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出現一珍稀動物,長著獠牙卻無戰鬥力,一有危險就逃跑

2020-11-29 雪靈谷動物地理

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裡,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不僅是植物的王國,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裡分布著一種珍稀物種——鼷鹿,身材十分嬌小,外形像鼠類也像兔子,外貌萌萌噠!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公開一組鼷鹿高清影像,記錄到鼷鹿最真實的狀況。陽光透過樹林照射下來,灌木叢裡鑽出一個可愛的小精靈,鼷鹿睜大黑而亮的眼睛,四處巡視,雙耳不時擺動,探聽四周的聲響。

它是偶蹄目、鼷鹿科、鼷鹿屬的一種動物,喜歡在低海拔地區的森林灌叢活動,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中。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羅愛東介紹,鼷鹿目前已知共38個亞種,中國是鼷鹿分布區的最北緣,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有分布。

01「迷你界萌教主」,像鼠類又像兔子,長著獠牙但無戰鬥力

也許是因為它身材太嬌小,也許是因為它長相實在太可愛,人們更喜歡叫它小鼷鹿。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偶蹄動物,外形似鼠非鼠,似鹿非鹿,又有點像兔子,擁有黃褐色的毛,喉部有白色縱行條紋。

小鼷鹿看上去呆呆的萌萌的,四肢纖瘦,眼睛又大又圓又黑,長相十分惹人喜愛,所以人們給了它一個封號叫「迷你界萌教主」,也算是獨成一派了。

根據生物學家研究得出數據,小鼷鹿體長42-48釐米,尾長5-7釐米,肩高不足33釐米,體重只有1.5千克左右,不超過2千克,相當於一隻小兔子大小。也許是因為它個子太小了,就像老鼠一樣,剛剛被發現的時候,有人將它稱作鼠鹿。

小鼷鹿頭頂上沒有角,但是嘴裡卻長著獠牙,雌性鼷鹿的獠牙比較短,不會露出嘴外;但雄性鼷鹿的獠牙比較發達,會露出嘴巴外邊。

小到可以趴在你手掌上的小精靈,卻長著獠牙,是不是有點反差萌啊?雖然它們有獠牙,但卻不具備攻擊性,別說是比它大的動物了,就算遇到比它小的動物,都不會去攻擊。它的戰鬥力為零。

據科研人員介紹,雄性鼷鹿的獠牙,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獠牙正是它們爭奪配偶時,戰鬥的主要武器。

02性格機警擅長逃跑,遇到天敵毫無抵抗力,一有風吹草動就躲起來

小鼷鹿外形小,沒有禦敵能力,所以它養成了機警謹慎的性格,只要發現周圍有風吹草動,就會立馬逃跑,躲到安全的地方。你別怪它膽小,因為體型小的它遇到強敵時,只能選擇以最快速度逃跑。

羅愛東介紹:「像鼷鹿這麼小的動物,如遇貓科動物等天敵,幾乎沒有任何防範能力,只有時刻保持機警,才能在茫茫林海中存活。」

為了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小鼷鹿會選擇在夜晚活動,在夜色的掩護下,外出覓食。縱橫交錯的灌木叢是它的安全屏障,倘若天敵想要在複雜的環境中,捉到體型袖珍的小鼷鹿十分不容易。

它的速度也非常快,加上擁有機警的性格,所以一般的獵食者對鼷鹿是無可奈何的,也沒本事將它們捕到。

它喜歡吃無花果、炮仗花、雲南石梓等植物的花果,食物不夠充足的時候,它們也吃青草、幼苗、大豆葉、紅薯、木薯等的嫩葉和草根。

雖然個子小小的,但是它們進食的速度很快,囫圇吞棗地將食物吃下去,然後回到自己的小窩,通過反芻的方式來將食物磨碎,然後慢慢消化。

03慌不擇路跳水逃生,但出水後臥地不起,容易被捕

小鼷鹿雖然足夠靈敏,但也會有慌不擇路的時候。它很怕水,但當它遇到危險,野外生存經驗不足,就會選擇涉水逃生。

觀察小鼷鹿的野外日記,記錄下小鼷鹿涉水逃跑的經歷。小鼷鹿沒能及時躲藏起來,窮途末路,只能選擇跳水,水面泛起漣漪。其實,小鼷鹿的潛水能力還不錯的,沒多久就能遊到對面岸上,但是上岸後會跑不動。

每一次涉水,剛出水時都臥地不起。小鼷鹿都需要將皮毛晾曬乾,行動變得特別遲緩。這種狀態大約會持續半個小時,如此一來,天敵很容易就能將它捕捉,人來也能輕易活捉它。這大大增加了小鼷鹿的生存風險。

《雲南日報》曾報導,2006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在距離勐臘縣城14公裡的南臘河中上遊名為「大沙壩」的地方,修建一座大型水庫。

水庫建成蓄水後,形成的水面割裂了小鼷鹿的部分棲息地,如果它們要大範圍活動,就得涉水過河。於是,相關部門在一個小鼷鹿通道上,建設了一座橋,並且種上植物,讓小鼷鹿有一條「綠色通道」去到河岸對面。

