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安徽肥東縣公安局破獲起非法獵捕、收購珍貴野生動物案件,涉案嫌疑人汪某、闞某因宰殺3隻河麂,均已被批捕。河麂已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跟隨小編來了解下河麂這種動物吧!
河麂別名獐、牙獐,屬於鹿科,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河麂生性膽小,兩耳直立無角,感覺靈敏,善於隱藏,也善遊泳,人難以近身。如今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外觀:小型鹿,體色為棕黃色,如何區分麝、鹿、獐?
鹿科獐屬的獐別名河麂,但明明鹿科下面還有個麂屬。再把鹿的定義擴大到整個鹿上科,和鹿科並列的還有個麝科,在方言裡各種麝還常被喚為香獐子。講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被繞暈了?要想知道它們究竟是哪一類,可以這麼做排除法:要腦袋上有角,就肯定不是獐和麝;如果提到能從它身上取香,就應該能排除獐和麂。

河麂為小型鹿,體重約15公斤,體長約1米,肩高與臀高大致相等。雌雄均不具角。四肢壯而有力,蹄粗鈍。尾短。在鼠蹊部有鼠蹊腺1對。毛粗而長,體側及腰部之冬毛長達40毫米,呈波狀彎曲。體背及體側顏色一致,為棕黃色。耳背棕色,耳內側灰白色,下頦和喉上部白色。腹部中央和鼠蹊部淡黃。四肢棕黃。

意外:河麂居然還長有獠牙!
作為食草動物的雄河麂上犬齒發達,突出口外。河麂的獠牙在吃東西的時候,它們的獠牙會倒下來,免得吃吃吃的時候碰壞。但要是進入了戰鬥狀態,獠牙就會「嗖」的一下立起來。看到獠牙直立的獐,你就該知道它們已經做好戰個痛的準備了。

了裂齒是現生肉食目動物的標誌,那玩意兒是用來割肉的。而犬齒,本質上是一種用來搏鬥、殺敵的武器。讓我們來看看河麂的獠牙,這玩意兒長是長,但是不夠粗壯。想用它來刺穿別的動物的頭骨,或是刺入兩枚脊椎之間讓別的動物瞬時斃命,似乎有點強鹿所難。但用它刺入血肉,劃開皮膚,還是綽綽有餘的。在繁殖季,雄河麂會用這種武器互相打鬥,打鬥時它們甚至會用獠牙劃拉對方的臉。這都是為了奪取雌性的青睞。打鬥通常在其中一方低頭認輸或者逃跑的情況下結束。雌性獐在繁殖季節以外不具有很強的領地性,但是在小鹿出生的前後這段時間母鹿會顯示出攻擊性,把靠近小鹿的其他母鹿驅趕走。

習性:別看長有獠牙,其實膽非常小
河麂生活於山地草坡灌叢、草坡中,不上高山,喜歡在河岸、湖邊等潮溼地或沼澤地的蘆葦中生活。棲息於河岸、湖邊、湖中心草灘、海灘蘆葦或茅草叢生的環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島林緣草灌叢處。它們選擇附近有水的草灘或稀疏灌叢生境。善遊泳,能在島嶼與島嶼和島嶼與沙灘間遷移。

當河麂遇到敵害時,就是一個大寫的慫。河麂較為傾向於依靠隱蔽來躲開危險,有資料說,未成年的獐遇到危險時能夠一動不動地站上一個小時。獐的獠牙,強於內鬥,不善禦敵,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能夠捕獵河麂的肉食動物,例如狼、豺、豹、虎、人,戰鬥力都能碾壓河麂,反戈一擊也止於兔子急了也咬人的程度。實在躲不開了,河麂會弓著背蹦跳著跑,這一點也有點像兔子。
價值:牛有牛寶,獐有「獐寶」
河麂別名獐,市面上俗稱的「獐寶」,是幼獐吮吸獐奶後在胃中結積的奶塊,屬於名貴稀有藥材。幼河麂吮吸河麂奶後在胃中結積的奶塊(民間俗稱「獐寶」),更是數百年來在江浙太湖流域民間廣泛應用的名貴藥材,主治小兒疳積(民間俗稱「奶癆」)等消化不良症功效顯著。
結語:匹夫無罪,懷「獐寶」其罪
河麂的自身優越條件招來了殺身之禍,河麂受到亂捕亂獵,被剝皮取骨賣肉,危害最嚴重的是在每年5-7月份的繁育期,偷獵幼河麂,獲取「獐寶」。原本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河麂分布區已大大減少,加上如此過度捕獵,加劇了河麂資源的瀕危。
你也喜歡野生動植物嗎?歡迎大家關注一起討論分享動植物知識
(圖來源於網絡,如侵權,留言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