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白蟻居然分12派系?黑猩猩:我們也有自己的餐桌禮儀

2020-12-04 科技與生活視野

人類社會幾千年文明史中,產生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從食材獲取和菜餚製作,到餐具使用和就餐禮儀,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特色。

不只人類,我們的親戚黑猩猩,也在漫長的歲月中,發展出了屬於它們的多樣飲食文化。

會釣白蟻的黑猩猩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分布於非洲靠近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中,過著群居生活,通常由一隻雄性黑猩猩做首領。

它們是已知的、除人類外最聰明的動物,會製造和使用一些簡單工具來完成較為複雜的任務,其中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釣白蟻」

發現黑猩猩釣白蟻的行為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只有人類才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

然而,半個多世紀之前,科學家發現:為了吃到白蟻,黑猩猩會從樹上折斷一節小樹枝,去掉葉子,然後把樹枝的一端像魚竿一樣伸到白蟻巢裡,待蟻巢中的兵蟻爬上釣竿後就拎起來塞到嘴裡吃掉。

在釣白蟻的黑猩猩 | Ian Nichols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以為黑猩猩釣白蟻的技巧非常單一。不過,近年來,科學家發現,黑猩猩們不但會釣白蟻,而且,不同族群釣白蟻的手段和姿勢也是五花八門,就像形成了不同的用餐文化。

2020年5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克裡斯多夫·伯施(Christophe Boesch)等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詳細地描敘了黑猩猩釣白蟻文化的多樣性。

白蟻看起來比螞蟻更加肥美 |

釣白蟻門派

伯施等人利用相機,對黑猩猩分布區內的46個族群連續監測了8年,其中,10個族群的共計1463段視頻裡,都出現了釣白蟻的行為。研究人員分析了每段視頻中黑猩猩釣白蟻的過程,提煉出了工具類型、工具修飾操作技巧等不同要素,並發現,這些要素在不同族群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

不同門派間最明顯的一個差異,便是白蟻巢的選擇。世界上已發現的3000多種白蟻中,有些會在地上形成高聳的白蟻丘,而有的則只在地下建巢。

根據白蟻巢類型的不同,黑猩猩們也可相應分為地上地下兩大派。那些被觀察到釣白蟻的族群,有的屬於地上派,有的屬於地下派,還有1個族群……是既有地上派個體、也有地下派個體的「兩面派」。

01、地上派

「地上派」的黑猩猩會用一根細長的樹枝,深入白蟻丘的通道內,待兵蟻咬住樹枝,就把它們鉤出來吃掉。

根據釣白蟻過程中所用樹枝的軟硬是否對樹枝修飾以及具體操作手法等不同,地上派又可以分為6個小派。

每個小派各有特色。比如,Kayan派大多喜歡用硬樹枝釣白蟻,使用前還會咬一下樹枝末端,修飾下自己的工具,釣到後會單手把樹枝送到嘴裡,吃掉樹枝上的白蟻;而Goualougo派則只選硬樹枝釣白蟻,還會用手指幫忙打開巢穴通道。吃白蟻的時候動作也文雅些,不會整個樹枝放嘴裡,而是單手把白蟻從樹枝上捉下來,再放入嘴中。

地上派猩猩們(此圖僅代表門派間使用不同的動作概率,不代表動作順序) |

02、地下派

比起使用一根樹枝的「地上派」,「地下派」黑猩猩的工具似乎更複雜些,它們會使用工具組——兩根粗細不同的棍子。粗棍子可以像鑽一樣把地面破開一個洞,暴露出白蟻巢的通道,細棍子則用來釣白蟻。

「地下派」黑猩猩的釣白蟻文化也可以進一步劃分為6個小派。

例如,La Belgique派喜歡坐著釣白蟻,釣白蟻前,它們喜歡用粗樹枝拍打蟻穴上方的不同位置,似乎是在根據聲音或質地,判斷哪個地方好下手;吃白蟻時,它們一般會將胳膊送到嘴前,吃手腕和小臂上的白蟻。而Wonga Wongue派則喜歡側臥著,將樹枝順著胳膊肘附近插入蟻穴,吃白蟻時,它們會移動頭部,將嘴湊到樹枝前去吃白蟻;此外,它們還會和後代共享自己釣白蟻的樹枝。

