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18周年:重建路漫漫 和平是奢望

2020-11-29 國際在線

央視網消息:18年前的10月7日,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卻未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和平與安定,連年戰亂讓阿富汗民不聊生、經濟停滯。今年以來,阿富汗安全形勢不斷惡化,重建道路舉步維艱。

和平仍然是阿富汗民眾最大奢望

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並推翻塔利班政權後,阿富汗一直處於動蕩之中。2005年後,塔利班捲土重來,安全形勢日益惡化,爆炸襲擊不斷。除了各種恐怖襲擊,長期以來,美軍在作戰中誤殺平民的事例也不勝枚舉。聯合國報告顯示,2018年共有近4000名阿富汗平民在各類衝突中死亡,是有記錄以來平民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今年以來,尤其是在美國叫停與塔利班談判之後,阿富汗安全形勢更是不斷惡化。阿富汗民眾早已厭倦無休止的戰爭與衝突,但對於他們來說,和平仍然是最大的奢望。

阿富汗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阿富汗嚴重依賴外國援助。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阿富汗接收的外國援助數額在2011年達到頂峰後,一直呈下降趨勢。2015年,阿富汗接收的外國援助總額相比2011年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

此外,糟糕的安全形勢也阻礙了阿富汗國內的經濟發展。長期以來,阿富汗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2018年達到25%到30%左右。阿富汗財政部今年早些時候的統計數據顯示,阿富汗全國有54.1%的人口處於貧困線以下,也就是每天收入低於2美元。

民調顯示 阿富汗民眾憂慮多

2018年,蓋洛普公司對1000名阿富汗民眾進行了面對面民意調查。調查要求民眾從1到10打分,評判未來五年前景可能變好的機會。1分代表最低,10分代表最高。結果,阿富汗受訪者的平均打分僅為2.3分。蓋洛普公司表示,調查凸顯了阿富汗人普遍缺乏樂觀情緒。

此外,在被問及日常經歷時,只有36%的阿富汗人說他們能回憶起過去24小時之內曾經笑過,60%的被調查者表示有時買不起食物,50%的被調查者表示有時住不起房子。

阿富汗平民:不應被遺忘的受害者

自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阿富汗平民成為最大的犧牲者和受害者。他們為戰爭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但卻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人。

阿富汗民眾以及專家認為,美國在阿富汗發動的軍事行動,完全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不考慮阿富汗人的處境。

阿富汗政治分析人士穆什達表示,美軍頻繁在阿富汗發動襲擊,無數平民遭殃,卻很少有國際媒體報導這些襲擊,阿富汗平民為戰爭付出了最沉痛的代價。

阿富汗政治分析人士 穆什達:過去18年裡,他們(美國)的行動造成了50多萬阿富汗人死亡,但是卻沒有人談論此事。國際社會談論的更多的是塔利班製造襲擊,但是對美國在阿富汗到處殺害平民閉口不談。

事實上,不少阿富汗人都認為,美軍頻頻在阿富汗發動軍事行動,完全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根本不考慮普通阿富汗人的安全。

喀布爾市民 赫可邁:他們在動蕩和戰爭中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僅僅在阿富汗,也在其他國家,比如敘利亞、伊拉克,所有他們踏足的國家都被毀了。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有一家名為「阿富汗記憶和對話中心」的紀念館,專門搜集、保存和展出近幾十年來遇難平民的個人物品,講述他們的故事。紀念館一共展出了四千多件遇難平民的個人物品,這些遺物來自350多個破碎的家庭,而且目前還在持續的擴充中。

這家紀念館會經常邀請當地的高中生、大學生前來參觀,讓他們了解戰爭的殘酷。而在戰爭中長大的阿富汗年輕人,更加期盼和平的到來。

參觀學生 內馬杜拉:我不希望戰爭,我想要和平,我希望其他國家能夠幫助阿富汗走向和平,我希望我們的國家和政府能給我們帶來和平,這樣我就可以繼續學業和生活。

安全形勢卻在不斷惡化,恐怖主義還蔓延至全球。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目前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還讓威脅和平的各種風險開始了新的全面積累過程。

