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洗機裡取出的黑油與正常的洗滌油。
浙江在線09月10日訊 (今日早報見習記者 金潔珺 記者吳佳妮/文 林雲龍/攝)位於杭州體育場路620號的象王乾洗店松木場店,是一家經營已有10多年的老店,這幾天,卻突然關了門。被關在捲簾門外的顧客直跳腳:「先前買的洗衣卡都不能用了?洗的衣服也拿不回來了?」
這是怎麼回事?
記者輾轉聯繫上乾洗店老闆朱先生,他此時正焦頭爛額。
原來,這位朱老闆8月21日才剛籤下了這家店的轉讓協議,接手沒幾天,他就發現自己受騙了。「前東家也太黑心了,不僅留下一筆爛帳,發出去的洗衣卡券遠遠超過報給我的數字,而且用來乾洗衣物的乾洗油,和地溝油壓根就沒兩樣啊!要不是洗衣工舀出來給我看,真是不知道衣服原來是從這麼髒的油裡洗出來的。」
洗衣設備鏽跡斑斑
消毒機根本沒接電
象王乾洗店松木場店的洗衣工廠,位於西湖區東穆塢村,門市接收的衣服,都會運來這裡進行清洗。
前天上午,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記者來到一幢農民房前。說說是洗衣工廠,其實僅租借了農民房一樓的一個大房間。
房間很大,呈「L」型,進門左手是一排洗衣臺,洗衣臺旁是一款小小的波輪洗衣機,洗衣臺上放著幾塊肥皂。房屋中間,放著很大一桶洗潔精,還有幾瓶廚房用的油汙去除劑,上面的標籤寫著「專為去除廚房厚重油汙而設計」。
廚房用的東西怎麼會出現在洗衣房裡?曾給前老闆打工的洗衣大姐告訴記者,這是為了去除衣服上的頑固油漬準備的,至於對身體有沒有害,反正老闆不管,他們也從來不問。
除了洗衣臺,房間裡最搶眼的,是4臺象王的洗衣機器。據介紹,其中1臺是水洗機,1臺是烘乾機,還有兩臺乾洗機。記者發現,這4臺機器都已鏽跡斑斑,機身上沾滿汙漬,隨意擺放在房間兩邊。
相比這四臺機器的老舊不堪,房間角落裡的一臺衣物自動消毒機倒顯得十分光鮮,表面油漆光亮如新。但記者打開消毒機櫃門,卻發現裡面放著一床打包好的被子,再查看消毒櫃電路,根本就沒有接上電。
乾洗機內同一箱乾洗油
洗了數千件衣服
送來的衣服怎麼洗?洗衣大姐介紹說,一堆衣服先泡在水裡,然後每件衣服都要經人工刷過,「正反面都要刷,然後清水漂清,再甩幹烘乾。」
但是乾洗衣服,就很講究了,有不同的分類。淺色的絲綢類或白色的羊毛類衣物,是不進乾洗機的,「這是要手洗的,在放有乾洗油的桶裡面浸一浸,髒的地方稍微搓一下,然後扔到機器裡面甩幹。用來手洗的乾洗油都是很乾淨的,是無色透明的。」
其餘的乾洗衣服要用機器洗,但是仍有講究,深色和淺色的衣服得分開,分別放入兩臺不同的機器,「一臺是專門洗淺色的,另一臺是專門洗深色的。」
為什麼要分開,難道是怕染色?洗衣大姐神秘一笑:「不是,是因為用的油不一樣,洗淺色衣服的乾洗油要乾淨點,洗深色衣服的乾洗油髒一些。」
記者了解到,乾洗機的洗衣原理和普通洗衣機基本一樣,只不過洗滌劑不同,用的是無色透明的乾洗油。拿工廠裡的這兩臺象王洗衣機來說,乾洗油儲存在機器下方的槽箱內,洗滌作業時,乾洗油被抽入洗衣桶,洗完後再回收至槽箱內。
洗衣大姐透露,洗深色衣服的這臺乾洗機,在她上班的這4個月裡,槽箱內的乾洗油從沒更換過。也就是說,這一箱乾洗油,已經洗了數千件衣物。
乾洗機老舊不堪,黑油就是白圈處的儲存箱裡舀出來的。
前老闆曾說換油太貴最起碼要洗一年
乾洗機內的乾洗油髒到什麼程度?記者打開機箱,從機箱內舀出一點乾洗油,令人大吃一驚。
原先應該是無色透明的乾洗油,如今卻變成了黑紫色,散發著刺鼻的臭味,而淺色衣物專用乾洗機內的乾洗油也不是本色,呈紫色狀,比前面那箱油略微清澈一些。
「還有更噁心的!」洗衣大姐一伸手,從槽箱內挖出一團黑乎乎的泥團出來,記者捏了捏,軟軟的,近看都是板結的灰塵毛髮,「這是衣服洗完後的垢汙。」洗衣大姐說,「裡面還積了好多。」
「你不要再碰這些乾洗油了,先前有洗衣工碰過後皮膚過敏了。」大姐勸告記者。
「一般來說,乾洗機內的乾洗油最多用兩天就要更換了,如果衣服量大,更換得更勤。」幹了數十年洗衣行業的朱老闆說,「如果想要省點成本,可以把用過的乾洗油過濾一下或者沉澱淨化。」
眼前的這臺乾洗機裡,乾洗油有沒有定期進行過淨化和過濾呢?
