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能產生哪些視覺錯覺?

2020-12-01 國家地理中文網

澳大利亞的雄性大亭鳥有一種叫做「強迫透視」的絕技,當可能的配偶來參觀它們精心建造的求偶亭時,這項技藝會讓它們在對方眼中看起來更高大。


撰文:MARY BATES

攝影:TAYLOR MAGGIACOMO


  視覺錯覺提醒我們,人類並非現實的被動解碼者,而是主動闡釋者。我們的眼睛從環境中捕捉信息,但大腦可能會在處理信息時「耍花招」。因此,我們的感知並不總是與現實相符。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利用視覺錯覺探索人類視覺感知的心理和認知過程。最近,有證據表明,許多動物和我們一樣,可以感知並產生一系列的視覺錯覺。

  了解這些錯覺在不同物種大腦中產生的位置,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人類和動物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例如,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8月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中表明,果蠅和人類一樣,也會被愚弄,在圖像中看到根本沒有的運動,比如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熟知的旋轉蛇錯覺。此外,通過追蹤和操縱果蠅大腦中視覺處理區域的神經元,他們確定了錯覺是由不同類型的動作探測神經元作用的微小失衡造成的。

  據該研究主要作者Damon Clark是耶魯大學分子、細胞及發育生物學教授,他表示,當人類和其他物種產生視錯動覺時,有可能是同樣的神經機制在起作用。

  「蒼蠅和人類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生活在5億年前,但這兩個物種已經進化出了類似的感知運動策略,」Clark說。「了解這些共享策略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人類的視覺系統。」

  大量例子表明,許多動物不僅能感知到與人類相同的視覺錯覺,它們還能製造並利用這種錯覺來欺騙其他動物。

移動的圖像

  不只是果蠅和人類,研究表明,猴子、貓和魚都能被誘騙看到根本不存在的運動。

  一些科研人員正在研究是否能利用視錯動覺來豐富動物園動物的生活。2019年,義大利研究人員向圈養的獅子展示了旋轉蛇錯覺。三分之二的獅子與這個幻象產生了互動,將它當成了一個移動的獵物,在圍欄裡撕咬、拖拽。研究人員還報告了動物福利的改善,比如母獅中出現了更多的親社會行為,刻板行為則有所減少。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想在更多的圈養動物身上進行試驗,看看視覺錯覺是否有助於幫它們減輕壓力並提高它們的幸福感。

禽類視覺錯覺藝術大師

  在澳大利亞,每到春天,雄性大亭鳥都會建造並維護自己的「求偶亭」,以吸引雌性。求偶亭由一個茅草樹枝搭建而成,通向庭院,庭院內擺滿了骨頭、貝殼和石頭等裝飾。當可能的配偶進入求偶亭通道時,雄性就會站在庭院裡,逐一向她展示自己的物品。雌性在選擇配偶之前會先拜訪幾個求偶亭,然後根據亭子的吸引力來選擇配偶。

  雄性大亭鳥對某些特殊物品的排列非常講究,它們會利用一種被稱為「強迫透視」的錯覺來放大自己。「這聽上去似乎沒什麼意義,但你要知道,求偶期間,雌鳥會站在求偶亭中間的設計好的位置上,這樣雄性大亭鳥的目的就達到了,」埃克塞特大學的生物學家Laura Kelley說。

  從雌鳥的角度來看,因為「強迫透視」的關係,距離和大小呈現了正相關性,這樣一來庭院中的所有物體看起來都差不多大。因此,在雌鳥的感覺中,庭院可能比實際的更小,而雄鳥則更大。

  強迫透視在藝術和建築領域應用已經有幾個世紀了。比如迪士尼世界的灰姑娘城堡和迪士尼樂園的睡美人都利用了強迫透視技術。

  她說:「磚塊和窗戶越往高處越小,建築就顯得越高,所以當你站在地面仰視時,你的大腦就會產生這幢建築比實際要高得多的錯覺。」

  這個技巧似乎對大亭鳥很有幫助,那些能製造高質量的強迫透視錯覺的雄性會得到更多的配偶。


被愚弄的蜥蜴

  科學家們發現,能和人類一樣感知視覺錯覺的動物物種比以前多了很多。找到一種方法確認它們到底看到了什麼是其中的關鍵。

  義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ova)的心理學家Christian Agrillo決定帶領團隊尋找爬行動物存在視覺錯覺的證據,此前,這種動物在視覺錯覺感知方面的研究較為匱乏。在第一個實驗中,他們調查了鬃獅蜥是否察覺到了德爾博夫錯覺。在這個著名的錯覺實驗中,實心圓的大小取決於它周圍的圓的大小。(現實中,人們用小盤子吃飯時,往往認為自己的食物分量比實際更大。)