【新聞觀察】美反恐18年 為何和平仍是奢望

18年前,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如今,阿富汗的  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至今,從美國的角度看,國際恐怖組織對美國本土發動類似「9·11」事件的大規模恐襲能力也許被遏制或瓦解了,但是對於全世界來說,仇恨和隔閡並沒有減少,恐怖主義仍像癌細胞一樣擴散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美軍事打擊未能解決恐怖主義根源

美國希望通過對國際恐怖組織進行外科手術刀式的打擊,來消滅和清除恐怖主義的影響,然而這一簡單的物理消滅的做法,並不能解決恐怖主義的深層問題。相反,美國諸多做法表現出的是自私、任性,甚至野蠻,在很多方面給國際社會作了壞的榜樣。

只顧自身利益 美任性叫停和平談判

以上個月為例,在國際社會對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漫長的和平談判即將取得成果報以厚望之時,美國總統川普卻突然「任性」叫停談判,理由是在此期間喀布爾發生襲擊事件導致1名美國士兵和另外11人死亡。不少阿富汗民眾認為,這只是美國單方面的一個藉口而已,美國利用反恐戰爭作為駐軍的藉口,卻只顧追求自身利益,根本沒有關心阿富汗人的死活。

喀布爾市民 卡裡姆:這不是一個好的決定,我原以為他們達成協議後會迎來和平,無數阿富汗人遇難,沒有人想到他們。

自殺式襲擊受傷者 哈亞特:他們(恐怖分子)襲擊了紐約雙子塔,現在人們依舊記得這件事。而在阿富汗,無辜的人被殺害,到處是流血事件,很多家庭失去了兒子、母親,但沒有人關心這些。有誰還記得他們呢?他們難道不是人嗎?

喀布爾市民 赫可邁:美國的目標是想在阿富汗製造不穩定,想把阿富汗作為戰略基地,作為跳板影響周邊國家,這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目標並不是和平。

「美國優先」政策加重全球和平風險

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在全球肆意揮舞軍事大棒的惡果也逐漸顯現。戰爭代價越來越大,美國在各處戰場陷得越來越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美軍應當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然而,最近兩三年,美國為了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打起「美國優先」的旗號,正越來越多地扮演著國際秩序攪局者的角色,讓威脅和平的各種風險開始了新的全面積累過程。自由、開放的國際經濟秩序和基於裁軍與軍控機制的國際安全架構都呈現碎片化態勢,整個國際局勢空前緊張。

