦活動拉開華麗序幕。  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開幕式  時間:1月6日 上午10:00-10:40  地點:綠心湖廣場
  • 廣州海珠「溼地杯」七人制足球賽來啦!將持續到6月底
    廣州海珠「溼地杯」七人制足球賽來啦!將持續到6月底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19-05-24 文/圖 金羊網記者李煥坤5月23日,2019年「溼地杯」海珠溼地七人制足球賽在廣州市海珠區琶洲拾號體育公園正式拉開帷幕。據悉,比賽將持續到6月底,共32場比賽,16支隊伍約250名運動員參加。
  • 養亞歷山大鸚鵡還是養亞馬遜鸚鵡,誰才是性價比王?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鸚鵡生病的症狀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亞歷山大鸚鵡,和大黃帽亞馬遜,這也是粉絲留言要求介紹的。亞歷山大鸚鵡亞歷山大鸚鵡: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體長58釐米,體重260克。鳥體大部分羽毛為綠色,下顎有黑色羽毛像長鬍子一樣,成年的亞歷山大鸚鵡公鳥脖子會出現紅色羽毛,像圍脖一樣,母鳥卻沒有,幼鳥公也沒有,亞歷山大小時候不容易區分性別。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
  • 你知道這種名為「亞歷山大」的鸚鵡怎麼養嘛?
    亞歷山大鸚鵡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外表有點類似環頸鸚鵡,但是體型明顯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顯紅斑,有不錯的學話能力,天性溫和。人工飼養可訓練學會一些技巧,出現許多顏色的變種。下面就跟隨波奇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亞歷山大鸚鵡的一些飼養方法。
  • 男子非法運輸146隻亞歷山大鸚鵡 獲刑十年
    中新網昆明2月29日電 (繆超)記者29日從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昨日依法維持原審判決,對非法運輸146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歷山大鸚鵡的被告人司某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3萬元。
  • 亞歷山大鸚鵡很受歡迎,養鳥愛好者們都喜歡,真正的飼養方法是看
    Alexander鸚鵡是屬於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翅膀上有較為明顯的紅斑,它具有很好的學習說話的能力,性格也很溫和。一般說來,訓練一隻亞歷山大鸚鵡並不難,教一些簡單的技巧就能讓你開懷大笑,為你的生活增加一點樂趣。
  • 上班族飼養亞歷山大鸚鵡的一些須知
    上班族飼養亞歷山大鸚鵡的一些須知亞歷山大鸚鵡關於亞歷山大鸚鵡的訓練飼養土黴素的吃法,直接買黃色糖衣藥丸給它,鳥寶喜歡吃甜食,自己就會吃的;阿奇黴素比較麻煩,可以用注射器吸入融化的阿奇黴素,用毛巾把鸚鵡包住灌服,一次化一顆藥,分早晚兩次,兩三天就能痊癒。
  • 亞歷山大鸚鵡應該怎麼養,如何避免啄羽的行為,快來看看吧
    亞歷山大鸚鵡是相對較大的鸚鵡,它們在中國並不多見,但也有不少。以前它們只分布在東南亞,但現在我國有不少人培育的。然而如果想飼養它們就需要了解很多了。那麼應該如何飼養這種鸚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們生活的海拔較低,經常在森林裡出沒,以莊稼為食。因此原產地的人們非常討厭它們。
  • 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亞歷山大鸚鵡,喜歡的來看看
    導語:如果你是個鸚鵡的資深愛好者,那麼可以和小編交流不同鸚鵡的養育新知識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小編甘心求教一些更為精妙的鸚鵡知識;又如果你喜歡鸚鵡,但是對於鸚鵡一點也不了解,那也不要緊,可以隨著小編的介紹,了解這些鸚鵡,俗話說得好,外在印象只能保留很短的一段時間,唯有內在的氣質方為永恆喜歡的前提。
  • 146隻亞歷山大鸚鵡「飛」到長水機場被攔下
    原標題:146隻亞歷山大鸚鵡「飛」到長水機場被攔下   亞歷山大鸚鵡   盔犀鳥頭骨   11月20日,記者從昆明市森林公安局獲悉:昆明市森林公安局刑偵大隊近期破獲兩起特大危害野生動物案件,收繳亞歷山大鸚鵡146隻及象牙製品、虎骨製品等一批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涉案價值共計2671519元。
  • 亞歷山大鸚鵡會說話,也會罵人,你這樣對它,它會記恨你一輩子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亞歷山大鸚鵡有一些網友反映這種鸚鵡是「白眼狼」,餵不熟,咬主人。在這方面我談一下我的看法,一般新手第一次飼養亞歷山大鸚鵡,貪圖便宜購買低價小鸚鵡來養,往往這種鸚鵡多是野鳥生的。亞歷山大鸚鵡在我國雲南、廣西就有分布,鳥市上很容易出現人為掏來的小鸚鵡
  • 雲南某高校22歲大學生售賣兩隻亞歷山大鸚鵡,獲刑6年
    2019年初,他因平時賣的寵物在冬天都不會繁殖,沒有寵物賣,又剛開學,急需生活費,尋找貨源過程中在網上購買了27隻鸚鵡在朋友圈進行售賣,但只賣了兩隻就出了事。綠頰錐尾鸚鵡 圖源:紅星新聞韓某龍收購的27隻鸚鵡中,有25隻為綠頰錐尾鸚鵡,另兩隻為亞歷山大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