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養孔雀魚,就從魚友那裡聽說會吃掉魚寶寶,於是DIY了一個繁殖盒。以前用過市場上的繁殖盒,都有各自的缺陷,依然很難保護小魚從繁殖盒的側面或者底部縫隙被外面的大魚吸走吃掉。參考了一下網上的養魚達人們分享的各種DIY繁殖盒方法,結合自己可以找到的材料,就隨便做了個DIY孔雀魚繁殖盒,先固定在魚缸裡,期待小魚出生!
自製孔雀魚繁殖盒用到:橡皮泥桶、吸管、電烙鐵、原子筆芯、打火機、剪刀。下面是具體的繁殖盒製作步驟:
1、將橡皮泥桶2個去掉蓋子,用鐵釘或者烙鐵燒熱在桶身打小孔。
將其中一個桶蓋的中間挖洞,與一個桶的桶底鏈在一起。
2、鉚接的方法是,找個用光的原子筆芯,一頭燒熱了在桌子上按一下就變粗了,就能卡住了。截短後穿過桶底和蓋子的孔,另一頭拿電烙鐵燒融化,然後也按一下,就變粗了,兩頭都卡住了。這樣就像鉚釘一樣把桶和蓋子連到一塊了,4個釘已經很結實很嚴密了。
3、在粉色的桶蓋開大點的孔,為了小魚寶寶能漏下去。
口上盒蓋,分別給兩個桶裝上吸盤,自製繁殖盒就做好了。
4、放入水中的效果,你現在就可以提前把大肚子的母魚轉移進去了。
魚剛進去很害怕,我先把盒子全部沉到水中,在裡面放食物,讓所有小魚進來吃,這樣熟悉環境後就不太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