地下派猩猩們(此圖僅代表門派間使用不同的動作概率,不代表動作順序)|

在傳承中發展的釣白蟻文化

研究發現,釣白蟻文化在同一個族群內的相似性,遠大於不同族群間的相似性。也就是說,這種文化是每個族群的黑猩猩們一代一代地傳遞和積累下來的。

由於沒有複雜的語言,小黑猩猩在學習釣白蟻時,難以得到長輩的「言傳」,但是它們會憑藉極強的模仿能力,通過長輩們的「身教」就能學會釣白蟻技能。

在釣白蟻文化的傳承過程中,那些思維比較特別的個體,還可能加入一些自己發明的新要素,從而改進釣白蟻文化。這一過程就如同人類文化的演變,也是造成黑猩猩釣白蟻文化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黑猩猩在學習釣白蟻 |

第三種黑猩猩

黑猩猩是現存的與人類血緣關係最近的動物。人類學家一般認為,黑猩猩和人類在600-700萬年前有著共同的祖先查德沙赫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即使經歷了幾百萬年的獨立演化,黑猩猩和人類之間依然有許多相似之處。

大猩猩(左),黑猩猩(中)和人類(右)頭骨 | Wikimedia Commons , kaiwei zhang / CC BY-SA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現存的黑猩猩屬下有黑猩猩倭黑猩猩兩種,而美國著名的多學科跨界學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曾在其科普著作《第三種黑猩猩》中,把人類看作是第三種黑猩猩。

或許,我們可以從人類的角度來理解,黑猩猩為何有如此多樣的釣白蟻文化——中西方飲食文化最明顯的一個不同在於餐具的選擇,而餐具選擇往往是為了更方便快捷地獲取食物。比如,牛排適合用刀叉,涮火鍋適合用筷子,如果不考慮衛生問題,各種饅頭包子……更適合用手。

相應地,黑猩猩的餐桌文化的差異,主要源於要取食的白蟻巢位置不同。為了釣食那些地上或地下的蟻巢中的白蟻,黑猩猩們各顯神通,學會運用不同硬度的樹枝,還學會了修飾自己的樹枝餐具。這些在餐具上花的心思,無非是為了獲得一口口肥美的食物。

想像一下,黑猩猩開飯時,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你在地上釣小蟲,我正躺著挖蟻洞,共食嘎嘣脆的昆蟲,文化讓我們如此相同又如此不同。

