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繁殖留下400多個後代,老象龜成功挽救瀕危物種準備退休

2020-12-03 瀟湘晨報

迭戈是一隻著名的加拉帕戈斯象龜,他高頻率的交配被認為是拯救這個物種免於滅絕的關鍵。經過了幾十年繁殖,成為數以百計的加拉帕戈斯象龜的父親之後,迭戈已經進入了退休期。

迭戈是這個物種的英雄

據國外媒體報導,這隻已經100歲的老象龜在聖克魯斯島圈養多年後,與另外14隻巨型象龜一起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小島上進行放養。

在厄瓜多環境部長當地時間本周一在社交媒體上說:「我們正在結束一個重要的篇章。」

他補充說,這些象龜經過了幾十年的圈養繁殖,拯救了其物種免於滅絕,現在它們正在返回家園,它們將受到熱烈的歡迎。

這些烏龜在返回無人居住的艾斯帕諾拉島前將被隔離,以防止它們通過排洩系統將非該島植物的種子帶上島。

迭戈體重約175磅(79.4公斤),加拉帕戈斯象龜是一種僅在島上野外發現的龜類。

據報導,在目前的2000隻加拉帕戈斯象龜中,約有40%的父親都是迭戈。加拉帕戈斯保護協會今年1月說,這項已經有著數十年歷史的繁殖計劃已幫助加拉帕戈斯象龜的數量從20世紀60年代的最低15隻增加到現在的超過2000隻。