  在測試蜥蜴是否也會產生這種錯覺時,Agrillo說他利用了實驗對象的特點——對食物的熱愛。

  「你不需要訓練動物。它們喜歡分量更大的食物,你只需要觀察就好,」他說。「如果他們被這種錯覺愚弄了,它們應該更喜歡小盤子裡的食物,而不是大盤子裡同樣份量的食物。」

  最終鬃獅蜥選擇了小盤子裡的食物,這表明它們對視覺錯覺很敏感。

  此後,研究人員又測試了鬃獅蜥對其他同樣涉及相對大小感知的視覺錯覺敏感性,比如繆勒-萊爾錯覺,即兩條原本等長的線條因兩端箭頭的朝向不同而看起來長度不同;還有垂直中線錯覺,即兩條等長的直線,一條垂直於另一條的中點,那麼垂直線看去比水平線要長一些。到目前為止,他們發現爬行類動物和人類似乎有著類似的感知。

  Agrillo表示,如果兩個不同的物種,比如鬃獅蜥和人類,能感知到相同的視覺錯覺,那麼他們很可能擁有相似的感知機制——要麼繼承自共同的祖先,要麼是為了解決環境中的類似問題而獨立進化出來的。

狡猾的烏賊

  有些動物會自己製造視覺錯覺。比如偽裝。埃克塞特大學的生態學家Martin Stevens表示,有一種偽裝可以幫助動物與環境色彩匹配,比如雪地裡的北極狐,另一種被稱為「混隱色」的偽裝可以將體色斷裂成幾部分鑲嵌在背景色中,掩蓋身體本身的形狀和輪廓,起躲避捕食性天敵的作用。

  「混隱色偽裝能消除體現動物身體特徵的輪廓,比如翅膀或四肢,使其更難被發現,」他說。斑馬的條紋和豹子的斑點都是很好的例子——深色和淺色的斑紋能幫助它們融入複雜的背景中。

  Stevens已經測試了濱蟹的混隱色偽裝,這種蟹的顏色非常多樣,生活在不同的棲息地上。他發現,生活在潮池(一種視覺上複雜的環境)中的蟹類,與生活在視覺環境單一的灘涂中的蟹類相比,具有鮮明的對比色。更複雜的棲息地意味著蟹類需要更極端的混隱色來消除它們的身體輪廓。

烏賊,比如菲律賓宿霧島附近的這種白斑烏賊,可以改變皮膚的顏色和花紋,從而迷惑潛在的捕食者和獵物。

攝影:GEORGETTE DOUWMA, NATURE PICTURE LIBRARY


  烏賊可以通過改變皮膚的顏色和花紋來躲避威脅,可謂是混隱色大師。它創造的圖案對比度很高,一隻被放在實驗室棋盤上的烏賊只需幾秒鐘就能變幻出黑白格圖案。


  通過對烏賊何時產生這些斑紋的研究,我們了解到了視覺標誌的重要性,比如物體區域、對比度和邊緣。


  不管是在實驗室還是自然界,科學家們觀察得越多,就越能發現人類和動物感知世界的相似之處。這提醒我們,儘管我們與動物有很大差異,但我們的主觀世界可能比想像的要更加相似。


