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學術頭條
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企鵝雖然是鳥,但不會飛,行走時腳掌著地,身體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維持平衡,一搖一擺的,十分可愛。
不過,可愛的企鵝也有非常讓人無語的一面。
在育雛的過程中,帽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和阿德利企鵝(Adélie penguin)不願將卵不加保護地留在巢中,即使是在排便的時候,也不會走開,但是它們同時也不想讓糞便汙染巢穴。
因此為了同時確保了卵的安全性和巢穴的清潔度,它們只好選擇將糞便噴射出去。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知道這種鳥能將屎噴多遠呢?它們需要產生多大的壓力才能把屎噴出來呢?
2003 年的時候日本發光生物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Luminous Organisms)的 Victor Benno Meyer-Rochow 教授帶領團隊前往南極探險,想收集當地的海洋蠕蟲和被一種稱為春蟲的微小陸生昆蟲的樣本,以作進一步研究。
但在收集樣本的過程中,他們還拍攝了大量的企鵝照片,用來演講。在隨後的一次演講過程中,一名年輕女子對 Meyer-Rochow 一張企鵝在巢中孵卵的幻燈片提出了問題,她想知道照片中放射狀的白色和粉紅色線條是什麼,以及企鵝是如何製造他們的。
這一問題激發了 Meyer-Rochow 教授的興趣。他通過測量,得出企鵝便便噴射的長度大概在 30-40cm,隨後與匈牙利洛蘭德·埃特沃斯大學(Loránd Eötvös University)的 Jozsef Gal 教授一起計算將糞便噴出所需的直腸壓力。
結果發現,企鵝將便便噴射出來時所需的壓力大概在 10-60kPa。而正常人的直腸肌承受壓力在 2.67kPa 左右,一旦壓力超過 7.33 外括約肌和內括約肌都會鬆弛,直腸內容物就會不由自主的排出。顯然,企鵝直腸所能承受的壓力遠高於人類。
這一研究在 2005 年成功斬獲了當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對此 Meyer-Rochow 教授表示,「企鵝排便時的壓力至少是汽車輪胎壓力的一半,對於一個只有人類體積三分之一大小的小傢伙來說,這個數值非常驚人。
而在最新的研究中,Kochi University 的 Hiroyuki Tajima 教授和高知縣桂浜水族館的 Fumiya Fujisawa 注意到,2003 年的論文只考慮了水平方向的噴射,但企鵝排洩時糞便射出的角度明顯不是水平的,特別是當巢穴位於較高的地方,或者企鵝可能站在巖石上的時候。
因此,研究者使用牛頓方程計算得出,企鵝糞便的最大飛行距離應該在 4.39 英尺也就是 1.34 米左右。他們也重新探討了實現這種軌跡所需的直腸壓力的問題,並發現它會比最初的估計值高一點。
但是,他們指出,他們的簡化方程式並未考慮到糞便消化道和空氣中的流體動力學,「它們留待以後的工作」。
至於為什麼他們選擇重新審視企鵝噴射糞便時所涉及的物理學,作者這樣解釋:「這種(糞便噴射)爆發有時會使飼養員在水族館等飼養環境中感到尷尬。
因此,了解它們的糞便究竟可以噴射多遠,實際上很重要。這樣的信息能使飼養者免於危機,也對於為飼養者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提供新的指導思路。」
資料來源: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0/07/poopy-projectiles-penguins-can-fling-their-feces-over-four-feet-study-f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