相關焦點

  • 黑猩猩捕捉白蟻的發展歷程
    不同於東非和西非的黑猩猩使用單一工具提取白蟻,中非剛果盆地的黑猩猩使用刺穿樹枝釣昆蟲可謂稱得上一全套。研究人員遠程拍攝了正學習使用工具的野生黑猩猩,他們想深入了解了技術是如何定義人類文化的。利用相機,科研人員遠程觀察了 25 只未成熟黑猩猩成長的歷程,研究人員終結出了生活在剛果盆地的「人類近親們」是如何習得他們獨特的捕捉白蟻的工具技能的。不得不提白蟻是黑猩猩飲食中最喜歡的營養豐富點心。
  • 事實上,黑猩猩比我們曾想像過的要更接近於人類
    一隻成年雄性黑猩猩正從一棵大樹上爬下來,然後舉止威嚴不緊不慢地從我身邊走過。看著這地球上我們最近的親戚,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黑猩猩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烏幹達基巴萊國家公園的成年雄性黑猩猩。按照這樣的定義,黑猩猩無疑也具有文化了。前段時間就有一則黑猩猩釣白蟻也分不同流派的報導。而實際上除了釣白蟻之外,還有另外38種黑猩猩的行為模式被認為是具有著文化起源。在釣白蟻的黑猩猩。圖片:Ian Nichols珍·古道爾博士在坦尚尼亞貢貝(Gombe)研究黑猩猩的故事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 餐桌禮儀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嗎?我們應該學習哪些
    社會心理學方面的大量研究表明,餐桌上的對話不能取決於餐桌上人的性別和地位,而取決於餐桌上的對話人的情緒狀態,以及對參與對話的各方的社會地位的評估。這也就是說,如果讓被餐桌禮儀的人感覺是在特殊情景下,高傲的對坐,那麼被餐桌禮儀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爭取讓吃飯對象高興一點,嘗試把自己擺在當中的「高地位」。但如果是普通社交場合,餐桌禮儀也不能忽視,否則吃飯對象會覺得你傲慢、裝腔作勢。
  • 孩子吃飯吧唧嘴,挑食,多半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餐桌禮儀很重要
    首先我們必須從生活中最基本的禮儀——餐桌禮儀來培養,食不言,寢不語就是從我們的先輩那裡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之一。之前,表哥家的小女兒來我家裡借住過一段時間,小女孩看起來機靈乖巧,但是等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慢慢發現她在家庭教養方面的確是,吃飯的時候在盤子裡翻來翻去、不吃這個要吃那個、吃飯對著桌子打噴嚏咳嗽……最讓我崩潰的就是她竟然還漱筷子、吃飯吧唧嘴,讓吃飯的感覺、氛圍都變了。
  • 柯勒的黑猩猩
    在蹦跳了一段時間後,黑猩猩生氣地走開了,突然停下來,看看香蕉,又看看放在場地上的玩具,反覆看了幾次後,最終開始用玩具來獲取香蕉。不同的黑猩猩採用不盡相同的方式。一隻黑猩猩把一根木桿放在香蕉下,試圖沿著木桿爬上去。有幾隻黑猩猩把幾個箱子搬到香蕉下,成功地壘放起來,但是難以保持箱子重心平衡。有一隻黑猩猩只搬來一個箱子放在香蕉下,爬上去之後,用一根木桿把香蕉打了下來。
  • 餐桌禮儀不能缺少
    在我國有很多文化禮儀,我國中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禮儀當中不可缺少的,其中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一個好的餐桌禮儀不僅是個人素養的體現,也是一個家庭的體現,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餐桌禮儀方面往往不用別人教,就能夠學得很好,而且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用別人教,就能夠自動學會一些技能。長大之後,在為人處世和為人相處的時候,更能夠遊刃有餘,更能夠輕鬆做到,所以在餐桌當中,餐桌禮儀一定不能缺少,那麼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小餐桌大文明>飲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朋友們在您心目中什麼是文明餐桌?我們又該如何倡導文明餐桌?
  • 異國生活:餐桌禮儀,品德入門課
    在美國,人們把禮儀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門課。美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   第一次在美國朋友家就餐,記者驚呆了。朋友家一歲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從頭到尾,自己吃完飯。儘管他拿勺子的動作還很笨拙,但他不慌不忙,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認真。掉在桌上的飯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撿起來吃掉。
  • 用英文教寶寶12項餐桌禮儀:閉嘴嚼、不打嗝、不離席、不夠菜
    作者:小雅和英美友人餐桌禮儀◆ 中西方在餐桌禮儀上有什麼差別?Table Manners 餐桌禮儀Mom: We're going to eat at Aunt Sally's houseon Saturday.媽媽:咱們周六要去薩莉姑姑家吃飯。Child: I'm excited!寶寶:我好激動啊!
  • 是中國餐桌傳統禮儀,還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遺毒
