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根據動物的外形特徵、動作特點或生活習性為其取一個形象的名字,例如啄木鳥被譽為「森林衛士」。之所以這麼稱呼啄木鳥,是因為啄木鳥一生中的覓食活動都在樹木中尋找害蟲,這樣的行為既能夠滿足自己的食物要求,又能夠幫助樹木免遭害蟲之苦,可謂是一舉兩得。我們在視頻裡看到的啄木鳥是兢兢業業的形象,每天啄樹木多達五六百次,但如果沒有特殊的身體構造,它早就出現腦震蕩了。
對待樹幹,人類需要工具才能鑿開一個洞,而啄木鳥全靠一張嘴,硬生生地用喙直接在樹幹上鑿出一個洞來。它之所以具備這樣的能力,除了與它堅硬的喙有關之外,還與其獨特的身體構造有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啄木鳥沒有特殊的身體構造,而是和其他鳥類一樣,那麼它們早就患上腦震蕩了,也不可能硬鑿樹木取出其中的害蟲。那麼啄木鳥的身體構造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啄木鳥的頭骨、舌頭、大腦等多個部位都在減震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啄木鳥的舌頭和頭骨組成的「舌骨減震器」。啄木鳥除了用堅硬的喙在樹上鑿開一個洞之外,還需要用一條細長的舌頭伸進洞口裡面把害蟲給取出來,這樣的操作和食蟻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經過解剖發現,啄木鳥的頭部確實存在著一根細長的舌頭,但這條舌頭在頭部的放置顯得有些獨特。
啄木鳥的舌頭從眼睛的上方位置開始一直沿著頭骨的形狀彎曲延伸到嘴部,從剖面圖來看相當於它的頭部被一條舌頭給包裹住了。啄木鳥之所以進化出了這樣的結構,是為了減緩震動對其他部位造成的影響。這樣的舌骨結構就相當於給啄木鳥安上了一頂頭盔,使得頭盔裡面的東西都能夠被固定住,防止強烈的震動發生後頭部的器官發生移位。
除了特殊的舌骨結構之外,啄木鳥的大腦和其他鳥類比起來也要小一些,這使得它的顱骨能夠完全密實地將大腦包裹住,使大腦幾乎沒有移動的空間。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動物的大腦都存在一定的移動空間,包括人類也是如此,這就為腦震蕩的發生提供了空間。但啄木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腦震蕩的發生,正是因為它的大腦小且活動空間小。此外,啄木鳥大腦外部也被多層海綿狀的骨頭給包裹住,這些結構同樣能夠起到減震和緩震的效果。
舌骨結構和大腦結構是啄木鳥主要的減震結構,但如果要深究它身上所有的減震結構,還遠遠不止這些,例如啄木鳥的眼瞼也可以起到保護眼睛免受震動影響的作用。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出一種又一種不可思議的生物。