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和尚對出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2021-01-08 國學大觀園

中國對聯文化歷史悠久,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如今的對聯已經走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成為我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比如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貼上春聯,給老人祝壽也會寫上幾副壽聯。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對聯文化為何會如此的流行?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對聯來源於生活,而又能高於生活,相比那些曲高和寡的國學經典,對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墨客對對聯文化情有獨鍾,他們有的用對聯選拔人才,有的以對聯來結交朋友,有的用對聯暗諷貪官汙吏,有的純粹是為了陶冶情操。唐代的李白就很喜歡吟詩答對,曾經路過青林口小鎮,還寫了一副上聯「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

這副上聯一出,就連自己都對不出下聯,於是只好借著酒勁找尋靈感,哪知道李白越喝越多,最後竟然酩酊大醉。第二天他似乎是忘記了昨夜對聯之事,捲起鋪蓋離開了小鎮,這副上聯成了一個殘對。千百年來有多少大才子躍躍欲試,最後都對不出完美的下聯,可以說是千古絕對了。

宋朝的蘇軾對對聯文化更是運用的爐火純青,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流傳很多蘇軾對聯的趣事。蘇軾有一位好友,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名字叫佛印。佛印自幼就學習儒家的經典,而且三歲就能背誦論語和諸子百家,到了五歲的時候曾寫詩千餘首,從小就被稱為神童。

宋神宗欽仰他的風骨,賜給佛印一個法號,名曰「佛印禪師」。蘇東坡也很喜歡佛法,就經常與佛印一起談經論道,品詩論茶,兩人之間無話不談,而且互相調侃,成為了一對「歡喜冤家」。

一日,蘇軾與佛印共同出遊,路上看到幾個木匠在那裡忙來忙去,蘇軾好奇心起,就上前一看究竟,走近了發現那幾個木匠正在雕刻一隻小狗。不一會兒功夫,那隻木頭小狗已經做好,蘇軾拿在手裡左右觀看,忽然靈機一動,就對佛印言道:「我忽然想到一個上聯,不知你能否對出下聯來呢?」蘇軾不等佛印回答,便說出了上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

這副上聯仔細一看,其實是個拆字聯,首先「器」這個字有四個「口」,中間是一個「犬」字,所以說四口圍犬,而且是口多犬少。可以說拆字聯在對聯中算是很難的一種題材,如果心中沒一點「墨水」,詞彙量不多,是很難應對自如的。

佛印這時候也犯了難,恰巧此時有兩個人抬著一根木條向這邊走來,佛印略一沉吟,就想到了下聯,於是他開口答道:「二人抬木邁步來,人短木長」。這副下聯也是個拆字聯,重點是這個「來」字。古代的來寫作「來」,兩邊各是一個「人」字,中間是一個「木」字,所以是兩人抬木,中間那個「木」是長的,兩邊的「人」是短的,所以又說「人短木長」。

這副下聯一出,可謂是神來之筆,現場的幾個木匠拍案叫絕,紛紛叫好,就連蘇軾也大笑著鼓起掌來。以拆字聯對拆字聯,而且毫無違和感,又是即興應對,依然對得如此出神入化,實在是讓人嘆服。這副對聯也被後人記錄了下聯,堪稱一副妙對!

想要學好對聯,我們不妨多讀上幾本對聯好書,日積月累,相信我們也會成為對聯中的高手!