在今年「9·11」紀念儀式的講話中,美國總統川普已經不再提從阿富汗撤軍的事,美國仍將繼續深陷阿富汗戰爭的泥潭,而阿富汗人民期盼的和平仍然遠未到來。

相關焦點

  • 隨筆:被人遺忘的阿富汗戰爭10周年
    新華網喀布爾10月7日電(記者 閆亮 章建華)10月7日,阿富汗戰爭10周年紀念日。10年前開始的這場戰爭讓阿富汗民眾飽受磨難。
  • 美國是如何陷入阿富汗戰爭?又從阿富汗得到了什麼?
    ,並表示戰爭已經結束,但和平卻依舊遙遙無期。截至今年,阿富汗戰爭已經進入了第20個年頭,依舊有一萬多美軍駐紮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 阿富汗戰爭耗費了美國超過一萬億美元,2000多名士兵戰死,兩萬多名士兵傷殘。 二月二十九日,美國與塔利班在多哈正式籤署了《阿富汗和平協議》,但阿富汗政府卻認準了美國人的大腿,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美國從阿富汗撤走,那麼塔利班武裝就會捲土重來。
  • 18年阿富汗戰爭將結束,塔利班承諾只要撤兵,會保證美軍安全!
    2001年,美國為了報復蓋達組織和塔利班對美國發動的九一一事件,美國於同年10月7號發動了阿富汗戰爭!美國主導的西方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斬首賓·拉登等蓋達組織成員並嚴懲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在打下阿富汗之後,美國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阿富汗開始扶持自己的勢力,並「堅定支持特派團」,培訓、指導並協助阿富汗政府軍作戰,來提高增強後者打擊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裝的能力。如今,在阿富汗有來自美國等38個國家的大約1.2萬名士兵在該國駐紮。雖然阿富汗戰爭爆發至今已十幾年了,但是塔利班卻依然活躍,其勢力反而越剿越大。
  • 救護車變身殺人車 阿富汗和平之路有多遠?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27日遭遇一起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公共衛生部確認至少95人死亡、163人受傷。 阿富汗塔利班組織宣稱發動這次襲擊。 這是進入2018年以來塔利班第二次襲擊喀布爾。
  • 「擊垮」蘇聯,美國18年「打不死」!塔利班為何來中國商談和平?
    就在上月22日,塔利班發言人沙欣(Suhail Shaheen)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應中方邀請,新一輪的阿富汗和平談判將於近期在中國舉行,阿富汗局勢的各相關方都會以私人身份出席會談,商討該國和平進程。而早在9月,美國就曾計劃同塔利班這個爭鬥了近二十年的「冤家」開展和談,後卻突然叫停,最近又在考慮重啟談判。
  • 深度| 阿富汗大選在即,為何18年過去了安全還是「奢侈品」?
    本周六,一拖再拖的阿富汗總統選舉將迎來投票日。這是2001年美國發動反恐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後,阿富汗舉行的第4次總統選舉。「歸根到底,阿富汗的安全形勢取決於美國與塔和談能否達成和平協議,以及塔利班與阿富汗其他政治勢力能否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所長王世達指出,既然美國與塔利班都無法談成,那麼阿富汗人內部對話就無從談起。客觀上說,這肯定是一個壞消息。
  • 阿富汗血色婚禮:捧花被染紅
    據新華社電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座正舉行婚禮的禮堂17日晚遭自殺爆炸襲擊,致使至少63人喪生、182人受傷。    這次爆炸襲擊正值美國政府和阿富汗塔利班接近達成協議之時。塔利班18日譴責這一事件,聲明與它無關。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分支晚些時候宣稱發動襲擊。
  • 我駐阿武官:北約給阿富汗的只有傷痛和死亡
    阿富汗青年在喀布爾著名的達魯拉曼宮廢墟旁踢足球。 本報資料圖片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中國駐阿富汗武官 殷 飛2001年,「9·11」事件26天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部隊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發動了代號為「持久自由行動」的軍事打擊,阿富汗戰爭自此拉開帷幕。
  • 蓬佩奧與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代表會面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正當美國欲加快速度讓美軍撤出阿富汗之際,美國國務院21日稱,國務卿蓬佩奧已在卡達首都與阿富汗政府及阿富汗塔利班的代表會面,並敦促雙方加快和平談判腳步。有消息指出,美方意在爭取儘快撤走大部分駐阿美軍。
