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來一碗貓耳朵

2020-12-05 山西人在四川

俗話說

世界的麵食在中國 中國的麵食在山西

山西人

真的可以做到100天做面不重樣哦

今天我們就去嘗嘗

山西貓耳朵

貓耳朵

中間厚兩邊薄

吃起來有兩種嚼勁

造型小巧 容易入味

怎一個巴適了得!

關於貓耳朵,有一個故事,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行,遇到了下雨天,於是就到船艙內去避雨。

這雨啊,下了很久都不見停,乾隆皇帝就餓了,就問老漁翁是否有吃食,老漁翁回答說有面,但沒有擀麵杖,麵條是做不成了。

過了一會兒,老漁翁的小孫女抱著一隻小花貓走來,說:「沒有擀麵杖,我來用手捻。」

於是她就將面捻成塊,下鍋煮熟,再澆上魚蝦滷汁,端給乾隆吃。

乾隆見麵條樣子獨特,味道也好,就問小姑娘這叫什麼面?小姑娘回答說叫貓耳朵。

後來因為乾隆喜歡,又召小姑娘專門為他做「貓耳朵」。自此「貓耳朵」就成了一道名點。

可以看出,明清時期,貓耳朵已經在山西民間食用了。其實,早在元代,貓耳朵就開始流行發展了,到了明清時期,還傳播到陝冀魯豫乃至江南一帶。

解放後,老舍先生在北京晉陽飯莊還贊過貓耳朵: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

來學習一下貓耳朵的做法吧!

第一步:將水倒入麵粉中,揉成麵團。

第二步:發五分鐘,擀成一釐米厚的麵餅,切成小丁。

第三步:在手上搓成貓耳朵形狀的小面片,下到煮開的水裡,煮至貓耳朵漂浮,在鍋中就可以撈出來了。

第四步:在鍋裡倒入油,放入胡蘿蔔、青椒、木耳、蔥,撒入鹽,下入貓耳朵,翻炒之後就可以出鍋了。

( 來源 天視少兒頻道)