記者了解到,這家洗衣工廠是今年春節後才搬過來的,在這裡洗衣服的三位洗衣大姐都沒見到過老闆換乾洗油,「量不夠了才會加一點。」一位洗衣大姐說,「我都看不下去了,和老闆說好換油了,但他說換油很貴,換一次要1萬多塊錢,這箱油最起碼要洗一年才換。」
有色衣物專挑髒油洗,洗後很難看出來
用這麼髒的乾洗油洗出來的衣服,難道看不出來嗎?記者進行了試驗。
專洗深色衣物機器出來的毛巾變成了紫色,但專洗淺色衣物機器出來的毛巾則基本沒有太大變化。
先將一條乾淨無味的白色毛巾對半裁開,將兩塊毛巾分別投入「深色衣物乾洗機」和「淺色衣物乾洗機」內。
洗滌過後,從淺色衣物乾洗機內拿出來的那塊毛巾,乍一看沒有明顯的改變,仔細看才發現染上了淡淡的黃色,而深色衣物乾洗機裡拿出來的毛巾則變成了紫色。
「這要是深色的衣服,就看不出來了。」洗衣大姐說。
衣物從乾洗機內取出來後,還需要進一步加工,「比方說皮衣吧,這麼一洗,內襯通常都灰濛濛的,上面膩著一層東西。我們要用溼毛巾重新擦洗過,才能夠送出去。」洗衣大姐說。
而衣服上也會留有一股味道,需要晾曬幾天,才能散去。「只要沒下雨,我們院子裡常年晾著衣服,散發著一股刺鼻的味道。」房東說。
「這樣洗出來的衣服敢穿嗎?」記者問洗衣大姐。
「你說呢?」她反問。她告訴記者,偶爾她會帶自己的衣物來乾洗,都是在乾淨的乾洗油桶裡泡一泡,直接甩幹的。
記者了解到,乾洗油的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和乾洗油碳氫溶劑,這些都是化學物質,本身就是有害物質。如果反覆使用,各種病毒和細菌就滯留在乾洗油裡,這樣乾洗出來的衣服,穿在身上容易誘發各種疾病。
象王稱兩年前已中止代理
本報記者將繼續關注
昨天,記者聯繫上象王乾洗店松木場店的前老闆娘梁女士。她告訴記者,該店已轉讓,許多情況自己並不清楚。而對於記者「之前多久換一次乾洗油」等問題,她一概以「不清楚」回答。
記者隨即聯繫了象王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兩年前象王總公司就與松木場店中止了代理合同,目前內部正在調查中。
朱老闆表示,先前他考察了象王旗下的10多家乾洗店後,發現很多用的都是老機器,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乾洗機器,都自帶蒸餾系統。也就是說乾洗劑在洗滌衣物後,會經過一道蒸餾處理,去除細菌、淨化汙物後,才會回流到儲存槽箱內。「當初,我準備接手這家店時,就預訂了一臺這樣的乾洗機。」
而對於朱老闆曝光的乾洗業老油現象,記者發現,這個問題早已引起社會和主管部門重視,卻又反覆被媒體抓到類似非法洗滌現狀。
早在2008年,國內就有乾洗店老闆自曝行業黑幕,爆出老油洗衣的潛規則。2012年,又有媒體爆出若干知名洗衣店虐衣和暴利的黑幕。而就在不久前,央視《焦點訪談》又報導了大連地下黑洗衣工廠觸目驚心的現狀。
這接二連三的黑幕曝光,不禁讓我們懷疑,象王松木場店到底是特例還是普遍現象?洗衣行業是否還存在著許多未解的真相?怎樣的洗滌算是標準的,誰來監管這個行業?
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