04雌雄交配後各奔東西,邊哺乳邊懷孕,一年最多能生育三次

鼷鹿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偶蹄類動物,它們保留著許多原始特徵,在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價值很高。小鼷鹿的繁殖特點很突出。

小鼷鹿性格孤獨,很多時候都是單獨行動,直到發情期,雌雄成對,才會相聚在一起覓食。然而,雌雄交配之後,就各奔東西了,仿佛是毫不相關的兩隻小獸。

鼷鹿媽媽生下寶寶後,不久就繼續發情,可以接著受孕。甚至可以一邊哺乳一邊懷孕,孕期約4個月,因而一年最多能生育三次。不要以為鼷鹿媽媽太多情,這只是鼷鹿繁衍生息的特點。

鼷鹿寶寶出生後很快就能站立,5個月左右就會達到性成熟。它們的繁殖能力強,適應環境的能力也不差,但還是因為數量稀少,而被列為瀕危物種。

結語

據了解,為了完善對鼷鹿分布的了解,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了鼷鹿全境調查項目,目前已對鼷鹿生存環境進行評估分級並製作出《西雙版納鼷鹿潛在分布區域圖》。為了不讓這種可愛的食草動物走向滅絕,我國將其列為了一級保護動物。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物學研究》期刊

相關焦點

  • 神農架發現一動物遍體雪白,頭頂有兩隻角,常用舌頭舔眼睛
    但它的體內結構以及各種臟器,與其他的小麂並無差別,也具有繁殖後代的能力。神農架不是第一次發現白化動物了,早在五十年代,神農架一位藥農在深山密林的熊窩中發現了一隻小白熊。在那之後,人們陸續在神農架地區陸續發現了白竹鼠、白毛冠鹿、白大鯢、白蛇、白烏鴉等多種野生白化動物。神農架的原始森林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是國內白化動物最多的地方之一。那麼,神農架為何頻繁出現白化動物呢?
  • 四肢細長,長著四顆獠牙卻幾乎沒有戰鬥力
    如果當初二師兄長這個樣子,說不定高老莊高小姐就嫁了呢!  鹿豚的跟其它野豬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它長了四顆獠牙,下獠牙和野豬一樣,突出唇外,但是上獠牙的生長近乎於自虐了,上獠牙向上突破口腔和鼻腔,再長出來,向上彎曲。而且上獠牙會一直生長,不會停止。
  • 四肢細長,長著四顆獠牙卻幾乎沒有戰鬥力
    由於它們的獠牙不停生長,這就導致它們年紀大的,獠牙很可能會刺穿它們的眼睛甚至頭骨。儘管這樣,它們也不會想辦法弄斷自己的上獠牙。留著它們的獠牙,不是用來打架的,打架的話有下獠牙就夠了,何必還留著對自己有危險的上獠牙呢?
  • 南山牧場現野生林麝,分泌麝香名貴如黃金,長著獠牙卻無攻擊力
    野生林麝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於瀕危物種。主要棲於針闊混交林,也適於在針葉林和闊葉林的生境生活。01體型嬌小長相低調,長著獠牙卻無攻擊力林麝又叫南麝、森林麝、黑獐子、香獐。在麝科動物裡,林麝的體型嬌小,長相低調。雖然沒有出色的外表,但是嬌小柔弱的樣子,十分惹人憐愛。
  • 安徽肥東現最原始的鹿科動物,性膽小,卻和食肉動物一樣長有獠牙
    在鼠蹊部有鼠蹊腺1對。毛粗而長,體側及腰部之冬毛長達40毫米,呈波狀彎曲。體背及體側顏色一致,為棕黃色。耳背棕色,耳內側灰白色,下頦和喉上部白色。腹部中央和鼠蹊部淡黃。四肢棕黃。牙獐意外:河麂居然還長有獠牙!
  • 吉林樺甸發現長獠牙的香獐,雄性爭鬥很兇猛,遇老虎卻沒命逃跑
    近日,一頭長著獠牙的香獐出現在吉林省樺甸市,只見它一身棕色毛髮,頭上沒有角,眼睛又黑又大,耳朵上長滿了絨毛。經過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的辨認,這是一隻雄性野生香獐。香獐的中文學名叫河麂,又被稱為土麝、牙河麂。此次是吉林境內首次發現野生香獐,具有生態意義。香獐的外形長得像麝,但體型會稍大,是鹿科獐屬的一種。
  • 小興安嶺發現神奇動物,渾身散發香味,長相兇狠卻毫無戰鬥力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小興安嶺成為了野生動物的天堂,有非常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在這裡生活。,渾身散發香味,長相兇狠卻毫無戰鬥力。而原麝的出現是很有意義的,這意味著原麝的種群數量得到了恢復,而原麝作為東北虎的獵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東北虎的數量恢復有所幫助。
  •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已知藥用植物部139科、782種,佔全國已知藥用植物總數的14.2%。 (三)保護珍稀的動物種群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地。
  • 西藏阿里現一珍稀動物,像貓又像虎,無固定「房子」能咬死一頭狼
    西藏生物影像調查機構,對西藏阿里地區岡仁波齊以及瑪旁雍錯附近的生物,進行的影像調查時,發現了許多珍稀的鳥類、昆蟲、兩棲爬行等野生動物,讓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調查,發現了一種珍稀動物——猞猁。這一調查發現,證明西藏阿里地區也有猞猁種群生活。猞猁是珍稀貓科動物,也是國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常常棲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帶。不過,它沒有固定的「房子」居住,而是喜歡四處流浪。
