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了解歐亞紅尾鴝的請舉手

2021-01-10 百聞動物

歐亞紅尾鴝,拉丁學名是Phoenicurus phoenicurus,別名是普通紅尾鴝,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鶇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Common Redstart,Redstar,命名人是Linnaeus,命名時間是1758年。

該物種雄鳥前額為黑色,頭頂前部白色,其餘頭頂、枕、後頸、肩和背灰色,頭側和頸側前部黑色。翅上小覆羽灰色,中覆羽和大覆羽褐色,羽緣或多或少綴有灰色,飛羽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或紅褐色,中央一對尾羽褐色,外翈橙棕色。頦、喉黑色,其餘下體橙棕色,腹中部白色,尾下覆羽棕皮黃色,翼下覆羽和腋羽橙棕色。秋季剛換上的新羽灰色。頭頂和背被鏽褐色羽端所掩蓋,頦、喉黑色羽具淡白色端緣,經過冬季的磨損到繁殖季節又恢復到原有的羽色。雌鳥上體從前額、頭頂一直到背為灰褐色,前額、頭側、頸側亦為灰褐色而不為黑色,腰、尾下覆羽、尾和兩翅與雄鳥相似。下體淡褐色,喉中部較淡,腹中部和尾下覆羽亦淡、近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暗褐色。

歐亞紅尾鴝主要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也棲息於次生林和林緣灌叢,有時還出現於針葉林、果園、公園、農田、和村莊附近的小塊叢林與灌叢內,和河谷灌叢中活動。

其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春季4月中下旬遷來,秋季10-11月遷離。似赭紅尾鴝,但喜單一樹種的棲息環境。具典型的紅尾鴝顫尾動作。飛行短而疾,時閃動尾輝。飛行較長距離則呈波狀起伏而曳尾。常在林下巖石、灌叢和溪谷、懸巖灌叢以及林緣灌叢中活動和覓食。喜歡棲停在灌木上或樹木低枝上,當發現地上食物時才突然飛下捕食。它主要以甲蟲、象鼻蟲、金龜子、步行蟲、螞蟻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昆蟲為食,也食植物種子、果實和草子。

