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旅遊雜誌訊(記者 包德帥)他們身穿紅馬甲,手拿記錄本,看見每一個居民,都送上一個燦爛的微笑;他們早出晚歸,穿梭於每個樓棟之間,走到每到一戶居民家裡,都噓寒問暖 了解詳情;他們鬥志昂揚,繪織著社區和居民的網格線,解決完居民的每一個困難,都心滿意足 為群眾值得。他們,就是煙臺蓬萊區新港街道聚興園社區的網格員!
他們是安全隱患排查員
網格員:郝金星
郝金星的網格範圍是蓬達花園2、3、5、6、10號樓及大門以西門市,作為網格員隊伍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他展現出退休不褪色的黨員風採。蓬達花園居民反映最多的是暖氣管道改造問題,因為管道老化所以近幾年經常出現管道破裂而導致停暖的情況,居民反映較為強烈,郝金星通過與物業多次溝通協調並上報社區,街道黨工委得知消息後積極對接熱力公司,得到了今年會加裝閥門的答覆,並會在2021年進行小區改造。郝大叔為人善良,待人誠懇,工作中不遺餘力,老黨員的餘溫餘熱讓居民深受感染。
他們是左鄰右舍調解員
網格員:姚功慶
姚功慶的網格範圍是蓬達花園1、4、7、8、9號樓及大門以東門市,近期他接到一名住戶反映鄰居佔用公共區域的電話,經過現場了解後,他發現公共區域被廢紙箱和飲料瓶佔滿,出入很不方便,左鄰右舍和物業多次上門協調未果。於是他先了解了物業法、消防法等條例,理順思路後到該業主進行宣傳、引導,經過耐心勸解,告知其易燃品佔用公共區域的危害後,業主受到觸動並同意處理,這件事不僅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緩和了鄰裡間的矛盾,鄰裡關係好了,小姚心裡滿是欣慰。
他們是環境衛生督察員
網格員:沙進明
沙進明的網格範圍是新世界花園101-108、109、115、116、122、124、125號樓及所屬門市,在他走訪排查的過程中,103、104號樓等業主反映綠化帶內有各種生活垃圾,現場拍照留存後他自行走訪周邊的住戶,發現大多是群租房的工人,通過耐心地與居民講解維護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和普法宣傳教育,提醒大家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做好互相監督,環境衛生明顯改善。在颱風期間,有很多垃圾堵塞排水口,時間久了就會囤積雨水並滲透到居民家裡,他冒雨和物業清理乾淨,老百姓打開窗戶紛紛為他們點讚。
他們是房屋漏雨修補員
網格員:李海英
李海英的網格範圍是新世界花園111-114、117、118、123、128、129號樓,幾天前她接到118號樓房屋漏雨的電話,通過實地查看,確實存在問題,了解情況後她當場聯繫物業進行溝通,協調後物業回復待天氣好轉後立馬維修,三天後業主簡訊答謝已維修完畢。
他們是交通秩序維持員
網格員:李豔
李豔的網格範圍是新世界花園110、119、120、126、127、130-133號樓及所屬門市,在走訪過程中,看到132號樓下有居民在討論,她便上前了解,原來是因為樓東頭是死胡同,所以車只能從西邊出入,但是出入口經常會被個別居民的車堵住,導致上下班極其不方便,於是她把現場拍了照片後發給了物業經理,一會兒就來了物業保安,記下車牌號並聯繫到了車主對其進行勸導。打那以後,每到上下班的時候李豔都會去路口看看,上班的路暢通了,居民的心也敞開了。
他們是關愛老人保障員
網格員:曲海員
曲海員的網格範圍是半島藍灣1-9、10-12、15、21、22、26、36-41號樓及家家悅超市,9月1日晚上,她接到9號樓一位老人反映樓上衛生間管道漏水的電話,老人說多次到樓上協商未果,兒子兒媳也在外地沒法回來,家裡只有兩位70多歲的老人,如果地上一直有水早晚會有滑倒的危險。她了解情況後,老人的情況牽掛著她的心,兩次登門和樓上住戶進行協商,經過耐心的勸說和溝通後,樓上同意聯繫物業進行查看,找到了漏水點並進行維修。「您老最需要的是陪伴,子女不在家,不能讓你們孤獨,我會經常來照顧你們的」,「真是個好閨女!」
他們是生活便利普及員
網格員:凌靜
凌靜的網格範圍是半島藍灣16-20、25、23、24、29、34、35、50-53號樓及港務局家屬院藍灣幼兒園,她接到過16號樓業主的訴求,業主希望小區的生活繳費可以在手機上操作,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她通過了解後,原來現在的水費、天然氣費、暖氣費均可通過手機自助繳納,考慮到有些業主年紀比較大,她就用微信截圖標註的形式,把操作流程一一發到群裡,並計劃在後期會做一套系統的手機繳費流程在網格群中普及。「小凌不光人長得漂亮,事做的更漂亮,哈哈哈」,同事間互相打趣。
他們是志願活動組織員
網格員:閻玉娜
閻玉娜的網格範圍是半島藍灣27、28、30、31、32、33、42、43、45-49號樓。她不僅僅是網格員,還是新港街道志願服務隊隊長,她心地善良,熱心公益,以實際行動,溫暖一座城,以矢志不渝踐精神,感動你我他。疫情期間,她任勞任怨,和街道黨員幹部為社區築起了不倒長城。今年以來舉辦了30多場志願服務活動,關愛老人、公益問診、文藝匯演、貧困助學等等,只要有愛的地方,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他們是保家除害消防員
網格員:張健
張健的網格範圍是蔚藍彼岸和亞泰蘭海的居民和周圍門市、企業等等,在走訪過程中他接到蔚藍彼岸小區有業主反映在單元入戶門處有一個比較大的馬蜂窩,正值學生開學季,存在危險隱患。收到訴求後,他前去了解,發現網格內有四個馬蜂窩,分析了現場情況後認為無法自行解決,於是他撥打了消防電話。為了周圍居民的安全,他到處奔走告知附近的居民關好門窗以防受到傷害,最終在消防隊的幫助下,將蜂窩安全處理完畢,此事在他的網格群裡產生了不小反響。
他們是黑夜歸家點燈人
聚興園社區位於蓬萊經濟開發區中心腹地,是巨濤重工、大金重工等許多大型用工企業職工居住配套社區。網格員們摸排中發現很多居民都是早出晚歸,摸排過程遇到困難。每當夜晚來臨,他們就自發的在小區門口、樓棟門口點亮回家的燈,居民回家的路是黑暗的,看到他們的堅守心裡是溫暖的,感動的。
如果說社區是基層治理的關鍵一環,網格就是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小網格、大治理,每一個「格格」,他們身上都肩負著大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