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癱患兒的守護天使
原標題:腦癱患兒的守護天使 7月1日,在新疆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艾斯勒庫勒村「母親之家」殘疾兒童服務中心,阿依努爾·哈力克微笑著指導孩子們進行康復訓練,眼神裡滿滿都是愛。 今年31歲的阿依努爾是該中心的創辦人,也是喀什市慈善協會副秘書長。
-
威海福利院免費代養腦癱患兒 已接收58名
為給腦癱患兒一個溫暖的家,今年5月份開始,威海市兒童福利院免費為社區腦癱患兒提供康復及代養服務。 免費康復代養全省首創 今年5歲的叢叢是今年5月來到威海市兒童福利院的,剛來時,他的兩條腿僵硬,別說站起來,就連爬都很困難。在這半年時間裡,威海市兒童福利院的康復師盡心盡力地通過痙攣治療儀、水療、智能上下肢康復訓練等方法為他進行康復治療。
-
良醫獻愛心 福利院3名腦癱患兒有救了
九江新聞網訊(記者洪永林)10月11日下午,在兒童福利院醫護人員的陪護下,3名腦癱患兒在市婦幼保健院放射科免費接受了腦部的CT拍片,下一步將接受相應的免費治療。「有了醫院的愛心相助,孩子們的病情就有治癒康復的希望」,兒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
腦癱患兒攝食障礙訓練之姿勢的控制
,如果進食姿勢不正確,加上過度緊張和不隨意運動,就會影響舌、口唇及下頜動作,所以給患兒進食時,首先要調整患兒的全身姿勢。各個類型的患兒進食時選擇體位有以下基本原則:要避免引起全身肌張力增高,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運動或者異常姿勢的出現,身體兩側對稱,一切動作都從身體中線開始。禁止從仰臥位平躺進食,這樣容易引起患兒發生窒息,並且仰臥位時,患兒軀幹常常後挺,使吸允以及吞咽變的更加困難。
-
隆平公園社區:悉心關懷腦癱患兒,愛心從不曾間斷
腦癱患兒是一個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關愛。3月18日,隆平公園社區工會、民政、殘聯工作人員杜姣和周玉林再次走訪了轄區腦癱兒童彭皓軒家,小皓軒自出生起就患有先天性腦癱,被認定為二級殘疾。腦癱兒家庭真心不容易,關愛腦癱患兒,需要更多的志願者一起參與進來,用生命去影響生命,幫助其渡過難關,用心為腦癱孩子撐起一片藍天,讓愛接力,共建溫暖之城!皓軒奶奶正在給他餵麵條隆平公園社區工作人員給皓軒家送口罩及慰問物質[責編:劉雙昀][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
鏡頭記錄腦癱患兒「蝸牛寶寶」部分孩子因病被父母拋棄
蝸牛寶寶,是這些腦癱孩子的稱謂。安寶,男,出生於2003年8月28日,河南省南陽市英莊鎮人。劉安寶出生時因為早產,一直在醫院溫箱中度過,沒有享受父母溫暖的懷抱。9天大的時候,醫生檢查出孩子患有腦癱,這個消息讓一家人完全不能接受,終日以淚洗面。隨著他的一日日長大,症狀也在逐漸加重。照顧腦癱孩子的艱辛是一般人無法忍受的。在劉安寶兩歲大的時候,父母狠心將他拋棄了。
-
淮北市中醫醫院運用臍針+臍灸療法開展兒童腦癱康復治療
代迪迪口中的樂樂是個腦癱患兒,當天是來醫院做康復治療的。小兒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症候群,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覺及聽覺障礙等。中醫認為,小兒腦癱是由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或病後失調,致使精血不足,腦髓失充,五臟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養,形成虧損之證,所以治療小兒腦癱應以健腦益聰,化瘀通絡為主。針灸治療小兒腦癱在於疏通經絡,醒腦開竅,補益肝腎,振奮督陽。
-
什麼表現可以排除腦癱
腦癱是種由大腦損傷引起的一種以運動、姿勢障礙為主的症候群,常會引起肌張力異常(表現為身體發硬或發軟)、頭圍異常、固定姿勢等等。所以在孩子表現的近似這些症狀的時候,家長總會往這方面想,害怕是不是的了腦癱。其實不然,腦癱的症狀有很多,雖然很多孩子可能有腦癱的一些常見表現症狀,但絕大多數下並非是腦癱引起的。
-
7種方式判斷是不是腦癱
,如果三個月的寶寶確診有腦癱,這時候最典型的症狀可能就是無法翻身或者是智力失常,沒有追隨物品的眼神。寶寶有腦癱病之後體重會有異常,體重增加會緩慢,而且吮吸無力,有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正常哺乳。在孩子過了100天以後不能抬頭,四到五個月挺腰的時候頭仍然搖擺不定,應該懷疑是有小兒腦癱的情況。 7種方式判斷是不是腦癱 判斷患者是否為腦癱的7種方式包括:1、頭圍測量異常。2、體重低下。3、智力發育低下。4、吸允反射及哺乳能力的減弱。
-
深圳三名患兒請出海豚醫生同戲水治腦癱
本報記者 亞牛 攝 主角:三名腦癱兒童與深圳海洋世界的海豚轉自搜狐 事件:共同遊泳治療患兒腦癱轉自搜狐 醫學原理:海豚能發出多種波長的高頻超聲波。當海豚貼近患者頭部發出呼叫聲時,它發出的超聲波對腦癱、唐氏綜合症、神經性運動障礙和先天性孤獨症等患者的神經,能產生極強烈的衝擊和刺激,使患者神經系統的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轉自搜狐 腦癱兒童的治療途徑主要是四肢運動,在水中,他們能更加放鬆地活動開來。海豚是一種極聰明和具有高等思維能力的動物,喜歡也能跟兒童進行心靈溝通,海豚性情也很溫柔。
-
寶寶出現這些怪異症狀,小心是腦癱作怪!
