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和金魚不但共生的很好,而且小魚苗開始大量出生,正常生長

2020-12-02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上個月養魚老道飼養了一批孔雀魚,總共是四十條,被朋友要走了一些,還剩下來可能不到三十條了,一開始幾天,我還把剛出生的小魚苗放到了小水池中,把大魚直接和金魚飼養在了大魚池裡,後來再發現的孔雀苗我也懶得去撈了。

一、孔雀魚和金魚共生的很好

其實這種飼養方法以前我好像也沒有試驗過,今年可能是第一次,因為實在沒地方去安置這些孔雀魚了,只有把它們和金魚飼養在了一起。

但是我就發現,雖然剛開始投入的孔雀魚個體並不是太大,不過金魚們還是追不上它們的,至少我大體上看了看幾乎是一條也沒少,雖然分攤開來不是很多,我也數不出來。

不過由於今天的天氣較為炎熱,我就順便到魚池子裡涼快一下,當然了,主要是為了清除水面的腐爛蓮葉,所以當我進入到魚池一看,孔雀魚的數量那可是有增無減啊。

二、孔雀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如何解決?

那麼,在這個水池裡遇到大魚吃小魚的問題咋辦?這也是一開始我比較擔心的問題,因為金魚的個體可不小。

後來我才發現這個擔心純屬多餘,因為在前幾天我還沒有發現有大量的孔雀魚苗存在,而從昨天開始大量的魚苗突然間就顯現了出來。

這就說明,孔雀小魚苗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很強的,我也曾經仔細的的觀察過,但是僅僅看到零零散散的幾隻小苗,有的躲在蓮葉下面,有的躲在魚池裡的隱蔽處,如果不仔細看,我們是根本發現不了它們的蹤跡的,我根本沒有想到會像現在這麼多。

而它們之所以突然間大量的出現,就是因為自己的個頭長起來了,大魚對它們已經構成不了威脅了,所以它們才敢正常的起水遊動,大搖大擺的出來遛彎,這也是它們的本能意識吧。

既然孔雀大魚都吃不了這些小魚苗,那麼金魚更是別想了,它們根本也追不上,所以魚池子裡的孔雀魚苗就開始越來越多了,具體多少我也數不出來了。

三、看看一個月的孔雀魚苗,個子也不少了

另外一些已經出生一個月的孔雀魚苗,我把它們放到了水缸裡,水缸裡的那個受傷的金魚基本上已經康復,但是尾鰭的生長需要很長時間,那個只能靠它自己慢慢恢復了,所以它也就進入大魚池裡尋找同伴去了。

而這些小孔雀魚在水缸裡可就幸福死了,沒有天敵、只有食物,水質清新、生長迅速,我看到了很多的尾巴都已經開始發色,估計差不多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繁殖了吧。

四、魚苗狀態良好,體質強健,沒有任何疾病

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的孔雀魚,它們是不可能有任何疾病的,全部都是大水體、青苔水加上活魚蟲餵養,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成魚全部是自然生產,沒有任何人為的水質刺激因素。

所以說大魚生產完後,由於水體廣闊,它們自然會找到合適的地方去休養生息,而小魚苗也不可能出現什麼早產、難產或者針尾的情況,這一點才是最為關鍵的。

五、孔雀魚苗為什麼針尾?

很多魚友繁殖孔雀魚,小魚苗動不動就會出現針尾的問題。

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大魚體質較弱,生產時受到過多新水刺激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想而知,出生後的小魚苗會是個什麼體質,所以說它們就會很容易患病,甚至於很快成批死亡。

2、水體過小,水質無保證

小魚苗的飼養水體如果過小,它們生長所需要的水溫和水質都是無法保證的,換而言之,不但是溫度難以恆定,而且水中的各種有害物質都會招標。

如果水體過小,即使勤換水也不一定是最終的解決辦法,所以小魚苗就開始大批量的死亡,針尾只是其中的一種魚兒狀態不佳的表現形式而已。

所以說很多魚友總會把這些原因歸結於什麼遺傳基因,事實上這個因素反而很小。

六、這樣順其自然的飼養方式最好

很多魚友總是說自己沒有這個條件,當然了水池子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其他方法也是完全可行的。

事實上只要我們想去飼養,辦法總比困難多,一個小瓦缸、一個整理箱,我們都是可以用來繁殖孔雀魚的,特別是現在這個季節也不用加溫,隨便放置在哪裡都可以飼養。

我們可以把大魚飼養在水族箱裡,而等到它們繁殖將近,就把它們提到小瓦罐、小水缸或者整理箱裡,讓它們自由的生活,順利的自然生產,這樣比起在小玻璃魚缸或者隔離盒裡飼養和繁殖,無論是大魚和小魚,成活率都會高上很多很多,基本上我們是不會遭遇到什麼小魚苗針尾、大魚難產的問題。

說白了最終的問題,就是小魚苗飼養的水體大小,新水的刺激和成魚的體質,保證了這三點,孔雀魚的繁殖再不是什麼難題,我們只需要定期換水餵食就是了,什麼魚藥,根本沒有必要去用,如果飼養水體夠大,連過濾和氧氣都省了,這樣的飼養方法不是最為簡單的嗎?

