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九月十一日,四架民航客機的挾持下撞向了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六座建築被完全摧毀,近三千人遇難,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繼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本土第一次遭受到了襲擊。
911事件不僅炸毀了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更是炸毀了美國的平靜和安全感,給美國民眾心中投去了難以揮去的夢魘。這場襲擊徹底改變了美國國家利益和對外戰略,防止對美國本土的進攻,成為了美國利益所在。反恐則成為了美國對外軍事行動的主要方向。
911紀念
為什麼美國會成為襲擊的目標,阿富汗又如何成為榨乾美國的黑洞?其實這一切都是美國人自己種下的惡果。
故事還要從1979年講起。
1979年十二月末,蘇聯發動了對阿富汗的入侵,當時冷戰的鐵幕依舊橫亙在歐美大陸。美國認為阿富汗的衝突是遏制蘇聯的重要鬥爭。於是他們向阿富汗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和援助資金,通知派出軍隊協助反政府武裝開設訓練營。大批的美式裝備轉交給了抵抗武裝。
然而美國人萬萬沒想到,這些武器在後來的阿富汗戰爭時被用到了自己的頭上。他們還一手培養出了一個年輕的沙特男人——奧薩馬賓拉登。
1989年曆時十年的蘇阿戰爭結束,戰爭給蘇聯造成了高達200多億的直接經濟損失,傷亡人數超過5萬。蘇阿戰爭的失敗嚴重削弱了蘇聯國力,成為了壓垮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蘇聯被迫改變其全球戰略。不久蘇聯宣告解體,曾經的超級大國一去不復返。
蘇聯人走後,阿富汗陷入了長期的權力真空。蘇阿戰爭時期,曾經合作的軍閥為了爭奪權力大打出手,殘酷的戰火摧毀了文明,澆灌了仇恨,也催生了極端思想。
一支名為塔利班的軍事組織,在這期間迅速崛起。他們高喊著剷除軍閥,重建阿富汗,並向民眾許諾恢復經濟,打壓腐敗。戰亂時期,這種主張對民眾往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加之巴基斯坦、沙特以及美國的支持,塔利班勢力急劇膨脹。
塔利班組織
到了1996年底,塔利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絕大部分地區,成為了實際掌權者,與北面的北方聯盟形成對抗之勢。但掌權後的他們卻撕破了偽善的面具,宣布政教合一,要建立最純潔的伊斯蘭國家。
這一舉動完全違背了當年他們向民眾許下的承諾,長袍和面紗再一次爬上了婦女的臉頰。阿富汗的世俗化進程被終結,社會嚴重倒退。
在這樣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經濟基礎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塔利班政府連農業這個基本盤都難以維持。他們將目光盯向了毒品。塔利班一方面禁止民眾吸毒,另一方面有大量種植販賣罌粟和大麻,瘋狂斂財。
塔利班與毒品
有了資金的來源,塔利班開始對外輸出「原教旨主義」,賓拉登此時也得到了塔利班的庇護,蓋達組織迅速發展。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對部分伊斯蘭國家的長年制裁和在阿拉伯國家的長期駐軍,使賓拉登對美國充滿了仇恨。
十餘年的時間裡,他一次次實施對美國的襲擊,終於在2001年九月十一日,他親手將這一切推向了高潮。
911事件的爆發徹底激怒了美國。美國總統布希當天中午立即發表聲明,稱無法容忍在美國本土上發生的襲擊事件。同時,他誓言將採取一切適當的防範措施,來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
