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攝食功能的體位是坐位,但是為了保證吞咽正常,良好的豎頸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豎頸不良,需要他人用肩部控制患兒豎頸或者坐在矯正椅上將頸部控制好,如果進食姿勢不正確,加上過度緊張和不隨意運動,就會影響舌、口唇及下頜動作,所以給患兒進食時,首先要調整患兒的全身姿勢。各個類型的患兒進食時選擇體位有以下基本原則:
要避免引起全身肌張力增高,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運動或者異常姿勢的出現,身體兩側對稱,一切動作都從身體中線開始。
禁止從仰臥位平躺進食,這樣容易引起患兒發生窒息,並且仰臥位時,患兒軀幹常常後挺,使吸允以及吞咽變的更加困難。
避免小兒頭向後傾,因為頭後傾患兒難以咽下食物,容易引起窒息
避免前推患兒的頭部,以免造成患兒頭部更加用力的後仰
不能直接將食物倒進患兒的嘴裡,這樣會使患兒嗆咳,而且不能幫助患兒學會吸允。
當然所有的患兒不可能只適用於一種體位,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上述幾個進食體位的原則,根據患兒的自身特點,選擇一個最適合患兒的進食體位。例如:為了保證姿勢的穩定,在椅子上坐著進食的時候,需要配合使用桌子或者說是桌椅配合的矯正椅。但應注意下述情況:
臀部向前滑動容易出現脊柱的後彎,因此要注意椅子的防滑性能,可以使用安全帶活著外旋固定椅子。
要將雙側上肢置於桌子上,用前臂支撐身體,以保證軀幹的穩定。
癱瘓較重側的上肢容易向後伸展,應讓患兒坐在帶桌子的矯正椅上,將雙側上肢放置在桌子上,使雙上肢在其視野範圍內,並且確定其能夠支撐身體。
桌子合適的高度對於保證上肢最大限度發揮作用非常重要,對於豎頸好的患兒,下肢外展30度時,雙肘與地面的高度就是最合適的高度。
豎頸不良和攝食過程中出現聯合反應的患兒,他們在進食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明顯的軀幹屈曲或者側屈,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桌子的高度要取決於腋窩到地面的高度,以確保軀幹和頭部的正確姿勢。同時也要考慮坐位的高度和深度,當膝關節屈曲90度時,雙足與地面能夠保持平行接觸。選擇一個合適的矯正椅對於患兒保持正確姿勢是很必要的。
注意:年長兒即使姿勢不良,但由於已經習慣了某一種姿勢,也能完成每天的進食活動。突然讓其糾正異常姿勢,會感覺到比較痛苦,攝食能力明顯減退的例子也比較多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姿勢並不是改變全部異常姿勢,多數可從控制肩頸部位開始,達到減輕噁心和嘔吐的目的。
REF: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
收藏閱讀:
早期發現 | 原始反射 | 發現發育異常 | 嬰幼兒發育規律 | 兒童發展裡程碑以及發展警示
運動
大運動發育對照表 | 臥位轉身坐立的家庭訓練方法 | 刺激患兒頭部抬起 | 頭的豎直反應 | 頭頸與軀幹分離運動 | 頭控訓練 | 異常坐姿 | 徒手牽拉 | 膝反張 | 姿勢反射 | 步行 | 步態練習 | 頭的側方豎直反應 | 介助立位 |
向正坐位姿勢轉換 | 仰臥姿勢 | 足外翻 | 足內翻
精細運動
手巧才能心靈 | 拇指內扣 | 遊戲
ADL
脫衣服訓練 | 穿脫衣服能力
SLT
餵飯與喝水 | 流口水 | 吞咽障礙 | 呼吸訓練 | 構音運動訓練 | 餵食與進食
認知幹預 | 玩出語言認知 | 對示範與擴展語言的提示 | 嬰兒的認知發展 | 幹預方法 | 溝通房子 | 促進孩子認知功能發育 | 腦癱兒常見的語言問題及訓練方法 | 腦癱兒童所面臨的語言問題
點擊閱讀:
早期幹預是什麼?
如何給孩子進行正確的語言指導?
活動參與及日常生活作息評估工具
你的孩子會說話了嗎
這是我們對所有腦癱兒童訓練的總目標,也是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注意「和你知道的一樣嗎?
口部觸覺敏感性障礙你知道多少?
(如果未通過您的好友請求,是因為微信號已滿,請後臺諮詢新的微信號。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兒童康復訓練指導)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