亞紅尾鴝的原產地為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比索、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裡、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地區、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利亞、南蘇丹、西班牙、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幹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西撒哈拉、葉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國內那些紅尾鴝的辨別
    黑喉紅尾鴝P. hodgsoni:背部顏色與其雄鳥相似,因而與其他三種紅尾鴝(藍額紅尾鴝除外)相比青灰色較重,偏冷色調。下體喉部胸部顏色較灰,腹部及以下較白,尾羽整體呈紅褐色。紅腹紅尾鴝P.erythrogastrus:體型最大的紅尾鴝,15-16.5cm,其餘為13-14.5cm,顯得更為修長,飛羽也更長,下體磚紅色較多且較均一,在胸部及尾下覆羽稍多,整體呈暖色調。
  • 黑喉紅尾鴝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黑喉紅尾鴝
    黑喉紅尾鴝,拉丁學名(Phoenicurus hodgsoni),英文名Hodgson's Redstart,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Moore,命名時間在1854年。黑喉紅尾鴝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和高原灌叢、疏林、河谷、灌叢、草叢和針葉林中,秋冬季節多下到中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疏林、林緣灌叢和居民點及農田附近的小樹叢中活動,有時甚至出現在果園、庭院綠籬和路邊行道樹上。
  • 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的鳥類,是南京常見的冬候鳥。
  • 與北紅尾鴝的緣分…
    站在金銀忍冬上的北紅尾鴝北紅尾鴝(學名:Phoenicurus auroreus):是小型鳥類,體長13-15釐米。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
  • 遠行的---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雄鳥)---澳門 / 譚永強攝北紅尾鴝(qu),據《中國鳥類觀察野外手冊》記載常見於東亞的中國及日本最近一段時間,行走在森林腹地及鄉村郊野,發現消失了平日間常見的北紅尾鴝。其實,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到次年的三月間,在粵北村前屋後基本隨處可見此鳥的身影。它們不是成群活動,總是孤零零地站在那些不高的獨立枝頭裡,平靜地生活著。
  • 北紅尾鴝和赭紅尾鴝怎樣區分?
    北紅尾鴝曾經新鳥友問,如何區分北紅尾鴝和赭紅尾鴝?
  • 賀蘭山紅尾鴝:行蹤難覓的大山精靈
    賀蘭山紅尾鴝(雄性)王兆錠攝 2008年,國家郵政部門曾發行過一套《中國鳥》郵票,共展示了九種中國特有的鳥。其中有一種鳥以賀蘭山命名,它就是賀蘭山紅尾鴝。 賀蘭山紅尾鴝,是紅尾鴝屬的一種,因主要分布在賀蘭山而得名。 斑斕顏色辨雌雄 賀蘭山紅尾鴝的體積比麻雀略大一點,顏色十分鮮豔,主要有藍、黑、紅、白四種顏色。這種鳥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雌鳥和雄鳥的顏色不一樣。據《賀蘭山頸椎動物》一書記載,賀蘭山紅尾鴝,小型鳥類。
  • 國畫講堂|《海棠與紅尾鴝》
    第一步:紅尾鴝鳴叫聲優美,體態輕盈。用濃墨勾勒紅尾鴝的黑色羽毛輪廓,鳥的其餘部位用中等墨色勾勒,然後用淡墨輕染出體面,表現出體積感來。鐵桿海棠為朱紅色花,花、葉、竹子都採用中鋒以中等墨色勾勒,枝幹要依結構有明顯的提頓用筆變化。
  • 北紅尾鴝|鳥界平頭哥
    北紅尾鴝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北紅尾鴝國內分布(藍色表示冬候鳥,黃色表示過境鳥,橙色表示夏候鳥,綠色表示留鳥)圖片來源於鳥類網別看它小,它也是候鳥,在南方屬於冬候鳥,春暖後又飛回北方繁殖(名字裡的「北」大概來源於此
  • 紅脅藍尾鴝
    紅脅藍尾鴝(學名:Tarsiger cyanurus)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傑、藍尾歐鴝。體型略小而喉白的鴝。特徵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雌鳥與雌性藍歌鴝的區別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線,而非喉全白,兩脅橘黃而非皮黃。紅脅藍尾鴝在中國繁殖,也在中國越冬,既是夏候鳥,也是冬候烏。
  • 白喉紅尾鴝首次現岱頂
    岱頂出現的白喉紅尾鴝。根據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山東鳥類志》主編賽道建確認,孫桂玲發現小鳥學名為白喉紅尾鴝(音同渠),是山東省鳥類新種,首次在泰山現身。目前,白喉紅尾鴝已列入泰山野生鳥類名錄。  「白喉紅尾鴝」現身泰山被鳥類志願者拍到  在泰山周邊,長期活躍著一群愛鳥護鳥志願者,孫桂玲就是其中之一。新春伊始,為了捕捉霧凇下最美的小鳥身影,孫桂玲一直格外關注天氣預報。
  • 北紅尾鴝的開食與飼養
    北紅尾鴝是小型鳥類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前額基部、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 相似種紅腹紅尾鴝頭頂至枕羽色較淡,多為灰白色,尾全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側一對尾羽外翈不為黑色。
  • 拍鳥趣事之——北紅尾鴝篇
    每年春天拍鳥,最給面子的就是北紅尾鴝了,不管是北紅哥哥,還是北紅妹妹,都特別配合,站好位置,擺好姿勢,給你做模特,浪費你成百上千次的快門。這些是我拍的~北紅尾鴝雄鳥,看仔細了,以後可別認錯了,這就是北紅哥哥。雄鳥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豔,真的很漂亮。
  • 青島候鳥傳⑫|紅脅藍尾鴝:它是美麗的藍精靈 但是懂得低調
    紅脅藍尾鴝,有的地方又叫它藍尾傑,這個「傑」字大概指其帥氣、英氣;名字中的「脅」,以前我簡單理解成「肋」,後來讀了北京大學綠協的文章,方知兩者區別。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寫道:「明白對眾要了文書,他便兩脅生翅,也飛去不得」,這個脅講的就是從腋下到肋骨的部分,對於鳥來說,大概的位置就是翅膀下面靠前,接近連接處的地方,紅脅藍尾鴝紅的地方就在那裡,類似的還有紅脅繡眼鳥等。
  • 美麗的北紅尾鴝
    一天,我來到湖邊拍鳥,見一隻北紅尾鴝,在我身後的小樹上跳來跳去啄蟲子。這是一隻雄性北紅尾鴝鳥,明顯的特徵是頭頂到背部是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有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部是橙棕色,非常豔麗。
  • 北紅尾鴝(鳥類系列片)
    色彩豔麗的北紅尾鴝,長有眀顯而寬大的白色翼斑。
  • 北紅鳥,又名北紅尾鴝,小型鳥類
    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前額基部、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 相似種紅腹紅尾鴝頭頂至枕羽色較淡,多為灰白色,尾全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側一對尾羽外翈不為黑色。無生存危機的物種。體長13-15釐米。
  • 北紅尾鴝(火燕子)
    火燕子,又名火燕,窩窩燕等,小時候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學名北紅尾鴝。叫聲清麗,生活習性像麻雀,在人類屋簷下牆洞等處做窩,但是比麻雀警覺,沒見小孩子們捉住過它。這是只雄北紅尾鴝,多少年沒見過了,拿了相機去拍,很配合,先是銜了顆桑椹在我附近飛來飛去,停在突出物上讓我拍,一會兒又捉了兩隻蟲子含在嘴裡在我附近鳴叫和飛(可能是我靠近它窩了)。
  • 綠博園發現美麗紅脅藍尾鴝鳥
    紅脅藍尾鴝有著五顏六色的羽毛,非常美麗漂亮,所吃食物多是一些森林害蟲,對森林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在南京綠博園發現十幾隻紅脅藍尾鴝,吸引了許多愛鳥護鳥人士來拍攝。   今日(1月15日)中午,只見幾位愛鳥護鳥人士用長槍短炮,聚焦飛來的紅脅藍尾鴝。
  • 北紅尾鴝,華僑城裡的小精靈
    北紅尾鴝,深圳城市後花園,華僑城裡的小精靈。北紅尾鴝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和部分冬候鳥。屬小型鳥類,體長13-15釐米。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