如果能夠在瓦缸、整理箱中放置點水草那就更好了,小魚苗的成活率就會更高,我們就等著它們爆缸好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剛出生的孔雀魚、瑪麗和金魚怎麼養?
    近日,小編收到幾位魚友諮詢「剛出生的孔雀魚怎麼養?」「剛出生的小瑪麗魚如何養活?」等問題。現在,我們綜合魚友經驗,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剛出生的孔雀魚、瑪麗魚等小魚如何飼養的問題,僅供參考哦!剛出生的小孔雀魚怎麼養?
  • 剛出生的金魚苗如何投餵,可以餵小魚蟲嗎,閒來無事拿魚蟲餵魚
    沒想到它們的生命力還是很頑強的,水位高在25釐米左右,這裡也見不到太陽光,好在室內光線比較充足,它們呢也能夠正常生長。那麼,這些金魚苗從出生直接投餵小魚蟲可以嗎?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看魚蟲多大了。鬥魚苗也可以,不過肯定會有損失事實上,不但是金魚苗,鬥魚苗和藍曼龍的魚苗,我也曾經直接投餵過小魚蟲,就是水體必須較大,直接大量開始投餵魚蟲,讓魚蟲在這個魚缸裡自行繁殖,其實剛出生的小魚蟲,大體上和孵化的豐年蝦差不多大小的,有些體質較壯的小魚苗也能夠吃得下去,但是損失率會很大,適合於我們自己在家中繁殖,只是繁殖個樂趣
  • 別以為金魚和孔雀魚混養就是孔雀魚吃虧,它們也有可能襲擊金魚
    昨天養魚老道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的就是我的魚池子裡把金魚和孔雀魚混養,孔雀魚的小魚苗也能夠正常生長,於是很多魚友都在問,為什麼自己的金魚和孔雀魚混養,結果孔雀魚一條也沒有剩下來呢?不是說金魚不吃小魚嗎?一、大魚吃小魚,這個現象很正常事實上哪有不吃小魚的大魚?
  • 剛出生的小魚苗最早多久可以換水,換多少合適,如何操作為好?
    當它們的卵黃囊徹底吸收完畢,並且開始正常的起水遊動,這一點很重要,是卵黃囊吸收完畢,並且起水遊動,而且已經正常攝食了,我們也能夠看到小魚苗正常的排便了,那麼這種情況持續一兩天或者三五天之後,我們就可以給它們少量的換水,假設水質已經不受控制的話。
  • 孔雀魚可以用青苔水飼養嗎,當然可以而且效果還超好!
    孔雀魚為雜食性魚類,除了各種魚蟲外,尤為喜食各種青苔和藻類,在1930年,野生的孔雀魚曾經被引入新加坡,用來控制紅樹林沼澤地的蚊子數量,至於把它們當成觀賞魚來對待,可能是在1950年前後,而我國開始飼養孔雀魚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歷史。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由於盛夏季節的到來,很多魚友的小魚苗開始爆缸了,爆缸之後就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季節裡繁殖過多的小魚,如果飼養水體較小的話,無論是水溫、水質我們都很難控制。飼養密度一大、水溫一高,小魚的死亡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由於盛夏季節的到來,很多魚友的小魚苗開始爆缸了,爆缸之後就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季節裡繁殖過多的小魚,如果飼養水體較小的話,無論是水溫、水質我們都很難控制。光照時間過長,不但容易導致水溫不恆定,還會造成過度爆藻等現象,對於小魚苗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小魚苗和大魚合缸。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算什麼問題,但是很多新魚友都在詢問,原因會在哪裡呢?
  • 為什麼小魚苗越養越瘦,飼養半個月一個月,也不見生長呢?
    繁殖小魚的樂趣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是不言而喻的,即使養魚多年的老手,哪怕是看到觀賞魚爆缸就煩,但是,只要看到小魚苗出生或者起水遊動的那一刻,我們還是極為興奮的,這本來就是人之常情。而很多新魚友,面對著小魚的出生,更是興奮不已。不過呢,有可能這個興奮期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遭遇到小魚苗的大批量死亡。
  • 飼養孔雀魚大量繁殖要注意優勝劣汰,什麼情況可以淘汰種魚?
    近期養魚老道的孔雀魚又開始進入一波大量繁殖期,大致估計也就是十天半個月時間,結果竹節草也長滿了魚缸,小魚苗也呈現出爆缸狀態。 前幾天晚上做了一次簡單的清理,順便也淘汰了幾條成魚,這個工作是一定要做的,否則的話,像我這種大小魚混養在一起的模式,剩下來的不能繁殖的種魚,也會出現攝食小魚的行為。
  • 小金魚苗也要爆缸了,剛出生的金魚苗還沒有蚊子大,我都忘了
