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後浪」消費偏好實錄

2020-11-26 贏商網

  最早一批90後已經30歲,這波後浪終究是「浪」不起來了……

  Jim在北京經營一家連鎖網紅烘焙店,對於創業不足一年的他來說,剛起步就被上帝把門窗都關上了。「創業之初,一腔熱血,時至今日,一地雞毛」,Jim有感而發。

  消費回暖只是一部分人的狂歡

  Jim的店位於北京一家知名的Shopping Mall,疫情沒有爆發前,憑藉門店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以及所在項目的穩定客流,店鋪的日均銷售很輕鬆便能破萬。但是從今年一月開始,店鋪的銷售額就開始呈現下滑趨勢,最低月的銷售額僅能達到去年平均銷售額的三成左右。即使是五一小長假,Jim也並未感受到「回暖」,銷售額的確比一季度有所好轉,但與高企的經營成本相比,仍然是艱難生存。對於Jim而言,「現階段是先考慮活下去的問題,而不是賺錢」。

  其實Jim的情況並非個例,在與北京其他門店負責人的交流中,Jim得知自己的門店的情況還算比較理想的,但礙於項目租金比其他門店高,所以Jim實際也不賺錢。

  

  可是消費數據的表現卻比Jim口述的要樂觀的多,商務部數據顯示,5月1日-5日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

  在朝陽大悅城提供的一份五一假期消費數據分析中,我們了解到,五一期間客流、銷售有明顯增長趨勢,其中零售業態、運動休閒和輕奢品類回暖明顯,環比增幅在350%-400%左右;而餐飲業態的回暖率相對一般,大概在7成左右。

  市場好像真的在回暖,消費者逐漸在回歸,可為什麼Jim感受不到呢?

  消費者去哪了?

  其實很多數據可以告訴我們,消費者並沒有減少,他們的消費欲望也沒有降低,只是一次疫情讓他們的消費偏好產生了變化。

  據龍湖商業環渤海一區提供的一份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在逐漸復工復產過程中,消費者對於「吃」依然頗有興趣,但餐飲的類型有很明顯的分化現象。其中,消費者最感興趣的餐飲類型是火鍋和烤肉,分別佔比28%和16%;而烘焙、甜品類的佔比約為8%。

  當然,不是火鍋、烤肉搶了甜品店的生意,而是本身Jim的主力消費客群收入在降低。這類客群以18-28歲的愛吃愛玩的年輕客群為主,而這類客群另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財富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

  據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Q1》顯示,2020年一季度,年收入10萬以下家庭的財富是縮水的,且年收入5萬以下家庭的財富縮水嚴重;另外,工作穩定性較差的群體財富總體減少。

  

  另外看一組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此外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數據,今年1-3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29萬人,同比減少95萬人,3月份環比降幅收窄。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9%,環比小幅回落。一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66%。

  收入降低和就業情況嚴峻等因素使消費者的部分消費需求有一定程度的縮減,會更專注購買日常必需品。一方面精神消費需求受到客觀原因,暫時抑制。

  雖然消費需求和消費頻次有所下降,但整體的消費結構不會改變。疫情前,餐飲業態的吸客力無疑是最強的,佔比達80%以上,其次是休閒娛樂業態,佔比達50%左右,以及服飾零售業態平均佔比達43%左右。消費者仍以傳統需求為主,對於休閒、餐飲等業態的多元化布局仍是主流吸客手段。

  疫情後,消費者的消費結構不會發生方向性改變,但比例有所下降,除超市類作為日常消費有所提升外,其他業態的恢復情況也視目標客群的財富變化而有所不同。

  新的消費趨勢已經來了

  自3月之後,隨著復產復工有序進行,各行業逐漸回到正軌,線下消費和商業活動明顯反彈,但尚未完全恢復增長,疫情期間也推動著新的消費趨勢的形成。

  趨勢一:回歸家庭,注重健康消費

  由於疫情的原因,讓安全健康問題受到空前關注,無接觸式購物成為剛需。在家休閒或辦公,無接觸的生活服務給我們帶來安全與便利。分餐、無接觸配送等消費新方式逐漸養成,消費者更重視個人健康,關注免疫力提升,並更願意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

