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2020-08-01 草缸養魚蝦

【前言】孔雀魚憑藉其華麗的外觀,皮實易養的特性,得到了魚友們的廣泛好評。同時,孔雀魚是卵胎生魚,號稱「百萬魚」,又說明了其容易繁殖且繁殖率高。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但是,繁殖率不等於成活率。很多魚友在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經常是看到繁殖出一群小魚苗,要麼是一夜之間消失不見,要麼是慢慢地越來越少,幾天過後也全都沒了。明明看到生出一群小孔雀魚,可是又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消失的小孔雀魚去哪裡了?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孔雀魚小魚苗肯定不會憑空消失,很顯然,消失了就是死亡了,原因無外乎就是以下3種:

1、生病引起死亡;

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體質差,抵抗力差,對水溫、水質的變化極為敏感,因此,極易因水環境動蕩生病,或是受到外界寄生蟲、病菌的侵擾而患病。而柔弱的小孔雀魚通常都不能自我免疫力恢復,結果就是因病致死。比如小孔雀魚最常見的針尾病,就是飽受水裡的寄生蟲(三代蟲)困擾,拖累而死的。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2、設備導致意外;

同樣,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由於體質差,所以遊動能力較弱,在水流稍大一點的環境中就「身不由己」的隨水漂流,遇到一些過濾器的進水口,抵擋不住「強大」的吸力而被水流吞噬進過濾器而死亡。這種水流的吸力對孔雀魚大魚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小魚苗來說就是致命的。

相信很多養孔雀魚的魚友都曾在「暗無天日」的過濾槽(桶)裡面發現過小魚苗,要麼是在掙扎,要麼是已然歸西了,這就是設備導致的小魚苗意外死亡。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3、被大魚吞食了;

如果說前面兩種情況不可避免,那麼小孔雀魚被大魚吞食就是責任完全在我們了。畢竟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判、及時處理,那麼「大魚吃小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在我們實際養魚過程中,小孔雀魚非疾病消失的絕大多數原因就是因為被大魚當做「點心」吃掉了。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魚友們都知道,想要讓小孔雀魚不被大魚吃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隔離。我們預判孔雀魚母魚即將生小魚了,就提前將孕母魚隔離到單獨水體靜待生產,因為孔雀魚親魚也可能會吃掉自己的魚寶寶,因此生完小魚以後的孕母魚和小魚苗要立即分開。

小孔雀魚的成長也需要隔離,避免如何種類的大魚、蝦、蟹、螺等生物混在一起,否則遲早會被吞食。

既然我們知道了,把小孔雀魚和其他大魚隔離開就能避免被吃掉,就能減少死亡率,那麼,隔離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小孔雀魚的成活率。而我們家庭養魚,不可能是每生出一窩小孔雀魚就多用一個魚缸來單獨養,哪怕是用繁殖盒也做不到一直用繁殖盒養到成年。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因為小孔雀魚和大魚的一直隔離是不現實的,因此,隔離一段時間後就要合缸,讓孔雀魚小魚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問題來了,這一段時間是多久?孔雀魚小魚單獨養多久能和大魚一起養?

通常認為,孔雀魚的小魚苗長到可繁殖,也就算是成年了。從孔雀魚的出生到成年,需要三個月或更久,這和我們飼養的條件有關,比如水溫、比如餵食等等因素都影響著孔雀魚的生長發育,而這3~4個月我們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幼魚階段、亞成魚階段、成年魚階段。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幼魚階段:0~1個月。

0~1個月,這個階段的小孔雀魚最容易死亡,想要平安度過這個階段,可謂是「闖關」一般的艱難。究其原因就是前面說的體質弱、抵抗力差。這期間的小孔雀魚要麼是被過濾循環系統吞噬,要麼是被疾病拖累而去,要麼被吃掉。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設備和疾病,而是「大魚吃小魚」,因此,幼魚階段的小孔雀魚絕對不能和任何大魚混養,否則一定會被當做大魚眼中營養美味的「點心」慢慢消失。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正在生產中的孔雀魚孕母魚

亞成魚階段:1~3個月。

1~3個月,這個階段的孔雀魚已經不再是幼魚,就好比我們跨入中學的年齡,即將成年而又沒有成年,我們稱之為亞成年魚。亞成年孔雀魚已經具備很好的遊泳技術,抗拒普通過濾循環系統正常水流已經不在話下,抵禦普通的病菌和寄生蟲也不成問題。

但是,畢竟孔雀魚本身體型就小,未成年孔雀魚的體型更小一些。對於稍大一點的其它種類魚來說,它們依然是追咬的目標,或許不能被直接吞食,結果是咬傷致殘、致病後就會受到圍攻,終究可能還是逃不過一死。

