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搜索,在 AI 的陰暗面肆無忌憚

2021-01-08 InfoQ技術實驗室

人臉識別技術自誕生以來就伴隨著爭議,隱私、安全等問題與這項技術一同成長。人臉識別技術愈發成熟,與之相關的安全問題就更加複雜、嚴重,雖然成為了人工智慧領域最為成熟的技術之一,但有幾人能夠真正接受人臉識別在生活中的無孔不入呢?

你的面孔,他的「玩物」

「上流社會」人士從來不缺乏對於新技術的「熱情」。

2018 年 10 月的一個星期二晚上,Gristedes 便利連鎖店的億萬富翁老闆 John Catsimatidis 在曼哈頓蘇活區附近一家高檔義大利餐廳用餐,他的女兒 Andrea 與一名 Catsimatidis 不認識的人一同走了進來。顯然,他的女兒沒有發現自己的父親也在這家餐廳裡,此時,Catsimatidis 叫服務員走過去拍張照片。

隨後,Catsimatidis 將圖片上傳到手機上的面部識別應用程式——Clearview AI。該應用程式背後的初創公司擁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其中包含數十億張照片,這些照片是從 Facebook、Twitter 和 LinkedIn 等網站上抓取的。幾秒鐘之內,Catsimatidis 看到了這個神秘男子的照片集,以及它們出現的網址,並且清楚地知道了:他女兒的約會對象是來自舊金山的一位風險投資家。

Catsimatidis 說:「我只是想確保他不是騙子。」隨後,他將該男子的簡歷發給了女兒。

Andrea 的約會對象驚訝於 Catsimatidis 如何迅速地得到這樣詳盡的信息。而 Andrea 則表示:「我了解我父親,他確實能夠做出這樣瘋狂的事情,他對新的技術非常敏感。」

Catsimatidis 是從公司另一位創始人那裡知道了這一應用,而在此前,那位創始人已經把這一應用放在了部分線下商店裡,用以偵察小偷或競爭對手的潛入。除此之外,Clearview AI 早已在美國「上流社會」的聚會中流傳開來,他們用這一軟體來識別感興趣的陌生人,或者幫他們想起那些熟悉但不記得名字的臉孔。

至於 Clearview AI 本身也是很樂於向這些人提供服務的,「我們向潛在和現有投資者以及其他戰略合作夥伴提供了試用帳戶,以便他們可以測試該技術。」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Hoan Ton-That 說。

「人臉搜索」產業浮出水面

一張照片,只消數分鐘,一個人在全網發布過的照片以及來源就查的一清二楚,這樣的操作讓人不寒而慄,而其背後的「人臉搜索」產業更加讓人惶恐。

以 Clearview AI 為例,這家公司雖然以人臉識別技術起家,但是在業內也算得上是「名聲在外」了。

這家公司聲稱自己設計了一套人臉識別尋人系統:用戶可以通過上傳某人的照片到該系統,即可獲得此人在全網公開的照片信息及其源頭連結,簡單來講就是「一張照片,全網尋人」。同時,該公司表示,他們從 Facebook,YouTube,Venmo 等數百萬其他網站中抓取了約 30 億張圖像,遠遠超出了美國政府或矽谷科技巨頭們建造的任何資料庫。

該公司創始人 Hoan Ton-Town 說,他希望將這套系統提供給執法部門使用,這樣可以大大增加走失人員的搜索以及暴恐人員的跟蹤力度。比如,Clearview AI 就曾聲稱協助紐約警方破獲了一起疑似爆炸物的案件,雖然紐約警方後來表示案件破獲與這家公司並無關係。

Clearview AI 號稱協助破案的宣傳文件

拋開這一「打臉」事件不說,像 Clearview AI 這樣依靠「人臉搜索」業務吃飯的公司正在悄悄崛起,甚至在逐漸成長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比如,一家名叫 Trustwave 的新加坡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基於人臉識別的情報搜索工具——SocialMapper。使用方法同樣簡單,只需要上傳一張人臉照片和姓名,就能找到此人在 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甚至微博、豆瓣等等社交媒體上的用戶主頁。最後,SocialMapper 還會綜合這些社交媒體內容出具報告,報告會包含性別、年齡、所在地、電子郵箱等等詳細的個人信息。