(譯者:陌上花開)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許多動物也會和人類一樣產生視覺錯覺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利用錯覺來探索人類視覺感知背後的心理和認知過程。最近,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許多動物可以感知並產生一系列的視覺錯覺。「理解這些共同的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人類的視覺系統。」有大量的例子表明,許多動物不僅能感知和人類一樣的錯覺,它們也能創造和使用錯覺來欺騙他人。移動圖像不僅是果蠅和人類——研究表明,猴子、貓和魚都能被視覺欺騙。
  • 視覺設計中 11 種視錯覺
    相信你在平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過一些神奇的場景,這些場景會讓人產生一些視覺上的錯覺,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些錯覺呢?作者在文章中介紹了 11 種視錯覺:1. 三角形分割錯覺(Triangle-bisection Illusion)2.
  • 有趣的視錯覺照片及產生視錯覺的五個原因
    所謂錯覺,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感知,是一種被歪曲了的知覺;錯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條件具備,必然產生;錯覺的產生具有固定的傾向。 (路斜錯覺;這是兩張一模一樣的照片,為何看上去似乎是拍攝於同一條道路 的不同角度?) 一,海灘邊白色的石子看起來真的很像爆米花。
  • 4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全都能看清的是「大佬」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4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全都能看清的是「大佬」,你能看「清」幾個呢?第一張:據說這張圖是日本一所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項目,實物和鏡子中的圖片形狀完全不同,方的變成了圓的,圓的變成了方的,鏡子中這種完全改變物體形狀的圖片,完全欺騙了人的眼睛。
  • 讓人產生錯覺的5張圖,看到你懷疑人生!
    視覺錯誤,主要是來自人的眼睛接受到的信息,交由大腦處理,而得到的一種錯誤認知。那在《我的世界》存在哪些讓人懷疑人生的視覺錯誤呢?我的世界:你相信自己麼?盤點MC讓人產生錯覺的5張圖,看到你懷疑人生!我的世界:來自mc五張經典「視覺錯誤」圖,你能看出其中端倪麼?
  • 視錯覺到底是什麼?
    圖中的特殊排列和陰影會讓我們大腦負責顏色和形狀的神經元飽和這種腦部活躍導致負責運動的區域以為偵測到了信號,產生了動態認知,因此圖形有動起來的錯覺。二、手動舞蹈下圖是張「動感」的圖片,當我們左右晃動手機,印度小哥便會搖擺腦袋,仿佛降臨寶萊塢。來拿起手機劃彩虹這又是什麼原理?
  • 這些視覺錯覺奇妙真奇妙:我的眼又被騙了
    這是因為我們每天都接收了太多的視覺信息,我們的大腦只有省略一些工序才能忙完所有的工作。這一特點幫助了早期人類,使我們的祖先遇到天敵的時候能夠迅速反應以存活下來,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常常會被一些簡單的視覺幻象所愚弄。一段由美國化學學會和科學電視臺合作出品的視頻則用科學,向我們解釋了那些視覺錯覺所產生的騙局。
  • 孔雀蜘蛛是如何用視覺錯覺來吸引雌性的?真的很奇妙
    屁股上的視覺錯覺研究人員在雄性天堂鳥類中研究了一種類似的黑色,他們發現,這些鳥的黑度是由微觀結構產生的,這些微觀結構囚禁了大部分入射光,形成了一個沒有特徵的黑暗表面。而孔雀蜘蛛也有類似的機制可能會製作出暗淡的、明顯不閃亮的斑點,這些斑點點綴著它們的顏色。
  • 12 張能把你逼瘋的視錯覺圖
    有歷史學家甚至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經在雕刻品上運用過視錯覺,如果仔細看,你將在雕刻品上看到兩種不同的動物。顏色、對比、形狀、大小、光線、圖案以及視角都可以讓你的大腦變得十分紊亂,而這種紊亂就是所謂的視錯覺。Georg Rüschemeyer 在新作《視錯覺新解》(The New Book of Optical Illusions)一書中闡釋了視錯覺的形成機制和歷史。
  • 幾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你能看「清」幾個?
    我們的眼睛有時候會帶給我們一些錯覺,和我們的大腦一起欺騙著我們的意識。下面是幾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你能看「清」幾個呢?下圖是來自日本一所大學研究機構的成果展示,我沒看到明明是方形的物品倒映在鏡子中,卻成了圓形;相反,圓形的物品倒映在鏡子中卻成了方形。
