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圖書】:《顛覆定律》
【作者】:拉裡·唐斯(Larry Downes)
【出版社】:湛廬文化
國慶期間,有些人總選擇小長假外出,當然也會遇到一些奇葩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公務員的言論,你會以為他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原來我以為是他們傲驕小情緒的體現,現在我覺得可能是不懂網際網路的顛覆定律。
數字時代的三大定律
網際網路生活有三大定律,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顛覆定律。
摩爾定律:每12-18個月,計算機的處理性能就會翻一番,但價格不變。
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顛覆定律:社會、政治和經濟體系的變革是漸進的,而科技的發展是指數式的。科技發展造就了巨大的變革可能性,而實際體製取得的變革落後於此,兩者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意外、激進、無計劃的轉型發生的可能性也隨之激增。
摩爾定律相信許多人都熟悉,簡單來說就是可以用同樣或者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產品,實際上它解釋的技術進步的規律;梅特卡夫定律,則是說明網際網路的意義,也可解釋一個現象:聯繫人越多,聯繫的原因就越多。而相對來說,顛覆定律更為重要,人們可第一次將科技與社會結合,解釋二者的不同。
說到顛覆定律,得談到布魯克斯·亞當斯這位律師。當年他認為,法律制度沒有系統地將新技術及其獨特屬性納入考慮中,相反,卻在處理新問題時生搬硬套舊有法律,於是他提出了自己關於解決問題的主旨,「競爭的特點已經變了,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法律也必須隨之而變,否則就該瓦解。」現在這一主旨100年後,依舊適用。
創新和法律
如今,信息技術的性能和成本魔術般地得以改進,我們每個人都有了一個並行的存在。通過電子郵件交換的簡單信息已經快速發展成為一個虛擬的環境,人們在其中建立人際關係,經商,利用大規模的團隊合作開發新的信息產品和服務。現在,我們不僅活在現實生活中,還享受著另一種數字生活,在這裡不存在空間距離,時間可以隨時開始和停止,財富可被瞬間複製,所需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在信息革命爆發10年之後,那些為了在模擬世界中應用而被優化過的規則,在解決數字時代的問題時變得無能為力,致使大部分法律制度癱瘓。在音樂產業針對其用戶的成千上萬件訴訟案例中,關於信息使用的衝突顯而易見,關於隱私、數字公民的自由、技術標準、網絡控制、信息犯罪和世界貿易的初期矛盾很快就會浮出水面。過去10年來,隨著創新和規範創新的法律之間的距離逐漸拉大,兩者間關係的加速緊張令人極為擔憂。
在法律上,我們稱之為「革命」——用一種體製取代另一種體制的過程。
現在,信息革命需要符合數字生活現實,特別是適用於信息特徵的規則。作為一件經濟學上的商品,信息可以同時被所有人消費,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信息被使用得越多,其價值越大,包括 YouTube、Facebook、維基百科、Six Apart、Scribd、MySpace 和 Twitter 在內的新一代傳媒公司都發揚了這一特徵。這些公司讓不斷壯大的用戶群對龐大的內容進行創作、修改和合作,儘管有些內容是用戶個人的,但大部分都處於大型企業的控制之中。不過用戶們認為無所謂,有一點是一點。
當內容所有者越來越渴望保護自己的信息資產時,兩個世界就開始發生衝突。數字生活依靠協作、重新組合和增值價值中蒸蒸日上。顯然,以關於版權和專利的法律為代表的工業時代的規則明顯阻礙了數字生活的發展,無視它們可能並不需要多大代價。據皮尤研究中心「網絡與美國生活項目」(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報導,18~29 周歲的美國人中有 72% 稱其「不關心下載到電腦上的音樂是否受版權保護」。無法得到實施的法律徒有其名,遊戲結束了。
如果你已經了解到顛覆定律對於法律制度的影響,下文選自作者寫於三年前的文章《顛覆定律與佔領華爾街》,你將看到它與管理也息息相關。
----顛覆定律與佔領華爾街----
現行政治體系正引發越來越多的對抗,這表明,各國政府尚未採取措施,擁抱科技驅動的範式轉移這一現實。公民和消費者正在為數碼生活制定自己的規則,書寫自己的法律,起草自己憲法。有些人正為新秩序的形成作出富有建設性的貢獻,另一些則更專注於摧毀他們不喜歡的老一套。
民選官員們如果聰明的話,就應該從歷史中學習經驗教訓:如果你自己眼中有根刺,那就不要只盯著鄰居眼裡的灰塵。對於演進中的新治理形態,應不吝假定其有益,擁抱變革吧,擁抱導致變革的科技吧。如果做不到的話,那就請儘快退休。
隨著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向網際網路遷移,政府也日益感受到其巨大的吸引力,不得不亦步亦趨。在信息經濟中,確實也還有需由政府扮演的角色。
隨著我們的數碼範式演進,我們將需要明智的領袖和合理的法律來保護數碼社會的秩序。決策者們越早學會停止抗拒摩爾定律,並充分利用真正的資產,那現有的政府機構就越可能在新環境下找到別具意義的位置。
別的且不說,今年全球各地發生的種種起義和抗議,均與上述主題息息相關。儘管各地抗議的起因和訴求不盡相同,它們都凸顯了顛覆定律的作用,反映了人們對緩慢變革和意外後果的不滿。
當我首次創造顛覆定律這個表述時,違反它的後果還沒有如今這麼嚴重。與商界不同,在政治領域,殺手應用的掌握者最終總是會訴諸暴力革命——我們必須儘可能避免事態演變到此種地步。
文末引用前一段時間聽到的廣電總局一位公務員的話:「為什麼要廣電網來適應網際網路,而不是網際網路來適應廣電網?」
--關於書入法---
一個人的相當一部分,是由TA讀過的書及交往的朋友決定的。
書入法,就是「一些靠譜的人推薦靠譜的書」。歡迎關注並加入我們,推薦好書的人還有機會得到好書相贈。
點擊「閱讀原文」到《顛覆定律》亞馬遜頁面,書入法君義務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