除了形形色色的 App,還有一些專門以搜臉找人為核心業務的網站。這些網站往往打著一些看似正義的旗號,比如「幫您查看是否有人非法使用您的照片」,實際上則是依靠人臉搜索來幫助別有用心之人完成類似人肉搜索的業務。這些網站甚至會對不同的業務明碼標價,按級別收費,某些網站的「高級 VIP」甚至可以獲得極其詳細的目標人物資料,與之相關的親屬等信息也會統統暴露。

某人臉搜索宣傳

在質疑聲中成長的人臉識別

2020 年 1 月,Twitter 向 Clearview AI 發送了一封停止訪問信,指出該公司從其網站收集了照片,這違反了 Twitter 的服務條款,並要求 Clearview AI 停止數據抓取並刪除從 Twitter 收集的所有數據;不久後,Facebook 也對 Clearview AI 發出了類似的警告。

雖然該公司一再強調,其技術「僅適用於執法機構和選擇安全專業人員作為調查工具」。但是也並沒有任何行動來制止這項技術被濫用。或許是無能為力,又或者是收到了「其他力量」的控制,總之 Clearview AI 要面臨的問題恐怕不止一兩件,據悉,美國伊利諾斯州東部北區地方法院已經向 Clearview AI 提起訴訟,稱 Clearview AI 的行為是對公民自由的威脅。

Clearview AI 未來的命運會如何暫且不表,回過頭來說說人臉識別這項質疑聲中不斷成長的技術。

安全問題是一直圍繞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核心話題,雖然無數企業都在強調對於這項技術安全性的保障,並且在很多場景下,人臉識別真的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是質疑一直沒能從用戶的心頭打消。

相比搜臉尋人這種剛剛崛起的產業,Deepfake、AI 換臉這樣的名詞或許更能引起人們的警覺。畢竟當換臉技術剛剛興起的時候,就在全球引發了熱議,換臉 App 雖然挑起了一段時間的熱度,但更加劇了人們對於人臉識別的恐懼——換臉之後毫無違和感,不正可以用來造假嗎?

受輿論的壓力影響,一些換臉 App 下架了,就連 GitHub 也禁封了 Deepfake 的相關開源項目。但是影響已經形成,且仍然有不少人在早先下載好的代碼中不斷「優化」,在那些普通用戶看不到的地方繼續散播著偽造的圖片、視頻。

除了來自用戶的不信任,人臉識別還被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立法機構「特殊關注」,比如第一個全面禁止人臉識別的城市——舊金山,以及號稱「史上最嚴」的 GDPR 都曾對人臉識別的「不正確使用」進行過處罰或警告。

雖然這些嚴格執行的法律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安全,但卻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技術的發展。安全與發展兩者如何能全面發展,也成為了立法者與企業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

結 語

人臉識別,老生常談,常談常新。

技術在進步,制度在完善,但是灰色、黑色的產業鏈卻總也沒法一網打盡,本該用來向善的科技也在那些陰暗的角落裡滋生更多的病毒,甚至成為某些權錢交易的「橋梁」。是的,技術向善在與人,但人心若向惡又當如何?

關注我並轉發此篇文章,私信我「領取資料」,即可免費獲得InfoQ價值4999元迷你書!