    養魚老道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繁殖過金魚了,早就忘了剛出生的金魚苗到底有多大了,上一窩意外發現的蝶尾苗我是沒有看到它們最初的形態,等我看到它們時,已經正式起水遊動有些日子了,該死的怕是早就餓死了。這次可是人工授精的,一路從頭看過來,原來它們比起剛出生的鬥魚苗也大不了多少啊。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最少3個月才穩,否則慢慢就消失
    孔雀魚小魚苗肯定不會憑空消失,很顯然,消失了就是死亡了,原因無外乎就是以下3種:1、生病引起死亡;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體質差,抵抗力差從孔雀魚的出生到成年,需要三個月或更久,這和我們飼養的條件有關,比如水溫、比如餵食等等因素都影響著孔雀魚的生長發育,而這3~4個月我們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幼魚階段、亞成魚階段、成年魚階段。
  • 飼養觀賞魚苗,大量餵食和大量換水會影響硝化細菌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如果是對於一個真正愛好觀賞魚的魚友來說,很可能的在魚苗期會採用大量餵食和大量換水的方法,來促進魚苗的生長,因為親眼看到我們的小魚苗在飛快的成長,也確實很有成就感,那麼這種做法到底可不可行呢?
  • 終於把魚池子裡的孔雀魚清理完畢,這個溫度下它們還在生小魚?
    這一個夏天真的很愜意,除了欣賞魚池子裡的金魚、孔雀、迷你鸚鵡魚和浮萍、睡蓮之外,還培養了很多的魚蟲,剩下來的就是和蚊子打架的問題了。我們這裡有個諺語,說的是八月十五去一半,九月十五不見面,說的就是這些該死的蚊子,可是今天都已經是九月十二了,魚池子裡的魚都沒了,蚊子還在,哈哈。
  • 孔雀魚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
    應魚友要求,寫一篇小魚性別與溫度的關係,飼主已經寫過很多遍啦,但是文章太多了,魚友不一定找的到,所以飼主再詳細寫一遍~孔雀魚小魚自從出生就有性別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孔雀魚繁殖缸大小的問題才是關鍵點,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很多魚友為了圖省事,總愛去在魚缸裡設置一個小型的隔離盒,然後讓孔雀魚在隔離盒裡面繁殖,其實這種方式是最容易死魚的,除非是我們的孔雀魚生出來的小魚數量不多,或者是冬天裡自己的某些條件不太允許,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 孔雀魚小魚要怎麼養大?純乾貨經驗分享!
    最近老青年收到比較集中的問題,是關於孔雀魚生產小魚比較常見的問題。很多魚友能夠養到孔雀魚生產小魚,可是生產完之後仔魚的飼養要怎麼辦?小魚又要怎麼讓他健康長大呢?今天就讓我來一一為大家解答。後臺有朋友私信問了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那就是小魚出生後養了三四個月了,怎麼它們還是小魚苗不見怎麼長大呢?
  • 所有的孔雀魚生小魚時,大魚一定會把小魚苗吃掉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是不是所有的孔雀魚。都會吃掉剛出生的小魚苗呢,這個問題還真不一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確實是遇見過一條小魚苗也不吃的孔雀母魚。2、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其中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魚身體很棒、平時吃的很好,根本不缺營養,特別是投餵小魚蟲和紅蟲的母魚更是如此。
  • 剛出生的孔雀魚苗,和半個月大的蝶尾苗養在一起,會被吃掉嗎?
    這八九條孔雀苗的個體還算可以,至少也應該有個一周左右了,無奈之下只能把它們和蝶尾苗暫時放在了一起。結果過了一天我就發現,還有藍色妖姬在不斷生產,魚缸裡又多出來60多條孔雀魚苗,都是剛出生的,為了防止它們被大魚吞食,也只能和金魚苗混養了。
  • 用蛋黃水投餵熱帶魚苗,為什麼能把它們都餵死了?
    關於蛋黃水這個名稱,主要來自於金魚的大量繁殖,因為金魚魚苗的個體較大,飼養空間廣闊,所以我們可以稀釋蛋黃後直接往繁殖池中傾倒,但是餵養熱帶魚苗就不是這麼個倒法了。最好是那種一顆一顆的,回家之後把冰紅蟲取出一顆化開,用清水衝洗一遍,然後取少量的冰紅蟲放在手心,用剪刀把紅蟲剪碎,越碎越好,最後把剪碎的雜質用剪刀挑起投餵給大魚,剩下來剪碎的紅蟲湯投餵給小魚,這種方法適合於任何熱帶觀賞魚的小魚苗,包括了比較小的鬥魚苗、紅綠燈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