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東非和西非的黑猩猩使用單一工具提取白蟻,中非剛果盆地的黑猩猩使用刺穿樹枝釣昆蟲可謂稱得上一全套。
研究人員遠程拍攝了正學習使用工具的野生黑猩猩,他們想深入了解了技術是如何定義人類文化的。
利用相機,科研人員遠程觀察了 25 只未成熟黑猩猩成長的歷程,研究人員終結出了生活在剛果盆地的「人類近親們」是如何習得他們獨特的捕捉白蟻的工具技能的。不得不提白蟻是黑猩猩飲食中最喜歡的營養豐富點心。
不像東非和西非的黑猩猩使用單一工具提取白蟻,中非剛果盆地的黑猩猩使用工具套裝 -- 刺穿樹枝或穿孔樹枝加上釣魚探針 -- 從散布在低地森林的地下巢穴或高聳的土堆中收穫昆蟲。可以說,生活在這個地區的黑猩猩擁有動物王國中記載的最複雜的工具使用技能。他們不僅使用專門的工具來收穫白蟻、螞蟻和蜂蜜,還能改造工具來提高效率。
為了解開剛果盆地的黑猩猩是如何獲得這些複雜的工具任務的,邁阿密大學生物人類學家,研究了大猩猩和黑猩猩捕捉白蟻的數千小時視頻。這段錄像記錄了超過 15 年的時間,記錄了他們從出生到成熟的工具使用技能的發展。
在他們的研究中, 對兩隻黑猩猩的工具技能習得進行了第一次直接比較。發現這兩個種群中的黑猩猩獲得白蟻收集技能的所用時間和工具順序存在顯著差異 。
一個是熟練使用工具之前同時學習製造工具。一個是在早年,他們通常使用其他老黑猩猩丟棄或轉移給他們的工具。
貢貝黑猩猩使用不同的材料,古阿盧戈黑猩猩也仔細選擇他們的工具的材料,幾乎總是只從幾種植物中。他們修改它們以提高效率。
「他們有一個適合這項工作的工具的心理模板,不同的工具類型沒有錯,」 馬斯格雷夫說。「穿刺工具是由一種非常耐用和堅固的樹製成的,而釣魚探針是由光滑、柔韌的植物莖製成的。與貢貝相比,古阿洛戈的黑猩猩用它們的牙齒摩擦這些探針來製造一個漆刷狀的尖端,這使得該工具在捕獲白蟻方面的效率提高了 10 倍。"
在學會製作自己的工具後,馬斯格雷夫發現,古阿盧戈黑猩猩開始依次使用它們 -- 使用穿孔的樹枝加上釣魚探針來收穫棲息在地上巢中的白蟻,使用刺針加上釣魚探針來提取它們更難刺穿的地下巢穴。後一項任務是如此艱巨,以至於研究人員預測這將是最後一次被幾隻黑猩猩掌握的任務。他們是對的。
馬斯格雷夫說: 「我觀察到黑猩猩數百次試圖刺入地下白蟻巢。」。「這項技能不僅需要巨大的力量,還需要個體在青春期繼續發展技術能力。"
這些發現強調了生活技能的發展軌跡如何根據任務和黑猩猩群體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不同黑猩猩群體擁有獨特的當地文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不同地點之間工具傳統的差異可能與來自其他黑猩猩的社會輸入作用的差異有關。
馬斯格雷夫說: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們記錄了與貢貝黑猩猩母親相比,古阿盧戈的黑猩猩母親扮演著更加積極和有益的角色。」「在古阿洛戈,母親們更有可能將工具給她們的後代。這種增強的援助有助於在較長時期內獲得學習技能的優勢。"
馬斯格雷夫說,弄清楚工具傳統是如何傳承的,以及這種傳統在物種內部和物種之間是如何不同的,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在我們自己的進化過程中累積文化的出現。
她說: 「人類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其非凡的複雜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累積。這意味著思想和創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累,因此新一代會繼承並學習使用比任何人發明的技術都複雜得多的技術。此研究讓我們深入了解了技術是如何對人類進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
但是,正如馬斯格雷夫警告的那樣,這種研究的繼續和擴展取決於野生黑猩猩及其文化的長期保存 -- 黑猩猩們越來越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這不得不令人非常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