    你,周邊應該也有很講究傳統禮儀的人吧。畢竟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嘛。昨天看了一會德雲社的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因為徒弟秦霄賢給師父郭德綱倒茶,茶壺嘴對著郭德綱,就被郭德綱批評不懂規矩,在網上引發爭論。
  • 天王寵物黑猩猩奇怪的廁所禮儀,喜歡往牆上扔便便,曾被禁止進入...
    根據英國鏡報12月7日新聞報導,2009年去世的天王麥可·傑克遜有一個黑猩猩寵物,名叫泡泡,據歌手史蒂夫·盧卡瑟(Steve Lukather)透露,泡泡有糟糕的「廁所禮儀」。而正因如此,這隻猩猩被西好萊塢(West Hollywood)的韋斯特萊克(Westlake)工作室列入禁止進入黑名單。
  • 白蟻是螞蟻?遭遇白蟻危害時如何應對?
    我們生活的環境有著春天的五彩斑斕,夏天的綠蔭成林,秋天的碩果纍纍,冬天的雪花飛揚,同時,還有各種與我們共享這個生存空間的生物,所有生物共同構成了我們多姿多彩的世界。那麼你對身邊的生物是否了解呢?有一些生物可是「名不副實」啊。白蟻,又名飛螞蟻、蟲尉,俗稱大水蟻(因為通常在下雨前出現,因此得名),是等翅目昆蟲的總稱,約3000多種。
  • 人類VS黑猩猩:區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實際上,Kanzi並不是人,他是一隻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樣,倭黑猩猩也是我們的近親。雖然他不能像人一樣談話,但Kanzi還是改變了我們對我們靈長類親戚的看法。反過來,我們也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人類曾經認為自己是唯一具有情感、道德和文化的生物。但隨著我們對動物王國的研究越來越深,我們發現這並不完全正確。
  • 虎媽應採兒與主持人節目互懟,看看餐桌禮儀對寶寶的重要性
    主持人朱丹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應採兒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其實有的時候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複雜,是「小題大做」了。應採兒回復也很乾脆,毫不客氣地回懟:「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你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外面被人家嫌棄嗎?」光看這一段,其實優寶也覺得應採兒這個「虎媽」對孩子太嚴厲了!
  • 吃飯看出孩子人生狀態,孩子的餐桌禮儀教育,父母不容忽視
    不僅如此,夾菜時還不用自己的小碗接著,袖子都落到菜面上了,現在竟然還打走別人的筷子直接搶菜,真是讓人看不下去。這樣沒有餐桌禮儀的孩子,其實也是沒有家教、不懂公眾秩序、不會尊重別人的表現,這樣的孩子會有什麼成就嗎?結局可想而知。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發展,從簡單的餐桌表現即可看出來。一、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 黑猩猩和大猩猩,誰和人類的「親戚」關係更近?
    早在一千四百萬年前,我們和大猩猩的共同祖先就和紅毛猩猩分了家;在七百萬年前,我們黑猩猩的祖先又和大猩猩的祖先分了家;後來,我們各自進化,最終發展成了不同屬種的動物。沒辦法,誰叫黑猩猩和大猩猩看起來這麼像呢! 具體說來差異多多 黑猩猩老師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決定好好給大家講講這一點。它清了清嗓子,開始引導同學們尋找自己和大猩猩的不同之處。 「大猩猩的塊頭比我們都要大,是體形最大的靈長類動物!」毛毛搶先發言。
  • 黑猩猩的智商相當於人類5—7歲
    黑猩猩是猩猩科中最小的種類,身上的毛較短,黑色,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腳均為肉色;耳朵特大,向兩旁突出,眼窩深凹,眉脊很高、頭頂毛髮向後;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幾內亞。
  • 事實證明黑猩猩智力很高,並且能夠很好的使用工具
    她來研究野生黑猩猩,它們仍然是神秘的動物。今天,古道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研究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在貢貝的頭三個月裡,她覺得自己對害羞的黑猩猩一無所知,這些黑猩猩不讓她從遠處觀察它們。她擔心她的贈款資金很快就會用完,可能不會被更新,她不得不離開非洲而不了解黑猩猩。幸運的是,有一隻黑猩猩不介意簡看著他。她給他起名叫大衛·格雷比爾德,因為他長著灰色的下巴鬍鬚。
  • 講座| 黑猩猩的陰暗面:欺騙、戰爭、不能容忍小群體
    半年的時間,古道爾便有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發現:黑猩猩會通過製造工具來捕食和取水。黑猩猩利用製造的工具捕食白蟻黑猩猩很喜歡吃白蟻,當它找到白蟻洞的時候,它會找一根樹枝,把上面的樹葉全部去掉,然後選擇中間粗細比較合適的一段掐頭去尾,再插到白蟻洞裡,白蟻會咬住入侵物,當把樹枝取出來時就會有一串白蟻在上邊掛著,黑猩猩就可以盡情享用了。
  • 白蟻的天敵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約的,白蟻也同樣存在著眾多的天敵。白蟻的繁殖蟻分群移居,各種各樣的蜘蛛早已嚴陣以待,給他們布下了「天羅地網」。大黑蟻和小黑蟻也是白蟻很強的天敵。無尾兩棲類中的蟾蜍、林蛙,青蛙等,很喜歡以白蟻為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