  在沒有奶茶與火鍋的日子裡,人們在自給自足中發掘了樂趣,也無形中培養了健康飲食的意識。因此在後疫情期間,儘管一些餐飲場所已恢復了堂食,但在家用餐仍將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至少短期內,人們外出用餐、聚餐的消費場景將會大大減少。

  

  經過此次疫情讓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健身養生等需求增多,部分上班族則需在家遠程辦公,同時還需要「陪伴孩子、家人」。當然嚴於律己的人們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停歇,「健身」及「讀書」成為塑造更好的自己的主要方式。

  趨勢二:接受「雲購物」,直播賣貨走紅

  在疫情期間大家居家隔離無法出門購物,「雲購物」自然而然成為首選方式,購物中心為了減少損失開拓新渠道紛紛選擇開闢線上市場。商場官微是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手段,線上溝通已成為當下趨勢。

  對於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習慣,而由此帶來的60%的人在不方便外出時均會考慮選擇商場的線上平臺,開啟雲購物。選購的業態以偏向生鮮水果類、餐飲美食類居多。

  對於服飾、鞋包、美妝等業態,多家商場選擇進行社群營銷、微信群「秒殺」,導購也變身主播在直播間賣貨。主題有趣、優惠力度大、限量款秒殺等營銷方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4月18日晚,龍湖北京長楹天街聯動場內30+品牌共同打造「行業首次雲直播」。同時,通過天街小程序、抖音、騰訊等多平臺直播,直播總觀看量10萬,收穫2.6萬音浪。據統計,活動期間,絲芙蘭門店三天總銷售高達147萬元,目標達成率高達183.75%。

  

  趨勢三:短期出現「報復性消費」,長期消費理性化

  疫情過後,人們壓抑的消費欲望將集中地釋放,出現消費反彈的現象。經過五一假期和電商購物節的「回血」商業逐漸復甦,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上海「五五購物節」消費金額超過100億元,北京100家重點商貿企業銷售額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94.1%,全國旅遊人次超1億。

  但不可否認這種「消費高峰期」的對象多為奶茶、火鍋等小額消費,更像是解禁之後的「彌補性消費」,因此它出現的周期也是較短的,疫情過後,剛需性消費仍然會回歸主流。

  此次疫情不僅對商業企業、對個人的可支配收入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以往超前消費的觀念面對社會大問題時,讓不少人陷入窘境;收入銳減將直接影響消費能力,儘管疫情積壓,但人們消費心理也會產生變化,尤其是對於非剛需品的消費,不少人會更慎重、理性地對待,因此消費反彈的力度也是有限的。

