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小孩子報個興趣班早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其中舞蹈成為家長們眼中首選的課程。
但兒科醫生卻呼籲:舞蹈中這個動作,別再輕易讓孩子做了。
曾經有新聞曝出:一名女童,在練習舞蹈下腰這個動作時摔倒,僅僅幾個小時,原來健康活潑的孩子,全身都沒有了知覺。
送到醫院後,醫生的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都嘆息:孩子高位截癱,治癒的希望很渺茫。
近幾年,因為練習下腰這個動作而導致身體受到意外傷害的事件頻頻發生,不光是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對家庭也是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那麼,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習舞蹈?除了舞蹈,還有哪些特長適合培養?
給孩子報興趣報,要跟著年齡走!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每個家長的共同目標,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瘋狂地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但事實上,有專家指出:2歲以下的孩子,並不建議報任何的興趣班。
等到孩子過了2歲之後,家長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適合這個年齡段的特長來培養。
英語:2-3歲;
在這個時刻充滿交際的社會,英語成為了人人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自然英語的學習也避免不了小孩子。
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語言的關鍵期,尤其是在2-3歲之間的孩子,在語言辨別、語言模仿、詞彙吸收等方面,具有成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擔心:孩子同時接觸兩種語言,會不會將二者弄混淆,導致最後哪種也沒學明白。
事實上,同時接觸兩種語言,不僅不會延遲說話的時間,反而會加速大腦的發育。
但家長要注意:這個時間段,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限,家長要儘量給孩子多創造語言環境,平時也可以多做一些語言類的親子遊戲,給孩子放一些英語兒歌和動畫片等。
同時也謹慎對待現在的「外教熱」。很多家長覺得「外教」能給孩子身臨其境的語言環境,但對於剛剛接觸ABC的寶寶來說,外教的語言簡直就是天書一般,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舞蹈、繪畫、鋼琴、遊泳:4-5歲;
舞蹈:
專家指出:在孩子四歲之前,骨骼韌帶正處於不成熟期,應該以培養興趣和身體的節奏感為主,可以讓孩子跟著音樂隨意蹦跳。
在四歲之後,孩子才可以初步的學習,但不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基本功訓練,類似下腰、劈叉、倒立等動作都是不太適合6歲之前的孩子。
注意:這個階段的孩子訓練舞蹈,不宜進行力量訓練:
① 跳舞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跳舞之前要讓身體的各個部位和關節都活動開。
② 跳舞過程中的難度動作要做好保護;例如那些需要腿部的拉伸、失去重心等動作,需要循序漸進的鍛鍊,不可急於求成。
③ 跳舞后的放鬆動作同樣不能忽視;跳舞后要讓肌肉得到放鬆,避免抽筋或者受傷。
繪畫;
在孩子3-4歲的時候,已經對形狀和顏色有了濃厚的興趣,雖然這個時候孩子的認知力比較低,而且拿起也不是很靈活。
而在4-5歲階段的孩子,對實際事物的觀察力、想像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個時期也是學習繪畫的最佳年齡。
很多家長都想要把孩子培養特長,而忽視了孩子學習特長的最根本出發點是源於興趣。
所以家長應鼓勵孩子在畫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是強制命令孩子畫什麼,或者是畫大人感興趣的內容。
鋼琴:
在育兒界有個傳言:「十個琴童九個近視」。事實上,這個說法有些片面,並不能以偏概全。
導致孩子近視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練鋼琴就會完全導致孩子近視,像生活中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近距離看書等原因也都會導致孩子近視。
對於孩子學習鋼琴的最佳年齡沒有具體的嚴格規定,通常認為:5歲左右的孩子便可以開始學習鋼琴。
同樣,家長也要注意:比起孩子學會了哪首曲子,大人更應該著眼於 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耐力的培養。
遊泳:
現在很多早教中心都會有孩子遊泳這一課程,給孩子套上遊泳圈,讓孩子在水裡撲騰。
美國兒科協會指出:1歲之內的孩子,不推薦任何形式的遊泳課。
如果4歲以下的孩子接觸遊泳,必須要有大人的陪同。
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學習遊泳,但由於本身的自立能力弱,進步來說相對比較緩慢;而在孩子5歲之後,身體發育也會相對比較成熟,就可以真正地開始學習遊泳技能了。
書法:6歲;
現在不光是外在的培養,家長對於孩子的內在也是比較看重,所以書法也成為了比較熱門的一項特長。
都說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無疑會給第一印象加分。
但專家指出:孩子寫字不宜過早!
孩子過早練字,由於腕力和認知等能力不足,不僅不會促進學習能力,還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通常認為:孩子在6歲的時候,腕力已經足夠掌握手寫用筆,才是學習寫字的最佳時間。
關於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建議:
建議讓孩子多嘗試;
很多時候,家長並不了解孩子真正的興趣是什麼,而報興趣也只是盲目跟風,看大家都學什麼自己就跟著學什麼。
所以,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最好的方式就是「試」!唱歌、跳舞、播音等等,只要孩子願意,就都可以試一試。
但是要注意:報興趣班不要貪多,可以選擇一個需要精細動作的,然後再選擇一個需要運動的,相輔相成著來。
建議父母多傾聽孩子;
和上面差不多的道理,家長不要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給孩子選擇報興趣班。孩子學習特長是為了豐富自己,而不是成為以後家長人前炫耀的資本。所以選擇興趣班,一定要是孩子自己喜歡的。
建議多讓孩子去堅持一項活動;
小孩子的興趣是有起有伏的,明明今天還說喜歡,可能明天就「打退堂鼓」了。所以孩子決定要學一個特長之後,大人要多鼓勵。
尤其是當孩子說「不喜歡」的時候,大人要學會傾聽,和孩子一起分析不喜歡的原因,切不可怒聲訓斥並強迫孩子。
最後,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錢了,上興趣班要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大人沒錢,孩子就不能有興趣了嗎?
其實,如果家裡有經濟能力,孩子就上;如果經濟確實困難,倒不如多花些時間好好陪孩子,好好珍惜這些孩子還在我們身邊的時光。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