相關焦點

  • 人肉搜索還不夠,AI人臉搜索才真的讓你無所遁形
    人肉搜索也就沒法再像以前那樣靠搜尋引擎打天下。人臉搜索並不遙遠,一張照片就能找到你所有「小號」看到人臉搜索這幾個字,大多數人會覺得和自己的生活非常遙遠。應用到人臉搜索的場景,要麼像科幻電影裡的天眼一樣,通過一張照片和大量監控視頻進行比對,找到目標最後出現的地方。
  • AI人臉搜索?用臉尋APP盯臉掌握TA的全網信息
    AI人臉搜索?,人臉識別搜索融合社交,通過「刷臉」不僅能夠搜索訊息,還能參與互動交友。「臉尋」二字更好的突出了產品的功能點,傳達「以人臉搜索識人並獲取信息,通過AR刷臉,尋得志趣相投的好友」的意義。 臉尋APP實現的功能是AI領域的一次全新突破和跨越,使得人們的搜索方式進去了「人臉搜索」時代。新版本的臉尋APP以獨特的智能人臉搜索吸引了眾多用戶,實現了用戶智能社交的願望。
  • 「揭秘」人臉搜索軟體割韭菜賺錢的套路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今天小雲就跟大家揭秘一下人臉搜索軟體割韭菜賺錢的套路。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我看過的一篇軟文,是一個情感大V接的廣告,目測廣告費5W以上。發文半小時左右,4萬多閱讀,後期小雲沒有持續關注,就沒有看到最終的數據。
  • 臉搜APP上線 宣告搜尋引擎正式進入「人臉搜索」時代
    這是一款以人工智慧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打造依據人臉照片進行識別搜索,從而獲取信息資訊的工具類應用,是繼人臉識別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領域的一次首創,是AI領域又一次全新的突破和跨越,宣告著搜索方式正式進入「人臉搜索」時代。據了解,「臉搜」APP為用戶提供人臉搜索、信息獲取及內容分享三大功能。
  • 目前換臉技術識別人臉的模型是不能更換的
    能否採用ai技術實現真人換臉呢?真人臉動漫人物換臉怎麼做呢?百度前端團隊總結了一些實現ai換臉的工作方法,總結如下。不考慮代碼實現,只考慮從人臉辨識到換臉的全流程。以眼睛為準,將所有參數同步到ai模型。
  • 攝像頭無感抓拍 「偷臉」不能肆無忌憚
    因為很多售樓處都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甚至戴著口罩也能人臉識別。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有房地產業內人士稱,「類似系統每個公司都有」。人臉識別攝像頭和監控攝像頭外觀一樣,售樓處沒有任何人臉識別提示,銷售人員也不會提及。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臉」已被大量偷走。
  • 技術分享|AI人臉識別?有了這篇詳細教程人人都能實現
    很多人認為人臉識別技術高深莫測,難以企及,其實也並非如此神秘,本文將通過OpenCV和Python/C++,利用簡短的代碼,幫助每一位讀者實現人臉識別。scaleFactor:在前後兩次相繼的掃描中,搜索窗口的比例係數。例如1.3指將搜索窗口依次擴大30%。minNeighbors:構成檢測目標的相鄰矩形的最小個數。如果組成檢測目標的小矩形的個數和小於minNeighbors都會被排除。
  • 北師大宿舍使用AI:實現人臉識別技術
    對於人工智慧來說肯定離不開人臉識別技術,它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 這個網站收集AI『翻車』案例,所有...
    還記得人臉識別種族歧視嗎?  AI設計初衷本是造福人類,但是卻因技術或人為原因而經常「 翻車 」,有些「翻車」可能只是鬧個笑話,有些「翻車」卻可能奪走無辜人的生命。  不止AI,許多技術剛出現時都是如此,而人們應對這類問題的方式也很簡單—— 收集儘可能多的「翻車」數據,建立「翻車」數據集 ,以警示後人的研究。
  • AI賦能公益幫助萬個家庭團圓 百度跨年齡人臉識別提升尋人效率
    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百度將AI賦能公益,聯合民政部、寶貝回家等專業機構,用AI人臉識別技術幫助走失者回家。尋人引入人臉識別技術 讓「回家」的距離更近20年前,尋人只能通過報案、登報、查詢失蹤人口檔案庫、電視尋親,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尋人方式也在不斷豐富。
  • 除了識別人臉 動物的臉也納入了AI工作表