據聖地牙哥動物園稱,迭戈一直被安置在生克洛斯加拉帕戈斯島的一個繁殖中心,該物種被確定為極度瀕危物種。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年逾百歲老象龜Diego,生了50年孩子,終於可以退休了
    1835年,進化論創立者達爾文首次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隨即被這裡的生態圈震撼。這是這一次經歷,讓他受到了啟發,最終寫作了著作——《物種起源》。 在這座島上,他看到了無數新奇的生物,大大滿足了好奇心。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因為,這種象龜不僅好看,還好吃。
  • 百歲象龜憑一己之力拯救物種 生下800後代後"退休"
    (原標題:百歲象龜生下800後代後"告老還鄉" 其物種曾瀕危) 據英國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2017-08-28 新華網 吳曉穎 我國科學家人工飼養並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 百子千孫小意思,兩隻象龜半個世紀產下兩千後代光榮退休
    很多文章特別關注其中一隻叫做Diego的百歲象龜,稱其為Super Diego,並說它是超級父親,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種群,生育了800多個後代。圖片來自加拉帕戈斯自然保護區官網,作者Dottie Carter在1977-2020年的時間裡,這15隻西班牙亞種象龜一共繁衍了兩千多個後代。一般來說,小龜會被人工飼養到5歲左右,以免幼年夭折,然後會送到西班牙島的野外。有幾十年的時間,人們並不清楚這幾隻象龜誰的繁殖能力更強。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 吳曉穎)歷經3年,我國科學家人工飼養並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這是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了解到的。1929年,美國生物學家史丹吉在四川雅安首次發現橫斑玉斑蛇,並將其命名為「橫斑錦蛇」。此後50多年間,人類再難尋覓它的蹤跡。
  • 這隻巨型陸龜為繁殖項目服務幾十年後退休:島上從十來只增加到2000...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一隻叫迭戈的巨型陸龜在為一個繁殖項目服務了幾十年後,終於退休返回他的家鄉。厄瓜多環境部長保羅•普羅諾•安德拉德在社交平臺上寫道,迭戈返回了他的家鄉埃斯帕諾拉島,此舉為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管理的一個重要章節劃上了句號。
  • 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急劇衰退 拯救瀕危物種,行動!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種,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受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珍稀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生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形勢嚴峻。
  • 國際瀕危物種蘇卡達陸龜在海南大規模繁殖成功
    新華社海口7月12日電(記者張鍾凱、姜恩宇)1000餘只從非洲引進的國際瀕危物種蘇卡達陸龜近日在海南文昌市繁殖成功。 據海南省林業廳介紹,這批蘇卡達陸龜2012年經國家林業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批准,在文昌長壽園龜類養殖基地進行飼養繁殖。由於引進限額和飼養技術等限制,此前主要進行小規模繁育試驗。
  • 非洲蘇卡達陸龜在海南繁殖成功 系國際瀕危物種
    據新華社海口7月12日電(記者張鍾凱 姜恩宇)1000餘只從非洲引進的國際瀕危物種蘇卡達陸龜近日在海南文昌市繁殖成功。    據海南省林業廳介紹,這批蘇卡達陸龜2012年經國家林業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批准,在文昌長壽園龜類養殖基地進行飼養繁殖。
  • 香港成功繁殖黑白領狐猴等瀕危動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9日 09: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8月28日電(記者 陳思武)香港動植物公園最近成功繁殖了黑白領狐猴、環尾狐猴及白面僧面猴等瀕危靈長類動物。
  • 日本山口縣連續2年通過人工授精挽救瀕危企鵝物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18日報導,日本山口縣下關市水族館「海響館」,以人工授精的方式連續2年成功孵化出瀕危的洪堡企鵝。4月孵化出的一隻企鵝幼崽,因為體重未能增加,由飼養員代替企鵝父母對幼崽進行人工哺育順利成長。預計將於7月下旬公開亮相。
  • 世界瀕危野生動物金剛鸚鵡首次在蓉繁殖成功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消息 記者何曉東雷遠東現場為您攝影報導  剛進入初冬,成都野生世界的「彩霞滿天」裡昨日傳出喜訊:5隻被列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的緋紅金剛鸚鵡首次在國內繁殖成功!  據了解,緋紅金剛鸚鵡非常漂亮,是許多世界知名企業作為色彩、LOGO的表現角色或形象。
  • 兩個瀕危物種的不小心結合,竟造就了「神奇物種」
    生命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38億年之久,從最初的簡單單細胞生命,發展到今天生機勃勃,數百萬個物種蓬勃發展。但同時因為地球環境的持續性變化,很多物種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最終只能被淘汰滅絕。還有很多是因為人類活動的持續性擴張,它們的生存空間和環境遭到破壞,最終被迫所滅絕。總之物種滅絕和新物種的出現,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很常見。
  • 日本下調朱䴉的瀕危物種級別
    新華社東京1月25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環境省日前宣布,由於人工繁殖朱䴉及其野生放飛取得成功,日本下調朱䴉在該國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級別,從「野生滅絕」下調一個級別至「瀕臨滅絕1A類」。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世界瀕危中美貘
    【解說】當地時間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中美貘寶寶與遊客見面。身材肥嘟嘟的貘寶寶,毛髮為黃褐色並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走起路甚是可愛迷人。  【同期】(遊客)果果,這個是中美貘,果果你說中美貘,中美貘可可愛了。
  • 科學家成功克隆一匹已經死了四十年的普氏野馬!下一步準備克隆長毛象?
    更令人興奮的是,庫爾特是從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中克隆出來的,這恢復了被認為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的遺傳多樣性。聖地牙哥環球動物園的首席生命科學官、動物學家鮑勃·威斯(Bob Wiese)說:「這隻小馬有望成為它這個物種中基因最重要的個體之一。我們希望它能為普熱瓦爾斯基馬種群帶來基因多樣性,這對這個種群的未來很重要。」
  • 科學家成功克隆一匹已經死了四十年的普氏野馬!下一步準備克隆長毛...
    2020年8月6日,一隻名叫庫爾特(Kurt )的小馬出生了,它是世界上第一隻成功的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或普氏野馬)克隆馬,普熱瓦爾斯基馬是一種產於中亞大草原的瀕危野馬,這隻克隆馬的出生象徵著它的同類重新燃起了生存的希望
  • 廣東首次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成功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這也是廣東首次成功繁殖該瀕危物種。廣東「自產」豹紋鯊,滿月據保育員介紹,此次共成功孵化出2尾幼豹紋鯊,孵化日期分別為2020年4月30日和2020年5月25日;今剛好滿月。
  • 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猞猁
    首次做母親的猞猁「麗麗」於5月21日成功產下幼仔,這是濟南動物園自建園以來首次成功繁殖猞猁。猞猁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主要產於西藏、青海等地區,在濟南很難繁殖。濟南動物園克服重重困難,採取多項舉措為猞猁家族創造了適宜的生活環境,使猞猁在濟南地區成功繁衍後代。目前小猞猁在媽媽和飼養員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呂傳泉 馬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