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初,江蘇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其中就包括,從2021開始,全省範圍餐飲行業正式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已實行,記者就揚州市區使用吸管的部分奶茶餐飲店明查暗訪,發現5家店有3家仍是塑料吸管。對一次性塑料吸管,想順利「說再見」不易,亟待嚴查店家吸管進貨渠道。
【調 查】
5家店3家仍是塑料吸管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去年初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隨後全國各省市區均積極響應。江蘇省兩部門去年8月初也聯合印發相關實施意見。
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已實行多日,揚州店家執行情況如何?連日來,記者隨機選擇了5家店明查暗訪,結果不容樂觀:
3日晚在西區一家東園小館餐飲店,記者點了一杯豆漿,服務員從一堆一次性塑料吸管中抽出一根裝在了袋中。4日在「葉子與茶」揚州三盛店,記者點了幾杯奶茶,配的也是一次性塑料吸管。4日清晨在望月路一家餐飲小店,記者點了一份熱飲,熱飲配的吸管仍是一次性塑料吸管。4日中午,在西區一家喜茶店,點了兩杯奶茶,這次提供的是可降解紙吸管。4日下午,記者點了一份家和豆漿外賣,發現外賣中提供的是竹纖維材質的環保紙吸管。
肉眼難辨就「糊弄」?
已經明確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為何還有店家仍在不顧禁令提供?「心存僥倖。只是提出禁用,沒見哪個部門查。」從事餐飲業的楊先生表示,以前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保質期長,很多店家都是集中一次性購貨,禁令實行後,仍有不少一次性吸管存貨。
「有的店鋪覺得剩了不用有些浪費,乾脆繼續用,用光為止。」楊先生稱,有的店鋪則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感。在一些去年底就提供環保可降吸管的餐飲店,記者在其外賣平臺留言查看發現,針對吸管的「吐槽」確實有一些,有的說紙質吸管有一股味,有的則說PLA吸管熱飲內泡久了會變形。
在市區部分餐飲店鋪調查中,一業界人士還向記者提供了另一個部分店家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的貓膩,一次性塑吸管和PLA吸管,單憑消費者肉眼很難區分,也有店家覺得可以糊弄過去,如果消費者問,那就辯稱自家用的是PLA吸管。
市場上兩種環保吸管替代
「我們用的是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吸管,已經提前兩個月備貨。」在市區一家餐飲店,工作人員楊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可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主要有兩種,除了他們家用的這種外,還有一種就是紙質吸管。
楊先生表示,紙質吸管和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吸管目前市場上供應充足,很多廠家去年就開始有針對性生產這種環保吸管,減少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生產,應對市場的需求,包括江蘇在內,這種吸管的供貨源頭主要在浙江義烏。
隨後,記者聯繫上浙江義烏業界比較知名的吸管生產供貨商雙童吸管門市經理餘寶財。他向記者證實,市場上可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兩種環保吸管,確實是紙質吸管和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吸管,這兩種吸管去年底就成了國內吸管供貨主流。
「聚乳酸通常由玉米等可再生的植物資源乳酸為原料,再工業合成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能。」餘寶財表示,紙吸管在加工時需採用食品級原生木漿紙、膠黏劑,兩種吸管雖然環保,但成本卻比一次性吸管要高出不少,是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幾倍。
【呼 籲】
亟待嚴查店家進貨渠道
針對目前市場上兩種主流替代性吸管,揚州市環保志願者李晴表示,他們一直在關注塑料吸管,其實如果能及時飲用,兩種環保吸管對消費使用的影響並不是太大,如一些竹纖維材質的紙吸管摸起來硬度也不小。「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是一個趨勢,為降塑做貢獻。」李晴表示,一些知名餐飲也在飲用杯上想辦法,如在杯蓋上加開飲用口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相信未來可替代的產品會越來越完善,辦法也會更多。
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
一次性塑料吸管已被禁用,如果在消費中發現商家仍給普通不可降解塑吸管怎麼辦?記者就此諮詢12315消費者維權熱線,工作人員回應,如消費者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撥打12315投訴。
「對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最有效的辦法是嚴查店家進貨渠道。」針對有店家可能繼續用、消費者圖省事不投訴的現狀,李晴呼籲,從進貨源頭上嚴控,可以有效防止店家仍繼續使用。
記者 孟儉 文/圖
提 醒
「PLA吸管和一次性塑料吸管,在肉眼上確實難看出區別。」餘寶財表示,兩種材質其實也容易通過其他方法區分,吸管放水裡塑料的會上浮,PLA降解吸管則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