    然而,在人臉識別之外,動物臉部識別作為生物識別技術的一個分支,也在悄然升起。《紐約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動物臉部識別不但應用在奶牛、豬、羊和魚等常見動物養殖、保險等方面,而且在老虎、獅子、大象和狐猴等野生動物觀察等領域也開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與人類相比,識別動物的臉有何不同?動物的臉部識別有何作用,其市場發展潛力怎樣?
  • 這個網站收集AI'翻車'案例,所有'罪證'都不放過
    還記得人臉識別種族歧視嗎?AI設計初衷本是造福人類,但是卻因技術或人為原因而經常「翻車」,有些「翻車」可能只是鬧個笑話,有些「翻車」卻可能奪走無辜人的生命。如今,AI 「翻車」數據集網站也被建立起來,名為 AIID(AI 事故資料庫,AI Incident Database),網址如下:https://incidentdatabase.ai/目前AIID資料庫已經收集了78份
  • 《隱秘的角落》人性的陰暗面
    隨著故事線往下展開,你會發現,在灼熱的陽光之下、在孩子純真的笑臉背後,竟然還有連成年人都難以窺探的深淵——人性的陰暗面。天主教教義的七個原罪,這七個與生俱來的原罪伴隨我們一生,不分貴賤,每個人都會有,分別是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經典電影《七宗罪》就是圍繞這七個原罪展開的。《隱秘的角落》這部劇也把這七宗罪發揮得淋漓盡致。
  • 表情包AI生成器:識別人臉情緒,自動配文字
    表情包AI生成器:識別人臉情緒,自動配文字 2020-10-08 0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用AI生成明星的卡通形象,嬌羞的強森!
    最近國外比較火的「Toonify」網站,兩位程式設計師和AI愛好者Justin Pinkney和Doron Adler開發的ai,算法微調了原始人臉並將其與卡通模型混合,儘可能保留了本人形象的同時,賦予了可愛的卡通特徵。
  • 人臉搜索:遭遇qq視頻詐騙被錄屏,要挾群發通訊錄該怎麼辦?
    哪有比錢損失還大的損失,前者頂多就是臉皮厚點,逢人便說是得罪人了,被人PS人臉視頻惡意報復的!後者,可是讓你家人打斷你腿的狀況!而且,不給錢你還能用得罪人被報復說事,一旦給錢了,那就是「你不心虛給什麼錢?」5.潛在風險,後期被犯罪團夥以打包形式,合併販賣,並上傳到網際網路不良網站上謀利?首先,你是男的,沒人感興趣看!
  • 廣東小青蛙科技有限公司告訴你,什麼是人臉識別系統
    2006年,美國已經要求和它有出入免籤證協議的國家在10月26日之前必須使用結合了人臉識別的電子護照系統,到 2006年底已經有50多個國家實現了這樣的系統。2012年4月,鐵路部門宣布車站安檢區域將安裝用於身份識別的高科技安檢系統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對人臉明暗偵測,自動調整動態曝光補償, 人臉追蹤偵測,自動調整影像放大。
  • 讓簡筆畫生成逼真人臉!中科院發新AI論文,能用於警察破案
    這項研究發表在學術網站arXiv上,論文標題為《深度人臉畫像:從草圖深度生成人臉圖像(DeepFaceDrawing: Deep Generation of Face Images from Sketches)》。今年七月份,這項技術將在計算機圖形學頂會SIGGRAPH會議上展出。
  • AI換臉只是玩玩?黃網都不敢碰的技術有多恐怖
    ZAO的最大賣點,就在於可以將視頻中的人臉,通過AI算法「PS」換成另一個人的相貌。只需要把照片上傳到ZAO當中,就能夠將視頻P成相應的臉,可謂是操作簡單、效果明了。也因為如此,ZAO一出現就引來了人們的激烈討論,畢竟誰也保不準自己會不會被P進小電影中,變成奇怪劇情的主人公。ZAO再次點燃了AI換臉技術的討論熱潮,而AI換臉引發爭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 修復模糊、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正經 AI,被人用表情包玩壞了
    最近,研究人員就展示了 AI 可能為此作出怎樣的貢獻,它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不失真的情況下恢復人臉的基本特徵。研究人員通過 AI 可以重建模糊、低解析度的人臉圖像,使之更清晰、解析度更高,更接近於真實的人臉。這一進展來自於人工智慧研究的一個領域,被稱為「人臉超解析度」,該領域專注於從失真或低解析度圖像中重建更貼近真實的人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