今日話題:上聯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你能對出合適的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我們一起學習分享。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上聯:和尚念經,口念阿彌陀佛,下聯經典到爆!
    千古絕對,指的是古代比較經典的對聯,而且很多時候都難以對出下聯,諸如這個上聯。筆者嘗試試對,上聯:和尚念經,口念阿彌陀佛;下聯:道士稽首,高唱無量天尊。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論壇裡幾位網友的試對,其中也不乏經典到爆的下聯:1、上聯:和尚念經,口念阿彌陀佛;下聯:孟子講課,言語之乎者也。
  • 蘇小妹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下聯,女子又羞又惱!
    蘇小妹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下聯,女子又羞又惱!哈嘍,大家好,很開心能夠和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故事,喜歡可以關注我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唐詩宋詞,經常被世人傳唱。當初除了這些雅趣,還有一項活動十分受歡迎,那就是對對聯。
  • 才女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一下聯,才女聽後又羞又氣
    說起宋朝的蘇東坡,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課本就曾多次讀過他的詩詞,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晚年的蘇東坡,官場失意,被朝廷貶到了地方上,慶幸的是,在地方任上,他認識了一個和尚,是金山寺的佛印和尚。兩人常常聚一起,互相調侃,互相學習,像有一次,兩人遊西湖,就出了一副趣對,蘇東坡出了一個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機智的佛印和尚馬上就對上了下聯:水漂東坡詩(屍),可謂是令人稱奇。
  • 才女出一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對出絕妙下聯,才女聽後又羞又惱
    古代的人喜歡作詩飲酒,當然也少不了作對聯,古代許多大詩人都是對聯的忠實粉絲。大文豪蘇東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蘇軾號東坡居士,他是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書畫無不獨領風騷。蘇軾曾經平步青雲官居高位,也曾顛沛流離九死一生,蘇軾非常的有才華,他的妹妹蘇小妹才華也不在蘇東坡之下。
  • 上聯:狗啃河上骨,下聯怎麼對?
    這幅對聯的上聯是:狗啃河上骨其實這幅對聯裡面有一個諧音,那就是「河上」,「河上」諧音是「和尚」,而蘇東坡的好朋友佛印就是個和尚,所以這上聯有人說是蘇東坡戲謔自己的好朋友佛印的一上聯。據說是蘇東坡有一天和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出外遊玩,看到一隻狗,而這隻狗呢正在啃骨頭,聰明的蘇東坡於是就想到了這一上聯。
  • 上聯:犬行雪地梅花五!下聯和我們常見的一種家禽有關
    涼亭裡面站著一個老和尚,鬚眉皆白,老和尚遠遠的望著他,還衝他笑了一下。詩人看到荒郊野嶺的有人,自然十分開心,於是就上前去問老和尚,說附近有沒有什麼住宿的地方呢?老和尚說道,附近一片都是荒郊野嶺,最近的地方也就是他住的小寺廟了。詩人問老和尚能不能借宿一宿,老和尚自然應允了。
  • 1字值10萬,觀音山70萬懸賞下聯,5年已過為何下聯仍未出?
    : 「觀音山上觀山水」 此上聯一出,會上當即就有人踴躍參與對下聯,甚至一時在網絡上也引來千百人應對。只是很可惜,鄒繼海先生出的這幅上聯看似言簡意賅,但卻沒有一個人對出合適的下聯。 隨後,為了尋求最佳下聯,觀音山景區開始向全社會徵集下聯,並不惜開出豐厚獎金,然而獎金從剛開始的5000元,提升到2萬元,再提升到4年後,即2019年中秋節的7萬元,一番全社會熱潮性質的狂對,終究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下聯。
  • 翰林學士出上聯:因荷而得藕,才子巧對下聯,成東床快婿!
    程敏政,字克勤,他自幼聰慧,後來更是以「神童」被人舉薦給朝廷。對聯在我國歷史悠久,明朝之時,更是因為有了朱元璋的大力推廣使對聯在民間盛行無比。程敏政就處在明朝那個時代,身為聲名顯赫的大才子,關於他的對聯故事也是不少。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高僧對出下聯,蘇妹聽後又惱又羞
    因此,時常聽到哥哥誇讚佛印和尚的言論之後,心中自然是不怎麼服氣的。於是,便想著能有一天將佛印和尚「比」下去。有一天,佛印和尚來到蘇東坡家裡拜訪,兩人一番交談就到了午時吃飯時間。蘇東坡便與佛印和尚一同煮了麵條來吃。蘇小妹見到這番場景,自恃才華高人一籌的她覺得「為難」佛印和尚的機會來了。當即,指著兩人眼前的麵條出了一個上聯:面對面吃麵!
  • 李良旭 :下聯與上聯
    祖父讀過幾年私塾,在村子裡,算是有文化的人了。祖父特別喜歡寫對聯,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家就會請祖父寫上幾副對聯。那大紅的對聯貼在大門上,紅紅火火的,渲染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祖父每寫好了一副,總是對著對聯,輕輕吟誦著。聽著從祖父口中吐出來的那朗朗上口,對仗工整的對聯,我感到祖父很了不起。