美國政府認定是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實施了這次襲擊,他們向塔利班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交出賓拉登及蓋達組織高層,但卻遭到了拒絕。戰爭的導火索就此點燃。
賓拉登
美英以塔利班包庇和窩藏911的幕後兇手為由,經聯合國授權,向阿富汗發起大規模空襲。阿富汗戰爭爆發。蘇聯敗走12年後,美國人踏上了這片土地。
2001年十月七日,美英軍隊大規模空襲塔利班。塔利班政權的總統府、廣播電視大樓、機場指揮中心、油庫彈藥庫、訓練營等要害設施在這輪空襲中幾乎被消耗殆盡。近85%的戰略目標被摧毀。
戰爭剛一開始,塔利班的指揮系統,戰爭潛力就遭到了極大的削弱,幾乎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與此同時,北方聯盟也在美國特種部隊的支援下發動了地面攻勢。但在聖戰的感召下,大量車臣沙特、巴基斯坦武裝分子加入了塔利班,得到有力支援的塔利班地面部隊死戰不退,與北方聯盟陷入了僵持。
為了實現對地面作戰的支援,美國人見招拆招,空襲重點調整為低空攻擊,既然地面對抗打不過,乾脆用飛機炸你們,直接對塔利班的地面部隊實施地毯式轟炸。
轟炸後的阿富汗
僅僅四天時間,塔利班前沿陣地就遭到重創,防線開始動搖。在美軍無休止的空襲下,塔利班方面開始服軟。他們表示,如果美國願意停止空襲,也並提供證據證明是賓拉登策劃了911,塔利班就願意將賓拉登交給第三國進行審判。
但美國人的目的明顯不止於此,他們所需要的可不僅僅是賓拉登人頭,而是打通裏海石油輸送的線路。因此小布希斷然拒絕了塔利班的條件。在他的授意下,美軍地面部隊開始投入戰場,戰爭非但沒有結束,反而進一步擴大。
石油設施
美國人當時的戰術是先向著進攻目標發動幾個波次的空襲,癱瘓其地表抵抗,然後出動特種部隊進行收尾,簡單卻非常有效。
到了戰爭後期,塔利班都已經非常了解美國的這一套,但就是抵擋不了。他們也曾試圖用老舊飛機進行抵抗,但由於飛行員經驗的缺乏,飛機總是在山脊上飛行,直接被美軍的地面部隊就輕而易舉的擊落了。
時間來到十一月二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面前,只剩下馬扎裡沙裡夫這一最後門戶。馬扎裡沙裡夫是阿富汗北部的交通樞紐,攻佔了這裡,就意味著切斷了塔利班的後勤補給線,首都喀布爾完全暴露在聯軍面前。塔利班方面深知馬扎裡沙裡夫的戰略意義,他們決心在這裡囤積重兵,用城市和巷戰流幹美國人最後一滴血,以真主之名懲罰這群異教徒。
但美軍卻還是簡單粗暴的一招鮮,地毯式轟炸,平均每天出動飛機70架次,近百枚集束炸彈投向了塔利班軍隊的頭上。所謂的精銳守軍幾乎被空襲消耗殆盡,聯軍地面部隊僅用14個小時就成功攻佔了馬扎裡沙裡夫。
對於戰役的勝利,使得美軍成功建立了全面進攻阿富汗的橋頭堡,源源不斷的軍力從這裡開往前線,戰機如死神般呼嘯著划過天際,在美軍不間斷的空氣下,塔利班徹底陷入了血與火的海洋。道路被封鎖,車輛被炸毀,戰壕被掃平,守軍的戰鬥意志被完全摧毀,美軍依託優勢火力,連克首都喀布爾、重鎮昆都士,兵鋒直指塔利班大本營坎大哈。
塔利班在這裡聚集了兩萬重兵力,以圖完成最後的抵抗。但所有的這些在美軍的絕對優勢火力面前完全是一紙空談。
持續了半個多月的空襲,徹底擊潰了塔利班的防禦。
十二月七日,美軍攻陷坎大哈,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逃往西北山區。至此,美英聯軍將塔利班武裝從阿富汗中大城市中完全驅逐了出去,統治阿富汗五年的塔利班政權僅僅兩個月就被徹底推翻。
塔利班和蓋達組織的殘部是在美國的打擊下撤退到了託拉博拉山區進行重組。洞穴和山洞成為了他們最後的屏障。美國人則不得不再次面對三十多年前令他們頭破血流的遊擊戰。只不過這次戰場從叢林來到了山頂。
在CIA 特工和特種部隊的指揮下,美軍發起了大規模山地清剿作戰。在一個個山頭一個個洞穴與塔利班展開了殘酷的拉鋸。但B-52的恐怖火力下,託拉博拉山區幾乎被削掉了一層,塔利班徹底陷入了絕境。