馬上就要周末了

不如和家人朋友一起

動手做幾碗貓耳朵

感覺很溫馨的哈

相關焦點

  • 滋味濃鬱的貓耳朵面,做法有訣竅,這麼做一碗不夠吃
    美食,我國麵食文化 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最為常見的饅頭、包子、烙餅、麵條、麵包、蛋糕等等,還有各地域具有地方特色的麵食,北京的炸醬麵、武漢的熱乾麵、成都的擔擔麵、山西刀削麵、蘭州的牛肉拉麵等等,真可謂 是數不勝數 ,這就是麵粉 的神奇 之 處 ,一把麵粉 做出了 地方 的 特色,做出 了甜蜜 的滋味,做出了難以忘懷的家鄉味道麵食已經成為我們餐桌重要一部分 ,一個 饅頭、一塊 烙餅,一碗湯麵
  • 帶娃玩麵團,一起搓貓耳朵,煮一碗暖暖的愛心青菜蘑菇貓耳朵面
    好像細細數來還挺多啊!作為一個7歲小女孩來講,忙真沒少幫了!今日請她幫忙搓貓耳朵。此貓耳朵乃是麵食,也叫麻食,各地叫法不一,姑且稱之為貓耳朵吧!統一口徑。扒拉出自家的壽司簾,開工吧!貓耳朵就自然捲曲好了,帶花紋的喲!熟練的小夥伴可以左右手一起開工!
  • 乾隆和貓耳朵的傳說
    貓耳朵」是杭州「知味觀」的著名風味名吃。要說它是貓的耳朵,可實在是誤會了。它只是一碗地地道道的麵疙瘩,有些像貓耳罷了。它有許多種名貴的配料,如蝦仁、乾貝、火腿、雞肉、香菇、菜葉、蔥姜等,還要淋上熟雞油,非常地鮮香味美,堪稱一絕。
  • 每吃一次貓耳朵,也不會有一群可憐的小貓失去耳朵
    如果是因為看錯了進來的,那……來都來了,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因為貓耳朵真的很好吃嘛。揉好面,擀成兩三釐米的薄厚,再切成一個個小指節大小的方塊,手指一搓,成小勺一樣的貓耳朵形狀,下鍋煮沸澆上澆頭,一碗貓耳朵就出鍋了。
  • 彩色貓耳朵湯麵,暖暖的好消化,好看又好吃
    彩色貓耳朵湯麵之前包餃子剩了點面,就都做成貓耳朵凍起來了,紫色(紫甘藍面),黃色(胡蘿蔔面)、白色,煮出來可漂釀啦。貓耳朵是一種西北的麵食名字,就是這個小小的空心麵疙瘩。原料:貓耳朵、胡蘿蔔、土豆、蔥花、蠔油、生抽。
  • 洞頭有個「貓耳朵」
    蘇婭 攝    本報記者 陳蜜 報導組 蘇婭  提到食品「貓耳朵」,大家會想到杭州的麵疙瘩。其實洞頭也有一種叫貓耳朵的澱粉類甜品,因做工考究,口味香甜,擁有一批「粉絲」——  作為富有海島特色的食品,洞頭人鍾情「貓耳朵」的程度,不亞於水餃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
  • 「百花」貓耳朵
    第一天晚上在海島邊的民宿餐館裡,一群文友們圍坐在餐桌上,居然聽說有一種食物的名字叫貓耳朵!我們要吃貓耳朵,這不是童話故事,而是現實版的生活。當時,朋友清楚地告訴我,我碗裡吃的東西,就是貓耳朵。在我的意識之中,貓耳朵只存在於童話世界裡,它怎麼可能長著翅膀從幻想的世界來到我們真實的生活中呢?起初,我以為我的聽覺出了錯誤。
  • 貓耳朵的做法,在家也能做,簡單易學
    這孩子想吃貓耳朵。今天我要在家裡給他做個耳旁風。自己做的貓耳朵比買的好多了。它們不僅好吃,而且健康。它們絕對不含任何添加劑。孩子們可以放心地吃。不管怎樣,我最近一直呆在家裡,所以我最好為我的孩子們準備。做貓耳朵不難,兩個麵團,卷一卷,切一切,吹起來。
  • 貓耳朵餃子這樣做不易破,皮薄餡多超好吃,還是小時候的味
    今天來做貓耳朵水餃。這個水餃皮薄餡大,非常好吃。準備適量的麵粉,這個要根據能吃多少來定。再放入三克鹽,放鹽能讓麵粉更加的筋道。擀好後可以整體的切,也可以分開來切。貓耳朵都會怕吧!非常簡單。都包好後,就可以直接上鍋來煮啦。
  • 「貓耳朵」是什麼?南方麵食之王,你吃過嗎?
    我從小在北方長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以麵食為主,而我也是麵食的粉絲和擁躉,相比較於白米飯,如果能有所選擇的話,我會不假思索地點上一份麵食,一碗鮮香可口的麵食下肚,會讓我生出一種心滿意足的飽食之感。而來到杭州,吃了幾天白米飯之後,我的胃部器官又開始向主人抗議了,看樣子不去尋找一份麵食吃,估計過一段時間會向我提出嚴重抗議,然後來一場小小的「水土不服」。有所需就有所行動,不用費多大力氣的尋找打聽,我把目光便盯在了貓耳朵上。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貓耳朵在杭州這裡非常有名,作為為數不多的麵食之一,能夠受到南方人的青睞,想必其中必有其獨特的地方。
  • 1碗麵粉加2碗糖水,在家炸出一大鍋的貓耳朵,小時候過年的味道
    現在的年貨和以前的年貨有很大的不同了,很多的食物現在比較少吃到了,不過有很多都是可以在家裡自行製作出來的,比如小時候常吃的貓耳朵。用一碗麵粉、兩碗糖水就能做出一大鍋的貓耳朵,香酥可口,用來招待客人也很合適。1碗麵粉加2碗糖水,在家炸出一大鍋的貓耳朵,小時候過年的味道。