因此,亞成魚階段的孔雀魚只能和同類孔雀魚混養,和其它類的魚混養仍然是危險重重,哪怕是同體型的小魚也可能會咬傷它,繼而被群起而分食,消失不見。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成年魚階段:3個月以上。

正常餵養和良好環境下,這個階段的孔雀魚達到繁殖年齡,算是成年魚,來自設備的危險已然解除,只有來自疾病和兇猛大魚的危險依然存在。因此,成年的孔雀魚可以混養大魚了,當然,前提是不要和兇猛的不宜混養的大魚混養,否則還是會遭到攻擊而死。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消失的孔雀魚小魚不是去了過濾循環設備就是進了其它魚的肚子,而除了疾病難防外,通過隔離開的生和長,不讓「大魚吃小魚」的悲劇上演完全是可以的。

至於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如果同樣是孔雀魚,那麼一個月後的亞成年孔雀魚就可以合缸混養;如果是和可混養的其它種類魚合缸,則要等到3個月以後;如果是不能混養的兇猛魚類,那麼多大的孔雀魚都不能和它們養在一起。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總之,你要記住,繁殖率和成活率不是一碼事,不要以為孔雀魚生得多就能全養大。在小孔雀魚沒有開始發色之前都是不宜混養在有大魚的缸裡,哪怕同是孔雀魚,哪怕只是一條小體型的紅綠燈魚。假如你的孔雀魚小魚生出來沒有幾天就和大魚混養在一起,那麼結果必然是消失殆盡。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消失的小孔雀魚去哪兒了?從這3個方面去考慮,總有原因
    因為小孔雀魚和大魚的一直隔離是不現實的,因此,隔離一段時間後就要合缸,讓孔雀魚小魚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問題來了,這一段時間是多久?孔雀魚小魚單獨養多久能和大魚一起養?通常認為,孔雀魚的小魚苗長到可繁殖,也就算是成年了。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由於盛夏季節的到來,很多魚友的小魚苗開始爆缸了,爆缸之後就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季節裡繁殖過多的小魚,如果飼養水體較小的話,無論是水溫、水質我們都很難控制。飼養密度一大、水溫一高,小魚的死亡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由於盛夏季節的到來,很多魚友的小魚苗開始爆缸了,爆缸之後就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季節裡繁殖過多的小魚,如果飼養水體較小的話,無論是水溫、水質我們都很難控制。光照時間過長,不但容易導致水溫不恆定,還會造成過度爆藻等現象,對於小魚苗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很多新魚友都在詢問,原因會在哪裡呢?
  • 孔雀魚可以活多久?多久可以生一次小魚?
    孔雀魚是我們現在水族市場上面觀賞魚門類的寵兒,許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非常喜歡孔雀魚。那麼關於孔雀魚幾個常見的問題,除了一些生病之外,今天我們想探討一下,大家會經常問的是孔雀魚能活多久多久生一次小魚,諸如此類,生命周期的問題。
  • 所有的孔雀魚生小魚時,大魚一定會把小魚苗吃掉嗎?
    2、為什麼會這麼準呢,就是因為我經常趴在魚缸前,一動不動的看孔雀魚生孩子的緣故,可以這麼說吧,我們能夠從它們剛生小魚一直看到生產結束,每一窩生了多少條,我都能夠一條不差的立刻數出來。3、這也是我以前在魚店裡批發魚的時候經常鍛鍊的結果,總得一條條數出來吧。
  • 觀賞魚的大魚和小魚混養在一起,有沒有辦法解決餵食的矛盾?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由於我們平時在飼養觀賞魚中的各種條件所限,極有可能把大、小觀賞魚混養在一起,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小魚搶不上食而大魚又吃的太飽的現象,對於這種現象我們有哪些辦法可以去解決呢?一、儘量不要為餵同等大小的顆粒飼料1、如果我們飼養的是孔雀魚之類的小型魚,而又投餵的同等大小的顆粒飼料,又不敢餵多了,那麼小魚當然是搶不上食了,這不是明擺著嗎?2、遇到這種情況,比如說成年的孔雀魚和一個月大的小魚合缸,那麼我們一定要選擇最細的飼料餵食小魚,再用顆粒略微大點的來餵大魚,投餵時一定要先餵大魚,讓大魚吃個差不多之後,我們再去餵小魚。
  • 孔雀魚生小魚前兆 孔雀魚生小魚怎麼養
    孔雀魚繁殖能力很強,能耐受汙染水域,有「百萬魚」的美稱。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壽命約1~2年。
  • 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孔雀魚繁殖注意事項!
    孔雀魚也叫鳳尾魚,它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很多人把它當寵物來養。那麼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呢?一、孔雀魚多久繁殖一次?當環境合適時,孔雀魚幾乎每個月都可以繁殖一次或者每三個月繁殖兩次。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知道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是至關重要的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孔雀魚的繁殖習性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或早與水溫高低