  • 阿富汗安全局勢每況愈下
    阿富汗安全形勢每況愈下,近期該國武裝衝突愈發激烈,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阿富汗內政部4日發表聲明稱,塔利班武裝在2019年發動大量襲擊,包括自殺式襲擊、簡易爆炸裝置襲擊以及遊擊式襲擊等,共造成2219名平民死亡、5172名平民受傷。
  • 一座帝國墳場的新戰爭與和平(下)
    崩潰邊緣 從上文逐次分析的復仇、反恐、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四個維度,我們已經基本可以得出結論——這的確是一場「無聊」的戰爭,對於美國來說再將其進行下去的意義已經不大。即便阿富汗能否在14個月後最終實現和平仍存在變數,美軍撤出的結局恐怕也是註定的,時間早晚而已,但對於撤出的方式仍有爭議。
  • 阿富汗安全局勢持續惡化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突訪喀布爾附近的美軍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這是川普上任後首次到訪阿富汗。川普表示,目前美方已重新開始與塔利班對話,並重申希望將美國在阿富汗駐軍人數從約1.2萬減少至8600人。  然而,在阿富汗社會各界看來,這並非是值得慶祝的「好消息」。
  • 側重反恐忽略經濟,小布希與美國阿富汗反恐八年卻帶來滿目瘡痍
    美國國內曾有許多網民,喜歡評價美國史上最愚蠢的總統,其中小布希被稱為「第一愚蠢的總統」;而如今的川普也有了個新稱呼:「與小布希一樣是最愚蠢的總統」。那麼為什麼美國網民會稱小布希是最愚蠢的總統呢?其實這與小布希在任期間美國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以及小布希所發動反恐戰爭有著很大的關聯。
  • 電影推薦:10部好看的阿富汗戰爭電影,近距離的感受戰爭的殘酷!
    美國因9.11事件拉起一個反恐聯盟進行反恐戰爭,一大批美國的的盟國和追隨國也投入了戰爭之中。作為美國盟國之一的加拿大,也隨之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以阿富汗戰爭為背景的,2015年上映的加拿大影片《鬣狗之路》,就是這樣一部帶有反戰色彩的影片。
  • 阿富汗發生特大人道主義襲擊:假警察與特種部隊激戰1小時
    報告說,三名武裝分子裝扮成了警察的樣子,混進醫院突然發動了襲擊,隨後與趕到的阿富汗特種部隊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槍戰。報告說,阿富汗特種部隊營救了包括三名外國人在內的100名婦女和兒童,經過激烈戰鬥,襲擊者全被擊斃。
  • 世界警察:美國曆次對外戰爭,是警察還是流氓?
    1898年的美西戰爭,因為自身實力的不斷增長,美國的野心不斷膨脹。 盯上了靠近美國南部海岸的一個海島,當時受西班牙控制的古巴。 而後藉口「緬因號」號事件,悍然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
  • ...該組織致力於遵守與美國達成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和平協議,儘管...
    文 / 十門2020-05-20 18:55:31來源:FX168 【塔利班領導人罕見發聲:致力於遵守和平協議,美方也要這麼做】法新社報導,塔利班領導人20日稱,該組織致力於遵守與美國達成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和平協議,儘管自協議籤署以來被指控在阿富汗發動了數千起襲擊。
  • 沒想到,阿富汗是我們的鄰國!兩國間有條狹長的走廊!
    說起阿富汗,你會想到什麼?我估計大部人會想到賓拉登、塔利班、美國的阿富汗戰爭,對了,前蘇聯也對阿富汗發動過戰爭,總之,阿富汗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動蕩不安、貧瘠。你想到了這麼多,但你知道不知道,阿富汗居然是我們的鄰國!
  • 推薦:13部經典阿富汗戰爭電影
    《孤獨的倖存者 》是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泰勒·克奇、艾瑞克·巴納、埃米爾·赫斯基等聯袂主演的劇情動作戰爭電影 《阿富汗盧克》講述加拿戰地大記者盧克關於駐阿富汗加拿大狙擊手的新聞報導被壓下不發,憤憤不平的盧克辭職回到阿富汗進一步挖掘他的新聞故事。
  • 掙扎在戰爭症候群的陰影中
    目前,美軍已經撤離伊拉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也已接近尾聲,美國於21世紀初發動的兩場戰爭即將結束。但伴隨兩場戰爭而來的後遺症——戰爭症候群遠未結束,不少從伊拉克、阿富汗戰場返回國內的美國大兵,正在戰爭症候群的陰影裡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