  • 視錯覺在設計中的運用
    視錯覺是一種特殊的視覺現象,將其運用在平面設計中會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容易引起受眾的注意力,是設計師經常採用的藝術創作技法。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產生了豐富的視覺效果,採用視錯覺技法所設計得作品具有多變的層次和不定的空間關係,將會形成很強的形式感和視覺衝擊力,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觀性。
  • 視錯覺,神經網絡的盲點
    雖然已經在特定環境中演化了數百萬年,但它能完成早期視覺系統從未體驗過的任務。閱讀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比如識別汽車、飛機、路標等人工物品。           但視覺系統也有一系列顯著缺陷,即我們感受到的視錯覺。實際上,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有很多方法可以導致人們對顏色、尺寸、相對位置和動作產生誤差。
  • 10張神奇的視錯覺圖,視錯覺猶如幻術一般能讓你感到驚奇!
    這十張視錯覺的照片,真的是非常考驗你的眼力和耐力。挑戰你眼睛的極限,看看下面的這些錯覺圖,你能不能每張都能分得清?1、這是什麼動物?看到這張圖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這是一隻兔子。然而你再認真第二遍,你是不是又看到了另一種動物?沒錯,是一隻鴨子,你看出來了嗎?
  • 視錯覺!在設計中的運用技巧
    視錯覺是一種特殊的視覺現象,將其運用在平面設計中會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容易引起受眾的注意力,是設計師經常採用的藝術創作技法。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產生了豐富的視覺效果,採用視錯覺技法所設計得作品具有多變的層次和不定的空間關係,將會形成很強的形式感和視覺衝擊力,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觀性。
  • 29張神奇的錯覺圖片,你能看懂嗎?
    從一端看到另一端會讓人產生迷失的錯覺。這張圖片1965年3月,它第一次出現在《瘋狂》雜誌的封面上。3. 咖啡牆錯覺:理察·格雷戈裡博士第一次在布里斯托咖啡館(因此得名)牆上的瓷磚上觀察到了這種錯覺。明暗相間的磚塊交錯排列,灰色的「填縫劑」線將各層隔開。會讓人覺得這些線像是曲線,但實際上它們是直的,並且是平行的。4.
  • 裝修中視錯覺的利用,你知道嗎
    什麼叫視錯覺?  視錯覺就是當人或動物觀察物體時,基於經驗主義或不當的參照形成的錯誤的判斷和感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視錯覺的例子有很多:  1) 比如法國國旗紅:白:蘭三色的比例為35:33:37,而我們卻感覺三種顏色面積相等。
  • 精選一組神奇的「視錯覺」動圖,揭秘視錯覺
    點擊播放 GIF 0.0M一,視錯覺檯燈,眼睛欺騙了大腦還是大腦欺騙了眼睛。點擊播放 GIF 0.0M四,連人都能欺騙,何況小貓。八, 改變排列和形狀,產生縮放或輻射的效果。九,經典老問題,燈絲往哪裡轉?
  • 眼見不為實,室內設計中的錯覺應用!
    同樣在室內設計中,也可以運用錯覺效應和空間透視等原理將室內設計得更加具有空間感。那麼什麼是視覺錯覺呢?錯覺就是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不正確的感覺或知覺。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來自視覺。我們通常認為我們能以同樣的清晰度看清楚視野內的任何東西,但這是錯誤的,只有接近注視中心,才能看到物體的細節,越偏離視覺中心,對細節的分辨能力越差,到了視野的最外圍,甚至連辨別物體都困難。
  • 神奇美妙的視錯覺世界
    不合常理的事情總是很吊我們的胃口,比如我們時常會遇到的錯覺現象。錯覺,就是錯誤的知覺,也即我們的感官將接受到的外界信息通過感受器傳送給大腦後,得到了與實際事物不符的現象。就人類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而言,視覺佔絕對優勢,可達80%以上,因此視錯覺最為常見。視錯覺大致可分為二維的與三維的兩種。好了,深吸一口氣,精彩詭異的揭秘視錯覺之旅馬上出發了!Let’s go!
  • 視錯覺:眼見不為實,各種視錯覺讓你感受眼睛的「背叛」!
    在不同情況下,會產生很多不同的錯覺。這裡我整理了一些視覺錯覺,為大家一一介紹。接下來就讓我們擦亮雙眼,好好看看這些錯覺,是否能騙到你!艾賓浩斯錯覺這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發現的一種對實際大小知覺上的視錯覺。一個圓用大圓圍繞,一個圓用小圓圍繞,大家是否會覺得大圓圍繞的圓比小圓圍繞的圓小一點?但事實上,這兩個中心圓是一樣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