十二月十七日,最後一處洞穴被攻陷,蓋達組織在阿富汗境內的武裝力量幾乎被全部剿滅。但賓拉登等蓋達組織高層領導人卻再次逃匿,給美軍在託拉波拉戰役的勝利留下了深深的殘缺。
十二月二十一日,美英宣布大規模作戰階段結束,戰爭轉入了積極搜剿。整個大規模作戰階段,美軍有效的整合了CIA特工、特種部隊和北方聯盟三股力量,以特種部隊為主導,海空軍實現了戰術配合。
美國人通過阿富汗戰爭驗證了自身成熟且先進的作戰體系、無人機、心理戰部隊等新型作戰力量,大規模投入使用。空襲對於現代戰爭的絕對重要性,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後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造價160萬美元一枚的戰斧飛彈,數以千計的投到塔利班的頭上。全世界都看到了阿富汗上空飄蕩的那煙。
基本消滅了抵抗力量後,在美國的扶持下,阿富汗臨時政府開始組建,戰爭也進入到了重建階段。在聯合國的牽頭下,事關阿富汗前途和政府籌建的伯恩會議召開,決定兩年後在阿富汗舉行全國大選,全面推行西式民主,建立所謂的民選政府。
說的直白一點,美國人對阿富汗的戰略不是軍事上的徵服,而是通過扶植傀儡政府來實現間接的統治。這個想法很美好卻很難實現,因為二十年前蘇聯就栽在了這條路上。
阿富汗這個國家也成為中亞的十字路口,長期處於各大帝國的邊緣,加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是大國間博弈的角鬥場。波斯帝國,孔雀王朝、貴霜王國,唐朝,英國、蘇聯。你方唱罷我登場。
在連綿數千年的戰火澆灌下,阿富汗中央與地方嚴重割裂,很難建立起一個協調一致的真正國家。幾乎每個村都是一個原始的民主政府。面對這種全民梁山泊的土匪景象,任你中央政府如何變化,核心權力的末端始終都難以觸及阿富汗的邊緣地帶。
這就意味著美國的傀儡政策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失敗的。無論你建立怎樣的政府,都無法影響到真正的阿富汗底層,抵抗的火花始終在跳躍燃燒。
這期間,塔利班武裝與蓋達組織死灰復燃。作為應對,美國則先後發動了森蚺行動,水蛭行動,霍斯特搜救行動。但這些勝利僅僅維持在戰術層面,沒有從根本上實現對塔利班的摧毀。
隨著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爆發,美國的戰略重點逐漸轉移到了伊拉克。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轉手給了北約。此前迫於美軍強大軍事實力而得以穩定的阿富汗安全局勢迅速惡化。
塔利班武裝分子的行動愈發猖獗,越來越多的美軍士兵死於他們的暴力襲擊。2005年六月的紅翼行動中,美軍特種部隊一支四人小隊的阿富汗牧羊人發現,他們決定不殺害牧羊人。然而逃生後的牧羊人迅速向塔利班告密,美軍小隊遭到了圍攻,前往救援的直升機也被擊落。共有19名特戰隊員在戰鬥中死亡。這件事後來被改編為電影《孤獨的倖存者》搬上了大銀幕。
隨著伊拉克戰況的逐漸好轉,美軍再一次將戰略中心轉移到阿富汗,連續不斷的增兵。最高時,駐駐阿美軍人數一度突破了15萬。然而兵力的增加並未扭轉局勢,阿富汗依舊是世界上十大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孤獨的倖存者》劇照
毒品種植四處蔓延,全世界毒品交易的百分之九十產自阿富汗周邊的「金新月地帶」,整個國家徹底淪為了毒品泛濫的地域,罌粟盛開毒梟當道。
同時傀儡政府的腐敗程度令人髮指,其貪汙在全球僅次於索馬利亞。老百姓一年行賄的總金額是國家財政收入的兩倍還要多。美國在戰後轉給阿富汗150億美元用於重建,結果實際到帳卻只有88億,暴力襲擊更是頻繁四起。而阿富汗政府武裝力量素質低下,裝備破舊,腐敗橫生,整個阿富汗越反越恐,如同死亡的泥淖,讓美國人越陷越深。
雖然在2011年美軍擊斃了賓拉登,但形式卻仍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美國人軍事行動名字換了一茬又一茬,增兵撤兵反反覆覆,塔利班的勢力卻依舊在農村和山區肆意增長。所謂的西式民主國家重建還是一地雞毛。