  • 千古絕對,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下聯更是妙不可言!
    對聯發展到宋朝,已經頗具規模,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或是吟詩作賦,或是用對聯考驗對方的實力水平,一副對聯高手對出的句子,可以贏得滿堂喝彩,甚至能千古留名。有一個上聯據說是乾隆皇帝在殿試的時候,出的一道考題。題目是「煙鎖池塘柳」,考生們面對這幅上聯一時間沒了主見,抓耳撓腮,不知如何應對。
  • 美女出上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和尚的下聯讓她大罵:臭流氓
    如今的語文教科書中,有著許多優秀的唐詩宋詞,這也使得人們在上學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認識幾個著名的詩人、詞人,其中便包括了蘇軾。蘇軾的才華,自然不用世人卻評判,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也是個著名的才女。
  • 經典對聯:上聯「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 下聯成為絕唱!
    有些人竟然因為對聯對的好就被封為大官了。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人呢?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曾經出現了一個千古絕對,這個上聯是「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下聯一直無人能夠對出!這個對聯其實並不是紀曉嵐說的,這個對聯而是來自於明朝。在明朝有個大學士叫做陳經邦。是明朝嘉靖年間的禮部尚書兼大學士。陳經邦這個人沒事的時候喜歡遊山玩水。
  • 有人出上聯,「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網友對的下聯異軍突起
    例如有人出了一個上聯道:「師姑田裡挑禾上」。睿智一點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禾上」與「和尚」同音,於是,他們對的下聯是:「美女堂前抱繡裁」,「繡裁」與「秀才」同音,上下聯可謂話裡有話,趣味盎然。前段時間,有人在網上出了一個上聯,引發了廣大網民朋友們的廣泛討論,聯曰: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
  • 才女出對聯招親,連出兩個上聯,都被「乞丐」對出,才女心服口服
    通常上聯一般有幾個數字構成,下聯業要有相同的數字組合。比如清代的和珅就出了一副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這副對聯中有數字三四五,那麼下聯也要以數字應對,而且要在相同的位置,才是一副好對子。紀曉嵐聽到了和珅的上聯,立馬對出下來:五兩六錢七把蔥,對仗十分工整,而且還間接諷刺了和珅作為內務府總管貪汙腐敗的事實。
  •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佩服佩服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佩服佩服說起文字遊戲,我國的對聯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樹一幟。融文採,說理和逗趣於一體,很多時候甚至還有其獨特的寓意和道理。如果真的要細數對聯的魅力,小編哪怕說上一天一夜,也不足以將它全部告訴大家。
  • 蘇東坡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經典,另一對聯堪稱絕對
    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和對聯有關的典故,甚至用於招親納婿,詔賢榜士所用,特別在宋朝時期更是得到了推廣,今天我們就有一副至今流傳,但卻能對上者少之又少,都不太附和。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就和高僧佛印是一對老頑童,他們的經典故事可是不少,兩人經常鬥嘴,因為都是文人,鬥起嘴來那可是說話不帶髒字就給你帶溝裡去。
  • 左宗棠一上聯:「代如夫人洗腳」,曾國藩怒懟下聯,堪稱經典至極
    一年的冬天,大雪紛飛,一大早起來,推開窗戶,只見到處都是厚厚的白雪,小爾烈和幾個小和尚見此,高興極了,連蹦帶跳的來到了院中堆雪人。一會,幾個人堆了一尊雪觀音,非常的端莊大氣,寺中的方丈走過來一見,笑了笑,吟出一上聯上聯:雪堆觀音,日出化身歸南海這上聯將這一切描繪淋漓盡致,比喻的非常巧妙,聯中之意是說,用白雪堆成的觀音,在日出太陽後,便會融化,回歸南海,言畢,便讓小爾烈和在場的小和尚們應對下聯,就在大家還在苦思冥想,抓耳撓腮時,小爾烈脫口而出一下聯來下聯:雲排羅漢,風吹漫步到西天
  • 舉子給村霸寫對聯,上聯都是數字,連起下聯竟讓村民暗爽不已
    舉子給村霸寫對聯,上聯都是數字,連起下聯竟讓村民暗爽不已就像我們平常所讀的古詩一樣,對聯和它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句子營造出一種很廣泛的意境,或者表達出一種很深邃的思想。因此不同於現代人在表達事物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方法,古代人往往會通過對聯來表示他們對社會現狀的認知,對自己生活狀況的認可或者厭惡,對自己身邊的人的一種喜歡或者討厭。傳說在吳淞巖間,曾經有一個宦官,但並不是因為他本人的行為不當,而是她娘家人仗著他的權勢,在村莊內十分的蠻橫,甚至成為了村莊的一方霸主,沒有任何村民敢過來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