  • 孔雀魚和金魚不但共生的很好,而且小魚苗開始大量出生,正常生長
    一、孔雀魚和金魚共生的很好其實這種飼養方法以前我好像也沒有試驗過,今年可能是第一次,因為實在沒地方去安置這些孔雀魚了,只有把它們和金魚飼養在了一起。不過由於今天的天氣較為炎熱,我就順便到魚池子裡涼快一下,當然了,主要是為了清除水面的腐爛蓮葉,所以當我進入到魚池一看,孔雀魚的數量那可是有增無減啊。二、孔雀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如何解決?那麼,在這個水池裡遇到大魚吃小魚的問題咋辦?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孔雀魚繁殖缸大小的問題才是關鍵點,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很多魚友為了圖省事,總愛去在魚缸裡設置一個小型的隔離盒,然後讓孔雀魚在隔離盒裡面繁殖,其實這種方式是最容易死魚的,除非是我們的孔雀魚生出來的小魚數量不多,或者是冬天裡自己的某些條件不太允許,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 孔雀魚小魚的特性
    孔雀魚小魚也團滅?這幾個特性,魚友一定要掌握!
  • 孔雀魚、月光魚生小魚經驗
    3. 趴缸:但注意哦,趴缸不是馬上就生了,而是差不多到第三天才生。4. 臨產時尾巴會像上圖完全打開(趴缸時是收起的)、上下遊動、生殖口看起來是白色的。我是在這個時候把母魚隔離開的。她過了半天才開始生,生了67條小魚。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趕緊來看看吧!
    孔雀魚是非常漂亮的熱帶觀賞魚,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知道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是至關重要的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如何讓你的孔雀魚生下來的小魚更容易存活
    孔雀魚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眾所周知,孔雀魚繁殖周期有一個月,一個月內受孕、懷孕、產子都在你眼前進行你怎麼會不知道它要產子呢?好了不說廢話,今天咱們就說說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為這幫天天死母魚的哥們兒們做點好事。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孔雀魚魚苗怎麼養
    孔雀魚是常見的觀賞魚,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號稱「百萬魚」,成年魚每個月生一窩小魚苗,所以深受魚友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和孔雀魚魚苗怎麼養吧!顏色豔麗的孔雀魚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1、母魚本身是有胎斑的,在沒有受孕時胎斑很小不不是很明顯
  • 孔雀魚好養嗎?孔雀魚怎麼養?學會這幾招,孔雀魚也能爆缸!
    二.養魚前的準備工作:先把魚缸裝水八分滿,開小外掛跑個三五天,建立魚缸的硝化系統,之後再放魚。三.拿到魚之後,先不要打開。把魚同袋子一起放到魚缸的水中,靜置10-20分鐘。讓袋子內外的水溫可以平衡,使魚可以慢慢適應溫度。
  • 新手繁殖孔雀魚的問題都在這了吧?最終還是它背鍋,現在懂養了嗎
    孔雀魚小魚出生之後養到1周左右的時間,小魚開始尾巴縮小然後慢慢死去?母魚待產的時候焦慮地亂撞,最後眼看快生小魚了卻死掉了?孔雀魚苗怎麼長得很慢?這些問題是不是養過孔雀魚的新手朋友,都遇到過,還覺得比較頭疼?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孔雀魚繁殖和培養魚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 孔雀魚苗長到多大能和大魚合缸,不必著急飼養魚苗的容器有很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魚友們問到了這個問題,就是孔雀魚的小魚苗長到多大才可以和成魚合缸?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有個確定的數值,有的魚友說,等到小魚長到2釐米以上,其實這個釐米數很少會有人去測量,而且大多數也根本測不準。有的魚友說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但是這其中牽扯到了我們投餵的是什麼飼料,以及小魚苗的生長速度,有的魚友一直投餵的是豐年蝦,有的魚友投餵的是魚飼料,這個根本就沒有辦法去考量。
  • 別以為金魚和孔雀魚混養就是孔雀魚吃虧,它們也有可能襲擊金魚
    昨天養魚老道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的就是我的魚池子裡把金魚和孔雀魚混養,孔雀魚的小魚苗也能夠正常生長,於是很多魚友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金魚和孔雀魚混養,結果孔雀魚一條也沒有剩下來呢?不是說金魚不吃小魚嗎?一、大魚吃小魚,這個現象很正常事實上哪有不吃小魚的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