阿富汗總統政令甚至連首都都出不去,阿富汗總統則被戲稱為喀布爾市市長。至於普通民眾更是對美國人冷眼相待,塔利班時期雖然野蠻,但至少有秩序,而美國人呢,你們把舊的秩序被破壞了,但新的秩序卻遲遲未能建立。
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 加尼
2014年壓力倍增的歐巴馬匆匆宣布撤軍,並表示戰爭已經結束,但和平卻依舊遙遙無期。截至今年,阿富汗戰爭已經進入了第20個年頭,依舊有一萬多美軍駐紮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
阿富汗戰爭耗費了美國超過一萬億美元,2000多名士兵戰死,兩萬多名士兵傷殘。
二月二十九日,美國與塔利班在多哈正式籤署了《阿富汗和平協議》,但阿富汗政府卻認準了美國人的大腿,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美國從阿富汗撤走,那麼塔利班武裝就會捲土重來。所謂的民選政府必然會遭到恐怖的清算,所以和平協議也很快就被撕毀,雙方硝煙再起,籠罩在阿富汗上空的戰爭陰雲依舊厚重,和平的道路仍然遙遙無期。阿富汗的黃金歲月已經一去不返,昔日的繁榮只能在一張張昏黃的照片裡回憶。
《阿富汗和平協議》籤署
表面上看美國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反恐保障國家的安全,但其實質就是為了爭奪裏海資源,填補在中亞地區的戰略空白。
阿富汗地處亞洲中西部,是裏海地區能源外運的重要通道。這一地帶長期以來都被俄羅斯壟斷。為了打破這一局面,美國決心控制阿富汗,打通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南線,掌控中亞和裏海地區油氣資源的生產外運。
一旦美國人實現這一目標,再加上他對中東能源的控制,他就能成為世界能源的實際掌控者。到那時,歐盟、中國、日本、印度這些能源進口大頭的經濟命脈都將牢牢掌握在美國人手裡。
同時在中亞地區的立足,又可以震懾到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甚至可以借反恐之名進一步拉攏巴基斯坦和印度,在中南亞兜售西式民主迅速建立起親美同盟。
可以說阿富汗這枚楔子一石數鳥,是決定美國仲裁歐亞大陸的勝負手。因此美國人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出兵阿富汗的機會。911事件僅僅是師出有名的一個引爆點而已。
阿富汗戰爭從軍事角度上看,是美國徹徹底底的勝利。他們成功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建立起了親美政府。同時因為美國進一步發動全球性的反恐戰爭奠定了基礎。反恐則成為了美國打壓敵對國家對外實施政治、經濟、軍事乃至文化侵略的重要幌子。只要美國看誰不順眼,就把它列上了黑名單。
然而在政治層面,美國卻遭受到了嚴重的利益失衡。阿富汗戰爭非但沒有實現反恐,反而越反越恐,嚴重威脅到了全球的安全。同時美國在阿拉伯世界不遺餘力的輸出民主又引起了穆斯林的強烈不滿,損害了美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也損害了美國的國際性或軟權力。至於美國國內民眾怨聲四起,撤軍的聲音此起彼伏,反戰情緒持續高漲。很多人甚至將阿富汗戰爭看做了另一場越南戰爭。
兩百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三十年前蘇聯人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舉步維艱。帝國的虛榮註定了美國無法超越自身,單極的霸權意味著美國難以做出改變。只要美國沒有毅然決然的選擇自主收縮的勇氣,其內外交困的形勢必然會持續下去。衰落或許不再只是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