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我們選的地方是街亭鎮新華村楊梅嶺下的傅家,這個村很有來頭,可以稱的上是「一門忠烈」。抗日戰爭開始以後,梅嶺傅氏一門五代已知共有150餘人投軍抗日,最後被授予尉官以上軍銜的就有89個,14人戰死沙場。這裡有古樸的傅氏宗祠,有梅嶺課子圖陳列館、中國抗戰第一家族紀念館、村史牌匾陳列館等一系列人文景點,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傅氏宗祠。
村裡轉了一下,這裡有一株很大的樟樹,顯示著這個村子古老的歷史,有一個老婆婆家門口種了很多雞冠花,見我們對這個花很感興趣,就出來和我們聊天,一直在誇自己的花漂亮,花期長,生命力強,隨便播撒一些種子,哪怕是石縫裡也可以長出來,她還採了不少種子,讓我們帶回去種。
可惜的是傅氏宗祠門關著,有些失望,卻不料在祠堂旁邊有幾株非常高大的蓖麻,真是讓人感覺有些意外。蓖麻這種植物,小時候常見,而且還玩過,但是現在可真是不多了。所以說出門總有收穫,不是看看建築,就是看看植物,要麼就是在村裡逛逛,反正不會讓人失望。
根據中國植物志的記載:蓖麻原產地可能在非洲東北部的肯亞或索馬利亞,現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地區或栽培於熱帶至溫暖帶各國。但是現在在村旁疏林或河流兩岸衝積地常有逸生,呈多年生灌木。時珍曰:「釋名:蓖亦作螕。 螕,牛蝨也。其子有麻點,故名蓖麻。」我國將它們作為油脂作物栽培已經有多年,而且現在對蓖麻油的需求量也很大,需要依靠進口來滿足。
很多年沒有見過蓖麻了,見到這幾株蓖麻就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仿佛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這幾株蓖麻長得非常高大,有開花的,有結果的,還有果子成熟的,整個生長過程都呈現在眼前,剛好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莖幹像甘蔗
時珍曰︰其莖有赤有白,中空。其葉大如瓠葉,每葉凡五尖。夏秋間丫裡抽出花穗,累累黃色。每枝結實數十顆,上有刺,攢簇如毛而軟。凡三、四子合成一顆,枯時劈開,狀如巴豆,殼內有子,大如豆。殼有斑點,狀如牛。再去斑殼,中有仁,嬌白如續隨子仁,有油可作印色及油紙。
蓖麻的葉子很漂亮,葉輪廓近圓形,掌狀7-11裂,裂缺幾達中部,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掌狀脈7-11條,網脈明顯,有很多新長出來的葉子是紅色的,小小的,尤其可愛。這些蓖麻的莖是紅色一節節的,如果不看葉子,光看下面這些莖,會以為是紅皮甘蔗。
蓖麻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圓錐花序,上部是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凋落,子房卵狀,直徑約5毫米,密生軟刺或無刺,花柱紅色,長約4毫米,頂部2裂,下部是雄花,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10毫米,雄蕊束眾多。結出的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像一個個刺球,看起來有點古怪,不過這種刺是軟的,還好不是很厲害,果子成熟會裂開成三個分果瓣。
讓我感興趣的是蓖麻的種子,因為我在《怎樣觀察一粒種子》這本書中看到過蓖麻種子精美的圖片,這些種子表面光滑而斑駁,有著讓人著迷的花紋,就是有點原產地非洲的感覺。因為有收集種子的習慣,我們採了一些種子,在門口剝了起來。不過想著這些種子有劇毒,而且沒有解藥,可是我明明記得小時候很多地方都種著蓖麻,也玩過蓖麻子,好像為了獲取裡面的種子,還拿牙齒去咬過外面的殼,小的時候不懂,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活過來的。這在回想起了還是有點怕,讓我在這裡剝種子心裡就有點發毛。
蓖麻屬於大戟科,和這個科的其他植物一樣,觸摸植株的任意部分都可能引起刺激性皮疹。種子中含有蓖麻毒素,是一種強效細胞毒蛋白。70至100微克就足以致命,其毒性是氰化物的6000倍(這個夠厲害了吧)。蓖麻毒素能經口服、吸入、肌注及靜脈注射等多種途徑導致中毒者死亡,微量即可致死。目前還沒有特效抗毒製劑。中國植物志上說這種種子,小孩2-7粒,成人約20粒就可以導致中毒死亡。看來這樣的植物種在村子裡還是有一些危險的。
因為蓖麻具有如此的劇毒,就被人拿來利用。歷史上有過一個轟動全世界的雨傘蓖麻毒謀殺案。1978年9月的一個傍晚,保加利亞流亡劇作家、英國廣播公司播音記者格奧爾基·馬爾科夫正在倫敦滑鐵盧橋站等公車,當時正是下班的高峰,車站裡擠滿了人。突然,馬爾科夫感覺到大腿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人群中一名身材魁梧的男人隨即扔掉了手中的雨傘,嘀咕了一聲「對不起」就迅速離開了。三天後,馬爾科夫離奇死亡了。在屍檢過程中,法醫發現馬可夫右腿肌肉內有一粒針頭大小的空心金屬小珠,內裝蓖麻毒素,金屬小珠有兩個被蠟封住的細小孔洞,蠟已被馬可夫的體溫融化。
雄花
2020年,在美國白宮還發生了蓖麻毒素郵包事件。美國FBI截獲了一包郵給川普總統的郵件。檢驗結果發現郵包裡是蓖麻毒素,一旦打開郵包,蓖麻毒素立刻揚起,進入總統呼吸道,用不了多久,他就感到呼吸困難,然後意識喪失,最後魂歸天國。而這樣的事件在美國已發生多起。2018年,退役軍人威廉.艾倫為了洩憤,將蓖麻毒素包進多個郵包,郵給了總統、國防部長、海軍作戰部長等人。看來真是一種赫赫有名的毒物。
雌花
可是這麼毒的植物,為什麼我們還要種呢?我們的生活還是離不開蓖麻子的。蓖麻子通常用於榨取蓖麻油,蓖麻油是優良的工業原料,對某些潤滑油來說它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製造原料。在化工、輕工、冶金、機電、紡織、印刷、染料等工業和醫藥中都是重要原料。蓖麻毒素不耐高溫,遇熱很快就會失去毒性,但蓖麻油在製作過程中會殘留部分毒素,所以蓖麻油不能作為食用油使用。
果子
蓖麻種子還有藥用價值,在醫藥上作緩瀉劑,《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七卷·蓖麻》載:「蓖麻仁,甘辛有毒熱,氣味頗近巴豆,亦能利人,故下水氣。李時珍以蓖麻為外用要藥,取其消腫拔毒、走竄入絡、辛散通痺的特性,廣泛用治中風、腫痛、偏頭痛、子宮脫垂等證,療效迅速,屢奏奇勳。不過他還特別說明:「此藥外用屢奏奇勳,但內服不可輕率爾。」
不知道人類的祖先是怎麼從這種劇毒的種子中發現了這麼多功效!我看著這些高大而漂亮的蓖麻,感覺植物的世界越發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