  本報告數據來源:龍湖商業環渤海一區、贏商大數據、上海萬茂科技

  數據調研時間:2020年3月

  調研範圍:北京、上海、昆明、成都、杭州、天津、武漢、青島、煙臺

相關焦點

  • 10套房有3套被後浪買走?看看各種「浪」怎麼說
    近日,一則《後浪》視頻引發社會熱議,各界亦對應「前浪」「後浪」等的購買行為偏好心態等做出了及時的分析。五一假期期間,不管是哪個年齡層,外出看房甚至買房的活躍度也明顯增加。但對於購房這樣的大宗消費行為來說,大多數90後的「後浪」仍然是剛踏入門檻者,摩拳擦掌。
  • Z世代消費趨勢論壇:以「後浪」新主張,解鎖寵物消費新機遇
    在消費新升級的當下,Z世代作為消費能力快速崛起的「後浪」,總是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成長在數字時代,他們受多種文化薰陶,在消費需求、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上,都和上一代大有不同。8月19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在第23屆亞洲寵物展上舉辦「後浪新主張——Z世代消費態度趨勢」論壇,現場解讀《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同時邀請到瘋狂小狗、新瑞鵬集團、pidan
  • ALLION表現出的 是後浪們心中消費升級的樣子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人人都知道消費升級和年輕化是未來市場的兩大趨勢,但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在這樣的趨勢下,汽車市場究竟會走向何方?所謂的高品質與年輕化汽車,究竟是什麼樣子?2020年廣州車展上,一汽豐田攜重磅新車ALLION完成了首秀,一時間成為討論的焦點。
  • Tophatter寵物用品選品推薦&疫情下消費者購物偏好分析-雨果網
    本期戰報目錄 001 上周大賣戰績一覽  002 夏季賣家大賽榜單  003 本周熱點:」宅經濟「下寵物用品選品 本周熱點:」宅經濟「下寵物用品選品 川普又雙叒叕去打高爾夫了,美國疫情仍然呈現增長的態勢。8月4日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目前確診病例達到4,795,493,確診病例仍然在增加。 英國首相鮑裡斯近日也因為英國疫情出現反彈趨勢,緊急叫停了原本定在上周末(8月1-2日)的解封計劃。
  • 後疫情時代,新消費品牌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營銷?
    【獵雲網北京】12月8日報導12月3日,在FUS獵雲網2020年度電商產業新勢力峰會上,頭頭是道合伙人姚臻,於小菓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許俊,清泉出山聯合創始人孫治強,格家網絡產品VP格蕾圍繞《新消費品牌的線上線下新打法》主題展開討論。本次峰會由獵雲網主辦,格家網絡協辦。一場疫情,倒逼企業進行數位化變革。
  • 2020年首份聖誕熱門玩具榜單:4大產品潮流2大消費偏好
    【中外玩具網 8月12日訊】距離聖誕節還有整整4個月,Argos延續往年傳統,搶先發布了熱門聖誕玩具榜單的預測,除此之外,還同時發布了消費者偏好的內容。 ▌Kidizoom 視頻工作室   Kidizoom Studio(偉易達出品  60英鎊)    2大消費偏好 ▌家長消費更大方
  • 隔離消費實錄:智商稅斷舍離
    為了更好地了解在疫情期間,周圍年輕人消費行為以及消費心理的轉變,TOP HER 徵集了網友們的本月購物帳單,並問了他們一個問題:「經過這次疫情,你的消費心理有了什麼變化?」疫情期間,我們身邊突然多出了不少決定身體力行「極簡生活」的實踐者:@泡泡:經過這段閉關宅家的時期,讓我一下子頓悟了很多,感覺莫須有的一些物慾真的降低了,對包包飾品啥的也沒以前那麼痴迷了,感覺自己不會報復性消費,只會有計劃性的消費,存錢會成為我以後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 寅吃卯糧文化下的美國,疫情下透支消費的重負
    年少時的我看到聽了這則故事之後,也曾被美國老太太聰明的消費行為所觸動,曾幾何時對老一輩習慣存錢的行為竟也有些嗤之以鼻。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著兩面性的,隨著年齡的成長,加之此次疫情所受的影響,對於這樣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
  • 年初後浪,年尾打工人……2020,你是什麼人?
    70、80後們的激情轉發和90、00後的不滿吐槽讓輿論場兩極分化。這場「致青春」的演說所引發的爭議和不滿,某種程度上正是理想和現實的割裂。《後浪》營造的場景精緻熱血,但它回答不了「生活不易」這個現實問題。跳傘、旅遊、舞蹈,這是一部分後浪;希望每天掙300塊錢、帶家人坐一次飛機的「任海龍們」,也是後浪。
  • 後浪來襲 寶寶樹發布全新升級的Amazing Babytree &Business
    本屆金樹獎匯聚三百餘位母嬰行業上下遊主流品牌企業、內容創作頭部明星達人、合作機構及公益組織等,洞察後浪來襲背景下的新生代母嬰家庭趨勢(Baby),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業模式(Business),分享全新升級的寶寶樹(Babytree),共話母嬰行業的新增長、新機遇。