近幾年,小兒腦癱患病率一直在攀升,它的出現總是讓很多家庭陷入困境,不僅是孩子要遭受無盡的傷害,家長也要承受長久的痛苦和生活壓力。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新生兒如果患有腦癱,通常起初表現並不是特別明顯,很多父母往往會疏忽,從而錯過了孩子的最佳的治療時機。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這也是為什麼腦癱患兒越來越多的原因。
-
用中醫藥修復腦癱患者腦細胞
由於這個醫院能夠治療小兒腦癱,他們主動承擔了民政部門和慈善機構送來的全國各地腦癱患兒2300多名。不僅要承擔這些患兒的康復治療,還要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睡。「困難的時候,連買奶粉的錢都沒有。」院長宋兆普說。 然而在承擔河南省科技惠民計劃「中醫藥治療小兒腦癱技術示範應用及推廣」項目後,這一切都變了模樣。
-
寶寶腦癱, 多大才會知道?
腦癱寶寶,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就是一個災難,對於整個家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幸福,也會影響到父母與孩子的一生。但是,腦癱也是分輕重的,並且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以後跟正常寶寶一樣,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因此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腦癱患兒會由於晚發現而錯過了治療的時機,因此,早發現真的是治療時機的重要因素。
-
孩子會吃手可以排除腦癱嗎
6、握拳:一般生後3月內嬰兒可握拳不張開,如4個月仍有拇指內收,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7、正常嬰兒應在3到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為小兒腦癱。 8、一般生後4到6周會笑,以後認人。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臉的樣子。 9、肌肉鬆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摸小兒大腿內側,或讓小兒腳著床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
-
腦癱寶寶的早期症狀
核心提示: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新生兒腦癱是指小兒從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當前,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在0-6歲的小孩裡,腦癱患病率大約為1.2%-2.7%,我國接近有600萬左右的腦癱患兒,由此可見其形勢之嚴峻。那麼,新生兒腦癱會發出哪些信號?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走進兒童福利院情系「折翼天使」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吳靖 蘭金)日前,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隨訪辦與兒童保健門診走進市兒童福利院,開展以「情暖童心,相伴成長」為主題的科普宣傳活動,讓愛去溫暖福利院的小天使們。活動伊始,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門診主管護師王軍霞,圍繞「腦癱患兒的康復護理」進行科普講座,向照顧小天使們的保育「媽媽」們普及兒童的日常生活護理、腦癱患兒的特殊護理技能;隨後,康復治療師蘭金對「海姆立克氣道異物窒息急救法」的操作做了詳細的講解,同時強調氣道異物窒息對孩子的危害及掌握「海姆立克急救」的重要性,並讓老師與保育「媽媽」親手相互模擬操作,並一一矯正姿勢。
-
醫院旁的免費患兒「天使宿舍」
「天使宿舍」家屬在收拾房間衛生「天使宿舍」還為患兒家庭提供公共廚房患兒家庭入住「天使宿舍」 安徽省兒童醫院往東有一條名為吳夾弄的巷子,巷子裡有座粉紅色的建築,牆壁上塗著「口罩天使中途宿舍」的標語。據「快樂童年閱讀坊」負責人王大成介紹,「口罩天使中途宿舍」租建於2016年底,目前有20間宿舍為貧困家庭免費提供住宿和飲食等方面的幫助。至今,據統計,已經有將近300個家庭在這裡入住。「我們不單提供臨時住所,還想給生病的孩子和家庭帶來希望。」
-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教家長如何教育多動症兒童?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教家長如何教育多動症兒童? 時間:2021-01-09 17:1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多動症通常表現為孩子的性格出現暴躁的徵象,尤其在上課的時候為明顯,在40分鐘內幾乎沒辦法靜下心來坐在椅子上認真聽課,而且也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那麼,多動症兒童應怎麼教育?
-
【腦癱症狀】如何及早發現寶寶腦癱的預警信號?家長必看!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思思是個早產兒,出生後好幾分鐘才哭出聲來,醫生提醒思思媽媽,要注意寶寶是否有腦癱跡象。媽媽很擔心,腦癱對我的寶寶有什麼傷害呢?如何學會觀察,及早治療呢?
-
新生兒腦癱表現都有哪些呢?蔣貴明主任:寶寶這些症狀要小心
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這也是為什麼腦癱患兒越來越多的原因。腦癱對孩子的危害巨大,給患兒造成諸多不便,使活動受到限制,需長期、終身康復治療。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歧視和偏見,使患兒緊張、焦慮、恐懼,擔心被人譏笑,感到處處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