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亞歷山大大帝,一般人肯定會被其非凡的成就所折服。
在12年的時間裡,亞歷山大大帝不僅將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國收入囊中,還使得自己成了古埃及的法老。不過,對於考古工作者而言,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卻更具吸引力。
根據一些說法,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就在以他命名的亞歷山大城。據說,後來很多著名的統治者都去過此處,而且,每個故事都很有趣。比如:凱撒,他被告知必須是晴天日光直射時方可入墓,且時間不可久待。但是,凱撒偏偏不信,直接拿著火把闖入了好幾次,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於是,凱撒心中默默祈禱,才使得其順利進入,並在陵墓中待了很長時間。
不過,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卻在幾個世紀後突然「消失」了。因此,有人說:是因為亞歷山大城的海平面比較低,雖然,城市一直都在,但是,該陵墓卻早已被海水衝毀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則是,亞歷山大大帝當年根本沒有葬在亞歷山大城,而是被後來的埃及國王託勒密不知埋到了哪裡。其理由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的靈車在回到馬其頓的途中被劫,幾個月後,他的金棺就出現在了亞歷山大城。
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二種說法,為何會有人攔截他的靈車?
要知道,亞歷山大大帝即使放於現代,也會是「男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更別提在當年了,不然,他也不會成為古埃及的「法老」。
在古埃及,「法老」可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而亞歷山大當年的那些英勇壯舉,肯定會讓人們將他當成「神」來膜拜。
只是,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大家都忙著爭奪統治權。以至於,亞歷山大大帝那被處理過的屍體,在巴比倫宮殿的地下室放了一年的時間。
之後,等大家瓜分完亞歷山大大帝的地盤之後,才記起他這位前任領袖,便開始忙著他的身後事。不過,亞歷山大大帝並沒有回到自己的故土,而是永遠的待在了古埃及,「陪著」古埃及的最後一個王朝「託勒密王朝」。
雖然,古埃及的託勒密王朝是「託勒密」開創的,但是,在亞歷山大時期,他只是當地的一個總督。後來,在亞歷山大去世後,經過一番爭鬥,託勒密才開創了這個王朝,自稱為「法老」。並且,託勒密王朝的出名,不是因為開創老祖「託勒密」,而是託勒密的後人——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她是託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法老,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埃及豔后」。
若是翻翻後來的幾任羅馬皇帝拜訪亞歷山大大帝陵墓的故事,大家可能會有一個小小的疑惑,那就是:這些皇帝無一例外都沒有談及該陵墓的任何細節。
最後一位拜訪者是卡拉卡拉皇帝,公元215年,卡拉卡拉來到亞歷山大城,隨後,鎮壓了一場叛變,自此,該陵墓就沒有了任何消息。於是,近代的很多研究者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也許從來就沒有存在過,而且,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回國的靈車被劫,也許和他生前的一個願望有關,去世後放於幼發拉底河。
那麼,為何亞歷山大大帝的追隨者會為他建造陵墓呢?
其實,對於一位如「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沒有誰不希望得到他的「庇護」。至於在亞歷山大城存在了幾個世紀的陵墓,卻是至今無人可以考據它是否真的存在過。
難道史料所記載的內容,只是為了杜撰一個故事,讓這位偉人繼續「活」在人們的心中?也許當年的那場「攔截」事件後,便沒有人知道亞歷山大大帝的下落了。
此外,對於託勒密究竟有沒有「搶到」亞歷山大的靈柩,沒有人可以證實,而能證明的不過是幾個月後多出的一個金棺。
可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成了古埃及歷史中一個謎,至今還有不少考古學家執著於發現他的陵墓。
既然3000多年前的法老墓都能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那麼,如果該陵墓真的存在,就沒有理由不被發現,畢竟,現在的考古設備太先進了。當然,也有人笑侃,既然是神的「兒子」,沒準重新回到了某個地方。
作為一個時代的偉人,有太多的人想從其陵墓中找一找他當年的那些偉績的痕跡。不過,據說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的屍體並不是按照古埃及「木乃伊」的方法處理的。若真是這樣,那麼,當年他若真的下葬於亞歷山大城,「他」還是完好的嗎?
當年,託勒密將亞歷山大大帝的屍體截留在了埃及,也許就是想得到他的「神佑」。至於其它神的力量,無人知道託勒密有沒有見過,但亞歷山大大帝的非凡,他卻是知道的。如果託勒密要做「法老」,他的內心自然無比希望有「神」的保佑,也許就是託勒密一手策劃了該事件。
那麼,該如何阻止其他人來搶亞歷山大大帝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障目法」,弄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陵墓,而真正的墓葬處,只有託勒密自己知道。
參考資料:
【《亞歷山大遠徵記》、《亞歷山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