  • 讓「貓耳朵」來表達你的情緒(圖)
    據外媒報導,日本電子公司最近發明了一副「貓耳朵」,戴上以後便可以實時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這種「貓耳朵」與頭巾連在一起,只要箍在額頭上即可監視腦電波,之後,有一臺小電腦會分析觀察到的腦電波表達了何種情緒,「貓耳朵」隨之相應作出表示性動作。
  • 抖音網紅款小零食貓耳朵,手把手教你做起來!
    來來來,最近抖音大火的小零食貓耳貓,手把手教你做起來。首先需要先準備一些紅糖,喜歡吃甜的可以多放一點哦。然後用溫水化開紅糖,如果你做的貓耳朵不多的話,注意用水量哈,儘量少放點水,然後等水放涼就好啦。然後在兩個大碗中分別倒入一碗乾麵粉。這裡普通麵粉就可以哈,低筋高筋中筋都可以,家裡有啥麵粉用啥就行。然後一碗中倒入紅糖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在沒有乾麵粉的時候,用手揉成麵團,這是剛揉好的麵團,有點麻麻賴賴,別著急盤它,先醒發一會兒。
  • 豬耳朵和貓耳朵分不清的可以來看看,手把手教你貓耳朵的製作方法
    我是第一批90後,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經歷過貓耳朵演變過程的人。起初不叫貓耳朵叫豬耳朵,一毛錢一片,巴掌大小,厚度在0.2釐米左右,蔥油孜然味的。連續做了快半個多月的麵食,貓耳朵終於安排上了,總結了一下網上的做法,稍微改良一下,做了兩種口味的,甜的和蔥香孜然的,貓耳朵不用油炸,這樣可以吃過癮,不用擔心長肉,也不擔心上火加一些小蔥段更好吃,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童年的味道。放在保鮮袋裡紮緊,不透氣就不會變味,也不會回軟,可以放很久,餓了吃幾片又香又脆又壓餓。
  • 簡單幾步做出一碗貓耳朵面,營養健康不長肉,還能滿足你的胃
    貓耳朵面是何方美食?貓耳朵面是一種很獨特的風味麵食,是把小面塊做成貓耳朵的形狀,然後可以煮、涼拌、炸和炒著吃,在山西很有名的。用手捻出來的面,十分可愛像小貓的耳朵一樣,所以稱其為貓耳朵,由此貓耳朵成了名點,在民間開始流行起來。但是為什麼現在是山西名小吃呢?貓耳朵面的起源地是在杭州,但是由於山西人特別愛吃麵食,特別喜歡貓耳朵面,所以歷經時間就成了山西有名的麵食。
  • 周末在家滷豬耳朵吃吧!半小時就能香噴噴的出爐,動筷子吧!
    最近家裡買的豬頭,都清洗乾淨了,我挑了只耳朵來滷!以前也經常做滷味,我也記不清這是第幾次滷了,滷的時候還順便滷了幾個雞蛋,也是,周末閒了,做點滷味給家人吃,簡單可口,成就感滿滿喲!周末在家吃這個「滷豬耳朵和雞蛋」,香噴噴的出爐,還可以用這個方法滷雞肉鴨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超簡單,喜歡的朋友做起來哦!
  • 貓耳朵面這樣做,勁道可口人人愛,營養健康又好吃
    貓耳朵面這樣做,勁道可口人人愛,營養健康又好吃。今天咱們做貓耳朵,碗裡準備300克麵粉加一小勺鹽,增加麵粉的筋性,用160毫升的涼水和面,攪成面絮下手揉成一個麵團,醒面10分鐘,這個時間我們準備點配菜,去皮兒的西紅柿切丁,一把小油菜切段,兩個雞蛋攪散。面醒好後不用柔,放到案板上輕輕壓兩下,切成比較粗的條,在搓戲分成1.5釐米長的小段,撒點乾麵粉抖散,防止粘連。
  • 貓耳朵,又酥又脆,甜而不膩
    貓耳朵原料:麵粉、紅糖、白糖、黑芝麻、油。做法步驟:第1步、取一碗麵粉,白糖放入水中攪拌融化,和一個白麵團。第2步、另取一碗麵粉,加入適量黑芝麻,將紅糖倒入水中攪拌化開,和一個紅糖麵團。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麵粉這樣做,比大魚大肉還香,一人一碗,上桌連湯汁都不剩,太香
    麵粉這樣做,比大魚大肉還香,一人一碗,上桌連湯汁都不剩,太香。蕎面這樣做,真的太好吃了,一人一碗,上桌就掃光,孩子說還要吃。今天來分享一道非常好吃的美食,這道美食具有很濃鬱的地方特點,因為原材料要用到蕎面。
  • 杭州人吃的貓耳朵,是什麼來頭?從北方來的嗎?
    >● 油墩兒攤 | 皮市巷小學對面,靠近勝利幼兒園今天,我們再來聊聊杭州人知名品牌,知味觀的一道小點心——貓耳朵。但小編今天要說說這碗貓耳朵。貓耳朵來頭不小,和乾隆下江南有關係。據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葉小舟賞玩西湖。遊得興致勃勃時,天忽然下起了小雨,眾人連忙避雨於小舟船艙內。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許久都不見停。幾個時辰過去了,乾隆皇帝又飢又餓,忍不住問老漁翁有否吃食。老漁翁告訴乾隆有面但沒有擀麵杖,做不成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