  • 後疫情時代寵物行業會如何發展?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節奏。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到目前為止,疫情還未完全結束,部分地區仍處於戒備狀態。疫情限制了大家的出行,漫長的隔離期,讓線下實體行業遭受了最沉重的打擊。在疫情這樣嚴重的情況下,我們的毛孩子們面臨著怎樣的未來?
  • 品質消費新風向下 摩飛輕食機成為後浪新寵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消費市場已經進入全新的消費時代,特別是年輕一代在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上較傳統的消費模式產生了跨越式的發展,對創意、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意小家電成為全新的市場風向。摩飛作為品質生活的引領者和創意小家電的先行者推出了一系列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創意小家電產品,成為眾多潮流年輕人的小家電首選。
  • 後疫情時代下,這屆亞寵CEO峰會聊了些啥?
    他的分享主題是「品牌數位化轉型的加速」,著重指出:「一、從天貓的數據看來,後疫情時代的所有品類都需要重新看待,更多消費者會為健康和專業買單。二、貓市場依然是一個迅猛上升的市場,同時從今年的趨勢來看,寵主在如何降低醫療成本上也更加關心,這就給了寵物醫療保險這類服務一個巨大的市場。
  • 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網上消費有哪些新風向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出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2021年,有哪些消費新風向值得我們關注?健康需求空前高漲新冠肺炎疫情給全民上了一堂提升健康衛生意識的公開課,也促使人們的消費理念加快轉變,健康消費需求空前高漲。
  • 從人民日報刷屏文章,看京東零售集團如何用品牌升級跟後浪「連麥」?
    年輕人和後浪,可能會用玫瑰花和禮物,表達對愛人的愛。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可能會用一個電話和問候表達對父母的愛。在今天,每個人都勇於表達愛,每個人都不負一份熱愛。今天「人民日報」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不負每一份熱愛!》的爆款文章,為大家回顧了新中國建設過程中英雄人物和標誌性事件,中國女排五連冠、登頂珠峰、成功發射宇宙飛船神舟五號等這些標誌性事件讓全國人民備受鼓舞。
  • 洞察「後浪」育兒新趨勢 2020金樹獎引領行業共謀新增長
    本屆金樹獎匯聚三百餘位母嬰行業上下遊主流品牌企業、內容創作頭部明星達人、合作機構及公益組織等,洞察後浪來襲背景下的新生代母嬰家庭趨勢(Baby),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業模式(Business),分享全新升級的寶寶樹(Babytree),共話母嬰行業的新增長、新機遇。
  • 說唱新世代,比《後浪》更為「後浪」
    說唱新世代,比《後浪》更為「後浪」 自宣傳片出圈後,《說唱新世代》昨晚八時正式播出,在各大視頻平臺亮出說唱類綜藝競相下海撈金的比五四青年節推出何冰老師的演講《後浪》更為「後浪」,從《後浪》得到輿論的「群嘲」的反饋來說,不難發現這一代年輕人其實需要的並不是什麼前浪們擲地有聲的寄語,而是更為觸底心聲的表達。
  • 美國人的後浪被疫情浪潮淹沒,美媒:疫情打擊美國年輕人信心!
    2020年已過,可是新冠疫情卻依舊未過,疫情對全世界所造成的影響也頗大,尤其是對全球的年輕人來說,這一年顯然是非常難過的。 國際勞工組織曾發布一篇報導稱: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大約有六分之一的年輕人失業,就算是在職的年輕人,其工作時間也減少了大約百分之二十三,可以說,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對於年輕人來說要更為嚴重。
  • 疫情促使親子娛樂消費市場更加注重線上線下多元化發展
    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此前受衝擊的親子娛樂消費市場特別是線下市場正在逐漸復甦。經受了疫情考驗的玩具零售品牌及科普類場館正在總結經驗,創新合作模式,力圖抓住暑期這一時段,尋求新的發展。近期,玩具反鬥城加強布局線上線下「體驗+互動」模式,並針對中國市場大力拓展益智類玩具。
  • 消費的B面|全球化進程中的方便麵消費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蔓延,世界多地民眾搶購和囤積物資的新聞一度頻頻見諸報端網絡。人們搶購的物資除了消毒用品、飲用水、衛生紙等,還有便於長期貯存的方便麵、罐頭等方便食品,這種情況也使得此類食品的銷量在疫情中不降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