  • 別怕,它們雖長有「獠牙」,卻都是吃素的
    沒錯,這確實有一對約 6 釐米長的上犬齒突出於唇外。這物不免令人想起已滅絕的劍齒虎。不要被這對銳利的獠牙嚇到,它不愛吃葷,只吃素。獐無角,但雄獐的上犬齒卻異常發達,是它們搏鬥的利器。可見,毛冠鹿雖然生性謹慎,但卻是很有好奇心的動物。
  • 南美珍稀動物犰狳落戶南京 一妙招防止它們挖洞逃跑
    中國江蘇網5月31日訊(記者徐昇)作為食蟻獸和樹懶的近親,犰狳(qiúyú)全身披著堅硬的鎧甲,遇到危險卻能迅速把自己蜷成球躲避敵人。近日,4隻犰狳遠渡重洋從南美洲來到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目前居住在澳洲動物區。
  • 西雙版納一野生動物,綽號「五爪金龍」 ,能把自己吃撐死
    龍是傳說中的動物,沒人見過它的廬山真面目。有人推測,龍的原型是巨蜥。在我國西雙版納地區棲息著一種綽號「五爪金龍」的巨蜥,它就是圓鼻巨蜥。當圓鼻巨蜥找不到食物時,它也會吃動物腐爛的屍體,但相比之下,它肯定更喜歡吃新鮮的肉食。圓鼻巨蜥吃東西就像蛇一樣,不加咀嚼,一口吞下。傳說圓鼻巨蜥能夠一口吞噬任何出現在它眼前的食物,有時候也會一口吃撐成胖子,甚至有時候會把自己撐死。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有珍稀動植物種群,是地球上少有的動植物基因庫!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勐海縣境內。總面積2854.21平方公裡,它的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外矚目。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溼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象,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
  • 沒有天敵,不懼毒果,卻有被自己獠牙幹掉的危險
    每逢過年,農村都有殺年豬的風俗,家中養的白白胖胖的豬也就到了它生命的盡頭。在東北農村,一到快過年了,分散在天南地北的家人就又能坐在一起,吃上熱騰騰的豬肉燉粉條,再來兩盤豬肉大蔥餡的餃子,就上兩瓣蒜,別提多有愜意。小時候看著圈裡的豬每天吃飽了就睡,不用上學,別提羨慕了。
  • 馬拉松西雙版納植物園開跑 在奔跑中遇見珍稀瀕危動植物
    馬拉松西雙版納植物園開跑 在奔跑中遇見珍稀瀕危動植物 2017-09-17 16:38: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明明只吃草,這種動物卻因為長有恐怖獠牙,被稱為「吸血惡魔」
    在我們的認知中,食草動物不存在犬牙,獠牙就更不可能。通常情況下,食草動物因為要咀嚼草木,從而導致它們的臼齒會非常發達。而只有吃肉的獵食動物才會想出長出發達的犬牙,有利於撕裂列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是與眾不同,明明只吃草,卻長出了一對大獠牙,直接露在外面。
  • 家豬放生後會像野豬那樣長出獠牙?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同時退化了還有毛髮,野豬的毛髮大都比較的長且厚,而家豬則較短且稀疏。家豬放生野外能否長出獠牙?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首先,野豬的獠牙其實就是「特異化」的犬齒,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攻擊和自我保護,其次是用來挖掘地面。挖掘地面這一特點,即使是被馴化千年後的家豬依然保留著這個習性。
  • 我國首次在西雙版納拍到全球最小偶蹄動物鼷鹿高清影像
    在近日召開的雲南自然保護區成立60周年鼷鹿保護監測階段性成果發布會上,科研人員證實我國西雙版納地區是鼷鹿分布區的最北緣,同時還對外公布了首次人工拍攝到的鼷鹿高清影像。它的體形只略比野兔大,體重1.3至2.0千克,體長420至630毫米,肩高約200毫米,面部尖長,無角,雄性有發達的獠牙,四肢細長,前肢較短,是現有反芻有蹄類動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為了完善對鼷鹿在中國分布的了解,2016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了鼷鹿全境調查項目。
  • 野豬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感興趣你就來了解一下
    疣豬比較小,一般公豬也破不了100kg,所以體型雄豹以上的貓科基本都可以做到無差別擊殺,非野憑藉群體力量也可以隨意捕殺,僅有獵豹和母豹需要欺凌一下縮小。疣豬的獠牙巨大彎曲朝上,基本上和犀牛一個反抗模式只是重量級差了太多,獠牙的殺傷力很難發揮。所以總體來說是比較安全的獵物,雖然已經是同重量級反抗激烈的那種獵物了,但太小,沒見過哪個動物捕獵疣豬時受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