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平日裡陳陣圈養小狼的細節,看得出狼的聰明,它更像是血液裡流淌著的聰明,加上自身的高智商。
大狼的狡猾
狼崽可不是很容易就被人找到並帶走的。陳陣和楊克在道爾基還有幾隻大狗的幫助下,找到了母狼藏狼崽的地方。
母狼將狼崽藏在了山坡的平地上,而不是一直居住的洞裡。藏小狼崽的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小說以陳陣的視角描寫:
「平平的地面上,只有一個直徑30釐米左右的小洞,和他以前見到的大狼洞差得太遠了。洞口也沒有平臺,只有一張溜碎土,松鬆散散蓋在殘雪上……」
可以想像到,直徑30釐米,一般的筆記本長度差不多是30釐米。在草原上,通常是兔子洞或者獺子洞才有這麼尺寸的洞口,為了保護自己的狼崽,藏身的洞要挖成類似其他動物藏身大小的洞,以假亂真,母狼的這一招真是太有智慧了。
小狼的「狡猾」與機智
小狼的狡猾之「裝死」
將洞上的土移走後,看到了一窩小狼崽。「陳陣蹲下身子,把蓋在狼崽身上的一些土塊碎石小心撿出來,仔細數了數這窩狼崽,一共七隻,小狼在比巴掌稍大一點,黑黑的小腦袋一個緊挨著一個,七隻小狼崽縮成一團,一動不動。但每隻狼崽都睜著眼睛,眼珠上還蒙著一層薄薄的灰膜,藍汪汪的,充滿水分,瞳孔處已見黑色。」
「陳陣一直拎著小狼崽不放,狼崽仍在裝死,沒有絲毫反抗,沒有一息聲音。可是他摸摸狼崽的前胸,裡面的心臟卻怦怦急跳,快得嚇人……陳陣剛把它放到地上,小狼崽突然就活了過來,拼命地往人少狗少的地方爬,那速度快得像上緊了發條的玩具汽車。」
可見,狼崽還沒有睜眼時,就已經知道活命的辦法——裝死。他們將這幾隻狼崽帶回家後,關於養狼,道爾基帶走一隻,陳陣一隻,其餘的五隻都由道爾基拋向騰格里後摔死。
倖存下來的小狼,陳陣和楊克為它挖了個60釐米深,半米見方的還像之前找到狼崽的那樣的坑。陳陣和楊克就這樣開啟了養狼的生活。
小狼的機智之「打洞」
小狼長到三個月大的時候,陳陣聽從了烏力吉(廠長)的建議,用鐵鏈拴養它,避免它和其他狗們打架鬥毆。
陳陣給小狼辦置的這套鐵鏈,足以拴住一頭牛,鐵鏈的結構又足以避免小狼跑圈時因鏈條纏繞而勒死。
草原進入夏季,陽光變得越來越毒,地面更是燥熱,尤其是夏季雨季到來前的時間,常會有乾旱酷熱的天氣。小說中這樣描寫夏季炎熱的:「整個草場盆地熱得像一口烘炒綠茶的巨大鐵鍋,滿地青草都快炒成幹綠新茶了。」由此可以想像草原的地方是有多熱了。
在這樣天氣下,最慘的是小狼。小狼自從被陳陣拴養後,只能在以木樁為中心的那一個圓區域活動。小說是這樣的描寫狼圈的:
「狼圈中的青草早已被小狼踩死踩枯,狼圈已變成了圓形的黃沙地。像一個火上的平底鍋,裡面全是熱燙的黃沙。」
在這樣的狀態下,小狼又是怎麼樣的「小狼像一個大個兒的糖炒毛慄子,幾乎被烤焦烤糊,眼看就像要開裂炸殼。」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陳陣還沒有實施自己的辦法解救小狼時,小浪已經開始行動自救了。
它在沙圈裡刨土,一會兒進洞刨土,一會兒往外倒騰土。過了不一會兒,小狼整個身體,全部鑽進陰涼的土洞裡了。就這樣,小狼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給自己挖了個避暑洞。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小狼選擇避暑洞的位置:「打洞的方位黑朝向也絕對正確,打洞的距離更是恰到好處。如果離木樁距離太遠,那麼鐵鏈的長度就會限制狼洞向縱深發展。可是小狼選的洞位恰恰在木樁好圈邊之間,它竟然打了一個可以半截結鐵鏈進洞的狼洞……」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即使是草原上有老鼠,可是這小狼還沒有睜開眼睛就被陳陣帶回了家,怎麼可能見過打洞這個方法?即使是與小狼一同長大的狗,也沒有挖過洞。
再者,即使是挖洞,這樣準確選址計算的方法,沒有父母的言傳身教,它竟可以計算出適當的位置。還是那樣:它還沒有睜開眼睛,就被陳陣帶回了家。
陳陣對它的看法是「遺傳只是基礎,而小狼的智商更強大。」
由此,看得出不僅僅是大狼很有智慧,即使是沒有在狼群生活過的小狼智商也很高。
關於《狼圖騰》的主題,作者想要表達應該是這樣的
《狼圖騰》被誤解多年的背後,是「羊性」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